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青岛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2020-10-09 10:33:06 来源:中国交通信息化 作者:曲冬,杜光远 评论:
    分享到:

    作者:曲冬(青岛市黄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杜光远(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摘要: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离不开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文章介绍了青岛市交通运输领域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从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平台系统、标准体系4个方面对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信息化平台进行了探讨,总结了青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基于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推进智慧交通产融结合等方面,提出了青岛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发展的未来方向。

    当前,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从分散转向集约、从孤立封闭转向共享开放、从以政府推动为主转向政企合作推进的重要转型期,即将迈入全面联网、业务协同、智能应用的新阶段。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持续迅猛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智慧化成为交通运输系统的显著特征,对行业治理体系和服务模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行业信息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也对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青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现状

    为了加快交通运输领域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青岛市结合地区实际发展需要,编制了《青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历经三年多时间,于2018年建成了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Transportation Public Service Center,TPSC)并投入使用。青岛TPSC一期建设围绕提高行业的信息服务水平、跨业务协同水平、应急事件处置能力以及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四大应用目标,搭建“大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基本环境和运行载体,实现交通运输信息化综合平台的“从无到有”。根据职能业务,新建设施、汇集数据、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建成4个中心基础平台(数据中心、监测中心、应急中心和服务中心),并配套编制了相关规范指引,明确了各项职能。在促进综合交通信息互联互通、强化协同管理、提升行政效能和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实质性作用,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已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惠民工程、交通行业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一)组织架构建设

    设置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隶属于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管理,专门负责实施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负责:(1)承担全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及维护;(2)承担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信息数据的管理并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3)承担全市综合交通运行状况的监测、预测和预警;(4)协助做好交通运行的指挥调度及应急管理工作;(5)组织开展“12328”交通运输服务热线相关服务工作;(6)承担交通信息化人员培训。

    (二)青岛TPSC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青岛TPSC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机房硬件设施、外场数据采集设备、通信网络、综合布线与机房工程。

    机房硬件设施建设对上满足了青岛市交通委视频会议、应急综合音视频调度和监控大厅展示的基础设施需求;对内满足了TPSC数据汇集和应用部署的硬件设施需求;对外满足了公众咨询监督的服务设施需求。外场数据采集设备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及执法装备,扩大了对重点场站、枢纽和路段的监控范围,加强了监管和科技执法力量。通信网络方面,内部办公采用了政务内网(金宏网),对外服务采用互联网,组建了交通运输专网(政务外网),覆盖省交通运输厅、青岛市交通委内13个直属单位和区县交通局、6个监管企业、6个业务协同单位,同时满足前端采集设备的数据传输。综合布线与机房工程采用B级机房标准建设完成。

    2、基础数据建设

    青岛TPSC数据汇集以共享接入为主,根据数据属性和应用需求,搭建了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应用数据库三大类数据库,包含20个子库,主要包含人(企业)、车(船)、公路基础数据和车(船)、人的位置数据。共享接入数据的更新频率方面,GPS和AIS位置监管数据为实时更新,其余为按天、周更新,或一次性导入。目前共汇聚了218余亿条目的数据,总计5.5TB,覆盖了经营业户、从业人员、公交、出租、地铁、两客一危、港航、民航、高速等方面20余类动静态数据,建立综合数据中心。

    3、平台系统建设

    青岛TPSC建成1个基础数据平台支撑体系和4个行业综合管理应用系统。基础数据平台由交通运输数据平台、地理信息平台、位置信息监控平台、视频图像平台4个平台组成,行业综合管理应用系统包含监测预警与协调联动系统、安全监督与应急处置系统、行业监管与决策支持系统、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系统4个子系统。

    4、标准体系建设

    在青岛TPSC建设过程中,在按照国家、交通行业已有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实际需要,补充研究制定了《青岛市交通运输数据交换及共享接口技术规范》《青岛市综合交通运行监测指标体系》《青岛市交通运输行业地理信息系统(GIS-T)技术规范》《青岛市交通运输公众出行信息发布规范》《青岛市交通运输专用网络组网技术规范》5项标准规范,从数据采集共享、运行监测、信息发布及组网技术等方面保障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协同性和一致性。

