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求解“缓堵方程式” - 行业政策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重庆: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求解“缓堵方程式”

    2013-10-22 11:53:58 来源:《重庆交通》 评论:
    分享到:

      从重庆定位于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与“五大功能区”的提出,到2015年,重庆将建成江北机场立体换乘航空枢纽、9大综合交通换乘枢纽、4个铁路客运立体换乘站,打造“两个网络、三个体系”,重庆市将全面实现航空、铁路、公路客流与市内交通的“零换乘”。

    “凌空架木,栈道千里”,巴蜀自古多歧路;亭邮驿传,辗转颠沛,交通从来无坦途。重庆因山而起,因水而兴。碍于山川形胜,屏障如罗,其建门设渡,垣堞起伏,多以水运辟进路,多种交通工具,纷然杂陈,各自独立,鲜有“集成”。百姓出行的“起承转合”多年来被视为“不可企及的愿景”。

    近年来,从重庆定位于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与“五大功能区”的提出,到2015年,重庆将建成江北机场立体换乘航空枢纽、9大综合交通换乘枢纽、4个铁路客运立体换乘站,打造“两个网络、三个体系”,我市将全面实现航空、铁路、公路客流与市内公共交通的“零换乘”。加快发展、扩大开放,西南重镇重庆的交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

    对于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来说,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需基本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庆、北京、上海等城市入选。重庆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也由此将开启解决主城区“缓堵”的“新使命”,成为“大都市区”的交通便民“新期待”。

    “九子登科”,“堵点”突围

    --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委重投艰”

    随着重庆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对外联系日益频繁,大量的长途旅客运输量给城市交通造成了一定压力,同时,繁忙的城市内部交通也给原有的客运站场正常运作带来诸多不便。我市主城范围内原有公路客运站8个,除西彭汽车站外,其他7个客运站均位于内环线以内的城市中心或副中心区域,局部交通非常拥挤。在以前,上述客运站用地范围仅能满足其作为长途客车和公交首末站的功能,并未充分考虑其他交通方式与之换乘的关系。尤其是部分公交车和出租车辆只能占道停放,乘客搭乘既不方便,又加重道路堵塞。另外,原有客运站大多数为自然形成的客运枢纽,没有经过交通规划系统论证,更谈不上对外“截流”,缓解主城交通拥堵。

    二环转移,“要下决心尽快搬走

    位于主城核心地段的公交停车场”

    老旧站场不能有效解决交通拥堵,主城区交通又怎样才能变得通畅?

    在市政府下发给市规划局和市交委《关于重庆市都市区高速公路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规划的批复》中记载到:“原则同意该规划,同意将这些换乘枢纽与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和社会车辆等进行有效接驳,以满足‘无缝换乘’的需求。”这表明,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将成为求解主城区“缓堵方程式”的手段之一。

    2011年6月,我市推出了“畅通主城行动计划”,其具体目标中就要求“公交换乘效率要明显提高”,“要下决心尽快搬走位于主城核心地段的公交停车场”。

    该行动计划提出:“加快调整交通吸引量大的城市功能布局,逐步将中心区范围内交通吸引量大的城市功能体向二环区域转移,疏解中心区交通压力;加大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形成地面公交、轨道及长途公路客运等交通方式之间的高效换乘;在中心区外围,结合轨道站点布置、规划建设一批停车换乘枢纽,鼓励市民换乘轨道进出中心区。”

    新兴枢纽建设与老旧站场搬迁,双向并至,“堵点”突围。按照市政府确定的朝天门综合搬迁规划,运行了近20年的朝天门汽车站实现平稳搬迁,490辆通往四川、湖北、贵州、浙江和渝东南、渝东北、渝西地区的59条客运线路,分别搬迁到了四公里、龙头寺等地。

    建在“城边边”,9大综合交

    通换乘枢纽对应8条高速,让汽车站“立体起来”

    在布局上,我市9大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处于主城边缘,分别与我市的8条放射性高速公路及内环高速、绕城高速公路相连接。

    其中,北碚换乘枢纽与渝武高速对接,辐射遂宁、南充等川北长途线路;西永、白市驿换乘枢纽共同对接渝遂、成渝高速,辐射成都、遂宁沿线长途线路;西彭换乘枢纽与渝泸高速对接,辐射泸州及昆明等长途线路;鱼洞、四公里换乘枢纽与渝湘、渝湛高速路对接,辐射长沙、贵阳和沿江方向长途线路;茶园换乘枢纽与渝湘、渝黔高速对接,辐射贵阳与沿江方向长途线路;鱼嘴换乘枢纽与渝宜高速对接,辐射武汉、上海长途线路;两路换乘枢纽与渝邻高速对接,辐射邻水方向长途线路。

    同时,在9大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到中心城区之间,也将通过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以及社会车辆进行有效连接,每个换乘枢纽中至少连接1条轨道线。其中,轨道1号线接入西永换乘枢纽;轨道3号线分别进入两路、鱼洞、四公里换乘枢纽;轨道4号线进入鱼嘴换乘枢纽;轨道5号线进入西彭枢纽;轨道6号线将分别进入北碚、茶园枢纽;轨道7号线进入北碚、白市驿、西永枢纽;轨道8号线进入茶园、鱼嘴枢纽。

