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公交“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运用经验分享 - 商用车联网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南昌公交“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运用经验分享

    2023-02-07 17:49:42 来源:公共交通资讯 评论:
    分享到:

    周星 万昀

    2021年9月1日国家颁布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本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既是党和国家对公共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作为一家经营城市公共交通的国有企业,南昌公交运输集团始终将“保障人民安全出行”摆在首位,在不断地摸索创新中,已然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组织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然而随着交通场景日趋复杂多变,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对交通安全的新期待。南昌公交运输集团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紧扣“智慧交通”发展主题。通过深化安全管理体系调研,确定以巩固“人”的安全管理为核心。2022年,南昌公交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在公交车上安装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实现安全管理系统的全面升级,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深化预防主动线,推动安全管理走向全过程全覆盖。

    前言

    夜色下美丽的红谷滩区,一幢办公大楼巍然屹立,楼顶上“南昌公交运输集团”八个大字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大楼内的办公室灯火通明。远处红谷配套中心场站内,副队长兼安全员李坚站在出口处向最后一班驾驶员进行出车前的安全提醒后,便立即返回调度室通过车载3G监控系统查看驾驶员的工作状态,直到末班安全收班,一天的工作在忙碌中结束。相对晚间末班车的跟踪,白天要实现对运营车辆的全面监控可不容易,为此车队划分时段安排管理人员轮流对运营车辆进行巡查,要求每日对每台车至少跟踪一次,一次不少于3分钟,同时开展对重要路口、路段、站台等巡查站岗。“在安全管理上,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眼睛看不过来,巴不得都变二郎神开天眼咯!”

    这些一线管理人员的所需所想,对于集团来说绝不是夸张的想象,而是正在努力的目标。

    事实上,通过对集团的各类安全事故的深入分析,发现因驾驶员身心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无意识不规范操作等情形,导致的安全问题相对集中。而这些问题则需要通过长期对驾驶员的状态跟踪才能掌握,因此,如何解决“运营过程的全跟踪”为安全管理开启天眼成为关键。

    值得庆幸的是开启天眼有法可循,2019年,根据国家关于“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安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集团对涉及道路运输的共青城特约专线(江西农业大学南昌校区至共青城校区)的8台公交车安装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但由于该套系统属于上级部门的管理平台,因此,对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真实效果并不了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经验但不多,仅仅解决了有没有的疑问,无法回答好不好。

    升级系统强化技防毋庸置疑,但如果每台车都安装成本极高,这对当前经营困难期的南昌公交而言压力不小。针对全面铺开或重点加装的问题,集团领导也展开多次讨论,从政策要求到管理需要,从系统功能到成功案例,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全面安装。于是集团成立项目专项行动组,明确任务计划,从深入调研开始,加快推动项目落地。

    深入调研摸实情,务实探索求真经

    当通明的街灯褪去白日的嘈杂,万家灯火在璀璨的繁星下渐次熄灭,整座城市进入梦乡时,仍有辛勤的公交人在忙碌,面对责任没有丝毫懈怠。

    而一支远赴外地的考察队在经过辗转奔波后,也无法安睡,大家急迫地希望带着取回的真经尽快开展下一步工作。

    2021年,集团副总经理章栋、时任总经理助理罗昆、总经理助理孙文捷等领导带队,由科技处、招投标中心、安服处组成的考察队,先后数次分别前往宁波、珠海、北京、郑州、宜春、吉安等地公交企业深入考察。针对“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两大主要功能反馈不一,其中驾驶员人脸识别疲劳预警功能效果明显,但由于系统存在误报,需要人工排查;而ADAS前方防撞预警功能,相对路况复杂的城市公共交通而言,预警存在较大偏差,反而对驾驶员产生干扰,因此大部分并未启用。

    而随着调研的逐步深入,他们敏锐地注意到各地对驾驶员人脸识别疲劳预警功能在后台管理上差异较大,导致系统效用不尽相同。而这也让考察队对于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越加清晰明确。

    返回南昌后,集团领导立即与考察队展开细致探讨,进一步确立了必须全面安装“主动安全预警系统”,以技防的迭代升级织密安全管理网的基本思路,并于2021年6月召开系统建设工作部署会,会议明确了责任分工,强化了协调合作,董事长李伟重点强调,要以着力提升公交安全性为目标,以深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为要义,打造具有南昌公交特色“智慧、精准、系统、综合”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声令下项目正式启动,此时大家长舒一口气,只想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因为对于了解的人来说,这一刻的坚决背后藏着几番博弈、多少纠结。

