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智能交通十大事件盘点(下) - 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首页 > 本网动态 > 观点 > 正文

    2018中国智能交通十大事件盘点(下)

    2019-04-11 09:33:34 来源:ITS114 评论:
    分享到:

    2018年的智能交通行业,看起来很纷繁热闹,热点频出,交通大脑,网约车监管,智慧出行,共享单车,智能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公路,多杆合一,主动安全智能防控……但在喧闹里似乎找不到焦点,ITS114在做十大事件盘点时,居然有抓不住“牛鼻子”的感觉,因为很多热点都是2017的延续,比如无锡的城市级LTE-V车联网示范,比如新一代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比如智能驾驶/车路协同,比如多杆合一,智慧出行,交通大脑,无一不是前两年的发展延续,首发、独创、影响全局/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很少。

    可以说2018年是我国智能交通高速发展或者爆发的前夜,是从一个高峰攀登到另一个高峰的暂时性低潮,或者说是蓄力阶段,在荣耀加冕之前,我们还是要来盘点一下2018年的十大事件。

    昨日,我们推送了2018中国智能交通十大事件之前五件大事,现为大家呈现2018中国智能交通十大事件之后五大事件。点击“2018中国智能交通十大事件盘点(上)”即可回顾阅览。

    事件六、交通运输大数据待强化

    2018年3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四个发展方向:运游一体化服务;旅游交通市场协同监管;景区集疏运监测预警;旅游交通精准信息服务。2018年12月,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在桂林召开全国运输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现场会,会议提出,到“十三五”末,全国 3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客运线路覆盖率达100%,形成种类丰富的运游融合供给体系,打造共享互联的运游融合信息系统,加快营造规范有序的运游融合发展生态,努力开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共促共赢的新局面。

    2018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首批交通运输大数据融合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其目的是推进交通运输大数据融合应用,提高交通运输智能化发展水平,经专家评审,确定“甘肃省交通运输出行数据与旅游融合应用项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行政审批一网通办系统及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试点项目、贵州省交通运输资源跨领域业务综合应用试点项目、天津市综合交通数据分析服务系统建设试点项目、天津、海南、甘肃、广西、河南、青海等省份的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应用试点项目”,公路货运企业运营状况监测分析应用试点项目,亳州市“互联网+全域守时公共交通”试点项目,山东高速公路政企数据融合应用试点项目,基于政企数据融合应用的农村交通运输综合服务平台(“通村村”)试点项目,长沙市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监测数据政企共享与管理服务应用试点项目,“畅行江苏”数据服务平台试点项目,广州一站式出行服务体系应用试点工程等18个项目为首批交通运输大数据融合应用试点项目。

    blob.png

    ITS114:交通大数据应用目前最成熟的,应该是交通智能视频监控大数据处理,其次是交通信号的多源数据处理,而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就显得略微清冷一些。也许是智能视频监控和交通信号大数据,都能够很直接快速的和出行者相关,所以有很强的现实需求,智能视频监控大数据以缉查布控为代表,全国联网,假套牌车/失驾毒驾/多次违法未处理/交通事故逃逸/嫌疑车辆布控等等基于图像识别的关联数据分析,而交通信号就更不用说了,与每一个出行者都密切相关。2018年12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所主办的“道路车辆图像特征人工智能识别算法竞赛”正式开幕,竞赛吸引了全国46家单位报名参加,其中企业29家,高校及研究院所13家,省部级实验室3家,交警部门1家。竞赛旨在充分利用道路监控视频图像数据资源,提高道路车辆图像特征识别算法技术在交管业务实战中的应用水平。看起来,交警部门目前对视频图像分析大数据还有更高的期望。

    交通运输与出行者密切相关的,大多是交通信息,交通诱导,但这部分提供者甚众,高德、百度、滴滴等,还有交警的路面交通诱导;实时公交也有诸如酷米客、车来了这样的商业化APP。所以交通运输大数据貌似只能用于宏观分析和交通运输管理决策了?

    至少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是个例外,和旅游出行者密切相关,而且由交通部门来做这个事情,理所当然,也更有针对性;另外,一站式出行也与出行者密切相关,多个运输主体的数据互通,不同环节的整合汇聚,其复杂程度要远大于单纯的路径规划,类似于12306的售票系统,只是并发访问量可能只是12306日常访问的零头不到。就商业化前景来看,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和一站式出行大数据,要远比智能视频监控、交通信号大数据更有吸引力,数据都在交通运输管理和运输企业手上,但交通运输行业内部能否诞生出大型的交通旅游服务联网企业或者一站式出行企业,我们有点怀疑。

