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网动态 > 观点 > 正文

年度回顾之2016年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关键词
2017-01-04 15:37:14   来源:www.its114.com   作者:董海龙    评论:0

无论我们如何感慨时光飞逝,如何形容岁月易老,2016年都已经成为历史,不论你经历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2017年都已呈现在我们面前。感谢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的40000位师长、朋友,黄尘一路,四季轮换,有幸与您一路同行。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注、陪伴,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每一次转发,每一次点赞,这是我们2016年共同的印记。

在2017年的第一个工作日,送上《2016年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关键词》,作为一个年度小总结,送给所有关注这个行业的人,感谢您的每一点付出,每一刻的坚持。

 
 
 
市场增长与PPP
 
 
 

根据ITS114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底,包括城市智能交通和高速公路机电市场的全年千万项目(已中标,下同)统计规模为257.4亿,同比增长41.04%。其中交通管控市场千万项目规模为124.68亿,智慧交通/智能运输市场千万项目规模为26.94亿,高速公路机电市场千万项目规模为105.8亿。另外平安城市千万项目规模为168.1亿。 

2015年的数据是,包括城市智能交通和高速公路机电市场的全年千万项目统计规模为180.7亿,其中交通管控市场千万项目规模为84.75亿,智慧交通/智能运输市场千万项目规模为20.15亿,高速公路机电市场千万项目规模为75.8亿,平安城市千万项目规模为56.5亿。

PPP项目方面,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治安视频监控两个领域,智慧城市PPP项目超过5亿的有蓬莱、湘潭、温岭、许昌、吉首、张掖,平安城市/治安视频监控领域超过1亿的有清远、乌鲁木齐高新区、塔城、石河子、沙雅县、喀什、温宿县、淮安金湖、菏泽、赤峰、海口、章丘、高密、梧州等,智能交通方面过亿的有泉州、任丘等。地域上分布主要偏向于欠发达地区,新疆的PPP项目众多,山东也有不少。

 
 
 

 

 
 
 
顶层设计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计划的第一年,如以往的周期一样,各种五年规划在第一年发布,往后五年大体遵照“规划”施行。与智能交通相关的部委中,交通运输口发布的十三五规划是最为齐全的,《综合运输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三五”发展纲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等,科技口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目前只有公安口的《道路交通安全“十三五”规划》还未正式发布。

未来五到十年,对于智能交通业界最为重要的一个文件,莫过于《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国家级,涵盖水陆空各交通领域的顶层规划设计文件,列出了27个已经或将要施行的重大示范项目,不论是公安交通管理,还是交通运输服务,也不论是做理论研究的、还是做产品研发的,还是做系统集成,还是做管理应用的,都可以从这个《方案》找到对应的位置。

宏观上说“十三五”很可能是我国智能交通从追随者、学生身份转变为引导者身份的一个时期,我们将慢慢失去国际上的先进案例对标,而更多的应用创新会出现在国内,各大部委的规划纲领,将助推这一进程。但是,在核心的基础技术领域,我们很可能还需要依赖国外,通信、感知、计算等等基础,都需要其他领域的国人继续努力。

 
 
 

 

 
 
 
联网
 
 
 

在很早前,我们就意识到,联网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智能交通领域内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同一个类型系统的纵向联网,也就是部省市三级全国联网,这两年的发展变化告诉我们,还是too young to simple,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几乎是无网不联,交通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正在推动这一进程的深入。

在智能交通领域,同一个系统的纵向联网是目前的大趋势。2016年,在部一级建设和推动的全国性联网包括:ETC联网(已有4300万用户,覆盖全国)、公交一卡通联网、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联网、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平台、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缉查布控联网、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等等。未来,还将会有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省级及中心城市TOCC、智能网联汽车、机动车电子标识等诸多区域或者全国性交通信息化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完成联网。

在全球范围内,这么多、这么大数据量的交通类联网系统,几乎只有中国才有。宏观上,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应用创新,是全球领先的,有这个基础,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也一定会不断涌现。

 
 
 

 

 
 
 
大数据与精细化
 
 
 

