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案例:城市级智慧停车该怎么做 - ITS文库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首页 > ITS百科 > ITS文库 > 正文

    杭州案例:城市级智慧停车该怎么做

    2020-02-19 11:36:40 来源:道路停车行业联盟 作者:吴伟强 评论:
    分享到:

    image.png

    导读:本文是浙江工业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杭州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委员吴伟强先生在“2019年全国道路停车行业联盟年会暨新时代城市道路停车管理发展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大家上午好!智慧停车做了这么多年,风风火火,风起云涌,各方诸侯都在抢占地盘。我在两年前温州会议上讲过,希望我们停车行业出现独角兽,比如杭州就想做点大事情,第一想培养一些大型的停车企业,另外想构建城市级的智慧停车系统。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杭州最近做的两件事情,看看他们的成功以及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同时可以看一下未来的发展和我们的发展空间在什么地方?

    杭州停车的整个体制机制是副市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建委有停车办和停车建设管理中心来加大停车位的建设,涉及到的部门还有市规划局、国土、交警、城管、财政(市级财政和区级财政),同时还有一些自己建设停车系统的国有大型企业,这是我们的管理体制。停车位建好以后,状况如何,我们以公共停车位为例子。公共停车位的建设是市区两级财政各占50%,是有任务需要下指标考核的,如果完不成要扣分。当然,城投集团他们会拿自己的土地和经费来进行建设。公共停车位建好、交警验收完毕以后,并不是所有的公共停车场库都是政府运营。杭州的民间企业建设公共停车位的数量大概占了40%。这是2003年到2017年的杭州市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状况,从18万辆一口气到了129万辆,这个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停车位在加大建设的过程中导致的结果是,一辆车大概是0.55个停车位,我们最低的时候是一辆车只有0.35个停车位,北京和深圳多一点,0.6。杭州现在到了0.5,但是也不够。同时我们详细调查过杭州的停车位的周转率和利用率的情况,结果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一方面停车位严重不足,另外一方面利用率和周转率很低。

    一、“城市级共享停车”:理想和现实的落差

    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杭州在2018年推出“城市级共享停车”,就是把政府、企业和小区内特定时间段的暂时空余停车位交给居民来使用。居民可通过APP预约车位,并以个人信用保证。那么中间的平台是什么?以国有企业杭州停车股份有限公司为运作实体,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信用体系作为保障,城管委系统提供了一些政府机关内部的停车位作为共享停车位,同时征集企业和小区内的共享停车位。所以这个平台是由城管委、停车公司和阿里巴巴共同来构建,这就是停车位的共享。

    这一理想的模式实行一年多,情况怎么样?经过媒体调查结果显示,其实下午3:30开始小区就禁止外来车辆进入了,物业管理公司根本不理你。平台上可以拿出来共享的车位其实不准确,真正在APP上预约的从来没见过。车子多了肯定更加危险,不愿意小区外面的车辆进入小区,这是实际情况,媒体还是有它非常独特的视角和判断力的。所以这个方法推出来时,我当时就讲了,必须立法跟进,因为小区停车位如果拿出来共享,有车位的业主和没车位的业主之间就会产生纠纷,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增加了物业管理公司和物业服务公司的费用。费用收益怎么分担?所以,小区停车位如果进行共享,没有物业管理条例修改跟进的话,是根本行不通的。

    再一个,政府愿不愿意把他自己剩余的车位拿出来共享,我也去试了一下,保安根本不让我进。我说APP上我已经预约过,他说我们领导不允许,你需要拿单子来等等一系列流程。虽然已经公示开放了七十多个停车位,但是实施起来非常的不容易。

    二、“城市级智慧停车”:逆向操作的困境

    之后阿里巴巴又推出了“城市大脑”,把智慧停车系统纳入到“城市大脑”,现在杭州处于这个阶段。

    我简单介绍一下“城市大脑”。我们城市其实有很多的神经网络系统,有很多的大脑在掌控着,在辅助着我们人的决策,但是没有一个整体的大脑。之前,有一个博士提出来要建一个互联网大脑,一个城市大脑,对城市进行全局的掌控,就像我们人脑支持我们整个人的身体一样,这就是“城市大脑”的最基本的概念。

