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北京市交通委谈“‘互联网+’开启路政管理、服务新时代” - 人物访谈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访谈】北京市交通委谈“‘互联网+’开启路政管理、服务新时代”

    2017-06-29 10:12:45 来源:北京市交通委 评论:
    分享到: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与首都之窗联合推出的在线访谈节目,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互联网+”的概念已经是相当熟悉了,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提“互联网+”,大家对于路政也并不陌生,当“互联网+”遇上路政将会开启怎样的管理与服务的新时代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介绍一下嘉宾:北京市道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副主任翟雅峤。 

    3.jpg

    访谈现场


      翟雅峤:网友们好。 
      主持人:北京市道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路网管理科的科长沈兴华,欢迎您。 
      沈兴华: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以及公众服务科的科长张志刚,欢迎您。 
      张志刚: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最熟悉的概念,“互联网+路政”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个概念呢? 
      翟雅峤:“互联网+路政”对于我们来说主要分为两大块内容,第一块内容主要就是对内,我们内部的一些业务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进行质的提升,比方说第一条就是我们的信息采集。原来我们的信息采集最原始的时候是通过人工的,后来有一些路侧检测设备,现在由于互联网加入,我们检测设备提升了,第二我们还可以通过众包的数据,比如说手机的定位、手机信令,还有电子标签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整合起来,通过互联网汇聚到我们的数据中心,通过一些数据的处理,对我们的管理、相关的工作提供决策支持、相关的帮助。大家也都知道其实我们修路,包括养护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到最需要做的事情上。把好钢花在刀刃上,哪块是刀刃呢?之前凭借经验来,现在有了大数据以后,我们通过分析,就是所谓每天从你的起点到终点是什么?哪些道路是大家经过的最多的?起终点的过程中哪些是大家走得最多的?我们通过这个规划一些线路和道路。 

    4.jpg 

    市道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副主任 翟雅峤 

     还有,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把拥堵的瓶颈,大家经常会发现某个桥区的出口这块经常堵,某个路口经常堵,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会找出关键的拥堵节点,通过我们的疏堵工程解决掉。 
      第三个,在道路养护上也是这样的,我们通过众包的数据,大家通过采集到路上实时的破损信息上传给我们,我们通过专业的团队最快的时间去把这个病害都修复掉,这样我们广大的群众出行的时候就会尽量减少病害对他们交通出行造成的困扰,这是对内的。 
      对外主要就是信息化服务这一块,信息化服务这一块主要分为两个方向,第一个就是入。什么叫入呢?我们通过多方的合作,把大家有关出行信息的数据全都汇集到我们单位进行统一处理,我们单位在外面有一些检测设备反映路况的信息,还有一些互联网厂商,比方说几大导航软件的厂商,他们会提供给我们一些他们的路况数据,还有其他兄弟单位的数据,我们会把这些数据全都整合起来,进行统一地分析,最终发布成更加准确、更加可靠的路网数据,通过我们的情报板等等发布出来。 
      再一个是出,我们也通过互联网有所拓宽,原来都是通过路侧的情报板对外发布,现在有了互联网的手段,我们和互联网厂商合作,通过他们导航软件的渠道,把我们的阻断,把我们的道路施工这些信息,以他们导航软件的形式推送出去,这样受众比我们原来传统的手段广很多。 
      主持人:现在大家基本上人手一个手机,都会装上高德这样的导航软件,哪怕从家到单位这么熟悉的路我也会用导航,它会提前告诉我规避哪些地方,哪些地方施工,甚至雨天会有积水点的预报,非常准确。它的数据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我们是吗? 
      翟雅峤:是的。 
      主持人:看来是政企互相借力,让公众知道最好的信息,听您的意思,我们“互联网+路政”实际上起到了最关键的两点,一个是信息的及时快捷。第二个,大数据的容量能够让我们信息的分析会更加地精准和更加地全面对吗? 
      翟雅峤:对。 
      主持人:我们现在用“互联网+路政”的理念也好、这样一个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也好,我们到底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我们这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沈兴华:总体目标我来阐述一下,我们“互联网+路政”总体目标是这么几方面,我们第一用“互联网+”建立管理体系,第二个是建立路政的服务体系,最后在这两个体系建立之下促进北京市路政科学化、精准化更好地向前发展,最终达到一个精细管理、无人服务。我们之前叫“传统路政”,我们借助互联网由“传统路政”向“数字路政”、“智慧路政”做一个演变。 
      有几个设想,第一个,最终的目标达成什么样呢?业务运转这块,我们希望借助互联网达到业务运转的高效,以及业务运转更加社会化一点,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基础设施管理的业务中,大家参与感更强、获得感更强,能够真正对政府的职能和政府工作有一个很深入的了解。 
      第二个,我们通过借助互联网实现一个执法更加公开透明,让大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我们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让大家感觉到更公平、更公开、更透明。 
      第三个,我们要做成对外的信息服务,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种,我们要做的是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让老百姓有一种伴随式信息服务的感受。 
      这三点是我们在大目标下一个一个具体实现的小目标。 

    5.jpg  

    市道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路网管理科科长 沈兴华 

    主持人:现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沈兴华:现在我个人的感受还正在处于“数字路政”这么一个过程,可能未来几年技术的发展。 
      主持人:向“智慧路政”迈进? 
