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眼,历经5年筹备期的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于2023年10月20日下午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下了帷幕。大会由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亚太、美洲、欧洲智能交通协会联合主办,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大会期间,共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境外参会代表近1000人),134家国内外展商参展,观展人次近5万,约有10万人次参观了大会户外演示区及技术参观路线,大会期间共召开122场会议,发布800场主题报告,录用论文311篇,会议规模、论文数量均创近几届大会新高。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倾注了部、省、市各级部门各级人员的大量心血和精力,笔者作为一名全程参与大会申办、筹备、举办等各阶段的亲历者,也想借此机会,分享一些大会的台前幕后、花絮新闻。
首先,想从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为何被称作智能交通界的“奥运会”谈起:作为一名智能交通领域的从业者,若不是现场参加过一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恐怕是无法真切地感受为何这个大会能够被称为智能交通界的“奥运会”,它的独特之处到底在哪里?第一,提前四年开始竞选举办权。按照惯例,每一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都要提前4年确定大会举办权花落谁家,将按照亚太、美洲、欧洲的轮换次序,从某一地区选择一个国家的一座城市来举办当届大会,因此,早在2017年底至2018年5月,苏州就代表中国开始积极“备战”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举办权的竞选活动,分别组团赴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亚太地区相关国家的智能交通组织进行了推介交流,介绍苏州愿意积极举办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的想法和愿景。最终,2018年5月7日,在日本福冈举办的亚太智能交通论坛期间,亚太智能交通协会的理事们经过投票,一致票选苏州成为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的举办地。这一重要事件也为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州成为了继2007年北京(第14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举办地)之后第二座代表中国来举办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的城市。这个大会也是时隔16年之后,再次来到中国举办。第二,提前一年交接举办权。笔者本人有幸参加了2018年在哥本哈根举办的第25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亲眼见证了象征着大会举办权交接的地球仪传递仪式,即大会举办权从本届大会举办城市传递到下一届大会举办城市,可谓是仪式感满满。那么,映射到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定于2022年10月召开的大会被迫延期到了2023年10月16日-20日召开,但为了不影响举办权的正常交接,迎着感染新冠肺炎的巨大风险,苏州派出代表团于2022年9月赴美国洛杉矶参加了第28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并在大会闭幕式上顺利捧回象征着举办权交接的大会地球仪,至此,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正式进入苏州模式。第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近年来,标榜着“国际”、“世界”、“全球”字样的会议论坛层出不穷,真真假假、孰是孰非,早已无法辨识。但具体到智能交通世界大会而言,为何说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仅用一组数据就能不辩自明。首先,来看看这个大会所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数量,今年在苏州召开的大会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参加,往前推的话,去年的洛杉矶世界大会上有64个,前年的汉堡世界大会上有66个,再看疫情前的2019年新加坡世界大会上则是有100多个(达到顶峰);其次,再来看看境外参与人数,仅仅今年苏州的世界大会上就有近1000名来自境外的参会参展人员,放眼全国各类大型会议,这个数字恐怕也是屈指可数的;最后,就是这个大会的语言要求,从大会的官方网站、演讲PPT、语言表达(除开闭幕式和全体大会用到同声传译外),清一色的要求必须使用英语,这也足以表明这个大会的国际化水准。
其次,再来谈谈“奥运”周期内苏州做了些啥,如何把握好这一重要历史机遇:其一,打造了一批智能交通示范项目。智能交通的建设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经年累月的打磨,就不会有夺人眼球的瞬间。因此,自打获得大会举办权以来,以“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为三大法宝的苏州,早早就开始了智能交通建设新跨越的谋划,利用近5年的筹备期,建设了一大批覆盖“水陆空”等多种交通方式,涉足数字孪生、自动驾驶、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新型技术的智能交通示范项目。具体来说,智慧高速方面,建成了全国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S17苏台智慧高速公路);智慧城轨方面,建成了集“自动开站、智慧客服、智慧运维、运营大脑”等特色于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智慧大脑技术成果先导示范站(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港田路站);智慧港口方面,建成了以生产作业无人化、装卸运输自动化为特征的苏州港太仓港区四期无人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并入选交通运输部“十四五”交通新基建示范工程;自动驾驶方面,聚焦苏州下辖的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等核心区域,创新开展自动驾驶出租、小巴、清扫、售卖等示范应用场景,全力打造自动驾驶出行示范城,并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智能交通先导试点。上述各个项目建设成果均在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期间做了精彩亮相。其二,开创了一项智能交通创新赛事。