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涛:互联网运力集群趋势分析 - 商用车联网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张景涛:互联网运力集群趋势分析

    2015-01-19 19:18:36 来源:易流科技微信 评论:
    分享到:

    1月17日,由物流沙龙主办的"物流+互联网"跨界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马哥孛罗酒店隆重召开。易流科技董事长张景涛作为特邀嘉宾在会上作了题为《互联网运力集群趋势分析》的主题演讲。围绕互联网对服务业的影响、互联网对公路运力的影响。互联网运力集群的特征以及货运APP创新应用思考四个方面展开的内容,赢得参会嘉宾的认可。以下是根据物流沙龙提供的速记稿整理:

    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深圳易流科技的张景涛,在讲今天的话题之前,我想先声明一个问题,我看到册上面印了易流科技,括号是好多车。好多人认为这两者是一回事。其实不然,我借这个机会澄清一下易流跟好多车是什么关系。我从事物流行业12年,一直在做物流信息化的工作,易流之前给大家的印象可能就是做物流GPS,其实不尽然,具体来说易流是一个基于GPS北斗面向物流行业,提供透明化、智能化平台管理服务的公司,在过去的8年里,我们服务了7000多家物流企业的30多万台货车,一会儿有数据可能会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觉得物流行业未来是一个高度共享,高度协调的行业,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把资源全部垄断。我们为什么做好多车?有部分原因是被逼的,在跟物流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人向我们要一些数据,要一些信息。比如说我缺哪一条线路上的资源。易流既然跟这么多企业打交道,管理这么多车辆,能不能提供一些支持?虽然我们一直在做这件事,但是大量类似的需求也让我们很郁闷,因为这毕竟不是我们的主业。

    后来,特别是2013、2014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我们也在想是不是可以把行业的资源通过平台的方式共享出来。因此我们做了好多车。其实好多车定位还不是车货匹配的平台,我们更愿意把它作为一个运力信息服务平台。刚才卢总(宝供物流执行总裁卢立新)讲的很好,平台有两种,一种是信息类的,一种是交易类的。我觉得平台未来从信息类走向交易类也可能是一条路径。现在好多车定位还是一个信息类平台。

    卢总刚才谈了生态的概念,我想从互联网的视角谈一谈未来很聚焦的行业-"运力",这个行业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说未来可能存在什么样的趋势?今天会议的主题是"互联网和物流的跨界",我觉得强调的是融合的概念,实际上物流行业被互联网化是必然趋势,所以我觉得我们所有人必须拥抱互联网。我们在探讨这个大话题之前,先看一下产业背景。

    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产业互联网时代。区别于以往的消费互联网,整个消费互联网发展特别快,主要是以个人为中心,比较强调眼球经济。而产业互联网的主体变成了我们所有的企业,可以行业细分的产业都会参与进来。最明显的是回归流程再造,回归价值重构。包括产业互联网里面最典型的一些应用,现在讲的比较热的就是工业4.0,生产制造产业讲大规模定制,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物流绝对属于产业互联网一种典型应用和代表。

    我分享的内容有四个方面;互联网对服务业的影响、互联网对公路运力的影响。互联网运力集群的特征以及货运APP创新应用思考。

    现在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其实是一个O2O的时代,这个O2O,跟原来B2C、B2B时代最大不同是对于服务性产业的机会,B2B和B2C更多是讲商品的销售,在过往的十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成就了一批优秀的公司。包括像BAT、京东这样的公司,但是为什么这两年快速兴起的O2O的产业会成为热门?我觉得跟我们物流行业有关。

    O2O跟原来的互联网不太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两个特征;1、位置服务。现在很多商业模式都是本地生活、分享经济,都是跟这个相关的。2、交互。有了移动互联以后,这种交互变得很方便了。这种位置和交互导致O2O这个领域出现了很多原来服务性产业不能被互联网化,创造了很多机会。举个例子,服务跟商品的销售,最大的不同是服务讲究差异化、个性化、有地理位置限定的,而商品的这些特征渐渐被弱化,尤其是有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物流运输也是一个服务性产业,在这种形势下必然会面临一些机会。

    在这个时代,一定会出现很多的平台,而且平台的特性是中立的、公平的,然后是良币驱逐劣币,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而且信息是透明的。重心会向劳动者转移,传统中介的作用会逐渐被弱化。我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因为脚指甲老往肉里长我去修脚,付100块钱给别人,我就跟修脚师聊,你修一个脚自己能拿多少钱?回答说30块钱。这意味着70块钱被提供场所的这个机构拿去了,这种模式在未来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O2O的时代,重心一定是向劳动者转移。我觉得一个理想的模式是消费者付60块钱,然后修脚师拿50块钱,平台拿10块钱,就把这个事办了。这里面大家看一下,消费者很过瘾我少花钱了,提供服务的,有服务能力的匠人应该也是很开心的,因为他的收益大了,平台似乎也很开心。最不开心的是谁?实际上是这些林林总总的中间公司。

    这个趋势也是势不可当的,通过一个平台把有服务能力的人组织起来,这种服务协同效率是最高的,还是以刚才修指甲的例子来讲,一个门店可能每天有两三单生意就不错了,但是如果挂在互联网上一天可能有十单八单。

    我们整个公路运输运力行业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一个货运司机和一个货运车辆组成运力服务的单元,是可以支撑服务的,可以对需求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对于运力这个行业,还是有这样的机会。

