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基于大数据的OPEN ITS计划 - 人物访谈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余志:基于大数据的OPEN ITS计划

    2014-11-20 12:38:46 来源:www.its114.com 评论:
    分享到:

      11月12日,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全体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智能化信息化引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中山大学教授余志先生发表题为《基于大数据的OPENITS计划》的主题演讲,本文为其演讲速记,未经演讲者本人审定。

      余志:尊敬的吴理事长、各位来宾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代表我们最近成立的OPENITS联盟,及其OPENITS研究计划做一个简单的汇报。我将从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OPENITS联盟以及计划,以及我们近期的工作方案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听了上午的报告及下午的报告,我相信所有的代表,几乎都会赞成,ITS将迎来新一代,这新一代好像是不可避免的,大家都公认的。那么它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呢,最近很多科学家也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我比较赞成贾利民教授交流的时候,他给了我一个概念,泛载、自组织和轻量化,他解释这个泛载是无所不在,需求和供给,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数据。自组织是参与者和管理者,已经不是简单的被动,也许交通的参与者本身也是组织者,轻量化指的不是重量,它指的是设施的重要性可能会下降,车辆的重要性可能会增强,前面一个报告者已经充分的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我想我个人是完全赞成这样的判断。换句话说,我们有了这么一个宏观的判断,或者大家说世界真的要变了,你相信吗?那么有些时候我开玩笑说,我是那个民工,它要变了,具体会是什么样呢?我想一个工业革命的到来,或者是一个技术革命的到来,它总有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原因,那么对于新一代的智能交通,我个人认为交通需求里头的内在原因,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普遍面临的拥堵,当然还有安全,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现在非常强调的环保,这是我们现在非常关注的核心问题。但其实我感觉,更重要的是它的外在因素,是两个为主的技术进步,一个就是我们讲的无所不在的大数据,一个就是实时的通讯和移动的计算,由于这些技术的进步和这些技术非常的便利和廉价,使得智能交通未来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微观的把它再分析一下,我认为应该有三个特征,一个就是融合性,就是我们现在传统讲的,动态的和静态的交通,它将边界更加的模糊,一个是一体化,现在在交通里头会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更加的一体化的考虑。第三个就是可以用互动,也可以用自组织,就是管理者和参与者他们的角色会更加的统一和协调。

    那么好了,有了这些特征,又有了这些发展,似乎我们就理所当然的应该进入下一代,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呢?问题在哪里呢?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我们想至少有这么三个问题是我们面临和必须去解决的。

    第一个,没有数据不行,有了数据也不一定行,数据可以是财富,也有一些问题,其实大数据很多的时候给你带来的是问题,它是异构的、重复的、缺失、错误的,那么更要命的是我们很多的同行,特别是智能交通领域的同行都没有认识到,我们传统的很多理论工具可能不适用。我很高兴看到在国外有很多同行已经在研究,比如说一部分车是自动驾驶的,一部分车是高度的可以参与互通,和全部的车是高度参与互通的情况下,交通系统的物理模型会不会发生变化呢?一定会,数学模型会不会发生变化呢?一定会,这种特征基本上是由单参数向多参数,由单向向多向,由函数向泛函数的变化,那么这些模型也许我们还没有准备好。

    第三个就是平台,基础性的平台也许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基于新一代的交通系统的地理信息系统,也许今后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不简单的是一个地图,可能要参与运算,交通的结构和法则。那么这样一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解决它是不会简单的进入下一代,或者说我们也许用一个混乱的状况进入下一代,怎么办呢?面对这些问题,科学通常都是这样,当一个事情要发生的时候,大家其实都是有共识的,那么在今年7月份在长沙,我代表中山大学做过一个关于大数据的智能交通系统的报告,我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简单的报告,得到了这么多同行的认同,然后有很多家单位,大家决定一起来推动这个事情,这是一个没有政府,也没有项目背景的一个共识,大家觉得我们必须解决科学的问题,解决工程的问题,那么最后大家决定一起做一件事,就是推动新一代的智能交通系统为核心,来建立一个联盟,并且搭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实际的物理运行平台,那么目前有31家单位参加发起的这个联盟,来自国内和国外,来自企业,也来自大学,这是发起单位,参加的单位已经超过了50人。

