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管控会是打开机动车电子标识市场的钥匙吗? - 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首页 > 本网动态 > 观点 > 正文

    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管控会是打开机动车电子标识市场的钥匙吗?

    2021-01-29 09:30:23 来源:its114.com 作者:ITS114 评论:
    分享到:

    此前推送的“减量控大”,电动自行车有效管控的技术和模式浅谈提到,8月底,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在海南琼海组织了用于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非现场执法的射频+视频一体抓拍设备的高温测试,包括江苏本能/苏州科达、海康威视、大华股份、金溢科技、高新兴等5家企业参与,大概率将是第一批射频+视频一体抓拍设备的提供商。

    ITS114在策划本次专题时,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苏州科达以及高新兴、金溢科技等都有联系采访事宜,但也许是因为产品尚在测试,最后只有3家企业回复了采访,我们来看下这几家企业在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非现场执法技术应用方面的想法和进展。

    受访嘉宾: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共服务事业群公安行业总经理 邹辉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警行业中心产品和解决方案部总监 张权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产品经理 张世一


    号牌,电动自行车管控的牛鼻子


    首先来看对车辆登记与号牌管理的看法。

    据了解,对于电动自行车号牌,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发布了指导意见,基于汽车电子标识核心技术,在电动自行车物理号牌中嵌入符合GB/T 35789-2017标准的超高频RFID标签芯片,号牌采用一体化设计,外形尺182mm*92mm*3mm(±0.5mm),号牌采用特殊印刷工艺制作,整体具备反光、防伪、防复制性能。

    海康公共服务事业群公安行业总经理邹辉表示,电动自行车实行牌照登记、备案,不仅是有效管理电动自行车的手段,更能有效协助城市精细化治理。

    人、车、牌的电子化绑定一方面可以有效监管违章行驶、乱停乱放、盗抢、肇事逃逸等行为;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有身份”的驾驶员,天然能提升驾驶的自律性,减少违章和不文明驾驶行为。

    整体上讲,电动自行车牌照的登记、备案措施,有助于提升道路出行安全,优化道路行车及社区停车秩序,减少因违规充电导致的火灾事故,助力肇事逃逸和盗抢行为的追逃等。

    以终为始,实行电动自行车牌照的登记、备案目的是提升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水平。因各地的牌照尺寸规格等都不一样,且考虑到合法性验证和便捷读取问题,牌照最好是电子车牌,内嵌RFID芯片作牌照合法性验证,也便于非接触式读取,同时牌照正面应印刷二维码,同步提供更加便捷广泛的读取手段;

    牌照的分类应充分考虑电动自行车的行业特征,如快递外卖车辆可以作为一类,超标车辆可以作为一类,其他一般性车辆可以作为一类,不同类型的车牌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特殊标记区分,在视觉上提供清晰的辨识度。

    苏州科达和海康威视的看法一直,同时他们的看法和现有部分推行嵌入RFID芯片的城市所推行的号牌样式基本一致,包括上海、杭州、深圳、南宁等。这里面,上海电动自行车已经接近800万,外卖、快递等高强度使用电动自行车数量接近80万,杭州深圳南宁的电动自行车数量也都超过了300万,而深圳很早就推行禁电措施,但即便如此,其数量也已经超过了机动车数量了。

    这说明,即便是一线城市,要禁绝电动自行车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堵不如疏,只有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有效管控,分配路权,才是解决之道。

    要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有效管控,电动自行车大量上牌形成规模,所建设的监测设备、抓拍设备才越有价值,参照梅特卡夫定律(一个网络的用户数目越多,那么整个网络和该网络内的每台计算机的价值也就越大)。

    苏州科达交警行业中心产品和解决方案部总监张权就认为要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有效交通管理,不论是现场或非现场的身份识别和数据快速调取,就必须要将大范围的车辆上牌,不仅针对于新车,也需针对在用车,而且,实现有效交通管理另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不仅仅有交警参与,还需要各级政府和基层管理机构的支持与配合。

    ITS114了解到,一些地区的电动自行车上牌,就由街道办协助,一些城市的市场监管部门会会同交警、街道办去检查电动车销售点、二手车买卖点。

    那么RFID是否应该成为电动自行车号牌的标配?海康威视表示,应该成为标配,RFID是一种天然具备加密验证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便于非接触式非光学式读取,这样实现的人、车、牌绑定更加的客观。

    苏州科达则认为,由于各地标准不统一,号牌在外观上有较大区别,这样对于视频识别设备厂商来说,都带来较大的适应性开发工作量。而且电动自行车由于保有量大,人(如后排骑车人)、物体(如雨披)等无意识遮挡号牌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此时加入数字化的无线通信对于车辆身份的精准识别就有很大帮助,通过视读+机读的方式可以确保至少有一方数据告知车辆身份。

    但即便是嵌入RFID标签,部分城市选择的是有源标签,部分采用无源标签。那么是有源的好,还是无源的好?

