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亿,国研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2020年度重点专项申报开启 - 行业政策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2.29 亿,国研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2020年度重点专项申报开启

    2020-03-27 09:21:23 来源: ITS114 评论:
    分享到:

    3月25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的申报通知》,该专项按照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载运工具智能协同、交通运行监管与协调、大型交通枢纽协同运行、多方式综合运输一体化、综合运输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救援等6个技术方向,共部署15个重点研究任务,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

    专项主要解决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存在的运行监管能力弱、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低、运输安全主动防控能力差、集成服务不足等突出问题,重点突破综合交通运输基础科学难题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典型应用示范。总体目标是,大幅增强综合交通运输协同运行和智能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综合化、智能化水平和服务品质。到 2022 年,形成新一代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技术体系,为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高效、可持续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支撑。

    已启动实施项目

    据了解,该重点专项于2018—2019 年间已在 6 个技术方向启动实施 24 个项目,并于2019年陆续开题,进入研发阶段,具体信息请点击:多个国研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启动

    2019年国研计划“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针对载运工具智能协同、交通运行监管与协调、多方式综合运输一体化、综合运输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救援4个技术方向,开展了高速公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集成应用、城市多模式交通网运行仿真系统平台开发、城市智慧出行服务系统技术集成应用、多式联运智能集成技术与装备开发、道路运输网运行风险主动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在航船舶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平台等等多个课题的申请,但目前还没有立项公示的信息。

    2020年项目申报指南

    2020 年,拟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载运工具智能协同、交通运行监管与协调、综合运输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救援4 个技术方向启动 7~14 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 2.29 亿元。原则上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 2:1,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从课题设置来看,车路协同、智能网联占比较高,2018年有五个课题与之相关,2019、2020年都有相关课题安排,路车智能融合控制与安全保障技术研发、自主式交通复杂系统体系架构研究两个即是与之相关的课题。

    专项申报相关方向之一——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分别是机场飞行区设施智能监测与互联、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智能化设计软件与核心技术标准研发,都属于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具体内容ITS114在这里就简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相关情况。

    专项申报相关方向之二——载运工具智能协同

    也有两个,智能新能源汽车车载控制基础软硬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路车智能融合控制与安全保障技术研发,也都是共性关键技术类课题。

    智能新能源汽车车载控制基础软硬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考核指标:研发车规级车控操作系统及车载核心控制芯片样片;车规级车控操作系统和车载核心控制芯片产品开发及文档开发过程都满足 ISO26262 ASIL-D 等级要求;车控操作系统能实现与国际主流开放架构的兼容,支持国产核心微控制芯片,实时调度达到 5 微秒,中断响应 8 微秒以下;支持以太网、CAN、CAN-FD等 5 种以上主流通信协议,完成整车控制、车身控制、动力控制等 9 种以上量产级控制器验证;车载核心控制芯片的稳定工作温度范围为-50℃~125℃,通过 AEC-Q100 标准的验证;分别在环境温度 50℃以上、环境温度-40℃以下、环境湿度 95%以上、海拔高度 4700 米以上的典型道路极端工况条件下,完成车载核心控制芯片的实车验证;控制信号光纤通信速率不低于 3.75Gbps;形成行业技术标准/规范(送审稿)不少于 3 项。

    路车智能融合控制与安全保障技术研发课题研究内容包括:

    应对极端路况、高动态未知环境的路与车多传感器超视距感知技术;业务感知的车载—路侧—中心多模式信息交互技术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基于分布式敏捷路侧边缘计算的协同认知与控制决策技术,研发具备高精度定位、高可靠路车交互、主动安全协同辨识等功能的智能路侧装备;无人驾驶安全通行规则、交通组织方法及安全防控方法,基于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生成无人驾驶危险场景库,研发多场景业务需求驱动下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路与车智能融合控制技术,构建端—边—云架构的云智能平台。

    课题考核指标如下:

    车载与路侧融合感知下超视距感知能力不低于300m;车车、车路信息交互等通信时延小于 20ms;智能路侧装备信息处理频次不少于每秒 30 次;危险场景数据库样本规模不少于 1000 个;智能融合控制下单车纵向车速偏差控制小于 1km/h,横向控制精度直道处小于 10cm(弯道处小于 20cm);端—边—云架构的云智能平台具备 300 台以上无人驾驶运输车辆联网并发处理能力;在不少于 3 个恶劣路况环境下开展技术验证,参与技术验证的无人驾驶运输车辆 200 台以上;形成行业技术标准/规范(送审稿)不少于 3 项。

