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0年的智能交通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展望2020年的智能交通

    2012-10-16 10:41:05 来源:www.its114.com 作者:its114 评论:
    分享到:

    以"走近2020年的智能交通"为主题,应该是本刊创刊8年来,做的最具开放性,同时也最大胆的一个主题。但我们也相信,这样的主题是有必要和及时的,在十二五规划即将推出的当下,对于行业来说,需要类似这样的方向性探讨。

    严格来说,智能交通在我国发展也已经超过了10年时间,从最开始的10个国家智能交通示范城市出发,再到十一五期间的7个具体攻关项目,行业不断成长并扩大应用领域,涉及交通安全、效率、管理执法、监控调度、信息发布、收费等等诸多领域。

    伴随着智能交通的社会认知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伴随着出行方式的大规模转变以及城市拥堵的日益加剧,智能交通被寄予的希望也越来越高,管理者希望通过智能交通控制和减缓交通拥堵,提高执法和管理效率,而大多数出行者希望智能交通能够为其出行提供更安全、有效、简便的服务保障。

    目前来看,智能交通已经在一些具体项目或具体领域中展示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比如奥运、世博和即将开始的亚运,比如ETC、GPS运输车辆监管以及道路监控等,起码在管理上,智能交通的强大功用已经被验证,也得到了管理者的信任。服务提供方面,深圳、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的交通诱导系统在某些重点区域已经相当完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也开始初见雏形,现在很多地图终端能够提供实时交通动态信息;GPS更是进入了规模普及阶段,离客运物流以及特殊行业的车辆一网打尽的时日已经不远了。

    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首先是核心技术问题。因为智能交通是一个跨科技行业较多的综合应用领域,RFID、传感器、无线通信、GPS芯片等等都高度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另一个主要方面也就是智能交通建设高度依赖管理需求也就是政府需求,而服务需求也就是商业化对智能交通的拉动作用有限。

    一些相关的数据

    目前我国很多行业都在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明确今后5年的发展原则、方向、目标等。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智能交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了,到时候我们再来验证本期主题的内容有多少与科技部组织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相符合或者相类似。

    只是现在我们的跨度是10年,跨越两个5年规划,但大致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致的。我们首先来看有关2020年的有些与智能交通发展的大环境相关的推演数据(当然,最大的前提是我们确信人类和地球能顺利挺过2012):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到2008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45.6%,中国的城市人口已达到6.07亿人。如果按照1%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期末,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50%,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5%,中国城市人口将超过8亿,占总人口60%。汽车和商用车辆将在城镇内部及城镇间的交通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工信部透露,到2020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

    根据交通部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国家骨架公路网,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预计将达到10万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据估计,到2020年还将增加近百万的公路里程。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36个城市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营业里程将达到6560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395公里。以每公里5亿元造价计算,2009-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将投入3.3万亿,年均达2700亿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迎来黄金十年。

    科技部发布的《中国2010发展中的清洁能源科技》报告提出,今年底我国将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应用2万辆新能源汽车。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发展到100万辆以上,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万辆级,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战略转型。

    相关的规划

    交通领域的信息化已经作为交通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科技部牵头的《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也把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交通领域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

    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也将智能交通列入到重点研发方向中的第七项,而城市公共交通被列入到第五项。但从涉及的研究方向来看,并没有涉及到城市交通安全和执法管理这个领域。多头管理的现象在十二五将依然存在。

    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没有单独列出智能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发展规划,仅提及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公安部相关的规划还未公开,我们将持续关注。

    几个趋势

    我们认为智能交通今后的十年的发展趋势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智能交通建设将由管理需求拉动逐渐向服务需求拉动转变

    盘点国内已经建成并应用的大的智能交通项目,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政府为需求方和应用方,市场需求单一。比如奥运、世博和亚运,都是政府重金投资建设,服务于特定的活动。即便像ETC这样较为庞大和分散的市场,也是政府主导,更不用说电子警察、信号灯、交通诱导等市场。而电子车牌一旦形成市场,政府也是管理者和利益相关方。

    而GPS调度监控服务虽然面向的是企业,但也是为了管理,只是管理的对象不同而已。类似于深圳市所建设的交通运输业GPS监管平台将分散的GPS运营商集中起来,初衷也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

    但由于车载信息服务、LBS等领域陆续兴起,市场将促使原来仅面向管理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与此同时面向服务的智能交通建设的比重将加大。一些市场的主导者将会是一些分散而庞大的个人消费者。

    二、智能交通将向一体化、系统化建设转变

    智能交通本来就是一个跨行业和技术多元的新兴领域,目前在行业所应用的产品多数属单一技术或少数几种技术组合的产品。但多技术融合和子系统一体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交通监控领域就是典型。目前炒得火热的车联网,涉及到的技术更加多元,系统化、一体化的要求将更高。

    现在一些城市建设的交通指挥中心,也是这个趋势的浓缩之一,只是因为存在管理上的多元,交通指挥中心多数为公安交警所管理,交通运输这块所涉及到的领域就没能纳入到这个平台当中。我们认为这十年间,管理上的多头不可能消除,但相互协作却是有可能的,而且是很有必要对双方也是有益的。

    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将是从上到下分级分权限的,从省部一级的管理,到城市指挥中心,再到更细的分管系统。

    商业化的智能交通系统,更不用赘言,因为对他们来说,系统化和一体化才可能成本更低收益更大。

    三、商业市场将养成为服务付费的习惯

    目前一些领域迟迟在原地踏步的原因不仅在于行业同质化严重,创新氛围太低,侵权现象严重,也在于市场培育得不够,商业模式上不成熟,消费者没有养成付费的习惯。这包括交通信息和地图等一些面向个人客户的服务。

    新鲜出炉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将扩大内需作为第二大点论述,特别强调了保障和扩大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四、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将被强化

    交通是碳排放大户,而节能减排目前已经升级为国家战略,ITS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也愈加为决策者所重视,节能减排的硬指标任务压力下,ITS也将会被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措施加以实施。

    可以预见的是,ETC的普及和全国联网只是时间问题;智能公交也将覆盖90%以上的一二线城市,BRT将会在更多的二线城市出现;一线城市将完成信号优化;道路监控全面覆盖所有大中城市,进入成熟的升级换代阶段。因为这些都有利于管理,同时也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施。

  • 关键字: 2020 智能交通
  •    责任编辑:admin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