    对于副总经济师熊美强而言,这也是他放不下的“心事”。2020年,那时的熊美强从基层调任安全处当处长,了解到行业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使用“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出于职业敏感,他觉得一定要去看看,这肯定是未来安全管理的方向,满心热情,但从北京、郑州等地考察回来后,他的心里却打了鼓。原来这套设备价格较高,最便宜也将近4000元一套,按照南昌公交4000台车台数算下来,光设备投入就要1600万,再加上后台系统以及日常流量、维护费等,以目前企业来说实在难以承受。

    为了减少投入,集团提出对远郊线路等出城公交进行部分安装,并与主流厂商合作在线路上进行了设备试用。但最终由于成本太高,该项目被搁置。

    熊美强说:“成本固然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最大的担心,就是系统使用效果到底如何?就那时而言,我们看到各地对这套系统的使用效果并不突出。”

    找不到成功经验,就打造自己的成功。正是那时埋在大家心中的问题,促使我们找到了努力的正确方向。

    2021年3月,随着国家对公共安全的日益重视,加之集团安全形势的日趋严峻。集团又将视线聚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项目再次启动。

    为了全面对系统进行评估,集团提出再次进行测试。而此时原项目负责人熊美强调任二公司经理,时任安服处副处长的罗荣强挑起了这个重担。

    “其实这套系统相对成熟,设备安全稳定方面也没有太大问题。测试的核心就是安全管理效果。”作为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对安全管理颇有心得。于是他另辟蹊径,创新采用“对照比较,侧重结果”的逆向思维监测法,不仅在不放心驾驶员车上进行安装测试,还特别选取了驾龄5年以上,平时表现良好的车队骨干驾驶员为测试对象。而恰是这反常之举,让大家真正感受到这套系统的“威力”。

    2021年6月开始经过几个月的系统监测,出人意料那些我们通常认为的放心驾驶员也存在疲劳驾驶等行为,系统算法的无情预判与人类认知的情感判定之间所产生的结果差异让人震撼。

    其中更是发现有一位驾驶员多次出现疲劳驾驶,于是车队立即进行谈话家访,建议休息就医治疗,最终经诊断,确定该名驾驶员患有嗜睡症,配合治疗后目前已恢复健康。“想起来我们都冷汗直冒,如果不是系统预警,提前介入,这将是多大的安全隐患!”车队心有余悸,驾驶员也说“系统救了我的命,自己有病都不知道,万一出事真的不可想象。”

    无差别监管、全时段跟踪,正是这双“天眼”将安全管理的盲区和薄弱环节暴露无遗。系统的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尽快实施安装迫在眉睫。

    “装,必须装,还要全面装”集团决心更甚、信心更强,但费用问题依然存在,怎么解决?困难之于害怕者是仰视的高山,之于勇敢者则是创造可能的挑战。而南昌公交恰是后者。

    正如前面所说用传统做法购买系统无疑投入是巨大的,只有转换新思路另寻他途,“其实系统建设核心就是提供服务,自己建设太贵,我们可以委托第三方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降低成本”总经理谢先海提出系统外包的新思路。其后通过与相关企业的深入沟通,肯定了系统外包做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2021年7月,主动安全预警系统服务项目启动采购招标。12月,集团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签订主动防御系统租赁服务协议,并确定海康威视作为系统设备供应商。2022年1月正式开始安装使用。至此,南昌公交也成为行业中以“租赁方式”实施安全系统应用的首家单位。

    从2020年动议到搁置,到2021年重启再实施,真应了那句话:好事多磨!而也是在2021年9月的关键时刻,熊美强调回集团升任副总经济师,分管安全和服务。缘分,让他兜兜转转再次接手这个项目,像是亲手拉扯的孩子,生出了太多的牵挂和责任。但孩子出生只是第一道关,而他的“心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管宣结合促推进,纾难解惑暖人心

    2022年1月,集团正式启动“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安装,本就备受关注的项目,在全司引起了一番热议。

    因为任何系统的推行都是一次与传统思想的碰撞和交锋。从系统测试开始这种疑惑和反对就不曾停过,对管理层而言一方面对系统的功能效用有质疑,另一方面改变过去的工作方式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究竟是好帮手还是假把式都是未知;对驾驶员而言车上又多了双眼睛盯着,无疑就是多一道紧箍咒,担心考核,心理压力更大。

    于是怎样消除各方怀疑和抵触情绪,对于“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而言至关重要,“使用系统是为了填补监控盲区,强化安全的预防性管理,对车队及时跟进和后续闭环提出了新要求,这是对管理的精进,但绝不是简单对出现报警驾驶员实时考核的手段。”这是集团领导达成的共识。安服处也以此为方向,改变以往简单命令式“硬推广”,转为宣传为重,结合丰富活动通过引导激励,实现“软着陆”。

