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1亿美元投资Lyft 出行平台全球战打响 - 商用车联网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滴滴快的1亿美元投资Lyft 出行平台全球战打响

    2015-09-18 14:20:0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
    分享到:



      通过投资Lyft,滴滴快的把战火烧到了竞争对手Uber的后院:Lyft公司与Uber公司是美国打车应用最主要竞争对手,总公司都在硅谷。此前Uber与滴滴快的的战争主要发生在中国大陆,而中国大陆是滴滴快的的大本营。滴滴快的与Lyft公司的合作,不仅是滴滴快的在全球划分势力范围,也是大佬们在全球的角逐:滴滴快的一方站着阿里巴巴、腾讯、Lyft,乐天等,Uber的投资者包括中国的百度,也包括富达、黑石、惠灵顿管理、凯鹏华盈等机构。

      移动互联网时代,“车战”是最惨烈的战争。连PC时代最凶狠的周鸿祎都感叹“搞不懂现在的玩法了”。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滴滴快的在纽约宣布与打车应用Lyft公司合作,投资Lyft公司1亿美元。据悉,此轮投资共计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对冲基金巨头卡尔。伊坎,乐天,AndreessenHorowitz、FoundersFund、寇图资本。滴滴快的总裁柳青称,通过此轮融资,滴滴快的链接了更多投资界领袖。

      当天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柳青,Lyft公司联合创始人和总裁JohnZimmers均没有透露滴滴之外的投资者的投资额度,也没有透露Lyft公司此轮融资估值。Lyft公司上一轮融资由乐天领投,估值约25亿美元。

      除投资外,滴滴还将与Lyft公司进行业务上的合作:比如美国Lyft用户到了中国可以使用滴滴的服务,未来甚至可定向配备懂英语的车主或司机服务;反之滴滴用户到了美国则可以通过Lyft获得同样的服务。此外还会有创新方面的协同。

      业务合作不是关键,关键是通过此轮投资,滴滴快的把战火烧到了竞争对手Uber的后院:Lyft公司与Uber公司是美国打车应用最主要竞争对手,总公司都在硅谷。此前Uber与滴滴快的的战争主要发生在中国大陆,而中国大陆是滴滴快的的大本营。

      滴滴快的与Lyft公司的合作,不仅是滴滴快的在全球划分势力范围,也是大佬们在全球的角逐:滴滴快的一方站着阿里巴巴、腾讯、Lyft,乐天等,Uber的投资者包括中国的百度,也包括富达、黑石、惠灵顿管理、凯鹏华盈等机构。

      滴滴登陆美利坚,开辟第二战场,是“车战”全球化的开始,这是一场百亿美元的豪赌,目标市值则超过千亿美元。

      硝烟四起

      Lyft成立于2012年,业务遍布全球65个美国城市,包括旧金山,洛杉矶和纽约市,并计划在国内和国际上扩张。

      在美国,Lyft与Uber是两款最主流的打车应用。一位常住硅谷的乘客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两家公司的区别:一是Lyft乘客可以给司机小费,二是Lyft有线下活动,司乘互动充分,双方关系类似社区。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的区别,她的理解是:这是经营理念的差别,Uber就是不允许这样。结局是Lyft司乘关系更好。

      对于Lyft与Uber的区别,滴滴投资前做过深入的调研。柳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总结说,在个人出行市场,Lyft是产品创新的领导者,其他公司往往学习其产品模式;二是Lyft司机比较有趣。柳青在旧金山访问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司机是画家、工程师、作家、媒体评论人,这些人解释加盟的原因是“有趣”。

      个人出行的趋势是共享经济,共享经济除经济利益推动外,也需要其他要素推动,比如兴趣等驱动。柳青说:Lyft能让这些有意思的人加盟,让她觉得很意外,也让她觉得很有趣。当然,更多的是商业前景,这是滴滴决定投资Lyft的原因。

      Lyft此轮投资10亿美元可以做什么?当地一位媒体观察者说:可以进行补贴。她的理由是当初Uber首单30美元补贴吸引了很多用户,Lyft也可以这样做,拉新用户。目前Lyft也有对用户有补贴,比如每单5美元进行补贴,不限首单。

      柳青则对投资用途没有做任何披露:尊重合作伙伴。美国Uber已经是一个“超级独角兽”:早在今年5月,外界就曝出Uber计划融资15亿至20亿美元,估值达500亿美元或更高。

      对于与Lyft的合作理由,滴滴创始人程维讲了下面三个理由:一是Lyft作为行业创新领导者,能发挥现有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号召力;二是Lyft服务社群的努力,践行真正的共享经济合作精神;三是滴滴快的可以携手Lyft进行全球布局。

      多次变现

      柳青表示:在业务合作方面,跨境出行将是双方合作的重点。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署的统计,2014年中美间旅客流量达到780万人次,并以超过10%的速度迅猛增长。滴滴快的和Lyft将打通跨境运营平台;双方用户在中美间旅行时,将能通过现有手机APP方便使用当地合作方提供的实时出行服务。

