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泊车事件对城市停车行业的警示 - 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首页 > 本网动态 > 观点 > 正文

    慧泊车事件对城市停车行业的警示

    2023-05-25 09:16:41 来源:www.its114.com 评论:
    分享到:

    南宁慧泊车收费过高被集中吐槽、上热搜一事,到目前应该是要告一段落了,收费标准、范围都已经做了一些微调,之后可能还会有较大的调整,另外市领导也出面鞠躬致歉,能够压一压舆论之火。

    01各地的道路泊车收费标准

    起源是什么呢?

    是收费过高吗?南宁是15分钟内免费,15分钟后开始收费并且不封顶,一类区域一天最高收费达102元(晚9点到早7点半免费)。来对比四个一线城市:

    深圳一类区域前30分钟3元,3个小时内,每30分钟10元,全天停车要208元(晚上八点到早7点半免费);北京一类区域15分钟内免费,首小时内每15分钟2.5元,首小时后每15分钟3.75元,夜间(早7点到晚7点)每两小时1元,一类区域全天停下来181元;上海内环线内首小时15元(如果是智能收费,前半小时每15分钟收费4元,后半小时7元),此后每半小时收费10元,夜晚不免费,上不封顶,全天最高475元;广州中心区首小时每30分钟5元,2~3小时每30分钟8元,3小时以后每30分钟13元,晚9点半到早7点半免费,工作日全天封顶328元,但是非重点区域全天封顶仅26元。

    以上所列都是道路泊位,且都是一类泊位或者中心区域的泊位。这么看下来,一类城市的重点区域道路泊车收费都不便宜。

    再选两三个同为中西部的省会城市来比较下:

    长沙核心区域道路泊位首小时每15分钟收费2元,首小时后每15分钟3元,晚8点到早7点免费,也就是全天收费最高152元;南昌一类泊位前15分钟免费,首小时5元,第二、三小时每小时加收3元,第四小时起每小时5元;夜间时段为20:30-次日7:30,按次收费,一次5元,也就是全天最高66元;与南宁临近的贵阳,无免费时间,一类区域每半小时4元,夜间停车7元/次,全天最高111元。

    对比来看,南宁道路停车收费算高,但绝算不上很高。那么一类区域范围大吗?如图所示。

    640.png

    02为什么会上热搜?

    那么为什么南宁慧泊车会成为一个事件,上了热搜,最后让省市政府都要出面来平息“怒火”?

    首先应该明确,道路停车位是为了弥补泊位数量不足,而占用了公共道路划设的,占用公共道路资源,使用者为之付费是天经地义。另外,道路泊位的功能就应该只是用于临时停车,或者用于老旧城区停车资源的补充(夜晚停车),而不是长期停放。基本上所有城市的道路停车收费标准,都是按此思路去设计的,并不是南宁如此。

    其次,对比经济发展水平,南宁收费标准确实有一点高,尤其是现在,经济恢复不如预期,就业和收入也不及预期,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草木皆兵。尽管价格杠杆是调节停车供需压力,提升道路泊车周转率的利器,只是如果没正确使用,或者接受度太低,也就没了作用。

    第三,道路停车逃费是绝大多数实行了道路停车收费城市所要面临的问题,像南宁这样欠了上万的也不少见,只能说平时追缴手段太少,累计公示的时候,金额就有些惊人。

    第四,按理说道路泊车收费影响的只是经常用车之人,其他没有机动车的人,应该对这个收费政策或者执行收费政策的企业无感,但南宁却要对电动自行车停放收费,虽然收费很低,而且十多年前就开始实施,但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一个月几十块钱也是支出,因而南宁慧泊车闹到全民反对,也可以说是“运营不当”。

    第五,南宁慧泊车和某区法院签订备忘录,希望借助法院追讨停车欠费。这事在城市停车行业内很常见,不少地方停车运营公司通过公示、批量起诉来追缴停车费用,法院也可以查询其停车数据来寻找对拒不执行的案件当事人车辆。当然,签订合作备忘录可能存在问题,但是以正常的法律手段来起诉欠费人,法院一般会通知当事人以及促成庭前和解,普通小民接到起诉通知,几乎百分之百都会缴清费用。那么南宁慧泊车和某区法院合作,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弹呢?

    大概率还是因为之前欠费的人多,虽然平时看起来不多,累积起来的欠费却是几千几万。这事合理吗?如果对他们免缴,那对之前缴费的人公平吗?

