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9年交通移动支付十大热点事件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盘点】2019年交通移动支付十大热点事件

    2020-01-15 11:53:55 来源:移动支付网 作者:佘云峰 评论:
    分享到:

    作为移动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支付一直以来都是移动支付网持续关注的重点,本篇盘点将选出2019年交通领域关于移动支付颇具意义的十大热点事件,以总结交通移动支付的发展。

    本次排名分先后。

    一、三文连发、层层递进,ETC普及热引来行业动荡

    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方案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加快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力争2019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紧接着,针对部署,交通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8项工作举措,积极推动ETC安装使用,为撤销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创造条件。然后就是5月28日,发改委、交通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的《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将ETC普及真正落实到各部门单位。

    具体到发展目标为,到2019年12月底,全国ETC用户数量突破1.8亿,高速公路收费站ETC全覆盖,ETC车道成为主要收费车道,货车实现不停车收费,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率达到90%以上,所有人工收费车道支持移动支付等电子收费方式,显著提升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服务水平。

    政策一出,全国掀起一波ETC办理热潮,收费站拦车、停车场贴广告、朋友圈花式文案等各类营销推广手段层出不穷。除了C端被推广热潮淹没,B端服务商们也借机拓展了一波市场,甚至是相关资本市场也迎来了流量。

    而截至12月1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称,全国ETC客户累计达到19223.44万,完成发行总目标19085.56万的100.72%,已经超额完成任务。

    但是,疯狂的ETC大战的背后反而衍生出了诸多乱象,银行为了指标拉人办理不择手段、部分收费站非ETC车辆拒不支持、为了方便快捷的ETC通道反而被堵死……

    对于支付行业而言,ETC的推行打击了部分基于车牌识别的“无感支付”应用方,ETC开始从高速公路走进停车场、加油站;支付巨头也开始联合银行进入ETC领域,由ETC延伸的相关服务开始成为服务商新的争夺点;而ETC的普及同样也削弱了移动支付方式在高速公路的推行,部分终端厂商也深受影响。

    总而言之,今年的ETC热潮是交通支付领域最为重大的一次革新,不仅影响了所有有车一族的出行,更是对整个支付行业影响巨大。所以,其排在第一位当之无愧。

    二、公交地铁“一码通乘”成刚需,互联互通各方发力

    随着二维码在公共交通领域的逐渐普及,多地公共交通系统都开始支持刷码过闸,但由于公交地铁运营主体的不同,出现了一个城市公交地铁多个App、多个二维码的局面。目前,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大多数城市公交地铁都采用了不同的二维码系统,码与码之间无法互通。

    多个App,多种支付方式,大大提高了乘客的使用门槛。由此一来,公交地铁的“一码通乘”成为了各运营方的着力点。目前,多地公交地铁运营方都在尝试着打通其二维码系统,实现码与码之间的互通。

    地铁公交互联互通列表

    长三角地铁二维码互联互通情况

    据移动支付网统计,截至12月25日,包括“天府通”、“杭州市民卡”、“哈尔滨城市通”、“长沙地铁”、“湘行一卡通”、“码上行”、“青岛地铁”、“e福州”、“爱南宁”、“鹭鹭行”、“羊城通”、“亿通行”在内12个App的11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实现了二维码的互联互通,即使用一个App就能乘坐公交地铁,其中长沙的两个App均支持。

    在二维码的跨城市互联互通方面,依托于支付宝技术的长三角轨道交通扫码互通一年以来成果颇丰,截至12月28日,已经有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合肥、南京、苏州等在内的13座城市实现了一个App扫码畅行(具体互通情况如图所示)。

    另外,苏州地铁App“苏e行”可以在福州使用,无锡地铁App“码上行”也可以在福州使用,但福州地铁本地App“福州地铁码上行”并未实现与其上城市的互通。据了解,码上行系列均由银联系交通支付服务商八维通开发。

    其它跨城互通情况包括,“Metro大都会”已实现在厦门使用二维码乘坐BRT;“亿通行”已实现在大连使用二维码乘坐公交;“码上行”已实现在银川、厦门、新乡使用二维码乘坐公交。