      沈兴华:是的。 
      主持人:不妨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现阶段来说,我们“互联网+路政”是如何去开启了这样的一种叫管理与服务的新时代?或者简单点说,它对我们的工作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翟雅峤:我们“互联网+路政”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一般对我们行政的管理和行政许可相关的工作,在网上行使可以便于群众监督,这是一方面,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透明化,也符合现在我们党中央要求的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第一。第二,我们很多原来需要到窗口来办的业务现在搬到互联网上可以更加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去办我们相关的一些业务。 
      第二个方面,由于养护管理,通过互联网众包出去的形式,可以帮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原来我们都是通过我们的专业队伍用我们的手、笔去录入,时间长。 
      主持人:可能会有错误,或者是信息滞后的情况。 
      翟雅峤:而且周期也很长,现在有了很方便的手机APP,我们通过手机APP可以自动地通过GPS定位,把相关病害的图像上传,后台进行流转,把我们这个任务下发下去,派修理的人去修理,修理完了之后最后还有一个审核的过程,整个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第一使我们修复的过程效率更高,第二使我们修复的过程更加可控,使我们发现了病坏可以保证短时间内修完,也体现出我们无痕服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第三点,信息化服务,互联网给我们路政管理带来的新趋势在信息化服务方面的体现就是原来在路侧的情报板主要发的都是我们自有的阻断、施工等等信息,我们当时对于道路拥堵和运行的状态并不掌握,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由他们提供这些道路的信息,再加上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来加工我们已有的数据,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公众出行的路况相关的服务。 
      这三点就是互联网对于我们路政行业带来的新时代的变化。 
      主持人:这里我多问您一句,您说有了“互联网+路政”的模式之后,比如说我们对于路面上的病害,它的快速响应时间要比传统的模式下的响应时间要大大缩短了,现在能够缩短到多少呢? 
      翟雅峤:病害的响应时间是吧? 
      主持人:对。 
      翟雅峤:对于我们局里提出的要求,是影响公众出行安全的病害需要24小时之内把它修复完,从发现到修复完24小时完成。 
      主持人:在传统的人工录入时代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翟雅峤:传统的时候有的时候需要几天、一周都有可能。 
      主持人:看来“互联网+”技术的手段确实是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缩短了我们的反应时间,其实它相应带来的就是能够让公众有了更好的、更棒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翟雅峤:对。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在这样的一种工作模式,或者工作理念之下,具体而言,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我们是怎么去开展这些工作的? 
      沈兴华:其实这一块从我个人认为,互联网的特征之一,其实就是一个开放、共享,刚才也说过对内和对外有两方面,对外我们把信息资源向社会进行一个公开,把我们所有资源对社会公开以后,效益最大化。对内我们利用社会力量强化我们路政行业的管理工作,这是对内、对外两块。通过这两块的理念,我们觉得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做了这么几项工作。 
      第一个,去年2016年的时候,我们跟高德公司开展了一个合作,合作的内容无外乎是几个共享,信息共享,它的宣传渠道和信息发布渠道共享,以及我们科研与大数据研究成果的共享。这三个共享来做,这块合作的比较明显的点在于实时路况的发布,目前北京市五环以外的郊区公路上面的可变情报板有60多块上来了高德提供的实时路况,为驾乘者提供实时路况的服务,目前效果也是可以的,也让原来公路上实时路况服务上了一个台阶,这是高德这一块。 
      第二方面,我们也在考虑由“传统路政”到“数字路政”、到“智慧路政”的转变,必然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其实现在在普通的郊区公路,网络的覆盖率并不是达到了百分之百,还存在一些网络覆盖的盲点,这个又引出了我们第二个政企合作要推什么?其实推的是网络的覆盖率,因为这个不单单是影响了我们业务信息化,或者智慧的发展,其实跟老百姓出行也有很大的关系。你开到一个隧道,或者开到一个山区手机突然没有信号了,如果一旦发生什么事故以后,这是非常麻烦的一个事情,所以我们也是去年这一块启动了一个跟铁塔公司去合作,这个合作的内容就是在北京市的信号薄弱的隧道、山区,以及一些偏远的一些等外的公路新建信号塔,填补信号盲区,这样能助推我们的业务信息化发展。另外为大家提供一个网络服务也是很好的。 
      第三块是针对我们业务这一块,我们跟北京市专业气象台也有一个合作,这块我们也定性为一个政企的合作,合作的目的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们从他那里获取更为专业、更为精准的气象信息,把气象信息用于指导我们强降雨天气、强降雪天气下我们快速处置应急突发事件,或者对降雨、降雪的灾害情况进行一个快速的研判,包括领导的决策都要依据这块专业的气象信息。 
      我们目前政企合作是这三方面,根据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面来做这方面的。 
      主持人:其实这里有几个问题,一个您刚才说到了我们有可变的情报板,刚才您介绍是有60多块是吧? 
      沈兴华:60多块。 
      主持人:这个未来会再增加吗?比如说10公里范围之内应该有一块,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布局? 