    事件七、多功能智能杆件多地试点

    多功能整合杆件并不是新鲜事物,在2018年前,较大规模对杆件进行整合的是杭州,借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的东风,2015年发布《杭州市城市道路杆件与标识整合设计导则(试行)》,在2016年开展了大规模的杆件整合,根据杭州市城管委2016年的年度总结透露,在2016年杭州累计清除整合各类标识标牌和杆件11548处,整个西湖区都清理了一遍。2018年,杭州发布地方标准《城市道路杆件及标识整合技术规范》。

    2016年后,青岛、上海、昆山、深圳、济南等地开始进行杆件整合方面的工作,且尤以2018年居多,所有试点城市都发布了相关的杆件和箱体整合的设计导则。上海进度最快,在进口博览会的带动下,2018年完成了100公里道路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并计划到2020年,上海将累计完成470公里道路相关整治,内环内架空线入地率从29%提升至62%,道路立杆减量不低于50%。2018年,深圳前海、南山、福田、坪山、龙岗多区域多路段都已经开始试点智慧杆项目,尤其是要建设智慧道路的侨香路,被当地视为示范应用。此外,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建设发展行动计划( 2018—2020年)的通知》,通知明确到2020年,深圳基本实现多功能智能杆在全市主要干道的全覆盖,建成多功能智能杆管理平台,促进城市感知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交通出行等领域的城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国一流。目前正在编制《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 三年建设规划(2018—2020年)》和《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分析》。

    2018年7月,天津生态城首批近400组智慧灯杆已投入使用。智慧灯杆可实现灯杆运行、环保气象、安防监控、交通出行、城市运维等五大类信息的收集与监测分析。

    ITS114:现在市场上能够提供多功能杆件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但仍需要需求来引导提升多功能杆件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下的集约化、美观、信息明晰等需求,更要满足面向未来交通、未来城市的需求。

    钱红波副教授在2018年10月的中国城市智慧交通大会上就曾表示,上海的杆件整合将合杆分成了四层,分成了不同的高度层,每个路口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施情况设置相应的设施,同时上海的杆件是可扩展的,管网设计下留有一定的通道,可满足今后五到十年的需求。什么是未来五到十年的需求?至少有两个我们可以确认,一是5G网络,二是V2X设施,充电桩也可以加载进去,一些城市实施了道路停车收费的,也有在设置路边充电桩。

    此外,多功能智能杆件一定是多样化产品,因为不同的区域对多功能智能杆件的需求不一样,最基本的只是杆件整合,而可以加载的功能包括:路灯、指示牌、警示牌、信号灯、电警、安防监控、汽车电子标识读写器、WIFI、充电桩、气象传感、5G、车路协同RSU等等,这就决定了产品的多样化。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因此也会对投资建设、管理、运营模式带来困扰,这也是为什么多功能智能杆件到目前为止,无法持续发展的原因。商业模式的建立,是决定多功能智能杆件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和车路协同V2X面临的困境类似,一个产品的应用、维护涉及多个部门、企业,谁来投资,如何管理,谁来运营等等,都是有待摸索完善的问题。

    事件八、公交都市正式命名

    2018年下半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组织专家组对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进行全面的验收,包括郑州、苏州、宁波、杭州、武汉等,验收程序包括汇报会、部门质询、核查台账、现场查验等环节,已知苏州、宁波通过了验收。

    2018年12月12日,交通运输部下发通知,正式命名北京市、天津市、大连市、苏州市、杭州市、宁波市、郑州市、武汉市、长沙市、广州市、深圳市、银川市等12个城市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加上2017年底的上海、南京,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正式命名的城市为14个。

    此外,近两年来,江苏、浙江、河北、贵州、河南、安徽等省相继开展了省一级“公共交通优先示范城市“建设,公交优先概念继续下沉到四线、五线城市以及县区。

    ITS114:自笔者2007年进入智能交通行业,公交优先的概念已经提出,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应是这个领域最早的政府文件,当时就已经提出了大力发展公共汽(电)车,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建设公交换乘枢纽,适度发展BRT等,同时推动公交行业改革,推行特许经营以及民退国进,提出保障公交场站用地。在保障公交优先方面,当时也已经提出了信号优先和公交专用道保障。

    但十二年过去,公交优先仍然任重而道远,2005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2365万,2018年私人小汽车破2亿!十三年增长了近9倍,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却也说明了我们的公交优先并没有跟上社会发展速度。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自2011年开始启动,2012年发布第一批15个城市,2013年发布第二批22个城市,共37个城市,其中获得命名的上海、天津、苏州、广州、宁波、杭州、银川是第二批试点示范城市。暂未获得命名的试点示范城市有:济南、石家庄、太原、哈尔滨、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第一批)、保定、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合肥、福州、南昌、青岛、新乡、株洲、柳州、海口、贵阳、兰州、西宁(第二批)。

