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回顾2012年智能交通行业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回顾2012年智能交通行业

    2012-12-28 13:18:24 来源:www.its114.com 作者:湖北省智能交通协会 评论:
    分享到: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等收入陷阱”和“经济软着陆”成为了本年度的宏观经济关键词。然而我国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智能交通(ITS)行业却如火如荼,城市化进程加速、机动车保有量增加、民众对出行效率提高的迫切需求等众多因素,推动着智能交通作为民生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从2008年到2011年,智能交通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31%,预计今年的增长率将不会低于35%……

    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2.4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86亿人;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33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1.14亿辆,较2011年底增长7.66%;全国17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天津、深圳、上海等5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达8613万辆,占全部汽车保有量的75.62%,比2011年底上升1.21个百分点。

    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交通安全、拥堵、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亟需提高交通运营和管理的效率,解决驾驶人员培训、交通安全、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这对ITS企业无疑是更大的市场和机遇。我们回顾2012年的行业进程,总结了以下几大特点:

    一、国家更重视公共交通,公交都市建设将有爆发式的增长

    10月底,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第一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名单,分别是北京、石家庄、太原、大连、哈尔滨、南京、济南、郑州、武汉、长沙、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共15个城市。“公交都市”创建时间为5年左右,各城市达到创建考核目标后,经交通部验收合格的授予“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称号。

    在政策引导下,相关城市加快了智能公交的规划和建设。以武汉为例:出台了《武汉“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目标到2013年底,市民出行明显快速化,城市交通拥堵明显缓解,公交占全部出行方式(不含步行)的比例达到40%以上。

    业内众多企业也行动迅速:易华录通过收购大连智达进入智能公交市场;CIC通过收购航天智通拓展智能公交业务;安伟高科技和西安京大等归国人员创建智能公交专业公司,获得国外和地方政府资金支持;海信在BRT智能调度上高速增长,据初步统计在2012年BRT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50%。

    从国家政策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表现来看,普遍看好智能公交的建设,尤其是这15个“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将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等方面享受到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大量的公司和资金参与。相信2013年公交领域将有更明显的市场增长。

    二、多省交通违法平台联网,全国数据将进一步共享

    3月起,重庆、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安徽、福建、湖南、云南、甘肃、贵州、四川、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广东、青海、新疆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跨省传递交通监控设备采集的违法记录;8月,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宁夏、甘肃八省签订《省际高速公路信息共享与合作协议》。

    然而到现在为止,大量地方公安部门依旧存在着跨地区案件的取证难问题。面对跨地区的交通肇事逃逸或刑事案件,通过调取图像和视频资料寻找线索也需要其他地区的兄弟单位协助。而百姓在异地的驾驶违章也得去违章所在地处理。这无疑降低了管理和执法效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从政府相关单位管理和便民需要来看,交通管理数据实现全国联网是大势所趋。以前凭借客户关系在某一小地区做项目,没有兼容其他平台能力的公司,生存空间将不断缩小。交通信息平台的全国联网将对行业标准的统一、大企业和信息服务企业的发展带来有力的推动。

    三、“智慧城市”概念大热,加速促进智能交通等技术的创新

    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数据,截止今年下半年,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达到了154个,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1万亿元。4月中旬,中国工程院确立的“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出炉,西安、北京、武汉、杭州、宁波,共5所城市入选。

    很多年来,智能交通建设被人们看作是“立根杆、安装个摄像机和红绿灯”,没太大技术含量,可是随着机动车的激增、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需要真正“有头脑、有智慧”的系统来管理和指挥城市的交通运行,越来越需要智能交通与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子系统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智慧的城市、高效的城市”。虽然这些“智慧们”还主要在概念阶段,但随着物联网各子系统的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相信不久他们最终会整合为一张“大网”。

    四、项目“个头”越来越大、市场集中度提高

    2012年,多个企业拿下“亿元级别”的大项目。海信以3.58亿拿下贵阳市交通视频监控管理平台项目;大唐电信与北京航天长峰以5.86亿中标遵义市城市报警与监控暨智能交通管理指挥平台建设工程;易华录签订河北24亿元智能交通项目。

    如果说去年海康威视77亿元的重庆大安防项目是一枝独秀,那今年的这好几个亿元项目,以及各地冒出的上百个“千万元级别”的项目说明了各地方政府对智能交通的整体建设加快和投资进一步加大,个别企业将一个市甚至一个省的项目整体“包办”,也预示了其他中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下降、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