    第六,泊位划设不合理,收费政策一刀切。从抖音、微信短视频的吐槽可见,也可从后续的调整政策可见。

    第七,舆情回应不及时。

    03对城市道路停车运营者的警示

    首先,要明确一点,收费标准或者说收费高不会是影响运营成败的主要原因。收费标准的制定、公示,这都不是运营公司所能决定的,不管运营公司是国企还是民企。收费标准多是各地方发改委来公示出台,制定一般也是由发改委、以及主管单位(交通、交警等为主)来牵头。这个锅盖不到运营公司头上。

    其次,停车收费一定要有较长时间的付费习惯培养期,同时也一定要有较为完善、合理的追缴手段,欠费到一定金额(500以上)就要安排专人来追缴,在限期内缴清的,可以给予折扣。

    再次,道路停车收费是利用公共资源提供服务,就一定要考虑到公众利益,比如非机动车停放收费可以免费,也可以提供包月、包年优惠服务;比如医院、学校、停车紧张的老旧城区,就要适当的给予停车优惠或者延长免费停车时长。医院周边可以划设绿色泊位,限时半小时,超出时间经提醒后还未驶离按违停处理。

    第四,追缴手段,虽然借用执法机关最为简单有效,但也可能反噬。所以做到合法合规,最为重要。最好的就是像深圳这样,逾期不交,视为违停,直接由停管工作人员代贴罚单,但没有几个城市有深圳这样的立法权。

    第五,停车收费劳务外包要谨慎,队伍太多,不好带。

    第六,舆情回应要及时。

    04对城市停车行业的影响

    估计城市停车行业很多人最近都有点担心,南宁慧泊车事件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尤其是正在操盘将停车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特许经营权项目的人。

    2023年3月,ITS114共统计到51个城市停车特许经营权项目的中标信息,其中有36个有具体的特许经营转让/拍卖金额,总盘子181亿多;共统计到60个招标项目信息,其中49个有具体的转让/拍卖金额,总金额177亿,一个月就有这么多,而且前四个月基本上都保持在高位。

    就目前统计到的近两年数据,广西并不是特许经营权项目泛滥的省份,项目数量最多且频次最高的,目前来看是贵州,一个市有四五个特许经营权项目;其次特许经营权金额最高的(相对泊位数量、收费标准而言),应该是浙江的几个县,一个县、县级市,几十亿的特许经营权项目,虽然浙江富庶,但几十亿还是有些离谱,毕竟只是个县级市。温州瑞安一个县级市的绿色智慧停车基础设施项目第一期贷款,就有133亿,其中99亿用来购买停车特许经营权,然后33亿用来建设。

    像南宁慧泊车被爆出来用25年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了72亿,行内的人都懂,抵押贷款用去哪了?现在负责各地道路泊车运营的,多是类似城投、交投或者其他承担城市基建的平台集团下属公司,城市建设需要钱,之前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也要钱去还,房地产财政已经走到水穷处,就只能想其他办法。这也是今年特许经营权项目暴增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查明慧泊车用特许经营权获取贷款不合法、或者不合理,那么城市停车行业将经历一次重大打击,今年、去年的项目可能要被推翻,已经抵押贷款的,又怎么办?目前的回应是,南宁慧泊车25年经营权抵押贷款72亿的事情,还只是框架合作协议,还未进行到实际放款阶段。

    这也警告各地政府,停车特许经营权项目一定要有合理评估,也要有定期的运营评估,为了贷款而做特许经营权项目的评估,很多都经不起推敲,甚至一眼看上去就很离谱。比如南宁慧泊车的25年经营权抵押贷款72亿,有人算了,按3%的利息、等额本金的方式,一个月要还4000万以上,3万个道路泊位计算,平均每个泊位要实现1400的收费(这还不算人工、系统等运营费用),当然,这72亿不大可能一次性批复,但估值还是很离谱,却也是这个行业这两年常见的事情。

    05事件的背后

    事件的背后折射了一点,那就是地方财政紧张,在房地产发展向下,土地财政、土地金融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地方融资平台需要换一些玩法来获取超前建设的资金。本质上,土地财政、土地金融以及很多城市这些年来的城市建设,就是用未来的钱来做现在的事情,但现在应该是持续不下去了。与此同时,疫情后的经济恢复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就业形势较差,裁员降薪更是常见,民有所怨。

    对智慧交通行业有影响吗?至少目前收到的信息来看,智慧交通行业今年可能比2022年更不乐观。

    最后,但愿慧泊车事件能让行业更健康发展。

  • 关键字: 智慧停车
  •    责任编辑:不现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