      这一漫游服务计划将逐步覆盖导航、支付、通讯等后台功能。程维表示,通过此次投资和长期战略合作,我们将和Lyft与其他全球伙伴一起,持续立足本土,连通彼此的金融、技术和市场资源,以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这个目标是,建设一个高效而可持续的全球出行生态圈联盟;通过与各国各地区个人、社群和管理者的合作,充分实现移动互联网创新的美好成果。

      柳青则认为,两方可以充分互补:Lyft是出行领域技术创新的先锋,可以支持滴滴快的技术创新;而滴滴快的打造了独特的业务模式,为中国的360个城市的居民提供一站式综合出行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可以迁延到美国市场。

      柳青说,滴滴在中国为超过两亿名用户提供专车、代驾、顺风车、巴士和出租车打车等协同服务,美国可以部分复制。

      滴滴未来的拓展分为两个纬度:一是产品维度,专车、代驾、顺风车、巴士、出租车打车都是不同的产品与服务。

      二是商业变现维度,通过平台支撑跟司机之间进行佣金分成已经被滴滴实践检验。这只是一次商业变现,未来,滴滴海量用户可以进行多次商业变现。目前滴滴积分商城可以用作产品推广平台,包括电商导购、休闲娱乐、生活服务、本地美食、抽奖、当日新品等分类。作为广告展示平台,这是相对于一次商业变现的二次商业变现。

      前一段时间,滴滴与小米合作,公开发售红米:用户通过滴滴抢购,成功后通过滴滴支付,滴滴派司机送到家。基于滴滴完整的支付、售前引流、售后服务,实现到家、到人的服务,并抽取佣金是滴滴商业模式的三次商业变现。

      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还有,基于庞大的用户入口,滴滴可以成为汽车保险、贷款等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可以成为二手车电商交易平台;可以成线下生活服务类平台……这些算是滴滴的四次、五次商业变现。

      柳青认为,无论商业变现,还是产品拓展,都基于一个大方向: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与服务。滴滴的递进逻辑则是:不断发现司机与乘客的痛点、难点,解决他们的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滴滴则在发展上递进了一个层次。

      产品拓展、商业变现是两个基本点,解决司乘问题是一个中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滴滴的大战略。

      千亿市值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滴滴内向驱动逻辑,而面向竞争对手立足本土,布局全球则是滴滴的外在驱动逻辑。

      事实上,这并不是滴滴首次海外投资。8月19日,东南亚打车应用Grabtaxi宣布完成3.5亿美元融资,寇图资本、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滴滴快的参与投资。滴滴提供的资料显示,本轮融资完成后,GrabTaxi累计已获得7亿美元融资。

      GrabTaxi于2012年推出,目前覆盖6个国家的26个城市,在东南亚地区拥有超过11万名司机。

      全球布局的另一动作则是滴滴快的与Lyft、新加坡GrabTaxi以及印度同行Ola商谈扩大联盟事宜。这一联盟的目的不言而喻,在全球范围内阻击Uber。对于滴滴而言,这一联盟的意义还在于贴上国际化的标签,提高公司估值。

      有分析认为,加上国际化的概念,滴滴快的的估值至少提高100亿美元,达到250亿美元。这一估值对于行业的意义则是:个人出行市场变成了一个千亿美元市值的市场,仅滴滴快的与Uber的估值就超过了1000亿美元。

      有消息称,滴滴正在谋求投资印度同行Ola,以强化血缘关系。当天柳青未对这一消息做正面回应。

      基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柳青说:未来三年的目标就是服务1000万司机或车主,每天为3000万乘客提供服务。要知道,即使京东,目前日单量不过600万单,阿里旗下“淘宝+天猫”日单量不过2600万。

      柳青透露:滴滴目的服务司机与车主已经超过800万,包括顺风车,出盘车,专车,快车,代驾司机等,日单量超过600万。未来滴滴将优化司机结构,提高人单量。

      对于滴滴自己来说,千亿市值已经在那里了,对于Uber来说更是。这是一场千亿美元市值的角逐。

      逐鹿这一市场的,其实不止是滴滴、Uber,更是背后的投资者。在目前的态势下,投资者基本分成两个阵营,轴心为Uber的投资者包括中国的百度,也包括富达、黑石、惠灵顿管理、凯鹏华盈等机构;轴心为滴滴快的的投资包括阿里巴巴、腾讯、Lyft,乐天,卡尔。伊坎,AndreessenHorowitz、FoundersFund、寇图资本等。

      随着战事的扩大,还有更多势力圈入这两大轴心阵营,两极格局将是未来个人出行市场的世界格局。

      互联网二十年,一个发展仅三年的行业基本上由创业者主导,由产品创新驱动。然而,滴滴打车,Uber划分的个人出行市场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由资本的意志主导。这代表了互联网发展一个新阶段:资本意志主导未来互联网,像传统行业一样。

  • 关键字: 车载运营 滴滴快的 Lyft
  •    责任编辑:liujuan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