    互联网对于公路运力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大家谈起物流行业,都说小散乱差,其实跟平台相关,信息不对称,分布不均匀……等等时间关系我就不细讲。大家都知道在我国个体运力占比90%,10%的运力是繁忙的,90%的运力是不繁忙的。这个繁忙和不繁忙是相对而言。

    现在易流平台上有32万台车,这个数据是前几天统计出来的。我们对于整个运力做了三种分类,800公里以上的我们认为是长途干线,100-800公里我们认为是支线运输,100公里以内是城配运输,我们做了一个分析得出这样的数据。我觉得还是比较客观,比较有意义的。

    大家首先可以看看运行时长。从长途来看,一个月一台车,前10%效率最高,有效运行的时长是296小时,意味着什么?大概是13、14天的样子,这个效率是非常高的,基本上都是2到3个司机,甚至人歇车不歇的状态,主要是出现在快递领域,对时效要求高的行业。但是我们看另外90%平均时效是127.7小时,意味着大概是5天多一点点,这个差异是非常大的。这个数据很真实,因为这是通过GPS运行轨迹数据挖掘出来的。

    大家再来看里程,同样的主线运输,前10%平均下来里程可以一个月到达22000多公里,但是另外90%只有8500多公里,大概3倍的差距,我们一共分析了30多万台车,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

    这种情况主要是什么问题导致的?当然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等是最主要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整个交易环节和交易成本过高,有一个信任的问题,刚才卢总已经讲了非常多,物流这个水还是很深的,效率很低,存在很大效率提升的空间。

    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的出现,公路货运未来会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小",仍然还是小,运力的社会化未来是一个趋势,而且我们相信一个人管理自己的管理效率是最高的;至于"散",从组织运营和管理的角度,应该去集约化、规模化,"乱",未来随着互联网和平台的出现肯定会变得有序;至于"差",就是良币驱逐劣币。所以我们觉得小散乱差会走向小、集约、有序和好的方向。

    去年大家谈大车队的比较多,关键还是定义的问题。我们觉得小车队大平台,未来应该是趋势,它呈现的特征是什么?我叫它集群化。何谓集群化?大家如果看过《失控》这本书,应该记得里面讲了蜂群的思想。一只蜜蜂的能力是很弱的,但是一群蜂整合在一起,它的能量是很大的。这里面绝对不是一只蜂王在起作用,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所以集群有一个特征,呈现分布式的组织形态和分布式的管理方式,我在想这个好像非常适合我们运力集群的特征。

    运力集群我们给它的定义是,互联网技术把运力要素的节点(车辆、司机、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互联网运力集群,每一个节点都有无限的可能性。运力集群是运力要素节点的关系整合,同时也是一个公路货运互联网运力的组织形态,是公路货运行业的信息、意识和智慧的汇聚。

    互联网运力集群的特征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始于连接,连接是必须的。也就是说你必须被互联网化。行于标准,就这个平台一定要建立标准体系,刚才卢总已经讲了,没有标准不可能形成产品和服务。终于信任,未来要通过这个平台,通过这个集群要解决信任的问题,刚才讲到熟和生的概念,其实平台在里面有些机会。所以始于连接,行于标准,终于信任,是第一大特征。

    2、去中心化。每个运力,每个货运司机和车辆本身,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它只不过是通过平台组织起来,关系是平等的,我们也有一个理念,能不能让货运司机过得更有尊严一点,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回报。

    3、由供应链驱动,随价值流动。也就是说跟位置相关,需求在哪里,车就在哪里,就是精准匹配的概念,这种效率是最高的,解决刚才说运行效率提升的问题。

    4、呈行业分布、区域分布、专线分布的特征。这是我国的经济结构特点决定的,比如说现在做同城,做城市配送,车型选择差异很大,所以一定会呈区域分布特点。另外专线分布,也是由区域经济的结构特点决定的,这种对流的概念,呈线路分布的概念,这是互联网运力集群基本的特征。

    最后我想讲一下货运APP创新应用思考。

    今天在座很多在探讨做货运的APP,所谓的车货匹配。个人觉得,现在离货的匹配还很远,通过平台实现车跟物流企业匹配可能合适一点,这里面两个方向,有的人做同城,有的人做长途整车,方向不一样。"好多车"从事的长途整车这个领域,我们还没有完全看到货跟车直接连接起来的可能性,甚至可以说还非常遥远。这里面有几个问题提出来,给大家一些思考。

    1、信用体系如何建立?

    现在行业效率低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信任的问题,作为一个平台,你如何构建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这个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2、需求方是B的特性问题和如何成为其主要用车渠道问题

    B2B有很多B特性的问题,这个怎么应对?作为平台需求方主力,用车找车渠道的问题?实际上现在在行业里面混的,都有自己的资源,都有自己的圈子,你的平台怎样成为他的主要的资源的来源渠道?我觉得这个要思考一下。

    3、开增值税发票的问题如何解决?

    4、是顺势而为还是革命者的姿态?

    5、平台和传统物流公司未来的关系?

    作为平台,未来和你的用户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特别是物流企业。我觉得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看不到物流企业这个群体,直接通过一个平台让货主和运力的司机提供方直接对接起来的可能性。物流企业一定有他存在的价值,你做平台,未来和你用户的关系怎么样?我觉得这个也是需要思考的话题。

  • 关键字: 车载运营 互联网运力集群趋势分析 张景涛
  •    责任编辑:admin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