      沈兴华:这块来说有62块情报板已经上了实时路况,这62块我们也选的有一个试点,我们叫两环、两线、一区域,我们选了这几个试点上了一些实时路况,这个还要再往下推。我们的预想今年年底达到100块(都可以实现实时路况信息发布)。因为现在我们的情报板大概有336块,目前建成的,大概有三分之一的量,今后我们的想法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想实现实时路况的全覆盖,这么一个想法。 
      主持人:信息的更新应该是实时的,不存在我们到底是3分钟一更新、1分钟一更新,只要中心这边有变化,它同时会进行实时更新对吗? 
      沈兴华:事实这个更新还是有一定频率的,我们现在的频率设定的还是10分钟更新一次。第一个我们336处情报板不是一次性建设的,是按不同年代去建设,有一部分技术指标跟现有的技术指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客观的一个现实。 
      还有一个,我们自己要往情报板上不管是实时路况还是文字的信息,必须要确保的是一个信息安全。所以这块需要有多层的校验和审核,这块我们目前把时间定档为10分钟更新一次。因为郊区道路不像城市道路那么敏感,10分钟一次还是比较合适的,并不是说我们一直要维持10分钟这个频率,我们下一步通过板体的改造和信息化升级我们要不断提高这个更新,我们提高到2分钟更新一次好不好?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开展的工作。 
      主持人:还有,您刚才提到我们跟铁塔公司合作,要去将隧道和并没有覆盖到信号的区域让它进行全覆盖,目前我们现在是有多少这样的信号塔?目前我们还要增加多少这样的信号塔才能达到全覆盖呢? 
      沈兴华:信号塔2017年是127处新增的,当然是分散在各个区县,主要的区县像山区房山、门头沟、密云、怀柔这些山区里边的信号肯定有隧道,信号不太好,有大部分的平原地区,像通州、大兴,一些比较偏远的乡村公路还存在一些信号盲区,这同样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大概量是127台这么一个量,后续可能这个工作我们要逐步推进。 
      主持人:现有的大概是多少呢? 
      沈兴华:现有这个量真是难以估计,信号塔一直是由通讯运营商去建,可能在全市我保守估计可能要上万。 
      主持人:我们要解决的是信号无覆盖区域的覆盖? 
      沈兴华:对。 
      主持人:这里往往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信号塔是由咱们这边去推进建呢?它只是解决我们情报板信息的更新问题吗? 
      沈兴华:其实不单单是,首先说为什么由我们推进建?首先建信号塔的时候会涉及到我们路产路权,他建信号塔是在路侧去建的,他如果想让信号塔建设的合法化,必须要通过我们路政局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准,他那个信号塔建起来之后也并不是说只为我们情报板、或者检测设备,或者“智慧路政”服务,它实际上是电信、移动、连通的基站都会在上边加挂,老百姓出行信号必然得到一定的增强。 
      主持人:不会走着走着突然进隧道没信号了,以后进了隧道也会有信号? 
      沈兴华:我们要逐步改善这个事。 
      主持人:这个是集约化的发展方法,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现在特别关心的,就是极端天气下的相对来说情报板的预报。我们因为有的时候极端天气,也许是我们脑袋顶上这片云降雨量特别大,你要报北辰区域就不是特别精准了,我们现在比如说跟气象台的合作,能不能达到尤其在某一个路段的点位,或者点段上的预报?这可能对驾车者会有一个更加安全的提示,我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呢? 
      张志刚: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之前在改进的一项工作,最早的时候像降雨、包括降雪极端恶劣天气,一是频发,第二区域不固定,可能是一点,或者是一个段、一个面,我们也是通过与气象的专业部门进行合作,开发了一个路政的气象系统,这个系统它是充分地利用了咱们400多个气象观测点,这样可以及时地把咱们每个区域、或者每个点位都可以进行预测、预报,包括说通过咱们系统的计算,可以达到京津冀每公里点格的位置基本上都能覆盖住。还可以在降雨、降水的过程中实时观测到各个区域的降水情况,这样就可以让我们更精细地去备勤、抢险,能高效地调动抢险力量,同时掌握某个区域的降水情况,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我们气象灾害对公路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能保证大家运输的安全、出行的安全,也是实现了我们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6.jpg  

    市道路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路网管理科科长 沈兴华 

    主持人:我们现在北京已经进入了夏季的汛期,尤其是像前两天这么大的雨,我们在路政方面有哪些应对的措施?或者之前经过这么多次降雨的考验,我们可能也会积攒下来一些成熟的经验,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介绍一下呢? 
      张志刚:我们这些年对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也是汲取了很多,这两年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比如说2012年的7.21对城市道路通行影响较大。去年的7.20比7.21那场雨还大,积水就少多了,这是我们之前积累的经验,我们接到降雨预警我们会通过情报板、网站等等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市民出行安全。在这个途中遇有积水的路段,或者是影响到咱们出行安全的山地滑坡什么的,我们也会及时通过咱们的可变情报板对市民进行发布,提前提醒他们绕行路线和躲避的路线,这样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同时也可以合理地选择出行的方式和路线,确保咱们的出行安全,这是咱们做的发布方面的比较成熟的经验。 
      其次,我们每年也进行演练,从数据的收集到发布,到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包括结果和绕行方案都有一个完整的实战的模拟演练,确保预警发生时我们能完完全全地按照我们的方案进行快速处置。 
      主持人:您也是我们叫公众服务科的负责人,我想跟公众服务的这一块,您应该会有更多的内容要去向大家介绍,尤其像您刚才说到的,比如说我们的这些出行的信息,或者是应急的这些信息,或者突发的这些信息,除了用可变的情报板能够向社会公众来去告知之外,还有哪些方式能够让大家知道呢? 