    苏州科达表示,有源标签是全向识别,很多情况下对于车辆的运动方向无法准确判定,尽管可以通过软件算法来确认方向,但是从车辆违法稽查准确率和与视频识别匹配的角度来说,相比于定向识别还是有所欠缺。另外,有源标签所在的2.4GHz频段为国家无线电委员会定义的公开频段,有许多无线电应用在此频段会产生干扰,而且所执行的空中接口协议标准通常是私有协议,缺少合格的数据加密保护。

    而无源标签采用920-925MHz公安部机动车电子标识专用的频段,并且有相应国标、部标作为支撑,有严格的空中接口加密保护。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有源电子标签由于带有电池和收发电路,不仅使用寿命有限,而且造价要比无源的标签高,且理论上无源标签是永久寿命的。


    前后端结合,实现有效识别、管控


    其次,来看下三家对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非现场执法设备和技术的看法。

    海康威视表示,公司已研发出双基一体化电动自行车感知设备,配套的牌照登记管理软件和行为管控软件。双基一体化电动自行车感知设备包含视觉感知、RFID感知以及数据融合模块,在车辆通过时,可通过视频识别其行为并将RFID感知读取到的车辆信息进行同步合成,统一输出;

    牌照管理软件提供牌照预约、信息登记等功能;

    行为管控软件主要是针对违章行驶、不文明行驶、乱停乱放等行为进行监管取证和数据统计。

    苏州科达也表示,研发出类似产品,其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抓拍系统由前端抓拍单元、LED补光灯、智能终端服务器、管理平台组成;

    前端抓拍单元负责对路口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对闯红灯、逆向行驶、未戴头盔等违法行为进行自动检测,同时进行违法行为分析、号牌识别;

    LED补光灯可在夜间等低照度环境下为抓拍单元提供光源补充,确保夜间对电动自行车辆违法行为的有效抓拍;

    智能终端服务器可对前端抓拍单元进行接入、管理,同时所抓拍的违法照片及违法视频进行存储、转发,将数据推送至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可实现对前端抓拍单元所采集数据的可视化展示、设备状态监测、设备远程配置、数据二次处理、违法信息审核、违法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

    视频+射频的双重采集手段可以更加提高电动自行车非现场身份识别的准确率和成功率,为非现场执法的两大要素“身份+证据”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并且由于电子化证照在数据多样性方面可以提供诸如车主身份、车辆归属单位(外卖、快递公司)、通行权限等信息,为实“非现场识别+现场执法”也带来便利。一体化前端解决方案从车辆身份电子化建设投入的角度来说,本身具有通过“二合一”降低总体成本优势;此外,身份电子化从人延伸到车也是必然方向,采用一体化设备不仅眼前可以使交警提升电动自行车违法识别的成功率,在条件成熟的地市,开展针对机动车电子标识应用时也可以一机多用。另外,在跨行业(交通、保险、银行等)、跨部门(公安治安、消防等)也有额外的用武之地。 

    视科技则暂时没有视频+射频一体机设备,其智能交通产品经理张世一表示,宇视科技现有智能交通抓拍相机,可通过算法升级支持电动自行车记录、特征识别及违法行为抓拍等功能。

    此外,ITS114了解,高新兴也推出了电动自行车违法识别的射频与视频一体机,并开发出配套的新型电子警察监控系统,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射频视频双基结合优势,利用射频数据对视频数据进行补充和校正,自动识别抓拍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及不佩戴头盔的违法行为。

    苏州科达、海康威视的方案都是前后端结合,前端是双基识别,后端则复用视频数据平台,支持各种技战法。但前端是为主,还是后端为主,可能不同的城市会有不同的选择,这和城市交通环境和投入深度相关。

    如果不是射频+视频一体化设备,单靠视频设备可以吗?当然也是可以的。海康威视、宇视科技、苏州科达都表示,其最新的电警卡口设备已经可以支持机非复用,但前端设备要内置检测算法及高算力芯片。那么能采集哪些违法行为呢?基本上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不戴头盔、载人等都可以,但苏州科达更为细化,可以对直行闯红灯、左转闯红灯、违法闯入高架、违法闯入隧道等违法行为进行识别抓拍。

