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课题《动静态一体化城市交通智能联网联控技术集成及示范》通过验收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十二五国家科技课题《动静态一体化城市交通智能联网联控技术集成及示范》通过验收

    2017-05-18 09:51:49 来源:www.its114.com 评论:
    分享到:

    5月16日,公安部在海宁召开“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验收会,组织专家验收组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等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联网联控技术集成及示范》中的课题一《动静态一体化城市交通智能联网联控技术集成及示范》进行考核验收。

    M000682CggSA1kcGjyASkrdAAIc1to2RmI855.jpg

    验收组在现场察看课题成果应用情况。

    验收组一行实地考察了海州路文宗路口的交通诱导屏及可变车道动态控制效果、海宁大道动态绿波协调控制效果、海州路-海昌路单点实时优化控制效果、海昌路沿线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的精细设置情况等,观摩了市交通指挥中心,现场了解了中心信号控制、交通诱导、分析研判与决策等联网联控平台主要功能。同时召开课题验收会,听取了课题组的相关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并对课题相关情况进行了质询。

    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在验收会上致辞,他说,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支撑,而交通的治理,需要科技的助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车、物流动加快,全市汽车保有量超20万辆,“城市治堵”成了必须应对的现实问题。2014年,海宁被列为《动静态一体化城市交通智能联网联控技术集成及示范》课题的示范城市,以此为契机,海宁部署实施了城市智能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3年的建设,取得了较好实效,缓解了交通拥堵,助力了文明创建,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建设成效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肯定。

    据介绍,《中等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联网联控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是公安部于2014年申报,项目目标是研发适合于中等城市交通管理的系列技术和设备,并在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组织实施示范工程,引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下一步发展路径。

    在海宁,《动静态一体化城市交通智能联网联控技术集成及示范》课题成果的应用示范范围以主城区为核心,覆盖海昌路、文苑路、海宁大道、水月亭路、海州路、钱江路等“三横四纵”主干道路。该示范工程紧密结合现有的城市路网结构、交通管理现状及交通流特点,分三期规划设计了海宁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指导海宁交通管理科技应用。项目实施3年,海宁共完善建设146处流量检测、41块诱导屏、125个路口信号联网控制,构建智能联网联控平台。通过建设,示范区道路平均车速提高10.3%,平均停车次数减少18.4%,平均行车延误降低14.5%,海宁大道和海州路等主干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3.7%,平均排队长队缩短16.8%。

    133.jpg

    课题研发了哪些项目?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车、物流动加快,海宁市汽车保有量超20万辆,“城市治堵”成了必须应对的现实问题。2014年,我们与科研单位合作,先后研制了新型多模式联网信号控制机、新一代信号协调实时优化控制系统,构建了具有诱导方案快速生成、视频联动、多途径实时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交通诱导系统;研发了集交通状态感知与监测、交通诱导、信号联网控制优化、信息研判与决策支持、勤务指挥、设备设施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联网联控应用平台。通过智慧交通建设,能够实时的掌控交通状况,及时对交通拥堵进行预警,实现对路面交通状况的动态化、实时化管理。”海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海宁市区海昌路,固定配置时控下,车流高峰时段,等红灯的车辆队伍长达86.8米,拥堵时间长达60多分钟;进行实时优化控制后,车辆排队长度可缩短至58.8米,拥堵时长缩短至20多分钟,大大提升了路网通行能力。在海宁大道上,素有“治堵利器”之称的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系统被反向安装在电子警察横臂杆上,能根据实际路况给出信号灯配时方案,使停车次数、延误时间及汽车尾气排放等明显减少,充分发挥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益。

  • 关键字: 动静态一体化 交通联网联控
  •    责任编辑:its114
  • 延伸阅读!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