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走出去举步维艰 海外落地频频受阻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北斗走出去举步维艰 海外落地频频受阻

    2017-06-05 10:33:45 来源:泰伯网 评论:
    分享到:

    2015年3月,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其中北斗走出去被列入了“一带一路”的建设任务,北斗系统相关企业也开始了相关尝试。

      国产北斗的海外之路

      按照北斗系统的发展战略,将有六到八颗北斗三号卫星年内发射,预示北斗系统进一步的补全。北斗系统也将逐步为“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伴随着“一带一路”顶级战略,北斗走出去是其必然的选择。

      虽说早在2012年,北斗系统就提出走出去战略,但在国际化方面,北斗系统在海外的布局不如同期的高铁。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路子是出口机车、参与铁路建设、提供融资。早期依托自身强大的制造能力,为海外相关基础设施提供高性价比的高铁相关产品,高铁迅速拿下了不少来自各国的订单,但是自身实力仍旧没有体现,没有形成品牌影响。

      尽管后来通过坚持中国标准与本地化操作,中国高铁积聚了一定影响力,但是由于竞争、贸易保护、海外局势变动等因素限制,仍旧遭遇重重障碍。

      相比高铁,北斗走出去遭遇的障碍更多。众所周知,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在民生上意义重大,在军事上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北斗系统要发挥其优势,更少不了重要配套组成部分的地基增强系统。要将大规模的北斗基础设施(例如:北斗CORS基站)建设纳入到海外各个国家的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当中去,需要的不仅仅的北斗自身的优势,更多的还需要政治的博弈和妥协。

      不容忽视的是,海外大量市场仍被竞争对手GPS系统占据。经过多年的发展,GPS不仅要比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要便宜,性价比也更高。目前,GPS已是很多普通用户乃至行业级用户对位置服务的代名词。北斗系统要在海外市场分得一杯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中国到泰国,从泰国到阿拉伯

      北斗导航系统覆盖亚太范围后,自然把目光投向低纬度的东盟国家,而泰国是首选。

      泰国目前和中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空间技术与中国差距很大,享受的卫星福利更是少之又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几乎每个国家都想独立拥有一套,但面对高额的投入及深厚的技术积累,泰国想要独立发展,几乎是不可能。

      泰国与北斗系统渊源已久,其中广为熟知的就是诗琳通公主曾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习遥感和卫星技术,师从两院院士李德仁教授。诗琳通公主也曾多次表示:“亚洲国家应该使用亚洲卫星”。此外,泰国是个多灾的农业大国,对于北斗技术更是渴求。

      看似,泰国联手北斗系统理应水到渠成,但是现实的种种障碍却让很多北斗泰国项目胎死腹中。海外首套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基站(CORS)最早落户于泰国春武里府,当时对外宣称五年内将建立220个地基增强站,覆盖泰国全境。三年过去了,未见新的站点建设。同时,号称投资百亿的“中国-东盟北斗科技城”,也只见签署框架协议。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区域,阿拉伯国家也是北斗走出的重要站点。习近平主席曾在中阿合作论坛表示,要研究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落地阿拉伯项目。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顺势牵头成立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试图通过民间渠道在阿拉伯国家推广北斗系统。虽然设立“中阿卫星应用研究与展示服务中心”,但是北斗系统并未进一步落地。

      在所有披露的北斗系统海外合作项目中,较为成功的可能还是巴基斯坦国家位置服务网(CORS)项目,相关建设工作都已顺利完成,通过五个基准站和一个处理中心,组成区域北斗定位增强网络,实现了北斗系统2cm的实时定位精度。

      北斗走出去,真的准备好了吗?

      细数那些被津津乐道的北斗系统海外项目,比如印度尼西亚的参考站,建立空间数据收集中心的中伊合作,还有北斗东盟数据及服务中心,无一不是北斗走出去的思维框架下,去实现的海外项目。这些项目有的早早签订,却许久未落地,有的仅仅几个站点落地,却无后续发展。久而久之,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想法——北斗能走出去吗?

      北斗走出去说了很多年,却仍然是别人质疑,自己也不自信。究其原因,还是北斗系统在国际竞争层面,还没有让市场满意,缺少话语权。抛开相关政治因素,北斗系统目前在海外依旧很难竞争。

      北斗系统相关企业,刻意地追求海外标志项目,不计成本地面对海外北斗项目的各项挑战,却并未以平等参与者对待北斗系统面临的竞争,更没有打造一整套规范流程体系支撑北斗系统商业化的落地。这些企业往往只为利用国外的小项目,来为企业在国内申报相关项目造势。这也是北斗系统走出去最大的问题。

      有着北斗走出去野心的那些企业,面临的就是角色的转变。北斗走出去,真的准备好了吗?

      北斗系统在国内的各类应用,可以作为其走出去的坚实基础。产品设计、供应链、人才等方面的积累,已经基本能够支持北斗走出去了。但是其在国内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几个因素,目前能否在海外复制还有待验证:

      一是国字号背书。北斗系统在国内的知名度以及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力,对于北斗系统国外市场推广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国内市场的熟悉,也进一步促进了北斗系统的推广。但是在海外陌生的环境下,北斗系统的影响力远没有国内的大,相关应用也远远难于国内。加上海外各个地区政策的不同,北斗系统在海外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还是未知数。

      二是北斗产业链。国内北斗系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究院,仍有很大一部分依靠国家补贴,靠各级政府乃至中央项目拨款维持。就拿北斗自主芯片来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不遗余力,北斗相关政策密集发布,北斗芯片行业也会出现不少“僵尸企业”。甚至有些地区对于本地少数北斗企业进行“输血式”救助。国内产业链也应进一步洗牌,真正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在海外,要打通整个北斗产业链更是不易,要打破GPS在相关地区的垄断,北斗产业就需要强大的本地化运营的支持,也就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没有大范围的市场刺激,会导致投入比例非常大。如何把握性价比的同时,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这将是北斗系统走出第一步的重要因素。

      三是合作模式。北斗系统想要独自走出去,几乎不可能,只有选择当地的运营商合作推广北斗系统。在国内,北斗系统本身在政府、投资、市场的影响力,足以简化许多事。但面对陌生的海外市场,即使选择合作,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下,加上各种利益纠纷与恶意打压,后续的经营也难免会遇上诸如漫长认证流程的各类问题。

      伴随着“一带一路”,北斗系统涵盖东亚、中东等人口众多、发展迅速的新兴国家,和中国有类似之处。这些国家都渴望全新的卫星系统,降低仅仅依靠GPS的风险。而北斗系统也将主攻这个群体,以自身独有的优势打动市场,北斗走出去是很有诚意的,但是这条路注定充满了坎坷。

      很多企业只是看到了北斗走出去后的成果,但并没有认真去思考体味背后的艰辛。急功近利,真的能让北斗走出去的道路上走好吗?


  • 关键字: 北斗
  •    责任编辑:逐梦女孩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