    二、青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成效

    (一)初步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智能体系

    智能交通顶层设计的谋划具有系统性、前瞻性,从“编规划、建体系、定模式、定标准”4方面开展智能交通工作。

    1、编规划

    编制了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方案,明确了信息化平台的顶层架构、职能、功能。

    2、建体系

    形成了综合交通数据支撑平台和监测预警与系统协调联动平台、安全监督与应急处置平台、行业监督与决策支持平台、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的“1+4”智能交通业务体系框架,积极推进智能交通27个应用子系统及相关标准规范建设。

    3、定模式

    确定了智能交通“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协调、分级建设、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三统三分”推进原则,保障智能工作有序、可控、高效。

    4、定标准

    结合当前建设需求,以构建智能交通标准化体系框架为目标,开展了5项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标准编制工作。

    (二)初步搭建智能交通应用基础环境

    依托新成立的青岛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汇聚行业数据,集成建设全市域全行业海、陆、空、铁、地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打造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实现运行监测、应急指挥、决策支持、信息服务四大功能。

    1、汇数据

    与交委所属单位、监管企业、业务协同部门紧密联系,汇聚经营业户、从业人员、公交、出租、地铁、两客一危、港航、民航、高速等方面动静态数据,初步建立数据中心。

    2、增采集

    自建126路视频,覆盖部分重点枢纽、场站、景区等的监测盲区。

    3、强装备

    增配100台车载GPS、165台手持执法记录仪、29台车载执法记录仪,完善交通科技执勤执法装备的配置保障。

    4、T-GIS搭建

    搭建交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T-GIS),集成交通分区、车辆、线路、道路设施、视频、枢纽场站、危险隐患、事件监测、应急资源、危险隐患等图层信息,为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基础。

    5、专用网

    组建交通运输专用信息网络,向上连接省交通运输厅,对内连接全委各直属单位和区市交通局、横向连接海事局、邮政局、电政办,向下连接主要行业企业,为智能交通系统运行提供基础链路保障。

    (三)初步具备交通行业监测调控能力

    面向行业运行安全监管的复杂局面,全局构建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平台,打造多元化、多样化、可视化的安全监管体系,实现综合交通运行监管“数字化、摸得着、看得见”。

    1、搭建交通运输GPS综合监管平台

    接入出租、公交、两客一危及其他运营车辆约2.3万辆车的GPS数据,实现对营运车辆的全过程实时监控、安全管理。

    2、搭建综合交通运行视频监控平台

    接入海量视频信号,对全市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重要场站枢纽、交通节点和交通集散地进行全天监控,实时掌控交通运行状况。

    (四)逐步增强交通行业监管应用能力

    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各板块的运行特点,建立起覆盖全面、协调联动信息化智能化服务体系。

    1、监管决策方面

    建设地面公交、地铁、出租车运行专题分析系统,实现运行动态可视化、监管指标体系化;建设公交线网调整与优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线网优化决策依据,为创建公交都市提供技术支持。

    2、安全应急方面

    对安全检查工作部署、执行、风险隐患点、应急事件进行记录管理,并进行协调处置。

    (五)逐步提供多元综合交通信息服务

    利用“2屏1播1热线”(电脑屏、手机屏、广播、12328服务热线),为市民提供公交、出租、地铁、航空等多模式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未来将增加户外屏等信息发布渠道。

    三、未来发展思考

    经过多年建设,青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建成了青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基础,构建了感知全面、资源集聚、决策科学、服务普及、标准完善的青岛市智慧交通发展框架。面对未来智慧城市发展和综合交通信息化总体发展需求,青岛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助力智慧交通建设发展

    随着当前各类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未来智慧交通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智慧交通建设势在必行。通过数据仓库、大数据技术加强基础数据挖掘、分析,深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将数据变为资源、变为资产,推进数据产品化和商品化,提升智能系统的分析、监测、预判能力。通过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5G网络技术强化海量数据的高效传输,解决当前在交通运输体系内存在的信息堵塞问题,充分开发各类智能场景应用,提升各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研判处置能力。

    (二)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推进智慧交通产融结合

    通过与智能交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合作,促进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速交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实现良性循环。通过成立智能交通行业协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智能交通建设。组织举办各类“信息化交通创客大赛”、区域性交通运输信息化高峰论坛等交流活动,邀请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集成企业、设备供应商等上下游企业、创业人员及创投资本参加,加强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Z].

    [2] 王宏武.5G技术在智慧城市部署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9):18.

    [3] 段琳.基于5G网络的智慧交通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5):62.

    (原文刊载于2020年第9期《中国交通信息化》)


  • 关键字: 交通运输
  •    责任编辑:suyanqin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