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科达助力交通管理精细化 - 厂商要闻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AI赋能,科达助力交通管理精细化

    2018-08-23 09:41:07 来源:www.its114.com 评论:
    分享到:

    回顾这两年的智能交通行业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行业发展热点已经不再聚焦在产品之上,更多的是强调产品的深化应用、管理和服务的精细化,与此同时,创新的“概念、口号”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角,从事采集、诱导等前端产品的进一步研发升级,却像是被冷落了,相比之下没有话题,没有“风口”,更重要的是,参与的企业也变少了。

    事实上,至少在现阶段,智能交通前端产品,仍然是智能交通行业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基本点,不论是何种创新概念,其数据基础仍然倚重于前端设备的采集,没有前端设备进一步的智能化,这些概念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刚刚在成都落幕的第十届中国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暨公安交警警用装备展上,我们看到了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达”)等企业仍在孜孜不倦的提升改进前端设备的性能,完善其应用场景,前端“优”则平台“秀”,科达此次也展出了基于优质前端产品而锻造的诸多交通管控解决方案。

    image.png

    匠心之作 科达前端产品再升级

    科达自2012年开始进入智能交通领域后,基于业内最专业的智能交通前端研发团队,将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智能视频分析、大数据管理、软件平台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经验推广到智能交通领域,并提出以“应用为王”的产品理念,率先发布了免维护卡口、微光电警、超级卡口、微卡口、综合执法电子警察等一系列产品,并辅以贴近智能交通实战的业务管理应用。

    首先是硬件产品。2017年,科达推出了深度学习技术的一体化智能卡口/电警单元,不仅继承了科达卡口/电警的免维护设计技术,还通过防护罩、惰性气体等技术定制实现了更高的防护等级(IP68),防尘防水,防盐防雾,能够适应气候环境更恶劣的地区(如咸水湖、沿海等地)。 可以说该款产品是科达这些年发力前端设备的集大成之作。2018年,科达将此设备再升级,使之具备深度学习能力、支持更多违法检测识别能力。

    现在市场上的电警、卡口产品更多要求具备前端智能,在前端即可完成视频图像的结构化处理,这也是900万高清逐步成为电警主力设备的原因之一。升级后的科达一体化智能卡口电警抓拍设备,能够识别闯红灯、路口滞留、大弯小转、违法变道、不按车道行驶等等十五种违法行为检测,且传承了其深度免维护优势,从而解决了传统电警功能单一、使用场景较少、工程维护繁琐等问题。

    image.png

    除了将电警产品升级、应用深化之外,科达还在细分产品上发力,交通违法监控产品包括第二代微卡口、综合执法球、智能跟踪设备、高空瞭望、汽车电子标识机读视读一体机、鸣笛抓拍设备、机动车未礼让行人检测抓拍设备、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抓拍设备、无人机、无线车载设备等等,还有单警智能执法仪、移动警务设备、智能行车记录仪、便携图传设备等,从而形成了完善的交通管理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系,既能满足传统需求,也跟上了新形势下的前瞻发展。

    其汽车电子标识机读视读一体机可实现视频+射频双识别,而在对外体现数据时,只需要一个IP地址,从而提高机动车电子标识与传统交通监控系统、公安交通管理指挥平台的融合水平。

    谈及未来的交通监控设备发展方向,科达表示,在硬件指标上,现有元器件已经能够充分满足实战需求,但不排除未来随着感光芯片、编解码技术、前端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而进一步提升性能、丰富功能,科达也会紧跟基础技术的发展,第一时间进行研发和适配。科达未来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体系,为更多细分领域提供设备,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设备与平台之间的融合,不仅做到采集一体化,更要做到采集、分析、反馈一体化。

    实战为王,执法、指挥调度皆出众

    向“前”看了之后,再向“后”看。科达的海燕车辆大数据系统曾在自媒体上广泛流传,被描述为“ 令众多车主心惊胆颤的噩梦”,“要扣分扣得你怀疑人生”等等,虽然自媒体的文章有夸大之嫌,但也反应了海燕车辆大数据系统实战的能力,据统计,“海燕”系统在苏州仅一周时间就抓拍到近3000起违章行为,随后又陆续发现近20起假套牌。

    image.png

    当然,图像二次识别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只是其基本功能,更重要的功能是,利用二次识别进行专项执法,比如毒驾、酒驾、失驾、疑似套牌、昼伏夜出分析、重点车辆监控等等大数据应用。科达已经在苏州、厦门、三亚等地应用了这些功能。

