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嘀嘀、大众点评,抱团后的下一步在哪?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腾讯、嘀嘀、大众点评,抱团后的下一步在哪?

    2014-02-18 10:35:04 来源:车云网 作者:麦芒 评论:
    分享到:

      嘀嘀打车乘客返现重回10元时代,腾讯投资大众点评据传高达4亿美元。就在几个小时之前,这两则爆炸性的消息再一次顶下了“微信红包、高德被收购”的头条位置。其实2014年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亲密接触”无一例外地反映出双边需求点的共同之处:用户——一个说了很多次几乎都有点老掉牙的词汇。

      这该是怎样的一个用户时代?

    如果我们把时光倒流至2000年前后,腾讯肯定不会这么做,当然,彼时也没有条件、对象和精力让腾讯这么做。

    但当时的用户时代是一个模糊的时代,虽然我们可以用E-mail、QQ、网页浏览来归纳用户的行为,但这十分不精确,于是那时的网页上弹出式、插入式、漂浮式广告满天飞——如今这样浓妆艳抹的广告方式似乎只存在于门户网站的首页,即使这样也规矩了许多。随着QQIM经历了IM大战,用户使用习惯被固定,QQ新闻弹窗应运而生,从用户的终端浏览行为上,也能区分出用户的相同和不同。

    然而,web3.0后期,随着用户行为从“被动寻找”到“主动共享”的转换,一些垂直型网站的发展速度往往比腾讯还要飞速。原本想用“电话机原理”锁住用户的日常网上时间的腾讯,产品正向开发的同时也在不断“试错”。而大众点评们不管这个——只要用户有需求,我们满足了再说。所以我们发现美团、大众点评、途牛网等专业性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熟。这让精准用户们有了一个栖息地。

    不过随着用户“人以群分”的时代完成,从开放到封闭再到半开放,似乎都已经无法形容、概括目前的用户行为:有了常规习惯但总想着“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这种行为车云菌称之为:“眺望”。

    就算是web3.0时代,内容再被自动化运送到面前,对于用户和用户的交流互通还是需要亲力亲为,但当下的时代用户是希望“MR.orMRS.RIGHT”能主动来到自己门前。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寄希望于算法和拇指,可以想见现在的互联网用户有多懒。

    这就是大众点评拼命要做的一件事。对于已经吸引住的用户,似乎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由于已经固化的操作模式,陈旧的评价体系,缓慢的移动端内容呈现与更新,大众点评在用户上,已经难以再上一个台阶。当然大众点评们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要增加巨额的运营投入来吸引新用户。但是这笔账是个明白人就会算的清清楚楚:想要实现现金流上永久的一劳永逸,很难。

    因此,腾讯入主大众点评无论是否最终成功(可能性很大),都是一个双方的互相借道,一个借助终端的渠道优势进一步拓展业务,另一个借助用户群优势进一步提供社区氛围。另外,倘若腾讯将大众点评模块嵌入到自身的移动服务群中,将在入口端达到一种规模优势,这也是面对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混战互联网发展格局中,最为有效且稳妥的“双赢”策略。

    沉淀用户,然后呢?

    相比腾讯在大众点评上的集团化战略,嘀嘀打车目前开展的第三轮补贴返现,有点豁出去的赶脚。

    某种层面上,车云菌始终认为,如果嘀嘀打车无法将其沉淀下来的用户的移动段时间进一步延展,形成类似信用卡APP形式的“一拖多”服务集聚。那么打车软件的未来,还是不能避免走入工具化的命运,最终最为客观的形态,就是如高德地图那样被互联网公司正式收编。

    软件诞生初期以巨额的运营进行抚育是小型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常规策略,但同时想要在几大巨头中杀出重围难度非同小可,更遑论还有同样形态的竞争对手。目前嘀嘀打车的工作人员貌似非常自信,他们认为第三阶段的“10元返现”是“良性用户”沉淀下来的关键阶段,或许这一轮之后,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之间的优劣就能分个清楚。

    车云菌担心的是,目前强烈的现金刺激,难道就要一直用下去?究竟该用怎样的方式延续用户的行为习惯——这年头用户粘性简直很难把板凳坐热。否则,这样的竞争似乎很难看到头,如果嘀嘀打车仅仅就是一个打车工具,返现一旦降低为零,用户很容易被其他的一些诱惑勾走,而且对于车云菌而言,在北京打车从来都是路边招手,除了偏远区县和高峰期,打车真的有宣传的那么难吗?

    平台意义,似乎已经很难了

    在以往,我们无论从QQIM的一统天下,还是马云淘宝的胜利感叹平台的价值。但现在的网络空间让车云菌有点迷茫,难道说以往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钓鱼台”也有被瓦解的可能?这会不会是互联网巨头们和小软件开放商们共同担心的问题?

    从用户的角度看,随着移动端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娴熟和固定,以及PC端的信息冗余,用户每日浏览的行为覆盖面不是宽了而是窄了,为了跟上用户行为的变化,主动推送和搜索优化让用户尝到了鲜。但现在垂直型网站的成长,APP运作模式的规范化,信息流已经很难被一家“平台”牢牢把控。

    中国网民的不断增长也给了这些平台一定的竞争压力,正如当年大众点评对百度竞价排名的颠覆一样,未来腾讯微信、天猫都有被再度取代的可能——这根本不是笑话。因为一个平台帝国的覆灭,有可能是被众多“邻国”集体瓦解的。想要成为互联网的“水闸”,未来的10年,似乎难以形成一种绝对话语权的态势。

    虽然常言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目前这种扑朔迷离的互联网环境,似乎分裂与合并正在诡异地同期进行。

  • 关键字: 交通信息服务 移动互联网 嘀嘀打车 腾讯
  •    责任编辑:liujuan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