      张志刚:刚才提到最多的是情报板,这是我们自己布设的,另外还有网站,大家现在在互联网上比较方便获取,所以我们有自己的网站。第二个是咱们的广播,广播和电视这种媒体受众面比较广,传播速度特别快,我们这方面也是充分地利用。再有,咱们的微信、微博、APP基本上我们达到多位一体同时发布。 
      主持人:是我们自己的官方的微信、微博和官方的APP吗? 
      张志刚:北京市路政局有自己的微信、微博、APP。 
      主持人:在微信、微博上搜北京路政就能关注我们是吗? 
      张志刚:对。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APP是指什么呢? 
      张志刚:我们有一个北京服务您,不光是我们局在这里,还有其他局把跟百姓相关的信息发布在“北京服务您”上,同时发布,让大家多渠道、多方式获取这些信息。 
      主持人:比如说像政企合作的高德等等公司的APP也可以获取我们的预警信息,或者是我们相应的突发事件的信息? 
      张志刚:对。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这是我们说到汛期的时候,因为北京夏季是雨,冬季极端天气就是雪,不如我们总体回顾一下对于“互联网+”的理念如何体现在我们整体的应急处置上面。其实不光是极端天气了,可能还有一些突发的应急事件,具体来说,我们怎么来去应用“互联网+”的理念呢?因为它在应急事件中,你消息的及时、准确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而整个我们“互联网+”的技术,它的优势可能就体现在这上面。 
      张志刚:现在我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更及时、更便捷了,比如说我们的巡查人员发现路上有危险情况,通过我们开发的APP路拍宝及时上报,我们获取信息之后及时安排养护人员进行处置。还有积水监测这也是一个自动的系统,当积水达到一定深度,容易引起出行安全、通行安全了,它自动报警,我们也会安排人员进行排水处置。 
      再有,比如刚才说到的信息发布,它对应急处置带来的好处可以缓解咱们事发路段的交通压力,也增加我们抢险车辆的通行、设备的进入,都是有很多的帮助。 
      主持人:这里多问您一个问题,比如说下雨之后被水泡的路段,我们是不是也会及时地进行探查或者是巡查呢?以免把小问题积累成大病。 
      张志刚:不光是泡水的路段,一些山区道路,一些山体经过雨水的浸泡可能会有一些松动,我们也会有人在那儿探测,发现这儿产生危险了,及时封闭。像去年7.20的时候,门头沟有一段山路我们公路人员巡查发现了山体有松动的情况,及时进行封闭,封闭几小时以后就塌方了几千方,没有造成任何的次生灾害的损失,当时这个情况是做到最好的避险。 
      主持人:是不是这两天在郊区、山区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非常细致地巡查? 
      张志刚:是,我们对重点的部位,重点的路段进行严防死守巡查,包括在延庆也是发现了有山体松动的现象,我们也是进行了封闭处置,同时再请专家到现场进行考察、测量,做一个最后的详细部署。 
      主持人:同时把山路封闭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告知公众? 
      张志刚:对,让观众及时避免危险路段。 
      主持人:不容易,向道路巡查人员慰问,山区有些路段很辛苦,还是要去巡查,非常辛苦。刚才我们说到了是很多政企合作的服务,更多的是对于公众的信息的服务,我们“互联网+路政”的模式如何体现在我们行业自己的监管中呢? 
      翟雅峤:“互联网+路政”和我们的业务分不开,我们局负责的道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这三大块,监管也就从这三大块来入手,首先说一说道路的建设吧,我们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建立了一个建设企业征信的体系,这里面就跟咱们个人的征信有点像,比如说欠账不还可能就会进入黑名单,以后要贷款都会有一些困难。这里面也是,我们给这个企业建立一个信用评价体系之后,对它的信用进行一下评价,如果它之前在一些工程中有一些偷工减料、质量不合格的行为,它的信用评价就会降低,等到下一次再招标的时候,它就很难入围了。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劣质的企业混入到我们的建设队伍中,也可以使那些好的企业从中脱颖而出,这是第一个方面,有关建设的监管。 
      第二个是有关管理的监管,这里面的监管指的是让公众来监管我们。 
      主持人:公众怎么监管您呢? 