    我们上个月的26号在中山大学开了第一次的联盟成立大会,有100位以上的科学家到会,选出了30位理事和5个执行理事,我们的游戏规则是5个执行理事,每人当一年的执行理事长,我们希望通过5年的努力,一个集体的工作能够在下一代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方面,作出一点工作。

    那么具体说来是一些什么样的内容,我们包括五个OPEN,就是OPEN的框架体系,OPEN的数据,OPEN的平台,OPEN的评价体系和OPEN的问题。那么将要沿着数据组织、数据处理、数据推演、系统评价和系统集成的这么一个技术路线去构造。

    在这五个OPEN里头,我们希望通过这五个平台的建设和搭建,能够为各业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式的、共享的共同资源。

    很多人都会说,大数据数据是一个问题,那么很荣幸,中山大学在广东省公安厅的支持下,我们一直拥有非常多的数据,公安的和交通的,一不小心也许是大学里头拥有数据资源最多的之一,我们一直觉得获取数据从来都不是问题,使用数据真是一个问题,有些时候是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没有数据,当你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发现数据多到是一个问题。那么这样多的数据以后,我们要建立一个分布式的平台,这个平台将是弹性的、互联网组织结构的、多中心的。相反,我今天倒是想多花几分钟的时间,来谈一个关于评价的问题杨晓光教授经常说,交通是一个实验科学、实证科学,我们讲科学的人经常不懂交通,然后讲交通的人不懂科学,我在做交通之前是做了15年的能源,我想借一个能源的例子来讲评价,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故事是,我又做了一个路口,如何把它的效率提高20%,我又做了一个绿波带,如何又把它的效率提高了15%,但是我们经常每个人都要讲每一个人的故事,在30年前,国际风能界曾经做过一个事情,就是在苏格兰找了一个山丘,它要研究风的变化和风的能源的变化,它也是一个工程问题,那么做力学的人可能比做交通的人稍微严谨一点,他会找一个山丘,然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围绕着这个山丘,做了50座测风塔,10米、30米、50米,他把风的不同风向、不同高度全部做了测量,以此为基准,他做了一件什么事,凡是做风厂设计、计算、分析的任何的工具软件,大家都必须以此为案例,在此之上有80多个不同国家的项目来算,你都可以说你算得很准,你也可以说你水平很高,但是你先把标杆做一做,我就觉得我们交通工程界,特别需要这样的标杆,特别需要这样的路口,特别需要这样的路段,特别需要这样的区域,以及特别需要这样的案例。

    也许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会努力的推出若干个标杆,让业内去共同努力。那么同样的,我们也会提出若干个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会干什么呢?我们这个联盟决定要做四件事情,就是组织活动、搭建平台、共享资源、树立标杆,除了联盟自己的活动以外,联盟将会紧密的和包括年会、TRB等在内的组织有关OPENITS论坛和学术交流,在搭建平台上面,我们将会组织联盟中的自有资源,和大家本着开放、自愿的原则,中山大学将会依托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等,来建立这样的一些资源。

    数据从来都不是问题,但是数据的使用是问题,一个是合法性,一个是安全性,还有更重要的,面对一个开放式的平台,这些数据是不是真的是有用的,是不是真的可以被认证的,特别是作为科学问题来研究的时候。所以我们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不同的需求,包括基础设施、公共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分类,以及数据标准,我们也会尝试性的对于一些典型的路段、典型的路口和典型的区域开放一些标准化的数据,供同行进行应用,这些工作都是公开的,和大家共同组织的。

    我们同样会针对刚才所说的标杆性的问题,包括传感器的问题、信息控制的问题、(旅行时间)估计的问题,特别是视频处理的问题提出一些标杆性的(测试集),供业内进行分享和分析。那么也整理出了一些共同关心和讨论问题,那么我们希望搭建这样一个平台,给科学家提供数据、提供平台,给工程师提供分析工具和测试方法,给管理者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标杆,也为我们广大学校的研究生们提供研究的实例和参考的指导。最后做一下广告,欢迎有兴趣的可以来加入我们的联盟,大家一起来推动下一代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谢谢大家。

  • 关键字: 余志 OPEN ITS计划
  •    责任编辑:admin
  • 延伸阅读!

  • · 余志:文字解读话拥堵(2014-11-21)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