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六大举措助力破解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 - 行业政策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创新 | 六大举措助力破解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

    2021-07-20 09:05:35 来源: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 评论:
    分享到:

    导语


         2021年6月21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学习借鉴杭州、深圳等地经验做法,使用内嵌芯片、外印二维码的新型数字化号牌,便于监控识别和通过移动终端查询信息,实现溯源核查及非现场取证管理。鼓励对外卖等行业用车进行分类登记备案,发放专用号牌,为深化社会共治创造条件。要求加强重点路口、路段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技术监控设备建设,提高对电动自行车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的发现取证能力。要求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突出提醒纠正,教育警告在先。

    01



    积极应对新挑战



    在相关文件指导下,一些省(区、市)陆续颁布了相关地方性法规,探索开展电动自行车登记与交通安全执法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 在备案登记方面。各地登记工作主体不统一,有社区、协会、派出所、交管等不同部门负责;带牌销售配套制度不健全,跨地市登记制度不完善,转移、变更、注销等制度未建立;登记系统不完善,数据、信息错漏,未按文件要求向公安交通综合应用平台上传登记数据。

    ❖ 在号牌监管方面。号牌制作、管理不统一,同一个地市存在多式样号牌;金属号牌制作不规范、监管无闭环,伪造、变造、套用号牌现象频发。

    ❖ 在路面管控方面。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基数庞大,严格管理的难度大,罚款收缴难度较大,需要投入的警力资源较多。

    ❖ 在科技信息化建设方面。沿用机动车视频取证技术,但电动自行车号牌小、易遮挡、样式不一,造成身份识别难;戴头盔后,人脸识别技术也无法准确识别驾乘人员;利用有源RFID、NBIoT+GPS智能终端等技术,存在使用寿命短、成本高等问题。

    02



    开拓践行新举措



    为破解当前电动自行车管理面临的痛点、难点,进一步推进落实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工作,我所倡导推行电动自行车系统化治理六大新举措。

    举措一:备案标识(号牌)数字化

    ★ 发行不同样式标识(号牌)。分别设计不同的号牌(标识)颜色,以区分合标车、非标车、外卖车。超标车标识加印“超”字标识及上路通行“有效期”。不同号牌样式赋予车辆不同的通行权限,实现对电动自行车的分类管理。


    image.png

    图1:不同样式号牌样例


    ★ 内嵌有无源超高频RFID芯片。倡导使用具有抗老化、防撞击性能的非金属材质号牌,内嵌有国产自主可控、符合国标的无源超高频RFID芯片,为电动自行车提供唯一可信数字身份,确保电动自行车可溯源、可监管。

    ★ 版面加印二维码。在号牌上加印具有防伪功能的二维码,方便路面民警进行信息核查,支持治安、消防、城管、社区等涉电动自行车管理部门以及保险等服务企业,对部分电动自行车登记/备案信息进行访问。

    举措二:赋予人车一体化电子备案凭证

    ★ 生产签发电子备案凭证。通过信息化、数字防伪、国密算法等技术,遵照电子证照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为电动自行车车主提供电子备案凭证应用。

    ★ 统一式样设计。针对普通居民车主和外卖骑手,分别设计电子备案凭证,主要包括车辆以及车主的关键信息,加印三色二维码以及安装车牌后的整车图片、车主图片,形成人车合一的电子备案凭证。


    image.png

    图2:电子备案凭证样例


    ★ 溯源闭环管理。路面民警可通过移动警务通扫描电子备案标识上的二维码查验车辆备案信息,实现人车合一溯源。备案车辆骑行人可通过手机出示电子备案凭证查验电动自行车信息,用于保险业务办理。

