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道路停车管理:精细化管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杭州市道路停车管理:精细化管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

    2019-03-20 09:21:03 来源: ITS114 评论:
    分享到:

    2018年11月9日,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指导,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2018’第十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技术沙龙:路侧停车管理”上,杭州市道路停车收费监管中心叶文文科长发表《打造精细化管理为内核的智慧停车,破解路侧停车热难点》的主旨演讲,本文为现场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

    杭州启动道路停车管理工作的时间比较早,从2008年开始,到2018年刚好10周年,这10年里,顶层设计和基础架构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在一些细节方面不停地进行补充。

        刚才穆总和高处长说道路停车不好经营,容易亏损,我认为只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就不会亏损。杭州市区现在有1.2万个道路收费泊位,几年前就实现了盈利,盈利是没有问题的。杭州市区3000平方公里,主城区只有680平方公里,占杭州市域面积大概1/5,但是这1/5的地区是停车难问题最严重的地方。杭州市现有车辆138万,停车位是74万个。74万个停车位,其中13.8万个是对外开放的停车场数据,包括2.9万个道路停车泊位。

    杭州市的停车问题,市委市政府关注的比较早。2004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七难”,即停车难、行路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等等七个难点。2008年,市委市政府共同印发了10号文件《关于破解“停车难”问题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一共列举了六部分内容:公交优先运行体系、停车场规划和建设、规范停车收费、优化停车管理和服务、对挪用车位和违停的处置、停车产业化。十年以来,杭州市为了破解停车难做了很多工作,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没有脱离这六项指导意见。    

    2008年,杭州市在交警部门备案的停车位只有6000个左右。车辆和泊位的配比倒挂,缺口23.5万个,当时为了解决停车问题,杭州市增加了停车配建指标,把建设停车场库作为最终的解决手段。但是即使抛开前期的审批时间,一个停车场库的工程建设周期基本在三年以上,当时市委市政府就提出来以空间换时间的概念。什么是以空间换时间?就是在马路上划设6万个路侧泊位,以规范停车入手,辅以价格杠杆调节停车需求,促使停车管理有章有序,让居民理性出行。

        杭州市道路停车收费始终抓住“公共服务”这一要素,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不与民争利、不从中谋利。杭州市道路停车管理有几个比较独特的地方,但不建议各个城市都来学习。比如说小区周边居民的停车包月服务,只要您符合条件,如果小区周边有位置,就可以购买停车包月服务。“先停车、后付费”也是2008年提出来的。市政府对城管体系考核里规定投诉率要在万分之零点五以下,也就是两万次的收费记录里只允许有一次有责投诉。我们以不与民争利,不从中谋利作为出发点。现在杭州市道路停车泊位大概是2.9万个,其中收费泊位只有1.2万个。为什么不全面实行道路停车收费?在收费方式不能调节停车需求的区域,我们坚持不收费。

    十年中杭州的道路停车管理走得比较坎坷,但一直坚持两条路:精细化管理和新技术推进。

    一、精细化管理的路侧停车收费模式

    2008年杭州实行的停车收费模式是POS+人工收费方式,以及“先停车、后付费”的收费方法。收费员下班以后是不付费的,因为这是政府的工程,大家以为是行政性收费,行政性收费意味着执行人不在场权益要归为征收人,所以2013年逃费率高达40%,到了2014年5月逃费率已经达到60%,基本上当年全市停车收费情况已经走向下坡。2013年5月开始,以不增加车主的负担为前提,我们对道路停车收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解决杭州市停车收费到底是什么法律性质,处于什么法律地位,面对逃费,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解决等问题。我们专门聘请了杭州市律师事务所的20多位法律专家、实业律师来鉴定道路停车收费的性质。2015年杭州的一个区的停车中心接到了一起欠费的民事诉讼,后来我们赢了,这个环节也得到了法律的认可。2016年,我们把路侧停车欠费行为和浙江省的公共信用平台进行挂钩,2017年又把欠费行为纳入到杭州市公共信用平台。但是公共信用目前来说对欠费追缴不是很有效。所以2017年开始我们把路侧停车欠费行为和商业信用即芝麻信用,进行挂钩,这对欠费追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现在杭州市的道路停车付费现场收费率是92%,2017年收费率是95%,盈利可以达到1300万左右,这还是在人工成本比2008年提高了好几倍的情况实现的盈利。