    但是,交通管理不仅仅只有交通执法,还要有管理和服务,公安部交管局今年推动的情指勤改革,也就是在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的框架下完善交通管理情报、智慧、勤务等工作流程,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在,科达的智慧交通大数据管控平台基于KGIS+超级地图,能够实现人像大数据、车辆大数据、结构化分析数据可视化,针对日常管理、应急事件、特勤任务、大型活动保障等应用场景,实现可视化调度,扁平化指挥,快速化响应,进而满足对城市交通宏观管理,还可用于交通事故预警分析、推动交通安全设施改良升级以及路口交通渠化优化等等。

    image.png

    未来的交通管控平台,科达还将继续优化和完善,使之提供更多的专项执法专家方案,具备智能化推荐能力,为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做更多努力。

    AI赋能,助力交通管控精细化

    对于ITS114来说,在此次成都的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展上,感受较为深刻的是,形成了从概念到平台到产品的服务体系的企业,是行业发展的中坚,也是行业关注和学习的重点。只有一两个明星产品,不足以在新的行业发展大环境下独当一面;而只有平台、软件的企业,也经常会被互联网、通信等企业冲击;比较理想的是既有平台,也有产品的大型企业,但近两年来也被那些“概念”输出企业所左右。

    在我国的智能交通企业中,拥有体系还能输出概念的,非常少见。当然,要成为这样的企业,首先基础要稳,要牢靠,不仅是产品的质量、技术的先进、平台的智能,还要有“稳”的市场,其次还要有持续过硬的技术投入和充足的人才流入,不仅是专业人才,还要有跨界人才。2016年年底科达A股上市,当年的年报显示科达研发投入4.02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73%,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7.16%。

    对于科达来说,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交通前端设备的完备,前端与交通、安防、智慧城市等平台的无缝对接,都需要包括科达在内的智能交通企业继续探索。在大交通、大安防的发展需求下,一个设备满足多种需求,一个设备对接多个平台,已经不是设想,比如网约车监管、非法营运车辆专项打击,比如机动车汽车电子标识在营运车辆监管中的应用,更不用说已经比较成熟的人像识别大数据、治安监控用于交通违法识别处理等等。以汽车电子标识为例,营运车辆监管涉及到交通、交警、安监至少三个部门,一个系统服务于三个管理部门,同时还可以拓展到城市停车、高速公路路网监测和收费等等场景,现在科达的汽车电子标识已经广泛用于重点车辆管控,对于未来的系统应用也早有应对之策。

    科达目前拥有的平台、系统包括交通管控平台、车辆大数据系统、猎鹰人像大数据系统、深度学习服务平台等等,在后端的产品体系也臻于完善,AI的兴起,给了这些平台更多提升的空间。基于AR增强现实的视频全景指挥平台,科达也在进行研发、探索。对于这样的平台,更需要从前端智能到大数据分析再到AR技术等等成体系产品、技术、服务上的整合,不仅考验一个技术和产品,更看重整体研发和实施能力,无疑,科达具备这样的能力。

    image.png

    最简单的需要体系架构能力的场景,可能就是缉查布控体系下的市际省际公安交通检查站,如果后台和前端监控、执法记录仪、车载微卡口、行车记录仪等等设备是同一个产品体系,其采集、传输、识别、反馈、指挥的过程,可能会更加流畅,未来业主也会更接受这样成体系的解决方案。科达售前支持部总监陈谷磊透露,采用了科达前端产品和后端平台的公安交通检查站,其识别反馈时间不超过2秒,包括车牌和人脸,足见其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为实战而生”,交通管控精细化工作,需要这样的产品和服务,让我们一同期待科达为行业奉献更多优秀的产品和更多智能的解决方案。


  • 关键字: 科达 交通管理 AI 大数据
  •    责任编辑:梁兰春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