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宁博士:交管行业不缺高端人才,缺的是基础技术人才 - 人物访谈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陈宁宁博士:交管行业不缺高端人才,缺的是基础技术人才

    2021-06-01 09:15:54 来源:ITS114 作者:ITS114 评论:
    分享到:


    527交通工程师文化节(以下简称为527文化节)旨在为交通工程师代言,提高交通管理工程师在行业的存在感及话语权。527文化节由信控优化专家——振业优控发出倡议,行业同仁共同参与。在2020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的基础上,2021年第二届527文化节从4月份开始,陆续在线上、线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到5月27日达到顶峰。


    左为陈宁宁博士

    微信图片_20210602094257.png

    本次文化节相关报道浏览人数接近十万,珠海、邢台、南宁等地交警倾情参与,李克平教授、刘伟教授、李瑞敏教授、于泉教授、王小刚老师、张福生老师等专家出镜“代言”,北京、济南、呼和浩特、广州、邢台、汝州、福清、汕头、泰州、唐山、邢台等地交通工程师热情呼应……

    微信图片_20210602094301.jpg微信图片_20210602094307.jpg微信图片_20210602094310.jpg

    多方应援

    SHOTS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节日?

    哪些人可以称之为“交通工程师”?

    行业需求的变化,对工程师的要求有哪些变化?

    借此机会,

    ITS114微信采访了

    振业优控CEO陈宁宁博士,

    来看看活动发起人

    527文化节的理解和期望。


    QA

    Q


    ITS114:为什么要做交通工程师文化节?只是出于对这一职业的热爱吗?

    陈宁宁博士:热爱这个职业是最基本的初衷。如果说要把这个初衷的内涵扩展出去,可以有三点:一是希望有个精神支柱或寄托,这个行业是一个实战为主的领域,只要实战就会很苦很累,就会经常得不到理解。二是希望让社会知道有这样一批专家、从业人员在努力改善交通。三是希望“长江后浪拍前浪”,更多有抱负的新人能加入行业,坚持初心,为之奋斗。


    Q


    ITS114:今年的文化节,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效果?

    陈宁宁博士: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行业不是很景气,身边不少年轻人以及熟悉的同行直接选择离开这个行业。于是我们内部组织尝试搞了第一届文化节,多少有点是给自己打气的意思。今年尝试把文化节推广到行业,没曾想得到同行的大力支持下,而且搞了几个活动:

     一是邀请了十余位业内知名老师、知名企业代表录制了“我们都是路口艺术家”的短视频,并在5月26日发布,引起了很多同行的转发和点赞,也获得了行业外不少人的关注;

     二是“走进路口”,在南宁交警、珠海、邢台、中山坦洲等地交警的支持下,一起到路口去宣传文明安全、文明出行;

     三是“走进校园”,和同行们一起到广东工业大学交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个行业;

     四是征集“最具艺术性的缓堵方案”,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个方案,并邀请内华达大学田宗忠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张福生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卢凯教授三位业内知名教授作为评委,评出了一二三等奖。


    Q


    ITS114:活动是否符合你们的预期?

    陈宁宁博士:其实我们的期望本身也很简单,就是通过活动展示自己,期望行业能够保持健康,具有吸引力。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大大超出了预期,我自己深刻地感受到,行业内还是希望有一个“为自己代言”节日。非常感谢热情参与到这次活动的同行们!


    Q


    ITS114:到底什么是交通工程师?交通的范围很大,是否可以具体位置交通管理工程师?是否应该出台明确的交通管理工程师职业准入、职务体系政策、标准、规范?

    陈宁宁博士:“交通工程师”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也许当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节日的时候,边界才会逐渐清晰,名字也可能会改变,变得更加严谨。

    具体到交通管理行业,我觉得不缺少高端人才,而是缺少基础技术人才,而且缺口非常大。比如交通信号管理、运维这一细分领域,我觉得就有8000至10000人的缺口,如果要把交通信号优化、交通设施运维、交通管理系统内场运维、交通仿真等等细分领域的精细化、体系化都做好,基础技术人才的缺口就更大了。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我觉得完善的职业培训比高校培养更重要。国内IT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北大青鸟”等程序员职业培训功不可没;建筑行业能够快速发展,“蓝翔”等挖掘机职业培训也很重要。


    Q


    ITS114:您认为,现在甲方的专业技术人员投入、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否已经得到了较明显的提升?

    陈宁宁博士:对比六、七年前,现在甲方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投入和培养上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我觉得这和公安部交管局的政策引导、警队内部的培训、对外交流、相互借鉴有很大的关系,也和行业协会、联盟举办的各类活动有很大关系。我们感觉提升很明显的点,就是不会被“高大上”的概念忽悠了,对市场上的技术、产品认知都比较清晰,当然,对于企业而言,工作难度大了不少。


    Q


    ITS114:现在越来越强调交通管理精细化,信号优化、交通组织优化、隐患点排查与治理、重点路口和路段的缓堵,包括重大活动、场所的交通应急指挥等等,这对服务企业提出了哪些挑战?

    陈宁宁博士:近几年行业的变化还是很快的,甲方和乙方都越来越注重实效,这从各大论坛上各主流企业的演讲就可以看出。前几年,头部企业的演讲多强调系统、平台,这一两年偏重讲实效,讲实际案例。

    我觉得随着甲方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落地,行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大包大揽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企业将不复存在。与此同时,会出现很多在细分领域做得很深的公司,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两三家占据着相对优势。比方说,不少企业都会做交通仿真,但慢慢就会发现,真刀真枪要拼技术和服务的时候,很难PK掉只做交通仿真的专业企业。


    Q


    ITS114:对于以后的交通工程师文化节,您有哪些期望?

    陈宁宁博士:希望越来越多同行们参与,如果能够像“1024程序员节”那样,约定俗成,在这个行业的,都能为此庆祝,就好了。作为一名从业者,我希望自己能和大家一起不忘初心,共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后记

    就ITS114来看,交通工程师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因为本身交通也是一个很广义的词汇,不同于IT、建筑等行业,交通工程却没有明确的职业体系,没有准入门槛,没有资格等级考试,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能考很多证,就是没有交通工程师证。偌大一个智能交通行业,都没有相应的职业、职称制度,不论是智慧运输还是交通管控,还是公路信息化,或许如此细分,也是比较难实施的原因之一吧。

    就交通管理精细化工作而言,优化效果保持性较差,有智力与体力双密集的特点,但此前一直不太受重视,在重硬轻软的国内,投入和效益也不怎么成正比,所以,如何留住人才,同时借助全面感知,降低体力劳动需求,再利用AI等技术固化专家经验,减少低水平重复劳动,或许是这个领域“工程师”们所需要面对的。

    最后,祝所有为交通三大永恒目标——安全、快速、便捷,而努力付出的交通工程师们,节日快乐。


  • 关键字: 交通管理
  •    责任编辑:its114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