    举措三:构建信息化登记备案与管控服务平台

    ★ 建设登记/备案管理系统。规范优化登记/备案系统,具备按照上级部门文件要求完成登记信息上传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CCC核验、电子备案凭证签发以及行业用车备案功能。


    image.png

    图3:登记系统桌面版


    image.png

    图4:登记系统移动版


    ★ 规范建设登记/备案信息库。依托互联网政务云平台,搭建本地化“一人、一车、一牌、一证”登记/备案信息库,规范数据种类和格式,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 扩展综合管控应用。以电动自行车备案信息库为基础,逐步扩展电动自行车号牌生产监管。研发车主移动端应用,实现电子备案凭证出示、交通违法行为查询、违法取证后受教免罚、日常主动学习积分等功能。扩展优化研判,精细化非机动车组织渠化。

    举措四:提升执法管理效能

    ★ 创新路面前端应用。路面执法民警可以利用移动警务终端扫描号牌(标识)或电子备案凭证上的二维码关联访问车辆信息、历史违法信息,方便民警快速非接触查验人车信息。路面民警可通过便携式RFID专用识读设备,对车牌的真伪进行辨别,杜绝电动自行车假牌、套牌等违法行为。

    ★ 倡导推广非现场识别取证。对重点违法行为探索使用射频和视频一体化识别设备进行非现场取证抓拍,通过无源超高频RFID识读确认车辆身份,视频图像智能识别车辆违法行为,对闯红灯、逆行、闯禁行以及伪、变造号牌等违法行为进行非现场取证。


    image.png

    图5:非现场取证


    ★ 逐步实现非现场取证管理闭环。逐步探索将严重违法行为的非现场取证数据,与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对接,支撑民警在路面依托电子证据开展现场处罚;对接安全风险考评系统,依据所属车辆违法、事故数量对外卖企业进行安全系数考评;通过文明城市测评加强对街道、社区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的考评。

    举措五:主推安全劝导教育

    ★ 在登记工作中开展安全教育。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登记工作环节,以线上、线下观看视频、答题等形式,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安全法规常识等内容,对车主进行普及性安全教育。

    ★ 在路面执法中突出劝导教育。在路面执法过程中,对违法、事故次数少(绿码)的骑行人可以进行受教免罚;对多次违法、事故骑行人(红码),通过所在街道、社区管理员、安全员上门教育劝导;对违法屡教不改的骑行人探索与社会征信挂钩。

    举措六:行业用车管理先行先试

    ★ 优化总体解决方案。针对各地交管部门无法与企业总平台对接的问题,推动构建“总对总”平台方案,对接从业人员的登记备案信息,通过考评手段逐步优化企业平台运营规则。对从业电动自行车统一安装行业车专用数字标识(号牌),加强对行业用车路面通行行为的监管。

    ★ 推行外卖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码”管理。根据从业人员违法、事故数量,在电子备案凭证上进行“红、黄、绿码”标识,红码人员将成为民警路面查控的重点人员;定期对企业车辆违法、事故率开展评价,并按照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形成“黑、红、橙、黄、绿”五色图,将考评结果与企业号牌配额挂钩。

    03



    全力打造新生态



    我所基于国内自主可控的超高频RFID技术以及构建的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科技信息化技术体系,研发了电动自行车数字号牌相关产品,并积极推动支撑各地开展电动自行车科技信息化综合治理,规范打造产业新生态。

    一是积极推动创新实践。在继深圳开展数字号牌试点之后,南京、杭州等地先后依托数字号牌开展电动自行车科技信息化治理工作。

    二是规范引导产业,促进产业发展。数字号牌相关产品需经过我所技术测试和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质量检测两个阶段,我所近期发布了《电动自行车数字号牌相关产品技术测试和质量送检企业名单》(链接为:http://www.tmri.cn/detail.aspx?id=10388478

    三是不断完善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科技信息化技术体系。我所将研发信息化备案平台,开发个性化交通安全教育系统,开展有关技术应用。

    下步,我所将积极支持各地交管部门在理念思路、方式方法、管理服务上进行创新实践,构建管控与服务并举的治理机制,提升综合治理成效。

  • 关键字: 电动自行车
  •    责任编辑:zhuoqun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