    2010、2011年城市智能交通订单亿元俱乐部企业数量和总业绩分别是12家合计20亿(占全国市场20%)、17家合计38亿(占全国市场29%)。而据HB-ITS联盟初步统计,2012年这个数据至少为19家合计65亿,占全国市场的比例将至少提高到32%。

    五、“是快速成长,还是健康成长?”拷问业内大佬

    去年全年营业总收入4.1亿的易华录,今年的几乎所有资源和精力都放在了河北24亿的BT项目上。尽管如此,据业内消息称,如今的易华录在管理和资金方面都显现出了力不从心,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而海康去年10月与重庆市公安局签订的77亿项目,因为“薄王事件”更是面临了巨大风险。2月10日,王立军被中央调查当天,海康威视股价下挫,紧接着海康威视第二大股东副董事长龚虹嘉10天左右接连减持公司股票两次共2000万股。如今曾专为重庆项目设立的部门,也大量减员……

    相对于一般行业,智能交通起步晚,从总规模上也算是“小个头”,在摆脱了国外产品垄断,民族品牌兴起后,形势的利好给了众多企业高速发展的契机。就看最近两年,2010年总业绩达到1亿元的企业就能进入行业前十强,但仅仅一年之后业绩2个亿都险些落入十名开外。各企业纷纷卯足了劲儿、争先恐后……但是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是否得对风险有足够的评估?自身的能力是否可以承担现今的速度?企业的内部管理是否符合要求?现金流是否能应付过来?这些问题已经在拷问企业。

    六、更多非传统智能交通企业承接ITS项目

    3月18日中铁二院在成都成立智能交通设计研究院,称将面向全国城市提供“一揽子”交通解决方案;东软集团在江浙地区拿下电子警察、违章抓拍,平台等一系列项目;华为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交通、交通信息化咨询等方面合作;华为(安捷信)4月底与CI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IBM拿下苏州智能交通项目,内容包括设计、实施(软硬件产品)、运维支持,昭示了IBM在智能交通行业开始走向前台;大唐电信以1.27亿元收购江苏安防科技41%股权,大举进军智能交通,随后与北京航天长峰联合以5.86亿中标贵州遵义BOT智能交通项目……

    这些企业以前要么和城市智能交通完全没有交集,要么是传统ITS企业的合作伙伴,或

    提供硬件产品、或提供软件支撑,似乎都看中了高速发展中的智能交通这个香饽饽,以他们更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优良的政府资源纷纷参与进来。传统ITS企业还未在业内形成绝对优势,IBM、华为等巨头就已经在智能交通行业发力,市场竞争将会明显加剧。

    七、行业领先企业加强战略布局

    到今年底,银江已经成立35个分(子)公司,内地的31个行政区域只有海南没有设立;易华录成立天津子公司,控股大连智达进入智能公交领域,控股济南京翔丰富信号控制产品,增资尚易得以加强产品引进和管理,增资华夏捷通意在加强培训和设计领域。

    也许是已经嗅到了血雨腥风前的气息,逼迫着这些成立时间较早、发展良好的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纷纷布局,而且几乎都是以收购或控股当地具有某种优势的企业,或者是某一产品具有技术优势、或者是市场关系较好的“潜在敌人”。这些已经上市的企业多次融资,然后用这些钱四处攻城拔寨、各地设立分(子)公司,加强全国布局。

    八、新技术新产品将在未来的ITS行业开辟新的蓝海

    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已有136个省地级警用地理信息平台(PGIS)平台通过验收,另有18个省(区)公安厅、71个地市公安机关已启动PGIS平台建设工作;云南省公安部门开发了手机查询违章软件,安卓版本已正式上线;公交查询app软件已被广泛使用;用手机查询停车位并付费预订,进出停车场不停车就可缴费,这些创新技术也已进入实验阶段。

    前面我们说到,很多人觉得智能交通技术含量不高,实际上电子警察、电子卡口等这些传统的智能交通产品在市场上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众多品牌鱼龙混杂,价格战已让各品牌产品的利润持续减少,而市场需求的空间也已有限,这些产品已经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红海”。如果说这些传统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主要帮助了交通部门的管理,使智能交通行业达到了百亿规模,那么未来PIGS、移动终端、app软件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在ITS行业的应用将与所有出行百姓息息相关,同时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经济效益。

    总之,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优良的社会及市场环境,ITS企业群雄逐鹿,百舸争流,推动着新技术一次次完成自我更新……延着2012的时间脉络,我们有理由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

  • 关键字: 智能交通行业 2012年 回顾
  •    责任编辑:智能交通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