    专项申报相关方向之三——交通运行监管与协调方向

    包含两个课题,自主式交通复杂系统体系架构研究、基于城市高强度出行的道路空间组织关键技术。

    自主式交通复杂系统体系架构课题的研究内容:自主式交通系统共性组分集及功能域分类方法、域内和跨域协同机制与系统需求体系;研究揭示系统代际演化机理、演化过程和基本属性;不同自主化水平下交通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技术特征;研究自主式交通系统功能、逻辑和物理架构以及架构间映射关系,建立系统功能、逻辑与物理架构分层递阶重构、融合优化与演进理论,建立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技术;典型系统参考方案设计与系统组分、功能、实体及互操作完整性评估验证方法;研发自主式交通系统体系架构设计与仿真评估信息物理平台原型;建立可支持不同自主化水平自主式交通系统体系架构设计、评估与实现定制方法及理论体系。

    考核指标:形成自主式交通系统架构体系、代际演化机理基础理论、代基关键技术体系和系统技术发展演进路线图;形成自主式交通系统体系架构设计优化方法;开发具有自主式交通系统体系架构设计、仿真、优化与完整性评估等功能的可演进、可广域配置的信息物理平台原型;基于该平台,建立新一代自主式交通系统体系架构和系统参考设计集,架构覆盖交通系统功能域不少于 10 个、系统组分实体不少于 60 种、互操作关系与信息交互对各不少于 1000 个,应用系统参考设计覆盖不少于 5 类典型交通场景;编制自主式交通系统体系架构设计规程不少于 5 项。

    基于城市高强度出行的道路空间组织关键技术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城市高密度路网、高强度出行条件下道路网可靠性和韧性评估体系,研发与城市功能区相匹配的道路空间通行效能提升技术、道路网关键瓶颈点段、安全隐患点段的识别与治理技术,开发城市道路网络可靠性监测平台;研究高密度聚集条件下道路管控方式与个体交通行为选择映射机理,研发交通个体出行路径识别技术及数据采集设备,基于出行起讫点和路径识别的通勤交通时空调控技术和管理系统;研究基于人因工程的道路交通设施与交通空间组织一体化设计技术,研发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和风险评估系统;研制适应道路空间动态调整的交通组织设施和安全风险主动防范装置;研究基于城市环境联动响应的地下交通空间全寿命安全风险敏感性分析方法、多维风险源识别及预控技术,研究地下、地上道路空间安全衔接与组织技术。

    课题考核指标如下:

    构建国家城市道路网络可靠性监测平台和网络韧性评估体系,道路网络瓶颈点段、安全隐患点段的识别准确率大于 90%,实现全路网瓶颈点段拥堵车辆溯源分析;建立城市级道路设施网络与出行行为调控管理系统,交通空间利用率提升 20%,通勤效率提升 10%;研制个体交通行为数据采集设备不少于 3 套,出行轨迹和起讫点识别准确率大于 80%;形成地下交通空间施工风险预防与控制方法,预警准确率大于 70%;研制交通安全保护、交通组织优化的新型设施和装置不少于 3 种;编制城市道路空间组织设计相关规程不少于 4 项;在不少于 2 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综合应用验证。

    专项申报相关方向之四——综合运输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救援

    一个课题,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技术与装备研究。

    课题的考核指标如下:

    建立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安全在内的安全性能表征参数体系,参数数量≥8 个;研发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快速、自动检验和测试系列装备 1 套,适用主流乘用车和商用车各 3 种车型以上,单车系统检测时间≤10min;研发基于新能源汽车行驶轨迹的交通安全执法系统 1 套,对路网安全态势评估时间≤5min;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三维场景再现系统能清晰还原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事故鉴定采信率≥98%;编制在用新能源车运行安全性能定期检验与测试规程。


    查看申报指南具体内容,请点击http://shenkexin.com/project/detail-924.html

  • 关键字: 国研计划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
  •    责任编辑:刘艳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