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泽:新基建 新科技 引领智能交通创新融合发展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吴忠泽:新基建 新科技 引领智能交通创新融合发展

    2020-11-26 17:16:23 来源:ITS世界 评论:
    分享到:

    image.png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原理事长 吴忠泽 博士

    本文根据吴忠泽博士在2020'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上的讲话整理,文章就“新基建 新科技 引领智能交通创新融合发展”的主题,探讨如何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推动“新基建”与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助力智能交通高质量发展。主要讲了三个方面内容: 一、挑战与机遇:新基建的风口为智能交通带来发展契机;二、认知与解析:新基建条件下智能交通科技创新的特征;三、创新与融合:新基建引领下的智能交通产业发展。 

    一 挑战与机遇:新基建的“风口”为智能交通带来发展契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包括交通运输产业在内的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组,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世界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调整,许多国家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科技创新是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近年来,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性、扩散性越来越强,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创新持续涌现,特别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速迭代,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重要支撑。

    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加速赋能实体经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逐步积累。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行业和重要基础,是重点战略性产业。智能交通是现代化交通系统的重要构成内容。它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交通的有机融合,实现装备、软件、网络、标准等相关要素的集成运用,推动交通系统集约化发展,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堵,有效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交通智能化也取得长足发展。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重大工程建设为依托,在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与监控、交通信息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交通运行智能化分析与辅助决策、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与公众出行智能化服务、综合运输智能化协同与一体化运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智能交通行业整体发展迅速,截止2019年底,从业企业上千家,市场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先进智能交通。通过集成应用先进的信息、通信、传感、控制等技术,使人车路相互作用关系以新的方式呈现,从而实现实时、准确、高效、安全、节能的目标,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与建设交通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智能交通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一是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不足,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待改变。二是智能交通产业整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还不够显著。三是智能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产业生态体系尚不完善。这些短板,亟待补齐。新基建为智能交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随之中央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市场已掀起一股“新基建”的热潮。它主要包括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通信网络、新技术、算力等各类信息基础设施;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等。“新基建”将会构建中国经济新动能的基础网络,给中国的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加速度。它要通过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嫁接,特别是“云端”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各种融合,包括生产方式、产品、服务、竞争规则以及产业融合,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

    伴随着新基建的快速推进,新技术正在加速渗透到智能交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有力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

    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有一个明显的规律:如果准确抓住技术升级的“风口”,就将赢得竞争的先机和通往未来的入场券。在“新基建”的风口下,智能交通行业也成为“新基建”的关注焦点,并在政策层面不断发力。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国智能交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二、认知与解析:新基建条件下智能交通科技创新的特征

    针对科技创新助力智能交通创新融合发展,我们必须深层次地了解和认知“新基建”条件下智能交通具有的一系列科技创新的特征。主要有:

    一是数字化。数字经济是“新基建”的核心。“新基建”将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数字科技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数字政府连接,让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 “新基建”领域中,5G网络、数据中心、高精度定位、物联网等与智能交通融合,以数字产业化为核心,强调数字技术从技术形态到产业形态的发展,推动数据的市场价格发现。其中,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传输、大数据分析、算力提升、数据安全和保护是突破的方向。

    例如,区块链+5G+物联网+智能交通,构筑起新型融合基础设施,将助力智能交通实现万物互联的价值流转,突破现有物联网局限,加固真正共享经济的安全隐私,有利于解决智能交通走进大众日常之难题。举个实例,如果车辆的保养或维修实现了数字化,并得到认证,其数据就可以作为机动车验车的依据,那时就不一定非要预约到检测场排长队去验车了。又如,区块链+人工智能+5G+智能交通,通过提高边缘算力、分布式算法和数据确权,可以实现智能交通数字商业最优化和价值化等,有利于开创智能交通市场新的发展空间。

    二是网络化。“新基建”将加速中国经济“全面在线”时代的到来。随着“新基建”成为现实,不仅原生的数字化产业将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也将成为在线的产业。在交通运输领域,随之所带来的是智能交通产业链更加透明的信息传递、更少的中间环节和更加高效的资源组织方式,由此进一步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交通的融合将成为“新基建”的重要战场。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疫情刺激了消费互联网的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危机后带来的将会是工业互联网的奋起。相比过去的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有四个明显特点。在连接对象上,消费互联网以人为主,而工业互联网以物为主、人机物协同;在技术要求上,消费互联网只需要“尽力而为”即可,而工业互联网却要求低延迟、安全可靠;在技术成熟度上,消费互联网的架构清晰,核心技术非常成熟,而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亟待突破,落地应用高度复杂;在发展模式上,消费互联网的应用门槛低,发展模式可复制,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专业性强,没有普适发展模式。当前全球工业正处在一场重大技术变革之中,全球工业互联网正处在产业格局未定的关键期和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我们必须抓住互联网升级为工业互联网这一历史性机遇,通过融合创新发展好智能交通产业,实现交通运输业新旧动能转换。