    从试点示范城市的验收情况来看,也说明我们的公交优先还有待加快加强,直到2018年,还有公交都市试点城市的智能化项目未招标

    事件九、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自2000年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批成立以来,已制修订技术标准6类184项,正在制定标准项目60余项。2015年,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标准化工作体系,加强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工作,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原公安部交标委基础上筹备组建全国交标委。经国家标准委组织专家评审、公开公示,2018年10月,国家标准委公告全国交标委正式成立。

    2018年11月17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委会在雄安新区召开,会议期间,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签署《关于加强汽车、智能交通、通信及交通管理C-V2X标准合作的框架协议》。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负责牵头组织开展C-V2X相关交通管控设施、车辆电子身份鉴别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2018年12月18日,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召开。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杜航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李江平就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工作情况,以及全国交标委的主要目标任务作了报告。交标委由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长李江平,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长君,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斌,同济大学马万经教授,清华大学李瑞敏副教授,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戴帅,以及南京市交管局总工顾怀中等19位交警,无锡华通邱红桐等18位企业代表,总共57名委员组成。标委会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根据需求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等。

    blob.png

    ITS114: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最大的意义应是将公安交通管理行业的技术标准更有把握升级为国家标准。此前,机动车电子标识系列国家标准,“怀胎五年才生产“,拿到“准生证”后,却发现推广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此次标委会成立后,有一个动作就是组织开展C-V2X相关交通管控设施、车辆电子身份鉴别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汽车电子标识将很大可能成为未来智能驾驶车辆的法定电子身份标签,包括路侧设施的身份唯一性,也很可能由RFID+数字编码双重确定。

    未来智能交通的特点一定包括跨领域、跨部门应用将会比较普遍,比如多合一智慧杆件、智慧机箱、车路协同、自动驾驶、重点车辆监控等等。如何让交通管理更为安全和更高效率,在跨部门、跨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中获取先机,强势的公安交通部门应该会尽量避免再出现机动车电子标识国标迟迟未能出台的事件了。

    事件十、“大脑“继续”发育“

    根据ITS114的统计,2018年我国“城市大脑“公开招投标项目市场规模近12亿,“大脑“概念的始创者阿里云拿下9亿多,如果加上关联公司“衢时代大数据科技“所中标的6000万项目,达到9.7亿;华为获得近9千万的佛山南海城市大脑项目。

    根据ITS114记录,这两年来,以“大脑”为名的交通集成指挥系统或综合交通运行指挥系统的新闻报道,有厦门、济南、衢州、珠海、海口、深圳、广州、贵阳、宣城等地,在城市大脑下开展工作的,有杭州、上海、北京海淀等。

    政策方面,2018年1月30日的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公安部副部长李伟发表讲话,两次提到“大脑”。在谈成果时提到,各地积极拓展治理交通拥堵、出行难等城市病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上海不断巩固深化交通违法大整治成果,杭州、南京、深圳、重庆建设城市“交通大脑”……在谈要求时提到,要构建城市交通智慧大脑,加快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状况自动感知、交通态势自动研判、信号控制自动调整、交通违法自动监测、路况信息自动发布。

    2018年年初,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印发《2018年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要点》。工作要点包括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治理水平、深入贯彻大数据发展战略等六章共25条工作重点说明,也有强调“交通大脑“。

    2018年6月19日,在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阿里云ET城市大脑正式宣布向与城市治理有关的全部生态参与者开放平台AI能力,高德地图联手阿里云正式发布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战略,城市大脑·智慧交通公共服务版将首先在国内50个城市落地,预计平均为用户的每次出行节省时间10%。

    blob.png

    ITS114:“大脑“已经深入人心。”大脑“最先在交通管控领域大展拳脚,随后进入到政务、医疗、旅游等领域,在交通领域也逐步向公交、高速公路信息化等领域转移。

    关于“大脑“的评述已经很多,ITS114也不敢班门弄斧,只希望”大脑“不只是简单的数据汇集,更应该是数据碰撞以及线上线下的联动。”大脑“的玩家也不应该只是阿里、腾讯、华为。

    最后的话

    一个礼拜盘点完2018年的智能交通行业十大事件,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智能交通的外联内引会越来越普遍,诸如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多功能杆件、第三方支付的交通应用、多义性路径识别、公交优先、治超等等工作或者技术,在智能交通中越来越不是单独的存在,往往是跨管理部门、跨政府和商业、跨省市的存在。

    如何为多功能的智能化产品、系统寻找合适的运营管理模式,设计出合理的商业模式,明确政府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将是智能交通行业下一步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大脑“或者交通管理勤务机制改革是智能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那么多功能智能化产品和系统建设,也是我国数字社会建设的必然产物,子系统到中系统,再到大一统,一个城市的所有电子数据都被汇入一个信息系统中,影响和支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或许有些科幻,但正在变成现实。


  • 关键字: 十大事件盘点
  •    责任编辑:刘艳
  • 延伸阅读!

  • · 2018中国智能交通十大事件盘点(上)(2019-04-10)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