“以会促赛、以赛带展”也是筹备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的一项创新举措,早在获得大会举办权之初,苏州就在考虑如何能够将近年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优秀智能交通创新成果全方位展现在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这一国际舞台上。为此,从2019年开始,由苏州发起,延展至江苏全省,再拓展到长三角地区,连续举办了三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参赛作品数量逐届递增,获奖作品质量稳步提高,大赛组织架构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鼓励广大智能交通从业者的科技创新,激发产业界、高校界等不同群体的参与意愿,除了给予大赛获奖作品在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展馆内进行专题展示的机会外,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人社、交通、团委、工会、妇联等行业主管部门还分别拿出了省级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创新能手、青年岗位能手、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具有较高含金量的荣誉奖项。因此,近年来大赛上也涌现出了《洋山四期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江阴靖江长江隧道BIM协同智慧管理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等一大批优秀的获奖作品。上述作品也在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期间做了全面展现。其三,亮出了一张智能交通国际名片。为了促成苏州乃至全国智能交通骨干企业积极走出国门,也为了邀请更多国际人士来苏参加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整个5年筹备期,自2018年起,苏州就连续组团赴哥本哈根、新加坡、洛杉矶等地参加了每一届的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并在大会期间积极布设展台,充分展示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最新筹备动态以及苏州、江苏乃至全国智能交通建设最新成果。也正是基于上述一系列的赴外招商招展交流活动,让亚太、美洲、欧洲地区的各个智能交通国际组织以及企业圈更加地了解了苏州,更加地期许来苏参加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特别是此次大会期间,来到现场参加大会的国际人士都对苏州这座城市的国际化以及苏州智能交通发展的最新面貌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将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并带回国内积极参考。
最后,再一起来看看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现场,给出了哪些精彩亮相:一个是宣传造势方面。本届大会共有130余名记者注册参会,涵盖了央视、人民网、新华社、中国日报、路透社等40多家国内外知名媒体。大会相关活动新闻分别在中国交通报、新华社、央广网、人民网、环球网、路透社、荔枝网、看苏州、引力播等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媒体上进行了高频次、连续性的报道,累计收到近1.5亿次的流量关注和深度报道。特别是亚太智能交通协会秘书长山本昭雄、欧洲智能交通协会主席安吉洛斯·阿姆迪蒂斯、新加坡智能交通协会总裁雷安石等业内国际组织负责人均接受了大会独家专访,畅谈了智能交通发展理念,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苏州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第二是高层活动方面。大会期间举办了部长级圆桌会议、市长级圆桌会议两场高级别活动。其中,部长级圆桌会议在北京、苏州两地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由交通运输部李小鹏部长主持并作会议总结,李扬副部长、李耀光副省长出席苏州分会场活动。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拉维、马来西亚、尼加拉瓜、斯里兰卡、津巴布韦等6国的交通主管部门部长和部长代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亚太智能交通协会、欧洲智能交通协会负责人出席会议并发言。市长级圆桌会议在苏州相城召开,由苏州市施嘉泓副市长主持并作会议总结,来自法国布尔昆-雅里昂市、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德国里萨市、日本萨摩川内市、马耳他桑塔露西亚市、新西兰陶波市、罗马尼亚图尔恰市、武汉市、南京市、苏州市等10个城市的市长或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会上还审议通过了《市长级圆桌会议一致行动倡议》,参会代表们共同倡议,合力推动城市智能交通创新协同发展。第三是会议举办方面。大会期间一共召开了122场各类会议,主要包括全体大会、特别兴趣会议、科学论文会议、技术论文会议以及互动会议等。发言嘉宾包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理事长王笑京等一批国内业界大咖以及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峻屹等国外知名学者。第四是技术展示方面。其中,大会技术参观路线共9条,自10月16日至21日(六天)期间,累计提供了32场次的专题考察,共计接待技术考察超1000人次。大会户外演示项目共9个,五天大会期间吸引了超10万人次的参观,重点展示了无人驾驶飞行汽车、无人驾驶游船、高阶辅助驾驶等智能交通产品、设备及解决方案,为参会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前沿技术展示。第五是展览展示方面。大会展馆总面积为2.2万平米,参展企业共134家,其中境外展商24家。五天大会期间共计接待了近5万人次的参观。此外,为进一步促进产业交流合作,大会展馆内还开设了创新政策发布区,进行了5场产业发展政策推介活动。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的举办是一次展示中国尤其是苏州在智能交通领域发展的重要机遇,也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是技术的交流,也是思想的碰撞,对推动全球智能交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也想呼吁各方携手共进,为建设更加安全、便捷、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而共同努力!最后,精彩交锋、纵论未来,繁华姑苏、人间天堂。创新在这里接力,美好在这里延续,智能交通没有终点,于道共努力,千里自同风,有着2500多年的东方水城,苏州,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