    二、智慧停车系统

    精细化的工作思路,必须要通过一些新的技术进行保障。杭州市2015年就开始打造智慧停车系统,我们想把74万个泊位全部涵盖在智慧停车系统里面。系统包括几个方面:智慧付费、智慧服务、智慧监管和大数据分析。

    智慧付费

    2008年,我们计划对道路停车收费统一施行电子收费,但拒绝现金是违法的,现在杭州的道路停车收费仍保持着现金收费,同时支持多种付费方式,包括市民卡、支付宝当面付、二维码,以及银联支付。2017年西湖区的道路实现了无感支付,这也是全国第一个道路停车无感支付项目,2018年年底前杭州市会全面铺开道路停车无感支付,技术路径是地磁+POS+自动代扣模式。

    2017年,西湖区设置的48个无感支付停车点,对其中710个泊位进行了测算,离场时间缩短,周转率也得到提高,收费员管理范围也得到扩展。杭州的道路智慧停车系统不仅包括道路泊位数据,也包括路外停车的泊位数据。2018年,我们在自己管辖的路外停车场试点了无人值守的停车场。

    智慧服务

    (1)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就是信息诱导,信息诱导是什么呢?杭州市74万个泊位里面有13.8万个泊位是对外开放的,如何把对外开放的泊位数据采集汇集到停车信息平台、APP上,让车主知道停车场的位置、收费、泊位动态情况等数据。2015年启动,共13.8万个泊位,到2018年年底完成了12万个泊位数据采集。杭州市城管委做数据采集工作的时候,没有政策支持的,不像交警有经营性停车场审批备案,有违停执法等,但城管没有。城管只有一个义务,就是建立实时的停车信息平台,把数据接上来。这个工作有法律指导,但是没有具体细则,这是比较尴尬的事情。杭州是一个互联网比较发达的城市,有很多企业都在做停车平台,以数据的全面和数据的挖掘管理作为衡量平台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经过评估发现,我们自己掌握的数据不多,但却是目前最大的数据归集地,其他任何一个平台都没有这么大的数据。因此,我们做了汇聚平台,把数据放在汇聚平台上,企业想要用我们的数据,要有一定的数据接进来,进行相互置换,达到共享数据的目的。

    (2)泊位共享

    在诱导的基础上做了泊位共享工作。2018年初,杭州号称要打造城市级的共享服务平台,我们联合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做泊位共享工作。2018年下半年,杭州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泊位都归入这个平台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阿里的城市交通大脑也因此升级到3.0.这个事情最难的是,政府对泊位共享没有任何的法律强制力。

    智慧监管

    杭州明年要推出路侧停车泊位和停车场泊位的评价体系。刚才介绍了,杭州的停车永远以服务为主,发展到现在,就要建立车主评价为主的服务评价体系,把评价体系纳到各个区的考核分里。杭州市治理交通拥堵的城市数据大脑,是杭州市政府和阿里云集团共同打造的数据大脑。今年的杭州提出的“1+2+N”模式,要做深做强。“1”是交警所有的数据流要进来;“2”是警务通和停车系统,74万个泊位数据全部要归集到大脑, 10月22日接到任务,要求我们2018年底完成任务,为此我们重新进行了梳理。怎么梳理?就是对市民提供服务、对管理提供治堵、诱导信息共享的平台,兼顾交警的交通管理、停车费的价格管理、质量监督局的强制检测等一系列的综合管理。

    大数据分析

    停车信息平台到最后要进行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分为两个大脑:一是城市数据大脑;另外是城管的智慧脑。

    我就汇报到这里,有不当的地方请各位指正,谢谢!

  • 关键字: 道路停车
  •    责任编辑:刘艳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