      翟雅峤:比如说我们把我们的许可、执法职权、重大决策之前都会放到网上去,这样使我们整个流程都透明化,对公众负责,也可以让公众在网上办理、在网上监督,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整个流程的透明化和网络化来监管我们的行政和执法的过程有没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这是对管理的一个监管。 
      第三个就是对养护的监管,我们主要引入了众包养护上报的功能,主要是体现在什么呢?刚才说了,虽然我们是通过APP的手段把由手动上报的病害现在通过APP拍照自动上报,还是我们巡路的人员人手不是特别地充足,毕竟我们的路太多了,全北京市有6000多公里的国省市县的道路,短时间内想巡一遍是很难的,如果通过众包的形式由公众自己通过路拍宝,或者类似的养护的软件给我们上报一些养护的病害数据,我们通过认证了之后,审核之后派专业的队伍把它修护,这样更容易把老百姓反映的病害及时修复掉。 
      主持人:这是对于行业监管带来的一些变化和积极影响,您看我们在前半时段说了半天,我们“互联网+路政”,尤其是互联网这样一个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对于我们路政工作带来的便利、带来的积极影响。实际上我们也都知道互联网它是一个双刃剑,它带来便利的同时,可能也会有一些安全的危害,或者对我们自身的工作会带来一些挑战,比如说我们的人到底适不适应这样一些新的模式,包括我们在跟政企合作过程中,会不会也会带来一些不适应感,需要我们自身去做一些转变,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互联网+路政”这样的一种理念,或者这样一种模式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有哪些挑战,我们需要去解决、需要去面对的。 
      沈兴华:这个问题“互联网+路政”肯定会涉及到传统的工作模式以及工作方式的变革,这是肯定的,这个机遇就是转变工作思路,完成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必经之路,我们其实也在研判这个事情,“互联网+路政”将会为我们带来什么?也会并发着带来什么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觉得有这么几个趋势。 
      第一个,工作模式由原来的单向管理向双向服务去转变,这随之而来的挑战举一个小例子,老说标准规范的统一,原来是一言堂,你自己管理这个自己有一套标准,能自圆其说就行,现在形成一个双向的互动了,这个标准规范就尤为重要了。 
      第二个,我们操作方式要紧跟现代潮流,不能掉队,你既然要做“互联网+路政”一定涉及到新技术,不能掉队。对我们来说挑战就是由传统的工作内容,到掺杂着高科技和新技术变革的工作,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去适应这样一个工作的方式。 
      主持人:而且还得了解这些新技术,比如说你跟企业谈,我们这儿有新技术,一说人家听不懂,也不行。 
      沈兴华:对,工作人员要更适应这个时代。第三个,就是工作的思路由原来的大包大揽,政府要做好管理、做好服务,从大包大揽逐渐去向接纳和包容社会化的服务去转变,用流行的话说是政府购买服务,我们传统业务自己做业务很熟悉,其他的行业企业、高新企业并不熟悉这个行业、这个业务,这里涉及到一个翻译的过程,就是如何把我们的业务与现有的优势企业相互结合,这里作为我们来说起到一个润滑剂的作用,这边是企业、这边是业务,通过一个很好的纽带联系到一块,这都是我们面临的从趋势来看,一个一个小的挑战。 
      主持人:我们在为这些挑战做准备吗?我们在努力吗?比如说您刚才说到我们需要一些新的标准、新的规范,我们都在做吗? 
      沈兴华:这些工作我们都在开展,因为现在“互联网+路政”这个理念提出来时间也不长,也在逐渐地摸着石头过河,其实现在来说,我们更多的还是要首先解放思想,更多地去从服务与监管的角度去考虑“互联网+路政”这个业态。同时,主动去适应,我觉得主动去适应这种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的变革,包括刚才说的标准规范,其实那就需要你作为一个政府职能部门,你要做什么,可能更多地来做行业规范的管理,要去适应这种工作方式,以及还要做一个政企合作、购买服务。原来可能更多的是甲方与乙方这种单纯的甲乙方购买的方式,现在更多地有合作了,合作就没有明显的甲乙方了。 
      主持人:它是一个磨合的过程了。 
      沈兴华:对,它是一个磨合的过程,包括大家双方融合,都需要很长时间去探索,我们也在应对。 
      主持人:您刚才说标准规范,我们现在出了哪些标准规范,或者正在设计、构思哪些标准规范呢? 
      沈兴华:在交通,特别是路政行业不缺乏标准规范,原来的标准规范侧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我们局的建、管、养业务,侧重的是这些方面。现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我们跟高德合作,我们跟高德合作说我们要把政府的施工信息,或者阻断信息向高德进行提供,我提供给你的这些信息,你能否接纳?你到底需要什么?要双方说清楚,其实更多的还是在一个一个小点,并不一定说这个标准规范很成系统,一大套的一个东西,它其实针对这项业务,双方达成一定的共识,在这个共识下说好一个标准、一个规范,是这么来做的。 
      主持人:其实也能够看出来政府在“互联网+”的浪潮冲击下,也是在努力地去转变。 
      沈兴华:去适应。 
      主持人:接下来说说跟北京相关的两个大事,一个是京津冀一体化,一个是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这两样都能跟“互联网+路政”沾上关系,或者说“互联网+路政”能够去服务北京的这两件大事,我们首先来说京津冀一体化如何体现?我们“互联网+路政”的理念如何体现在京津冀一体化这项大的政策方针里呢? 