    此外,随着换乘枢纽的建设,它对于都市核心商圈所给出的“P+R”模式(即“停车加换乘”模式,通过市政设施的引导,让市民将私家车就近停靠在大型交通换乘枢纽,再换乘轨道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交通拥堵的城市中心区,从而减轻中心区域内的交通压力),也将成为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新兴而主流的概念。

    “七年之痒”,戮力同心

    --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前世今生”

    “风物长宜放眼量,索句渝州叶正黄”。314总体部署的寄予,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行业要求,如何求解“缓堵”的民生需求,时刻牵动着市领导的心。2005年,时任市委书记汪洋找到当时市交委主任丁纯商议,根据我市当时高速公路“二环八射”的格局,能否考虑不让长途客运车辆进入主城,能否在内环之外、外环之内、靠近外环的区域,对应8条高速路,建设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以缓解主城交通拥堵。

    据此指示,在随后的时间里,市交委和市规划局共同组织编制了《重庆市都市区高速公路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规划》。该规划要求,在绕城高速公路及8条放射性高速公路进入市区边缘地带,布局高速公路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9个。市政府并于2006年3月以渝府〔2006〕第40号文批准同意该规划,2010年,该规划经部市联合审查通过,已全部列入《重庆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

    在换乘枢纽建设的规划期间,市交委和市交通设计院、市交投司等部门与单位分赴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进行了调研考察,一致认为,较之于其他城市换乘枢纽建设大都因袭于历史遗留与简单改造,像重庆这样系统、全面、主动建设的在全国尚属少数。于今看来,当时立项综合换乘枢纽便具有了长远战略眼光。从2006年《重庆市都市区高速公路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审批通过开始,我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步入了高速发展期:

    2009年5月,《重庆都市区高速公路与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基础数据研究》通过专家评审;时任市交委副主任章勇武率领委财务处、交投司相关负责人到北京考察交通换乘枢纽建设。12月,市交委组织召开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协调会;两路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开工,市交委主任滕宏伟、副主任陈孝来等领导参加了开工仪式。

    2010年5月,市交委下发《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加快交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征迁工作进度、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完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配套服务功能;市交委组织召开了“重庆市都市区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西永、茶园、鱼洞)方案优化协调会议”。6月,市交委下达《关于2010年度交通换乘枢纽项目资金计划的通知》。

    2011年1月,章勇武率委公路建管处、养护处冒雨深入四公里换乘枢纽建设工地调研,并于当年5月,调研了茶园、西永、鱼洞、两路4个在建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市交委组织召开西永、鱼洞换乘枢纽初步设计阶段交通功能审查会。5月,茶园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工程与西永、鱼洞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举行盛大开工典礼,时任副市长凌月明出席开工典礼;市交委就鱼洞换乘枢纽高压铁塔保护后临时交通组织方案及市政配套道路建设等召开研究会。7月,市交委出台包括加大征迁工作协调力度与交通功能审查论证等多举措政策,推进主城区综合交通换乘枢纽项目建设。11月,市交委总工程师李关寿调研正在建设的西永、两路、茶园、鱼洞4个换乘枢纽的信息化工作。

    2012年1月,在市交委的大力支持下,交投司与招商银行重庆分行达成项目融资框架协议,换乘枢纽项目融资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3月,综合交通换乘枢纽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顺利完成,16日-20日,市交委副主任杨昌学两次实地调研查看九龙坡区华福路三条公交客流主通道及沿线换乘枢纽等重点区域的公交组织情况。4月,市交委组织召开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智能化信息系统设计方案专家咨询讨论会。7月,杨昌学专题调研北碚区公交枢纽站场建设及公交服务。11月,市交委重点抓7项工作推动交通大发展,加快9大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

    ……

    述往事,思来者。我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规划与建设历经7年时间,其间,建设者们同心共力,克服了诸如管理体制不完善、建设工程难度大、土地征迁、资金落实、市政设施配套与地方政府配合等各种困难,换来了我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逐步建成。

    据换乘枢纽主要建设方市交投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四公里与北碚换乘枢纽已建成投用,茶园、鱼洞、两路、西永换乘枢纽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西彭换乘枢纽将于明年开建,白市驿、鱼嘴换乘枢纽也将在轨道线路确定后开工建设。

    “其命维新”,务民出行

    --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旧邦新命”

    重庆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构思与提出,始于2006年一个单纯而颇具眼光的“缓堵”思路。近年来,随着我市交通日新月异的发展,“公交都市”、“城乡统筹”、“五大功能区”、“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等交通战略措施和政策纷纷出台,构成了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旧邦新命”的时代背景,这本具有前瞻性的换乘枢纽,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

    “公交都市”,“进化论”中的山水都市“公交梦”