    但单视频设备的识别率、抓拍率,必然会受到诸多条件的影响,所以补光和布设环境就比较重要。而且,电动自行车号牌一般只在车尾安装,车牌尺寸也较小,且行驶轨迹变化太多,往往是成群结队通过路口,要做到精准识别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对部分突出的违法行为进行识别抓拍。种种因素都对单视频设备的安装、识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苏州科达表示,其设备采用前端后向识别模式,来实现对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不佩戴头盔行为进行识别和抓拍;设备一般安装在电动自行车车道的上方,如该路口有常规机动车电子警察设备的,可在原杆件进行反向延伸,进行共杆安装,抓拍距离常规下也和机动车抓拍距离相当。安装角度能使抓拍单元的场景覆盖整个电动自行车道,并能有效识别到车尾号牌。

    宇视科技认为,识别准确率需要根据场景具体判断,比如大量电动自行车在同一车道行驶时,互相遮挡严重,指标必然降低。电动自行车非现场执法设备的最优安装场景是正对电动自行车道;车头识别如要确认身份一般需要借助人脸对比定位,准确度不容易保证。

    那么复用已有电警、卡口、治安监控所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可行吗?

    苏州科达表示,由于电动自行车辆的违法行为抓拍要求高、检测识别难度大、处理算法复杂,若复用现有电警、卡口设备,将难以保障系统的算力要求,会对违法行为的实时抓拍处理将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电警、卡口对机动车辆抓拍处理的效果;

    并且在一些场景下,电动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完全分离,机动车道的电警、卡口无法抓拍到电动自行车道,需要单独在电动自行车道部署抓拍设备;

    并且由于机动车与电动自行车的抓拍角度略有不同,若复用现有电警、卡口设备,将会对系统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识别的准确度产生影响。

    电动自行车非现场执法与现有警力勤务调度之间,如何协调,才能让执法更有效,更有威慑力?

    苏州科达表示,应该以后端平台为中枢,对电动自行车辆的违法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并通过人脸识别、轨迹刻画等人车管理技术为路面上的机动警员提供基础信息;指挥中心根据区域态势对外场执勤民警进行统一调度,警员根据调度指令及基础信息对违法区域及违法人员进行监管及处罚,提升交警部门道路管控的威慑力,扼制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的发生。



    未来,实战将检验技术


    第三,电动自行车非现场执法设备和系统的应用,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趋势?电子标识会成为主要识别方式吗?


    海康威视认为,电动自行车非现场执法更多是提供一种定向的教育手段,而非聚焦在执法上。考虑到全国电动自行车的体量,电动自行车非现场执法将是一个较大的市场,电动自行车与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同源,如果电动自行车领域验证较为成功的话,相信能给汽车电子标识市场一个很好的借鉴。

    苏州科达则表示,未来的电动自行车非现场执法系统将从目前的视频采集为主,逐步发展到RFID视频+射频一体化的技术模式,确保对电动自行车辆信息做到准确采集,对违法行为能够关联到到实际的驾驶人员,以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的现象,降低因电动自行车违法行驶而引起的交通事故量,以实现道路交通的有序通行。

    电动自行车电子标识与机动车电子标识从技术角度一脉相承,一套路侧设备可以复用于两种车辆类型。然而涉及非机动车安全问题相比机动车日益严重、新国标和“一盔一带”要求的出台,以及非机动车的更换频率,都加速了非机动车电子标识的率先推广。据了解在某重点城市的一试点非机动车电子号牌的城区,短短半年间,涉摩涉电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9.5%,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1.38%,已安装电子号牌的驾驶人0伤亡。

    所以科达认为,非机动车电子号牌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交通文明秩序、积极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将是智慧交管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随着管理效果的显现,越来越多的市区县会加入到新型非机动车管理的队伍中来,并且已开展机动车电子标识管理的城市会进一步加强整合,尚未开展机动车电子标识管理的城市在非机动车管理良好效果的激励作用下将更有信心、加大投入建设涉车综合管理体系。

    宇视科技则强调,用户会选择最简单、高效的技术方向,目前还要看相关技术后续的发展;各种方式都会得到落地应用,最终要看哪种技术建设成本适中,效率高,便于用户使用。未来,电动自行车执法会成为交管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成为打开机动车电子标识市场的钥匙,还需要看电子标识技术是否能帮助交警用户真正解决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问题,还需要看技术后续的演进和迭代。

  • 关键字: 交通管理
  •    责任编辑:黑萝莉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