      翟雅峤: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我们都是在打通物理上的断头路,现在我们把我们的逻辑、信息上的断头路也会打通掉,使我们路网管理的相关部门可以共享它的数据,包括视频数据,还有那些道路运行数据,还有相关的极端天气、道路封闭和阻断的相关的数据,都可以通过这种共享交换的形式统一地进行调配、指挥,这个在跨区域的大范围的协调联动的时候是非常有用的。比方说我们最近的这次“一带一路”峰会,在这个期间,像我们单位和相关的天津、河北这三个地方相关的路网管理部门在交通部的领导下,我一起都做了一个协调联动的相关的工作,将我们视频的数据和相关的封路、阻断的数据进行共享,使得可以在远端就可以把相关想进入核心区域的车辆进行分流,省得它走到很靠近了,已经没有机会改变路线的时候才知道这个信息,很多时候拥堵就已经造成了,对于老百姓的出行也不方便,这是一个事。 
      第二个,联合执法,现在有关大货车进京、高排放车辆进京这件事都需要三地部门一起合作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还有极端天气的时候,比如说有些时候在北京,或者是在河北,某些地方造成大范围恶劣天气的断路,其实不光影响到河北省本身省内的路,包括对于北京的道路、天津的道路都会有影响,在这种时候我们就通过信息的共享、联合的调度,包括我们会提前对车辆进行指导、分流,该出来的高速公路、或者国省干线出来,省得大家一直堵在高速公路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主持人:这些信息共享已经开始了是吗? 
      翟雅峤:已经在开展了。 
      主持人:这个是大事,大的背景,接下来我们说说更近的,其实我特别关心,因为我家在通州,我们来说说城市副中心,“互联网+路政”在城市副中心的道路建设,或者是规划上面,将会有什么样的作为和体现? 
      翟雅峤:“互联网+”对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这是国际化的高标准,也符合副中心定位四个城市的理念,森林城市、绿色城市、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我们在交通上面就是基于智慧城市、智慧路网相关的规划和顶层设计的工作,我们现在正在开展,因为副中心您也说了是一件大事,千年大计,我们本着最高的标准来完成这个事。 
      从整个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要把这个需求,包括设计,包括功能定位想清楚、做完善,才可以对后面的实施,包括后期的管理、应用打好一个良好的基础。这里边主要就分为这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全要素的路网感知体系,所谓路网感知体系就是学术的叫路网感知,就是采集有关道路运行上的各种各样的数据,比方说速度,区间车辆行使的速度,还有流量,就是路上有多少辆车在跑。 
      主持人:一个是路上车多不多,第二是堵不堵? 
      翟雅峤:对,还有其他周边的一些信息,包括积水、路面结冰灾害的检测以及相关的路网运行密度的检测,这些都是一些我们需要检测的全方位的目标。通过把这些信息检测之后,汇聚到我们中心之后进行一个整体的处理,把我们的信息以及和企业合作的时候,它掌握的一些信息合到一起,为我们以后下一步的科学决策、包括信息发布提供一个良好的数据基础,这是第一个方面,全方位的感知,这是所有智慧的基础,它要是打不好的话,其他的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二,由于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的决策,这里面主要是我刚才在最开始的时候提到了,其实我们现在需要用我们这些大数据进行分析之后,为我们一些决策提供非常科学的指导,比方说规划,刚才也说了,哪里最需要修一些道路来缓解两地之间的居民的出行,这个一个很常规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原来就是凭借经验,现在通过手机分析,出租车的分析、公交刷卡的分析,都可以进行大数据、多元的综合分析,通过建模的手段得到大家的出行链,把最集中的出行链规划出一条合理的道路,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还有有关数字工程,在通州副中心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已经很堵了,您是通州人您应该知道。一旦进驻政府很多相关单位之后,再加上相关配套的企业,我估计会更加堵,如果现在在不改变的前提下会更加堵。我们会根据我们现在历史交通运行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通州拥堵的节点,通过一些我们的路口的改造、交通效应配时的调整,把我们的拥堵节点解决掉,使我们通州的路网承载能力变得更大,交通运行也更加顺畅。 
      第三个方面,我们的这些路网的设备,关于我们自己的,刚才说的是大的,现在说到小一点的,路网自己的设备规划布点是不是合理,其实也是有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比方说我们现在建的视频设备,怎么能做到投资最少,又能把该看到的,需要关注到的地方都能看到。我们建的这些检测的速度,包括流量的点位,是怎么能够用最小的点位把整体路网宏观的运行状态全都能描绘出来,这些都是需要后台的一些算法和模型,在这个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判断出来,才能得到一个最好的结果。 