    实际上,无论是腾讯乘车码、支付宝电子卡还是银联的云闪付(乘车码),其在自有体系下,也是实现“互联互通”的途径之一。目前,巨头们在交通支付的拓展上也是不遗余力。

    另一方面,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共有275个地级以上城市发行“交通联合”卡,并可在市区全部公交线路使用,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也在稳步推进。

    公共交通出行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移动支付普及的当下,无论是同城扫码互通还是跨城扫码互通,都将是乘客的刚性需求。因此,将其排在本次榜单的第二位。

    三、铁路电子客票全面推行,纸质车票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电子客票,也称“无纸化”车票,是以电子数据形式体现的铁路旅客运输合同。

    实行电子客票,是将纸质车票承载的旅客运输合同凭证、乘车凭证、报销凭证功能相分离,乘客选择使用电子客票,在通过12306网站或手机App购票后,不再需要换取纸质车票,可直接通过“刷手机二维码”或“刷身份证”进站乘车。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早在去年11月22日,铁路部门就已在海南环岛高铁实行电子客票服务试点。

    今年8月,中国铁路官网公布部分实施铁路电子客票业务的车站名单,包括沪宁城际线21个车站,昆明—大理—丽江线11个车站,成渝高速线共13个车站,广州南—珠海(湛江西)线共32个车站,海南环岛高铁共27个车站。

    另外,在中国铁路官网公布的名单之外,电子客票试点车站正在不断扩容,长三角、黑龙江、湖南、湖北、兰州……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几百个车站都在进行试点应用。

    尽管电子客票也能通过刷身份证的方式直接进出站,但是与此前大家所熟悉的高铁动车“刷身份证进出站”其实是两个不同概念,两者在能否取票、报销凭证方面有着较大区别。

    电子客票在功能上无异于纸质车票,但省去了取票换票的操作,能随时购票、改签和退票,且不用担心车票丢失的问题。不过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购票信息单和报销凭证的区别和使用,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可能一时间难以弄明白。不过尽管如此,作为未来票务发展的趋势,电子客票的试行与大众出行关系巨大,位列本榜单第三位,下面将依次介绍榜单的4-10位。

    四、银联也推“乘车码”,NFC和二维码都想要

    今年5月,银联在成都举办地铁公交云闪付乘车码上线发布仪式,银联云闪付在成都拿下两个“全国第一”:一是成都成为全国首个在地铁领域开通支持银联云闪付乘车码的城市。二是,成都是全国首个支持银联云闪付乘车码在地铁、公交“一码通用”的城市。

    近日,银联云闪付乘车码陆续在南京地铁、宁波地铁、厦门地铁上线,这是继成都、杭州、南昌、西安后,银联乘车码在地铁领域的进一步覆盖。截至目前,全国有7个城市的地铁实现了云闪付App扫码乘车。

    实际上银联推“乘车码”由来已久,去年一年以来,云闪付乘车码先后落地西安、广州、重庆、上海等地的公交领域,在不断推行银联闪付的基础上,依托“云闪付”App顺势将二维码也推向市场。目前在云闪付“乘车码”的列表中有超过100个城市支持。

    近年来,银联不断创新交通领域移动支付产品应用,据了解银联会根据行业方需求向其提供闪付或者二维码以及兼顾两者的解决方案。目前银联闪付、银联二维码等银联移动支付产品已经支持全国30个城市的地铁和近1400个市县的公交,发展势头十分乐观。

    只不过,无论是银联闪付还是二维码乘车,其都是基于银行卡的方案,一方面需要手机Pay支持小额免密免签并验证指纹人脸等信息,使用起来比手机交通卡更麻烦;另一方面银联二维码需要下载云闪付App,并调用乘车码,在日常使用率较低的情况下,打开需要“勇气”。

    也正是因此,银联不断推出银联62节、双十二全民回报节、超市节、菜场节等优惠活动,以增加用户粘性。在公共交通方面,则是推出了“一分钱”、随机立减、扫码乘车等一系列的优惠。对于消费者而言,优惠是实实在在的。