这两个都是2015年整理的关键词之一,今年依然有很高的热度,以及曝光度。

相比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近年来火热的科技名词,大数据在交通管理领域的应用要比他们都要普及,持续几年依然都是热点,而且快速深入。这是有着很现实的需求推动,建立在缉查布控系统上行的治安侦破、交通违法抓拍等,需要在几秒的时间内在几千万到几个亿的数据中,查找出目标车辆,描绘车辆轨迹,并根据此判断是否有违法行为等,没有大数据技术处理,是根本无法办到的。安全、维稳是公安口最为根本的任务,交通管理自然也需要服务于此,这就是交通大数据在交通管理口能快速普及落地的原因。另外,来自于高德、百度等企业基于位置服务的交通大数据,正好能够弥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缺乏基于浮动车的路网宏观数据的短板,从而提供更为准确度交通诱导、交通信息服务,同时也借助高德、百度的平台,来最大化的传递交通管制、交通事故信息,缓解交通拥堵。交通运输部门应用大数据同样也有需求,主要用于宏观的交通仿真、路网监测、交通信息服务,但是很明显,这样的需求不会深入到三线、四线城市,而交通管理,估计只要有缉查布控系统的地方交警支队,都需要大数据处理技术。

当然,大数据还有诸多应用场景,2016年讨论和实验比较多的话题,就有基于大数据的信号控制系统、大数据与智能网联汽车等等。

至于精细化,这两年都有标志标线的标准化、信号设置的标准化整合工作,今年又再次强调了一下,并加入了信号优化、绿波带建设等内容,尤其是可向社会服务机构采购信号优化服务,可光明正大的针对复杂路口的健康管理进行持续的优化改善。

 
 
 

 

 
 
 
应用创新
 
 
 

主要集中在交通管理领域。一是从深圳发端的“行车记录仪一键举报交通违法”,而后南京、武汉、上海等诸多城市跟进,最后公安部交管局发布意见,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做法。二是杭州在G20峰会之前,进行的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将路口、路侧的路灯、交通监控、信号、治安监控等多种信息设备,进行清理、整合,正符合智慧道路的发展方向。三是上海实施了一整年的交通大整治活动中,上海警方将治安监控纳入到交通违法抓拍取证设备之中,从而大大加强了对一些背街小巷、支路、岔路的交通安全管控。四是云南省公安系统所实施的“三网融合”计划,将区间测速、缉查布控和警务勤务调度系统进行融合,是对缉查布控系统的深化应用,也是减少重复建设的惠民之举。五是福州最早实施的乱鸣喇叭抓拍监控,减少城市的噪音污染,提高交通文明水平,此后,上海也开始试点应用,武汉、广州等也有此计划。六是长沙11月上旬上线运行的长沙市公安局大联合交通管理中心,平台汇集了公安、政府部门和社会的三大类数据,实现与省公安厅、长沙市公安局六大中心数据信息对接,实时对接交通局、旅游局、安监局、城管局、规划局、农机局、教育局等职能部门与交通管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同时,与百度、高德以及滴滴等社会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已归集各类交通数据信息数以千亿计。另外,还有基于RFID的公交信号优先、排阵式交通控制、可变车道、HOV合乘车道、潮汐车道以及已经普及了的快处快赔等等诸多微小创新。

 
 
 

 

 
 
 
资本
 
 
 

2015、2016年的智能交通招投标市场,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大型项目增多,但进入门槛更高,二是PPP项目增多,一些中小城市的智能交通建设打包在智慧城市项目中,摇身一变成为“高富帅”。需求的变化,自然会导致供给的变化,所以在上市IPO排队漫长无望的情况下,或借船出海,或强强联合,就成为了一些大中型集成商和产品供应商的现实选择,博康智能16.5亿委身北部湾旅、中兴智联嫁入高新兴、宇视科技牵手千方科技、大为科技抱紧航天科工一院……另外,还有苏州科达、万集科技、多伦科技等登陆创业板、主板,中兴软创、易流科技、安徽三联等30多家智能交通、车联网企业已挂牌或拟挂牌新三板。

从以上的资本事件特点来看,主要是行业内部的资本驱动,创投、风投、互联网资本等,基本上无影踪,除了少数几个做智能停车的企业声称有资金注入。

 
 
 

 

 
 
 
网约车
 
 
 

网约车新政,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酝酿,2016年7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明确规定网约车为出租车的一种,私家车变身网约车的条件一是车龄车况符合要求,二是要变更为营运性质的预约出租客运车辆,三是要按照营运性质购买相应的商业保险。8月,滴滴、Uber中国宣布合并。11月,交通运输部陆续发布网约车准入和退出有关工作流程、网约车经营者申请线上服务能力认定工作流程等政策通知,北上广深杭等陆续发布管理细则。