      最后一个方面,有关公众服务出行的一个合理的决策规划,比方说我们这些情报板放在什么地方是对老百姓获取信息最便利的?同样一块情报板放在A这个地方和放在B这个地方,大家接受的程度和对老百姓的作用完全不一样,你放在A的地方老百姓看到了之后没有什么用了,也没有地方拐弯、也没有地方可以出去了,放在B的地方老百姓看到之后就可以绕行,这是摆放位置。第二这上面都放什么样的信息呢?这都需要大数据支持提高我们的公众服务,这是我们在通州通过这种方式在做的,我们现在的布点、规划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手段来统一地进行规划和布点设计的。第三,我们想做一个个性化的、伴随式的“互联网+”的公众信息服务,实际上就是通过我们的情报板,还有我们的手机综合起来,对大家进行一个整体的、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公众信息服务。首先举个例子,现在我们的情报板一般都是对同样一件事情,不同位置的情报板发同样一条信息。以后互联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个性化,我们通过个性化的手段,对不同位置的板会以不同信息表现,这样公众的接受程度是最高的,比如说这件事情出现在通州的某一个地方,这个事情的影响程度可能就是有一个是看看桥底下过不去了,我不需要在门头沟、房山这种地方来发了。 
      主持人:我在通州不需要知道房山的路况。 
      翟雅峤:对,我们通过智能化的分析,我们会放不同的地方,在这个路出事的时候,我们会告诉你有一条路可以绕行,在另外一条路上我们会告诉你哪条路上有事故,你就别去了。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手段给老百姓提供一些他最需要的,而且一目了然的信息,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多层次、伴随式的服务,比如说我们从副中心出发,想进城,我不可能把信息通过一块板子出来,这样大家看不过来,比如说我从副中心到六环,我经过京沈进城,还是通过京通快速路进城。假如开到六环的时候,六环又有一个提示板,跟你说六环到五环之间这一块路况是什么样的,到五环的时候相应地一步一步承接下去,直到进入二环以内,这是伴随式的服务。 
      第三个方面,我们对发展的形式也在进行一些调整,原来发布一些路况的信息,我们以后会发布一些旅行时间的信息,包括比如说我在副中心的时候,因为在副中心可能是一些商务人士、政府人士,可能经常会出差,我们会把从副中心到交通枢纽的旅行时间信息会在副中心情报板上发布,使我们出发的时候心里有数,我到北京站需要多久、到机场需要多久,大家不会很慌张地误了机,这样对我们的出行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个,旅行时间出行的信息对公众出行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你显示红、黄、绿并不是特别直观,我现在进城,从京沈快还是京通快速路最快,你告诉我哪个最快,我们用最少的信息量给大家提供最直观的道路指引,这是整个车辆出行的。 
      第二大块是做慢行交通,我们政府、公众都更关注机动车出行,现在由于我们从上到下交通部门都在提倡绿色出行,包括对慢行交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希望以后副中心还是以慢行交通出行为主,大家尽量少开车,还大家一片蓝天,不光可以减少拥堵,还可以让我们有些时间,比如说你在车上可以看看书,都是有好处的。我们会在步道旁边放一些相关的指示板,不同于原来的,是动态的。可以告诉你你从这一站公交车到下一站公交到站是什么时间,它不同于立在公交车站的公交牌,是在半路上的,牌子上会显示从现在这个地方到公交车站步行需要多久,还告诉你下一辆车到来还需要多长时间,你通过这个信息判断自己是不是应该走快点。有的时候急急忙忙赶到那儿车很久不到,或者车刚走你就到了。还有帮助大家进行出行方式的选择,大家一般习惯性地乘坐地铁,地铁现在一般很挤,我们在地铁很挤的时候在路牌上发布一些信息,地铁现在人流比较大,希望大家可能的话选择公交出行,使这两种交通方式运载量更均衡一点。现在通过我们的数据统计,发现地铁的客运周转量在逐步地提高,而公交在逐步地降低。 
      主持人:因为地铁准时嘛。 
      翟雅峤:但是地铁很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或者改善这种情况,让这两种出行方式更加均衡一点,我们现在也可以给大家一些提示,让大家避免在地铁里面很拥挤。 
      主持人:提高出行的舒适感。 
      翟雅峤:公交车现在坐着也挺舒适的,这是一个方面。第三个方面,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服务,我们会把这些包括慢行的,包括机动车相关的信息,和他们进行整合,我们通过两块屏,一个是机动车的屏、慢行交通的屏,还有手机屏,这三块屏结合起来。现在大家都是低头族,容易出现交通安全的问题,不管你是步行还是开车,开车就更危险的,我们尽量提供他能看到路上的牌子,比他看手机要好一点的。 
      主持人:照您这个规划,可变的情报板需要多少,还有慢行系统的可变情报板又需要多少呢? 
      翟雅峤:这个具体数量还定不了,现在副中心整体的上位道路的规划还都没有具体全都定下来,我们这些情报板的数量是要根据道路路网的规划组成来决定的。 
      主持人:因为它是一个道路组成附加的一个附件。 
      翟雅峤:我们得是这一条路才设置情报板,周边有公交车站我们才可能设,如果二者缺其一都没有必要设情报板,现在具体的数量还都是没定的。 
      主持人:至少设想上是有这样一个设想? 
      翟雅峤:不光是设想上有,我们现在会参与到道路的设计,我们现在讲的理念是同步实施、同步建设,他在修路的时候已经知道这条路周边会有什么设施了,我们会把我们的设施同步做进去。 
      主持人:谢谢您,最后再问两个问题,96108也是我们工作的范围内,简单说一说“互联网+路政”的理念对于整个96108这个热线会不会带来一定的提升和促进的作用呢? 