    “人畅其行、物畅其流”是现代城市建设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最大的难题和市民抱怨最多的问题就是主城区的交通拥堵。公交随时代而“进化”。创建“公交都市”,实现主城区绕城高速以内区域公交全覆盖和线网布局优化,已经被正式提上了我市交通发展的议事日程。

    滕宏伟就此说到,“去年,我市与北京、深圳等15个城市一道,成为国家交通运输部首批‘公交都市’建设试点城市。跻身‘公交都市’试点城市的一项‘硬指标’是:市区具有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公交体系,人们的出行方式以公交为主。”

    山水都市“公交梦”。重庆是中国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其突破传统单一公共交通模式、创新公共交通规划管理机制、推动城市与交通协调发展,到2017年,实现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外环)以内区域公交全覆盖,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在具备开行公交条件的次支道路实现公交全覆盖,为广大群众提供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公交服务,正在成为构建“公交都市”的核心内容。

    如今在主城内环区域内,“公交+轨道”换乘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而优化调整出的部分公交运力,将投放到外环区域及新增的公交线路上运行。届时,居住在外环区域的市民,可通过9大换乘枢纽站,实现公交、轨道、出租、长途车“无缝换乘”。待9大其全部建成投用后市内现有的长途汽车站将全部退到核心区外,换乘枢纽将有效“截流”自高速公路进入主城区的长途车,高速公路和城市公交、轨道交通也都将在主城区周边的主要交通节点(换乘枢纽)上实现“无缝衔接”,有效缓解主城区内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

    “公交进化论”的演绎,多种交通工具的“起承转合”,接驳换乘,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将在创建“公交都市”的交通战略构想中占据重要地位。

    “城乡统筹”,“咫尺之隔”不再有“霄壤之遥”

    去年,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重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内生动力,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基本依托;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直辖市的关键举措;是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实现‘三个领先’,在西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要攻克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综合交通发展的策略将着力于规划城乡客运站场,增强与高速路、城市换乘枢纽的联系,让城乡交通均衡化,形成与我市城市大格局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多元化交通运输体系。

    “寻通衢之大道,求捷径欲广陌”。9大换乘枢纽将在加强我市主城区与区县、乡镇之间的衔接,拓展主城以外区县的对外联系,保障路网的畅通无阻和运营效率,承载我市城乡物资、劳务、信息快速流动,实现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大功能区”,“交通要为城市发展做支撑”

    在2月20日,随着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市规划展览馆调研我市城乡规划发展情况时提出“五大功能区”发展思路,我市提出了“大都市区”(包括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的核心概念,而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则“身”处其中。

    对于重庆市交通发展,“五大功能区”的战略要求是“要高度重视交通规划与城镇规划的有机衔接,使交通规划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一要求必将使我市交通发展更加注重区域化、差异化,更加注重区域联动、协调互动,更加注重支撑城镇化推进、重要产业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城市轨道交通网、城市道路网和换乘枢纽站为支撑,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向都市功能拓展区延伸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就交通而言,都市功能核心区的目标是,加快建设“公交都市”,增加和优化公交线网,提高轨道交通营运效率,缓解核心城区拥堵,提升都市宜居环境;都市功能拓展区的目标是,提升对外通道能力,构建换乘枢纽体系,拓展公交服务范围,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免费·换乘”,“好风借力,将顺其美”

    实施主城“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是我市今年首个民生工程。1月4日,《主城区公共交通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工作方案》通过,我市主城区公交线路和已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全部纳入“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范围。按照我市交通整体规划,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大致处于二环区域,随着主城区老旧站场的搬迁,市民的出行势必要以换乘枢纽为中介,这对于原老城区市民的长距离出行,较之以前显得略远,而出行成本也将随之增加。

    出台免费换乘政策就是要在不增加出行成本的条件下,便于市民通过搭乘市内公交或者轨道到达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而实现长距离出行。从这个层面上讲,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是“硬件”,提供了出行渠道,免费换乘政策则就是“软件”,降低成本,服务出行。两项措施,将顺其美,相得益彰。

    随着重庆市9大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陆续建成与投入使用,其以“截断众流”的方式,将长途客运车辆“深锁”在主城区之外,为主城交通“缓堵”提供了一解;配合“公交都市”,优化公交路网,立足“五大功能区”,推动城乡一体化,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成为了我市交通打造“两个网络、三个体系”的题中之义;换乘枢纽的多式联运与“车港”功能,“无缝接驳”与“人性化”的换乘理念,也利于城市交通组织、减少无效交通与交通事故、便于交通执法规范有序,这也给都市交通带来“便捷之用”。“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我们所乐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综合交通换乘枢纽所具有的交通功能与利用有限交通资源,辐射周边片区,汇聚人流物流,拉动所在地域商圈经济发展的“辐射软实力”,必将使其逐步成为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核心,重庆交通解“缓堵”、厚民生、务出行的交通愿景也将因此得到更好地实现。

  • 关键字: 综合交通 换乘枢纽
  •    责任编辑:智能交通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