    后来“城市大脑”上升成为城市的一个战略。“城市大脑”1.0版的时候是不增加任何设施设备,把现有所有的监控数据全部收集起来以后,到ET大脑里进行分析,然后重新来调节信号灯。我们可以看下1.0版都包含什么,第一点,整个城市运行的最基本的状况,多少车在跑,拥堵指数多少,主干道的速度,快速路的速度,平均时速分别是多少。然后是警务服务,接下来是信号的优化。通过这个系统的确分析出来一些东西,第一,杭州50%的车辆跑在快速路上,于是杭州交警推出一个方法叫保快速路,替代的方法就是放弃那些主干道来保快速路。第二,经过分析以后,西湖景区最多能够容纳的车辆就是10万辆,超过10万辆就不行了。因此一旦接近超过10万辆临界值,马上就对景区进行控制。这个是以前没有分析出来的。1.0版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交通效率大概提高了20~25%左右,杭州城市拥堵水平也的确是在下降。

    后来升级到“城市大脑”2.0版,为了治理交通拥堵,我们根据城市大脑分析以后,才专门成立了一个配置中心,取消各个区的交警大队信号灯的调解配置的权力,全部集中到城市信号配置中心,这就是大脑的一个含义。2019年12月份上升到城市大脑的综合版。综合版就不仅仅是静态交通、动态交通了,涵盖到整个城市的九个应用场景。这个时候就开始包含我们非常熟悉的领域,就是静态交通停车。市长下命令成立专班三个月之内,要把静态交通系统全部纳入到城市大脑,这是给城管委下的命令。

    在这样的应用场景下,智慧停车是如何做的?2019年7月10日,杭州开始推行“城市级智慧停车”——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便捷泊车·先离场后付费”应用场景。通过34个平台开通、126个支付的渠道来付钱,只要刷一个二维码,绑定以后,进入停车场库或者道路停车区域以后,可以先离场后付费。这是杭州目前城市级的智慧停车在做的一个事情。我想提醒大家,如果我们一个企业想在停车场库做这样一个系统没有问题,但是你想进一步的推广,必须要跟城市级的平台要去对接,否则的话你的路可能会越走越窄的。

    我们杭州要达到的智慧停车的一个最终目标是,把所有停车场库,无论是地面、地下还是立体停车场库,所有进出杆全部撤掉,这是我们杭州市城管局设想的一个目标。但是最后做下来结果是什么?第一,静态数据到目前为止收集不起来。第二,停车位的类型和主体以及经营模式非常复杂,经营的模式都不一样。第三,动态数据不准确,进出车辆,停车位的车位数据根本就不准确。第四,设施设备改造成本较高。统一的商业模式被打断,如果你自身有支付系统,现在让你将所有的支付数据全部记录到指定的系统,比如说阿里巴巴、腾讯等等。那么,你们的停车场靠什么赚钱?除了停车收费以外,有的是广告,有的是靠数据,有的是金融模式等等,它的盈利模式都是不一样的。你所有的数据全部记录到一个统一的系统区域,接到城市大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商业逻辑全部打断,这是企业绝对不愿意干的事情,这是最核心的问题。还有企业不愿意放弃数据权利,所有的停车数据全部接入城市大脑,企业认为这是免费交出了数据权利而无任何收益。在目前停车位立法缺失的情况下,企业觉得有权拒绝执行。

    三、发展智慧停车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我提几点建议。第一,基础数据是智慧停车的基础。第二,政府想一刀切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作为我们企业来讲应该注意,你想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来统领天下,中国当下城市的停车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情况太复杂。第三,政府很难掌握动态数据。政府凭借一定的行政手段可以获得一个城市的静态停车位数据,但很难获得动态数据。因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已经表现得非常充分,任何一个商业主体都有强烈的数据权利意识。第四,智慧停车的主体是企业。目前我国城市各类停车场库的经营主体大多数为企业,以至于政府投资建设的停车位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种方式公建民营,在此背景下,企业作为智慧停车的主体顺理成章,政府不应超出法定职责和职能变身为经营者,或代替经营者充当智慧停车系统建设的主体。第四,建设智慧停车系统应尊重市场逻辑。不少地方政府都有建设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的愿景,希望借此提供良好的停车服务。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认为停车数据具有公共属性,理应一并纳入公共数据系统。且不论此类说法有无法律依据,实践证明,企业无偿提供自己耗资获得的数据,这不符合基本的公平原则,必然产生逆向选择,因而不可持续。地方政府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建立一个公平交易的市场规则,在此规则下,培育商业机构遵照市场规则,提供商业化的智慧停车服务。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关键字: 智慧停车
  •    责任编辑:刘艳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