      张志刚:“互联网+路政”这个服务理念,确实为我们96108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首先来说我觉得理念是精细管理、无痕服务,怎么落在无痕服务上呢?我们怎么让公众、市民更容易获取信息,在“互联网+”就实现了我们无痕服务的理念,像我们道路的施工、阻断,以前比如说拨打我们的路政服务热线96108获取,它是一个点对点,个人打我一个电话知道了。公众想获取我们跟高德合作以后,我们跟高德之间的阻断信息、路况信息实现了一个互联互通,这样公众可以在开开导航的时候就可以享受到服务了,这是在无形之中,这是一方面。 
      第二个方面,比如说我们的微博,微博它是一个互动的形式,有些人不愿意打电话,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愿意我用手机发一条说一句就可以了,比如说我看见路上这儿有一个坑,我可能不愿意打个电话再说,我就微博上发一条,我们收到以后就可以及时去处置了,增加了我们跟市民的沟通,而且很快捷、很方便,都会对我们的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主持人:现在我们在96108目前的比如说接听量、接起率方面,会不会比推行“互联网+路政”之前有所减少?因为大家有更多的新媒体渠道对我们进行咨询也好、举报也好。 
      张志刚:总体来说量上并没有减少太多,因为咱们好多市民还是更接受传统的,尤其是岁数稍微大一点的同志,可能更喜欢打电话的方式,通过我们的热线来咨询一些路况什么的,这方面我们的服务对象基本上还是略有增长。其他的方式会有更多的渠道了,会有更多的人参与我们路政各项工作的管理,帮助我们来提供有效、有用的信息。 
      主持人:谢谢,最后,我们来畅想一下在整个“互联网+路政”的环境之下,未来业务将会怎么发展? 
      翟雅峤:对于“互联网+路政”未来业务的畅想分近、中、远三个阶段吧。近期桥梁的健康监测,我们会在桥梁上面装一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反映出来桥的应变力的信息来监测桥梁的健康状况,可以为我们以后桥梁的大修提供一些数据。 
      还有一个刚才说的养护信息的众包数据,还有一些事件的,比如说哪儿哪儿有路面的积水、塌方,我们还没有检测到,公众给我们上报一些信息我们及时去处理。 
      第三个方面就是上网的社会化的监管,包括我们进一步会把我们很多审批业务全都拿到网上,或者移动互联网上去,我们可以为老百姓办很多事情,提供很多方便,像现在各种网上办公、网上办理各种审批手续,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来做,这是定期的。 
      中期的呢,我们想做一些有关车路协同、物联网相关的一些东西,比方说我们想把我们的控制和道路路网的感知相关的结合起来。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的信号灯都是一些固定的配置,以后我们想通过道路检测上来的动态的运行状态的信息,可以动态地调整我们的信号灯,包括入口的调整。有的时候这条路直行排大队,左转没车,有的时候是相反,这种情况下其实是可变的,左转灯的时候把直行辟出来一个给左转走,包括资讯可变,整体的应用到各个路口中,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整个路网的一个单位时间内通过车的数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这个是我们中期的一个目标。 
      包括通过各种电子标签,比如说我们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电子车牌,检测我们车的各种信息,包括速度信息,包括流量信息,都可以通过电子标签这种车联网的形式来实现。 
      更远期一些,可能就得说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了,虽然现在听着有点像脑洞大开,我个人觉得10—20年吧,应该会实现的,因为现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为什么牵扯到我们路政呢?说到这个事大家觉得跟我们路政没关系。 
      主持人:这有点科技话题了。 
      翟雅峤:所谓的自动驾驶是通过车上很多传感器,包括摄像头、雷达来探测一些道路的各种信息来实现自动地驾驶汽车。其实这里面有几个技术,主要是车辆精准的定位,精准地定位在这个路上,现在我们也知道GPS是有偏移的,虽然经过了很多拆分,会把定位精度提到,经常有时候GPS信号不好,因为这个自动驾驶可不是小事,涉及到安全的问题,如果有一些信标测量。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信标的位置在哪儿,相对距离判断车的位置,这样从成本、定位精度、可靠性角度来考虑都是更加好的方式,能帮助他们提供自动驾驶的定位精度,这是一方面。 
      第二个车路协同,我们现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调整效能配识,一旦车和路能够通信,自动驾驶的时候,有可能不需要红绿灯了。 
      主持人:车辆可以跟得很紧,已经排除了人的因素,幽灵路口可能就不再存在了。 
      翟雅峤:你在这个时间从这个方向走,和下一个时间他从这个方向走都是计算好的,通过路口大家不会撞上的,我们评标的路口都不会受影响,大家自由地通过,这是最理想的一个状态。虽然现在听着有点像科幻小说,但我觉得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的。 
      主持人:在没实现之前,我们很重要的工作还是要去优化路口的信号灯的配识,以及传统通俗地讲可变的车道信号灯。 
      翟雅峤:对。 
      主持人:这块还需要我们通过科技的手段、技术的大数据的分析与交管局一块去推进这项工作。 
      今天也非常感谢三位嘉宾来做客我们演播室,和大家来聊“互联网+路政”的工作和理念,当然也畅想了一个非常美好和具有科技感的未来。其实我和您一样,也相信这样的一种高科技,这样的一种新时代,可能就真的不会太远了。 
      今天也非常感谢三位嘉宾来做客,也感谢网友们的关注,本期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 关键字: 互联网+路政 公路信息
  •    责任编辑:逐梦女孩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