    五、金华公交首创刷脸乘车,拉开交通刷脸支付大幕

    今年1月,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金华公交正式上线刷脸乘车服务,成为了全国首个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乘车的城市。

    据介绍,公交车人脸识别系统是由搭载在车上的专属智能终端,完成图片等数据的抓拍、上传工作,通过智能对比,将抓拍的脸部特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注册用户人脸库进行比对,从而自动分析检测、验证后,与对应的云公交卡账户进行扣款。

    乘客上车时,只需将脸对准智能人脸识别终端扫描仪,识别通过后即可乘车服务。从此乘客乘坐公交车,不仅可以不带零钱、不带公交卡、甚至不带手机,实现人脸识别的无感支付应用。

    金华公交一直以来以“互联网+公交”为理念,积极探索创新的支付和出行方式,是交通创新支付领域的代表。在2019年的开年之初,全国范围首次将刷脸支付应用到公共交通领域,可以说拉开了交通领域刷脸支付的大幕,据移动支付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公交领域有包括金华、禹州、赣州、贵阳、青岛在内的近20个地区的公交上线了刷脸乘车服务。

    尽管,目前人脸信息的保护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所有人脸识别应用以及法律层面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规范,问题必然会迎来解决。对于消费者言,智能手机以外,刷脸可以备不时之需,也不失为一个多元化的支付方式。

    六、济南地铁成国内首家,地铁刷脸是否更合适?

    4月1日,济南市首条地铁线路1号线正式开启商业运营,而随着地铁上线的还有人脸识别乘车系统,这也让济南地铁成为国内首条采用3D人脸识别闸机的地铁线路。

    据移动支付网统计,目前地铁及轨道交通领域则有济南、广州、深圳、郑州、北京、贵阳等在内的7个地区的相关轨道线路上线了刷脸乘车服务。

    今年以来,随着金华公交、济南地铁刷脸乘车的上线,刷脸服务陆续延伸到其它城市,尽管受制于试点改造线路,目前体量都较小,但是总体趋势仍然不容小视。

    移动支付网咨询行业人士了解到,相较于公交刷脸,地铁刷脸拥有更加固定的地理环境、更加稳定的网络环境,在公交相对不确定外部环境中,光线、角度、客流无序程度都决定了刷脸乘车的难度,因此目前认为地铁是更加适合刷脸乘车的交通环境。

    另外,随着智慧交通的发展,未来刷脸乘车可以和智慧安检等进行结合,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

    七、广深城际支持微信、支付宝,铁路迎来巨头入场

    今年1月,广深城际铁路宣布广深铁路入驻支付宝小程序,乘客不用提前买票,打开手机上的支付宝小程序“广深城际扫码通”就能直接扫码进站,忘带身份证也不要紧。

    今年12月,广深线城际动车启用微信方式扫码乘车,乘客同样可以直接打开微信小程序“广深城际通”进行注册认证,之后便可以直接使用乘车码扫码进站乘车。

    广深铁路沿线有7个站,包含广州、广州东、东莞、常平、樟木头、平湖、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里最繁忙的线路之一。一般来说,每20分钟就有一班,全程1个多小时。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旅客刷码进闸后,要在3小时内刷码出闸,系统将会根据旅客正常的进、出闸记录,扣除相应的乘车费用。

    另外,去年5月银联闪付便已经支持了该条线路的快速进站,乘客可以通过银联卡、手机Pay直接闪付乘车。但是在开通方面,银联闪付需要乘客携带支持的银联卡、手机以及二代身份证件,在车站的自助终端上进行实名认证,通过人脸识别实现人、证、卡/手机的“三证合一”实名制核验。

    三种支付方式在具体开通和使用细节上有些许不同,但总体而言都是非常便捷的支付方式,消费者可以根据平时的使用习惯进行选择。当然,遇上客流高峰期提前购票才是最佳选择。

    八、微信、支付宝上线NFC小程序,NFC还有多少潜力?