各地政府网约车新政在户籍、车籍、排量上的种种限制,使得大批不符合规定的司机离开这个行业,网约车的投资风口渐渐成为过去。当前,网约车平台估值面临严峻考验,不少平台公司已经开始转型。

 网约车作为旧有秩序的冲击者和破坏者,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旧有的出租车利益格局被打破,出租车的准入壁垒被打破,互联网支付也已经完成了布局,不再有狂热的资金、狂热的补贴,风暴过后,慢慢恢复到平静,网约车并没有成为颠覆者,也没有成为出行市场的王者。传统的运输企业、车辆租赁企业意外成为新政的获益者,之前受政策抑制的扩张冲动,被释放开来。下一步,包括货运、城市客运、城际客运、租赁、定制班车等在内的大网约车的运营服务平台、监管平台将成为网约车的主流,也就是说“某一个平台能提供所有需要用车的场景服务”,不管什么类型的车辆。

至此,持续一年半的网约车新政之辩,随着资本的撤出、政策的完善而落下帷幕,共享经济的发展也不能违背经济的本质,短期的资本驱动会导致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有背离,但是长期来看,价格还是能体现价值。这也提醒管理部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方向就是寻找传统行业的痛点,冲击或者改造,等到问题出现,监管手段往往很难跟上。

 
 
 

 

 
 
 
其他
 
 
 

总的来说,以上就是贯穿2016年行业发展主要关键词,可以管窥蠡测2016年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

还有其他一些热点,比如汽车电子标识的示范应用、路内停车技术的演变与竞争、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车路协同是采用DSRC还是LTE-V的技术路线之争、交通信息服务等等。

汽车电子标识在无锡、深圳试点,并开始做一些功能上的研究,比如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公交信号优先。京津冀示范项目暂无明确的启动信息,但应该不会再拖了。此外,诸多省市政府、交警,都在智慧城市、天网、智能交通集成等项目,将汽车电子标识纳入试点,上海也进行了技术测试。汽车电子标识近两年来都是热点,但是国家标准至今未定,什么时候能确定,并跟随公安交通管理十三五规划进行推广,也是个问题。

路内停车技术的演变与竞争,主要指前端感知、采集设备的竞争,深圳项目主要感知设备是地磁,二期开始试点RFID。北京、石家庄、邯郸等地开始应用基于车牌识别的视频感知,北京采用视频桩,邯郸是L杆。除此之外,还有一直想落地的ETC,尽管已有4300万用户,但在城市停车方面,ETC进展不能说让人满意。在汽车电子标识全面铺开之后,一定会把停车收费作为重要突破口,所以,路内甚至于路外的停车收费,其前端感知技术,还会有一段时间的竞合,技术和技术之间的融合,是一个看点。另外,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华为、中兴在推的NB-IOT(窄带物联网),也选择将停车作为一个重要应用场景,2017年采用该通信技术的路内停车,应该会更多起来。

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的示范,主要看智能交通集成企业的市场机会,比如易华录和电科智能就参与了两个示范基地的智能化建设。设备和应用方面,海康大华格灵深瞳等已经发力基于视频识别的感知判断。

车路协同采用DSRC还是LTE-V的技术路线之争,在国内基本上偏向于基于4G网络的LTE-V(4.5G)技术,华为、中兴、大唐等占有先机,能够掌握一些核心技术,11月中旬,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复5905-5925 MHz总共20MHz用于LTE-V直连技术试验验证。而DSRC是国际主流V2X技术,但基础的核心技术在国外车厂、技术企业手中,通用等企业也有在国内进行路测,试看工信部最后会如何决定。通信技术迭代太快,不知道LET-V能否楔入到车路协同应用之中。

在交通信息服务、交通拥堵指数方面,BAT继续高歌猛进,阿里巴巴和高德今年与至少20个交警支队、总队达成交通信息服务方面的合作,滴滴也开始提供城市交通拥堵指数,甚至与地方交警合作进行交通信号、交通组织方面的合作。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智能交通 行业发展 关键词

上一篇:ITS114 智能交通每周新闻精选(12.26~12.30)
下一篇:ITS114 智能交通每周新闻精选(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