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委主任陈小钢谈公共交通与交通拥堵治理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广州市交委主任陈小钢谈公共交通与交通拥堵治理

    2018-07-24 09:31:44 来源:www.its114.com 评论:
    分享到:

    交通拥堵、停车难、公交车拥挤……广州如何治理这些城市病?7月21日,广州市交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小钢在广州图书馆进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下的广州公共交通发展之路”讲座,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畅谈广州如何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交通拥堵等交通难题。

    微信图片_20180724093332.jpg

    陈小钢坦言,“共建共治共享”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好方式。什么是“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交通”?简而言之,全社会共同建立城市交通的公共秩序,参与到城市交通治理中去,并享受其带来的福利。

    广州为什么会拥堵?

    市民人手一辆车可绕赤道1.45圈

    广州为什么会拥堵?陈小钢从广州道路承载能力的变化以及市民对交通出行的需求量入手进行了解释。

    陈小钢说,广州的面积不小,达到7434.4平方公里,相当于3.7个深圳,但市民的活动区域集中在中心六区。全市的中小客车保有量为249.2万辆,中心区域就占了176.5万辆。这就造成了只占全广州20%面积的中心区域承载了全市70%的机动车出行量。

    微信图片_20180724093355.jpg

    陈小钢打了一个比方:广州全市约1400万常住人口,如果18岁至70岁的人占80%,那么人手一辆车,广州就有1160万辆车。这些车连接起来的长度达到5.8万公里,可绕赤道1.45圈。如果这些车在广州道路上停下来,700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上可以叠加两层。“这样的城市交通还能不拥堵吗?”他反问。

    他认为,城市规划不协调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此外,广州城市人口增加,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回忆,他小时候坐公交车,除了上下班高峰期是不会拥挤的。“交通出行的需求远远大于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他说,这就像本来只准备了一桌菜,结果来了两桌客人。

    国道为何比高速公路还顺畅?

    人人都选 顺畅的路就不顺畅了

    讲座中,陈小钢引经据典,引用了多个心理学及管理学原理解释拥堵的产生,比如:“租值耗散理论”“当斯定律”“责任分散效应”“公地效应”等等。

    他讲到了广州的典型案例——机场高速公路和106国道。“我们建设机场高速公路的初衷是希望提供通往机场的最高效便捷通道,这是一种社会福利。结果大家都‘涌’上去(争着使用这条高速公路),结果使得我们整体福利水平下降了,机场高速公路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他说,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机场高速经常拥堵,而另一条通往机场的106国道却是经常处在畅通的状态。“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选那条畅通的路,结果是这条路就会变得不畅通”。

    交通管理到底管什么?

    管好路权 应当实现公交先行

    道路交通管理到底是管人、管车还是管路?陈小钢从实际管理经验出发,认为主要是管好路权。什么是路权?他解释:“路权是指交通参与者的道路使用权,包括行驶权、通行权、现行权、占用权。”

    交通道路是一种非常有限的社会资源,陈小钢认为,对此必须施以有效管理。路权的分配,他认为应当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民主原则,应当实现公交先行。在路权的分配管理方面,他提到了一个“双赢”的案例,即广州的BRT。

    微信图片_20180724093421.jpg

    “BRT每天大约承载(客流)60万(人次),高峰的时候达到95万(人次)。”陈小钢说,根据经验,公共交通使用专用路权是目前解决公共交通出行的最好方案。小轿车出行和公共交通出行速度都增加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多修路能解决拥堵问题吗?

    多修路反而有可能诱发新的拥堵

    陈小钢认为,路权不仅要管,而且还要进行有效的扩张。但他同时认为路权的扩张不是无节制的。“因为路权的扩张是需要资金投入,还需要时间”。

    陈小钢说,“平时听到很多呼声,(治理)广州的交通拥堵,为什么不多修路?我们的路是不是已经足够了?”

    他认为,多修路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还有可能诱发新的拥堵。“当我们每个人都能买汽车的时候,就会形成交通工具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竞赛,就看谁跑在前面。这种竞赛的结果就是,城市的拥堵越发严重,城市拥堵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在这里,陈小钢引用了美国学者安东尼·当斯提出的“当斯定律”。“当斯定律告诉我们,不能够简单地通过扩张路权来解决城市的拥堵问题,而是要通过社会的有效管理,通过共建的方式来解决。”他说。

    为什么进行“中小客车指标调控”?

    为发展公共交通赢得时间和空间

    陈小钢认为,在治理拥堵的过程中,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导力量,但不是唯一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可以是政府部门,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组织,以及我们每一个市民。”

    就政府决策方面,他以广州现行的“增量指标调控”为例。他说,“中小客车指标调控”为城市交通建设赢得了时间。他解释,“中小客车指标调控”实际上是对路权在时间纵线上的一种延长性分配。

    “如果不对中小客车进行调控,广州的车道很快就会被各种车辆挤满。”他说,广州施行“中小客车指标调控”后,中小客车保有量增长率从19%下降到3.2%。“这为发展公共交通、调整城市结构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为什么进行“开四停四”新政?

    降低交通拥堵指数

    陈小钢透露,开四停四实施首月,从交通指数变化上,拥堵指数已有改善,但早晚高峰尚不明显。

    微信图片_20180724093455.jpg

    提到“开四停四”,陈小钢表示,在对于城市拥堵的认识中,不少人还存在误区,单一的将道路拥堵归功于外地车,这是一种主观误区,“2014年以后,我们收到很多的意见,认为因为有大量的外地车进入广州城区,而导致拥堵。从表面上看是这样,很多人几乎认定外地车是导致拥堵的罪魁祸首,市民经常谈到拥堵就想到外地车,其实这是主观误区。实际上经过认真分析,外地车里大概是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到省会城市来办事的,一个却是广州本地人,因怕摇号麻烦拍牌贵,所以跑到外地买车天天开,真正造成拥堵的是这批人。”

    他透露,很多市民分辨不出外地号牌长期本地化使用的情况,“在决策过程中,对于不分青红皂白、一致认定外地车就是造成拥堵的原因的误区加以引导纠正,再就是提供充分的信息,简化我们的选择,开四停四,开哪四天停哪四天大家完全自由选择,为决策也提供了容错纠错的空间。”

    未来广州交通如何发展?

    从共建共治的角度建立城市交通的公共基础

    陈小钢表示,未来广州交通发展还将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原则,从共建共治的角度建立城市交通的公共基础,“一个是共同来建立我们城市交通的公共基础。同时完善交通系统,公交优先发展,打造立体无缝的换乘,提供更加优质的公交服务。建立更加完善的公交系统,同时营造绿色友好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在共治方面建立高效互连的智能化公交网络。”他还表示,广州交通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公交都市作为一个长期的城市战略,以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引领广州公共交通发展之路。着力打造高水平的交通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优化公交资源和完善线网布局,提升公交服务品质,营造广州交通行业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 关键字: 公共交通 交通拥堵 治理
  •    责任编辑:梁兰春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