    目前,工业互联网亟待突破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柔性生产、全产业生态链科学联动、供需精准对接等。在“新基建”各个领域中,5G技术是工业互联网核心网络支撑,数据中心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区块链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能够深度融合落地“新基建”的建设成果,形成基于集群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交通领域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的高度同步与融合,从而大幅度提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成效和信息安全,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三是智能化。基于云计算、5G、大数据技术的助力,数字经济正在进入到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新阶段。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智能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标签,而“新基建”将进一步带动各行业智能化转型。例如,5G网络、人工智能、车路协同与传统载运工具和服务系统融合发展,将“车路人云”连接起来,形成“云管端”的新型交通架构,实现随时通信、实时监控、及时决策,为无人驾驶和车联网的商业应用提供链路保障和计算能力,并将全面打通智慧物流闭环,为智慧交通应用拓展更大空间。

    因此,要加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基建”与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强调未来生产方式、服务方式的换场,也就意味着“重塑交通”。其中,要重点推进AI、生物识别、混合现实、工业控制、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等技术与应用的双重突破,抢抓源头技术创新、智能芯片设计、系统软件开发等关键领域。重点发展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物流、智能出行服务等相关的新技术、新装备,建设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智慧物流平台、智慧公路体系等,推进综合交通协同运行与服务,引领智能交通行业新一轮变革与转型提升。

    三、创新与融合:新基建引领下的智能交通产业发展

    应当指出,随着建设速度的加快和规模不断扩大,“新基建”各领域在技术协同、大规模组网、应用模式创新、核心技术支撑、网络安全、高可靠、绿色化低成本、特别是与各行业融合的垂直整合等方面也面临各种实际问题,是新基建领域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发挥体制优势,打好“新基建”各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融合创新,是新基建的重要思路。那么,下一步如何更好地突出“新基建”优势,引领智能交通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前一阶段,国家发改委启动了新一代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的研究,在考虑了“新基建”等因素的条件下,提出了我国新一代智能交通的总体框架,包括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支撑设施、智能化的载运工具和服务系统,以及分布式多目标的交通智能化运行控制平台。为此,

    一是要发挥“新基建”对智能交通产业的支撑价值和吸引力,发挥政府与社会各方合力,结合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痛点需求谋划“新基建”项目。

    重点要打破过去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体制障碍和机制约束。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新基建”项目资金体量相对较小、科技含量高、商业化应用开发潜力巨大,有利于民营企业参与,更加符合民营企业参与的特点。所以要引导和鼓励有意愿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通过国家战略和政策部署激发企业的创新潜能,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让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模式。具体可以采用政企联合共建、政府购买服务、互联网模式运营、基础设施服务参股等多种方式。

    二是要高度重视“新基建”以应用为导向的发展特点和优势,构建开放利用场景,强化对智能交通产业的服务。

    技术为本,场景为王。我国是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我们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创造有利于新基建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在农业、工业、交通等领域,根据不同行业、产业、企业特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注重需求牵引,构建开放利用场景,结合场景思维谋划“新基建”项目。在交通领域,要打造一批智能交通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示范工程,重点是以人为中心的服务,优先保障交通安全。

    例如,把“新基建”转变成支撑智能交通新产品研发、展示能力、获得启动市场的场景平台;依托“新基建”提供测试场,为智能交通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牌提供基础环境和验证环境;利用“新基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养护修复;根据智能交通企业创新需求,结合新基建设计创新的场景方案,与企业共同建设新场景,探讨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方向。如大雾天高速公路封闭通行,能否应用车路协同系统解决这个痛点问题?以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基建”为基础,结合智能交通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牌,推出有城市、区域特色的方案,通过一系列的“场景组合拳”,吸引、培育一批深度运用“新基建”的智能交通企业,充分发挥“新基建”的创新价值。

    三是要抓住“新基建”催生的新赛道,结合交通行业发展实际,积极跟踪智能交通创新发展动态并构建健康的产业生态。

    新经济发展的逻辑是“新基建—场景—赛道—新产业新业态”。场景创新能够催生出爆发式成长的新经济企业、新型的“无人”商业基础设施、新型的“无人”在线社会服务、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智慧物流等,在我国这些场景都蕴含着万亿级市场规模的新赛道。目前,智慧交通赛道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关注和参与的重点,百度、华为、阿里等从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城市等多个角度抢滩布局,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

    在传统赛道中去竞争,即使弯道超车还是同质化竞争,所以经常会“堵车”“翻车”。但是“新基建”、数字经济则提供了一个换道超车的机会—既然开车追不上,那就改直升飞机,即换成新赛道。这是一种升维竞争。

    智能交通产业发展要建立升维意识,智能交通产业平台升维、智能交通企业营销升维、价值升维等都是发展的方向。要重点培育拥有“创造改变世界场景”能力的高成长性潜力企业,通过联合创新、外部资源对接等方式,帮助企业加速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及时发现具有爆发潜力的新业态和初创企业,重点予以支持。可以通过“平台+生态”模式提升新业态培育能力。

    例如,引入平台型企业的孵化平台,孵化运用“新基建”的企业;促进本地智能交通企业优势平台化转型,将骨干智能交通企业转变为赋能平台,为更多的企业赋能。要配合“新基建”不断扩大平台企业的服务对象,创新服务模式,融入共享机制,提升平台能级,持续优化智能交通产业创新生态。   

    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

    让我们共同努力,抓住新机遇,应用新技术,依托“新基建”,引领智能交通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为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进和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发展,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关键字: 智能交通
  •    责任编辑:亦铭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