    今年年初,基于HCE技术的“腾讯乘车卡”悄悄内测并上线,后续还经历了“改名”和“辟谣”风波。

    得益于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的发展,“腾讯乘车卡”改名“乘车卡”后借助互联互通,获得了通刷全国200多个城市的能力。而实际上不止“乘车卡”,在微信小程序HCE能力开放后,陆续出现了多个关于HCE交通支付的小程序。据移动支付网了解,目前在微信小程序上的HCE交通支付小程序多达5个。

    而在12月初,支付宝则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NFC交通卡”的小程序,仅支持有Huawei Pay的华为手机进行开通,并限制了开卡区域。因此,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支付宝此次上线的NFC小程序实际上是基于eSE全终端模式的NFC交通卡,依然是借助互联互通的能力,其首先选择了与华为合作,后续是否会拓展到其它手机值得期待。

    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其先后上线关于NFC的小程序,都间接肯定了NFC支付越来越乐观的市场环境,在智能手机同质化愈发严重的当下,NFC功能将会像蓝牙一样成为标配,而基于NFC的应用市场也会逐渐发展。

    九、北京一卡通取消手机开卡费,与“交通联合”互相推动

    今年2月,北京召开全市交通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年内将建设地面公交手机二维码支付系统,实现公交、地铁二维码“一码通乘”,同时推广一卡通手机电子卡的使用,取消手机电子卡押金。此外,还将对全网自动售票机进行改造,实现扫码支付。

    消息公布之后,北京全面取消了包括华为、小米、三星等在内的手机交通卡开卡费用,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取消手机开卡费的城市。

    截至今年10月,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官方微博表示,北京手机一卡通的用户量已经突破1000万。

    北京手机一卡通用户的增长显然与取消开卡费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毕竟相对手机交通卡而言,目前二维码乘车几乎都具备了“先乘后付”的体验。

    当然,另一方面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的稳步推进也是手机一卡通持续发展的另一个原因,通过手机一卡通开通的虚拟卡具备刷通全国的能力,北京手机一卡通早早加入了互联互通也促进了用户的增加。而反过来北京一卡通取消手机开卡费让用户量激增,同时也推动了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的持续拓展。

    十、岭南通、深圳通宣布明年支持Apple Pay

    12月11日,岭南通和深圳通先后发布信息宣布,明年稍后,用户将可在iPhone或Apple Watch上通过Apple Pay,进行相应的交通卡支付以搭乘地铁和公交。

    Apple Pay于2016年2月18日正式登陆中国市场,通过与银联以及银行合作,实现了其在金融支付领域的拓展。

    2018年3月,苹果在更新iOS 11.3和watchOS 4.3操作系统后,宣布Apple Pay支持北京和上海的交通卡绑定,通过Apple Pay直接支付交通费用。继日本西瓜卡(suica)之后,中国是Apple Pay第二个支持当地交通卡支付的国家。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当时Apple Pay支持的北京和上海的交通卡并不是交通部标准的互联互通卡,因此对于苹果用户而言,其只能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使用。

    而据移动支付网了解,目前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在内的手机厂商均在手机交通卡方面进行了拓展,最多的已经支持多达30个城市的手机交通卡,其中包括多地的“交通联合”互联互通卡。

    因此,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合作观念问题,Apple Pay在交通领域的拓展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内手机厂商。目前,岭南通和深圳通均已完成交通部互联互通标准的改造,无论是在受理终端还是发卡层面都已经具备互联互通的能力。此次Apple Pay几乎同时宣布对于岭南通、深圳通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将会是Apple Pay的首张“互联互通”卡,如此一来将会进一步拓展NFC手机交通卡和互联互通的推进。姗姗来迟的苹果互联互通卡能否掀起一些风浪,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

    以上便是移动支付网关于交通领域移动支付热点事件的总结,这些事件都或多或少影响了整个行业甚至是普通消费者,希望这些事件能给予行业参与者启发,在此基础上共同推动交通移动支付的发展。


  • 关键字: 移动支付
  •    责任编辑:suyanqin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