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约车行业大局已定 双寡头竞争格局形成平衡 - 商用车联网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国内网约车行业大局已定 双寡头竞争格局形成平衡

    2016-12-01 09:44:22 来源: 智能交通网 评论:
    分享到:
      11月底,旧版本优步App将全面停止,原优步司机客户端将升级为“滴滴优步司机端”,这一次印证了商业世界的一个常识,行业老大收购行业老二只是为了让老二消失。就像一个投资人曾告诉笔者的,收购行为的发生不见得是为了市场份额,收购就是为了消除竞争。
      在滴滴的发展壮大史上,2015年2月14年宣布收购快的是其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16年8月1日宣布收购优步中国又成为其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这两次收购完成后,滴滴似乎完成了其一统中国网约天下的态势。对于网约车这个行业,投资者和硅谷人士认为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
      纪源资本(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指出,继中国之后,其他市场的打车行业也将进行整合。他曾表示,每个市场都将出现占主导地位的、排名第一的打车服务。
      路透社撰文指出这种观点极其狭隘,路透社采访的10位经济学家一致认为,这一不断增长的行业至少可以容纳两家成功的企业,同时也许还可以让其它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存在。
      而中国网约车行业的现实状况亦是如此。记得滴滴和优步合并后没多久,就看到了一则新闻,大意是滴滴要三个月灭掉易到。这个新闻能窥见滴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焦虑,亦能窥见滴滴极具想消灭竞争的野心。
      但笔者想在这里阐述下一个商业常识的问题,众所周知,出行行业的渗透率只有1%;新政颁布后,92%的城市对于网约车的政策仍相对宽松;中国的城市化率还亟待提升……种种的种种,这个行业为什么会成为风口,是因为大家都在赌未来,赌出行这个超级高频入口。
      攸关利益,竞争的发生都是因此。当然,在一个高频的风口行业里面,谈垄断,滴滴是有资格的,但有资格跟彻底垄断还是两码事,垄断也是需要有一系列硬件匹配。
      这10位经济学家表示,这一行业不具有传统上允许一家企业控制整个行业的因素。出现一家企业主导市场的状况,要具备这些因素:在基础设施上需要巨额投入,如建立移动信号塔或铺设管道;需要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客户被锁定于某项服务,很难投向另一家竞争对手。
      相比之下,启动一项打车服务需要的投入相对较低;其员工为合同制员工,对公司没有内在忠诚度和不需要专业技能;其免费应用可以在数秒内下载。不得不指出的是,这一次经济学家们对网约车市场格局的判断比硅谷和投资人士更贴近现实。
      从全球网约车市场来看,的确如此。Uber的挑战者也很多,包括美国的Lyft、东南亚的Grab、印度的Ola和纽约市新初创公司Juno。2015年初,美国投资大亨卡尔·伊坎(CarlIcahn)向Lyft投资了1亿美元,他告诉新闻媒体,他看到(打车行业)“有容纳两家企业的空间”。
      资料显示,在美国,Lyft去年其旗下司机增加了两倍多,达到了约31.5万人。从去年10月至今年5月,该公司年化营收增加了近一倍,达到19亿美元——这个数据并没有反映Lyft为许多乘客提供的折扣和促销优惠。
      而中国市场的格局来看,亦是如此。滴滴应该是在今年8月初提出三个月灭掉易到,现在三个月过去,易到安然无恙,且出现了连续9个月的增长。
      根据国内权威第三方数据机构易观最新9月移动出行市场的数据显示,易到月度活跃用户最新涨至511.33万人,相比8月上涨了约12%。据易观过去的整体数据显示,易到已经保持了连续9个月的稳定增长,创造了移动出行行业里最长的连续增长记录,滴滴、Uber最高峰时期也从未有过这么长的连续增长。
      诚如程维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所讲的,“我们告诉全世界,中国主场的比赛结束,接下来滴滴要打客场比赛。”确实,国内网约车市场已经形成了滴滴和易到两强争霸的格局。强大如滴滴,开始了向外扩张的步伐。函待
  • 关键字: Telematics 格局 网约车
  •    责任编辑:慧通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