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老司机”手把手教你做绿波 - 交通管理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科普 | “老司机”手把手教你做绿波

    2019-05-31 10:30:31 来源:ITS114 作者:振业优控 评论:
    分享到:

    绿波带,是在某条干道方向上协调各路口的信号灯设置,使车辆在绿灯时间通过一个路口后,接下来将保持一路绿灯通过路口,而不用等红灯,从而缩短行驶时间,提高道路的整体通行效率,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及减少车辆延误的有效手段之一。

    然而城区内许多道路都设置了绿波,但还是有小伙伴反应车辆跑起来有点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呢?绿波带真的是万能的吗?下面就让攻城狮来谈谈一些对绿波带理解上的误区,并顺手给大家扔出一些温州绿波案例。 

    误区1

    所有路段都可以设置绿波。

    答:并不是!

    一条适合绿路设计的路段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饱和度不高(如果主干道车流量过于饱和,车辆排队过长,就无法在有效绿灯内通过路口);

    2. 横向因素较少(无灯控行人过街随机干扰行车车速、无灯控出入口随机车辆出入等影响);

    3. 交叉口的道路条件相近(包括车道数量变化、车流量情况);

    4. 路口间距适合(如果路口间距过长,会导致意外因素的增加以及车流速度微小差异导致车队的离散);

    误区2

    在设置了双向绿波的路上行驶可以一路畅通,不会遇见红灯。

    答:并不是!

    双向绿波设置不是双向全部绿灯通行设置,而是尽量实现双向多个路口绿灯通行,减少红灯等待时间为主。想真正实现双向不停车难度较大,若一味追求“一路绿灯”,容易使绿波带宽变窄,车流变化稍为剧烈一些,就会造成某些交叉口车流堆积,回溢到下游路口,协调控制效果并不明显。

    一昧追求双向不停车通过,还可能会通过加大协调方向、绿灯时间等一些非正常手段,给支路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更倾向于根据每个路口的实际情况,在单个路口相位配时最佳的情况下完成协调优化。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在设计绿波带协调控制方案时,对于一些不同情况路口采用了一些以下方法进行尝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联动路口的绿波设计方案案例分享

    1大小周期路口联动

    1)小路口协调相位重复放行

    注解:对两个路口设置2个相同相位进行放行

    blob.png

    图1 相位示意图

    优点:能灵活设置不同相位的绿信比(相同的放行方式在同一周期内可以放行两次,同时放行的时间还可以不同设置)。

    缺点:在一些信号机相位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不能设置过多相位数量。

    以温瑞大道(上蔡-霞坊)中的路口为例

    blob.png

    图2 协调后时距图

    由上图可知,1747温瑞大道-上蔡路至1746温瑞大道-霞坊路协调后,可达到双向协调的目的。但是如果由1747温瑞大道-上蔡路至1746温瑞大道-霞坊路由A相位通过的车辆,需停车等待一次,相当于放行两次,一次绿波。

    2)小路口双周期控制方式协调

    注解:根据联动统一周期进行双周期运行,就相当于1个周期内,相位运行了2次

    优点:在一些信号机相位空间设置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多个其他备用相位。

    缺点:设置的同一相位的绿信比时间较为限制,无法灵活设置应用。

    blob.png

    图3 双周期联动示意图

    以上图为例,协调效果与协调相位重复放行方式联动效果类似,但因无法对相位时间进行更灵活的分配,所以协调效果也比较限制。

    2短距离路口联动

    高峰同开同亮方式防回溢绿波联动设计

    blob.png

    图4 协调示意图

    优点:短距离路口间协调较好,同亮可以清空路段的等待车辆,不易造成拥堵。

    缺点:对较长的路段,协调带宽具有影响,效果越差。

    以惠民路(锦江路-市府路)段为例

    惠民路(锦江路-市府路)为南北方向路段。在高峰时段,车流量大,且路口之间距离短,路口之间路段车流量易饱和,故采用了同开同亮的设计方法;

    blob.png

    图5 协调后时距图

    由上图可知,路段设计速度40km/h,实际速度50km/h。在两个路口距离过近的情况下,进行同开同亮的设计,既避免了在车流较大的情况下出现的路口之间蓄车过长导致的溢出,也达到了双向协调的目的。

    3无灯控斑马线协调(夜间协调)

    低速绿波设计

    注解:对路口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设置和联动,车速过快的情况下容易连续遇到红灯。

    优点:能保证车辆的安全速度行驶,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

    缺点:行车速度太快导致连续遇红,行车体验较差,路口间距离越远,协调效果越差,带宽越小。

    以人民路段(信河街-大南路)为例

    人民路(信河街-大南路)为市中心的一条主干路段,主要位于市中心的商业街区附近,人流量较大,通行车辆也多,有些路段斑马线未设置灯控管理,处于无序过街状态,在考虑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故采取了低速绿波进行设计。

    blob.png

    图6 道路情况示意图

    blob.png

    图7 协调绿波时距图

    由上图可知,设计速度30km/h,实际速度需40km/h,在遇到人行过街,双向各停一次,在无遇到人行过街的情况下按照40km/h头车出发,可达到双向不停车效果,车速过快的情况下,双向也各停1次来限制行驶速度,避免了在人多的地方因车速过快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总结

    绿波的协调设计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思路都有它不同的设计方案,它的存在只是一种的优化手段,减少路段的行程时间、停车次数、红灯等待时间等待,而不是为了绿路而去设置绿波。虽然路段的协调效果可以达成,但是对于支路、旁近路口等等还是影响较大的。因此,综合考虑之下,还是要理智选择绿波、合理绿路。

  • 关键字: 绿波
  •    责任编辑:刘艳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