首页 > 调查与观点 > 正文

2016互联网+交通出行服务论坛侧记
2016-10-24 10:28:03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作者:    评论:0

 


  交通运输部门、公安交管部门和提供出行服务的互联网企业都掌握着关键的出行数据资源,在“互联网+”时代,这些资源如何实现跨界融合,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9月28日,在“2016互联网+交通出行服务论坛”上,交通运输部门、公安交管部门和互联网企业,共济一堂,针对现有的出行服务和未来的合作前景,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大数据出行时代来临

  全国的ETC用户已接近4000万;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83亿辆,驾驶员数量已经达到了3.48亿人;包括手机、汽车、PAD在内,每个月中国超过9亿部的设备使用高德定位的导航服务……

  会上代表的发言传达出一个信号,大数据出行时代已经来临,在海量数据的包围下,公众出行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简称路网中心)副主任王刚表示,在互联网时代,路网中心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交通基础设施日常运行采集大量数据,为社会和大众以及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目前,路网中心正在建设全国路网运行监测体系。不仅仅是高速公路网,还包括几十万公里的国省干线。这个体系会给全国路网做“体检”,把路网重要基础设施的技术状况,建立健康档案,进行长期分析。

  “5万多个交管工作卡,上百万个市民监控设备,大量的信号灯,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信息,目前公安交管系统每天采集到的交通管理信息可以达到2亿到3亿条。”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孙正良介绍说,交通管理和公众出行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特别是2015年以来,国家将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应用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今年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又颁布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了27项重点的示范项目和建设任务。

  面对海量的信息和数据,公安系统进行了内部的信息融合,把视频监控、交通流量统计、交通管理信息等全部汇集到一个平台上,以便为社会公共出行提供准确服务。

  “数据越大,挑战也越大。”清华大学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李萌认为,目前城市采集的交通流量数据相对比较稀疏,而且数据质量需要校验。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即使获得了大量数据,还需要面对数据分析能力的挑战,包括多元数据融合,分布式计算,数据挖掘等,所以大数据系统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要走政、企、研结合的模式。

  政企合作提供出行服务是趋势

  “做大数据出行服务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举例说,2015年11月21日是亚冠决赛比赛日,本来应该是广州最堵的一天,但通过高德地图和广州交警的大数据疏堵解决方案,那一天拥堵率相比平时下降了44%。在这个案例中,政府、企业和出行者都贡献了信息和数据,最终每一方都获益。

  俞永福告诉记者,政府、企业和出行者都掌握着能够提高整个路网服务能力的关键资源。这些资源如果实现很好地融合,就能让出行服务更完善。比如说路网中心掌握了路网体检数据,这些信息对交通路况的预判很有价值,再把体检信息和天气信息结合,就可以知道暴雨来的时候哪条路有可能发生滑坡,进而给道路做安全性分级。这些分级信息对跨区域、远距离的出行者很有价值,让他知道选择哪条路不仅更快,还更安全。

  在出行服务方面,政府和企业的优势不同而且互补。在数据层面,政府掌握着大量的事前信息,比如说道路的建设、规划、开通。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是有海量的用户和数据计算能力,从而掌握着像实时路况这样的事后信息。在应用层面是双向互助,比如各地的交警在高德上入驻之后,可以在高德的用户中进行事件发布。另一方面,高德也在交警的指挥中心入驻,提高交管系统的路况信息质量。因为交警掌握的是道路主干网的数据,而高德通过海量用户可以精准提供枝干路网的路况数据,这样就形成了互补。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点得到与会代表的一直认可。王刚表示,依托路网的监测数据,路网中心正在与各方合作,进行路网运行状况的分析研判,并和气象、国土等相关部门开展合作,对重要气象灾害提前做一些信息研判,同时进行发布。在今年国庆节前夕,路网中心和公安交警共同召开了全国国庆会商部署会。此外,路网中心还和包括高德在内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展路况大数据分析工作。在路况信息发布方面,路网中心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起开设了FM99.6中国高速公路广播,现在已经覆盖了京津等区域。

  “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就是信息融合。”孙正良介绍说,公安加强与工信、海关、税务等部门的合作,交换相关的车辆信息、合格证信息,把好车辆登记源头,提升为民服务的便捷性;与交通运输部门合作,共享GPS数据和从业资格证信息,实现重点车辆和重点驾驶员的协同监管;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实时发布交通流量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等相关路况。

  孙正良认为大数据发展的根本是为公众服务,今后要将交通管理数据脱敏后,为车企、保险公司和科研机构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数据分析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教育等领域。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互联网+交通出行服务

上一篇:网约车新规 请别拿排量说事
下一篇:“互联网+”变革交通服务管理模式:数据铺路 交通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