    2022年2月,随着系统的逐步铺开,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高渊明提出系统推广必须两条腿走路,即以系统的使用助推管理升级,尽快完善全套安全管理体系;同步尽快展开宣传教育,引导全员正确认知主动参与。

    于是安服处组织调研团队深入各分公司及车队,对集团安装主动预警系统的动因和目的进行了沟通,通过与驾驶员面对面交流,真实了解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而相关管理人员则对系统的使用和管理也提出了很多意见和想法。带着来自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安服处对系统管理的各岗位职责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

    尽管宣传上不遗余力,管理上也再三强调不以报警考核驾驶员,但该来的总会来。一则来自网上的视频在驾驶员间开始流传,里面提到主动安全预警系统正对驾驶员的摄像头辐射很大,对驾驶员身体造成伤害,甚至能够穿透套在上面的塑料袋。一时间人心惶惶,本就摇摆不定的人群被瞬间激化,质疑、惶恐、不安冲击而来。

    与此同时有些驾驶员为了避免辐射,还开始佩戴起墨镜进行隔离,而主动安全预警系统本身自带红外阻断报警功能,导致系统报警骤增,监控员只得逐一提醒解释,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且安全隐患更甚,令人忧心。

    安服处明白必须源头治理,尽快遏制“谣传”,于是立即上报分管领导部署行动,处长罗荣强第一时间对接供货商提供设备有关检测报告及技术说明。为了更加真实直观,安服处组织人员在红谷配套随机选取安装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车辆现场测试,还要求分公司管理人员代表进行监督,并全程录像发至各基层单位,一并下发的还有设备辐射安全检测报告、参数标准,以及安服处拟定的《关于主动安全预警设备符合国家标的说明和使用时相关规定》,其中阐明了系统的安全性能,同时还明确了驾驶员不得故意遮挡、移动摄像头,或佩戴红外线阻隔墨镜逃避监控。

    “设备采购是经过严格筛选和测试的,我们有充分的底气应对驾驶员的质疑,但流言甚于猛虎,必须第一时间正面回应,拿出有力的实证。引导驾驶员将系统看作伙伴和助手,而非管理考核的工具。”从发现到处置安服处仅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资料下发后,各单位也按要求积极转发至每一位驾驶员。一场风波就这样悄然化解,而大家对系统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拨乱反正,安服处打了一个漂亮的“舆论战”。

    由此可见,宣传走在前的重要性,但教条式的制度宣传过于传统,而抢险式的扑灭舆情更不可取。如何将系统推广融入日常,安服处着实动了脑筋。

    2022年3月,“警示月、防疲劳”百日安全行车专项活动正式启动,对比以往在今年的活动中,安服处特别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使用列入考核评价重要依据,同时针对疲劳驾驶的预警处置设置了专项资金,对监控员个人予以奖励。活动结束后综合评定三个优胜单位,各发放奖励5万元。活动奖励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

    7月,“防夏困、平安行”百日安全行车专项活动,在延续3月活动奖励设置的同时,又将疲劳驾驶闭环管理列入工作要求中。10月,“战岁末、迎新春”百日安全行车专项活动,则进一步将闭环管理中对驾驶员的谈话、家访、自我认识等关键环节进行再细化。不仅如此,为了强化宣传,7月安服处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致驾驶员师傅们的一封信》,再次对安装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目的进行解释说明。

    可以看到,集团开展的系列安全活动随着系统的推广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从强调系统使用到深化闭环管理,从前端逐步渗透到管理核心,深刻体现了集团“ 建、管、用同发力,推动安全管理体系升级”的基本理念。

    夯实队伍强作风,强化管理重创新

    建好更要用好,听上去并不新鲜,但难度非常。正如调研所见,尽管该系统在行业中推行较早,但管理使用各不相同,与集团在安全管理的方向和思路上也差异较大,因此并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刻在南昌公交人骨子里的精神再一次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紧盯项目核心,抓住关键环节。从系统测试开始,安服处处长罗荣强和副处长朱春辉、李艳佳就亲自参与了系统使用和监管,分管领导熊美强也每日跟进调度,深度了解系统的功能使用、预警跟踪、后台管理等情况。

    一方面人脸识别系统预警,必须人工核实排查;另一方排查认定后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驾驶员,必须专人进行提醒,及时远程跟进处置,将隐患消除在萌芽期。同时还要反馈给基层单位,开展后续跟进,才能彻底根除隐患。简而言之“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就是发挥“主动”和“预警”两大功能,前者突出人的干预,后者重在预防作用。这也正是集团加装系统实现安全管理升级的根本目的。

    为了尽快建立基于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集团领导提出先由安服处建立预警系统监控小组,负责系统的监管和使用,逐步形成完整有效的管理模式,再实施推广应用。

    2022年12月,“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确定安装。同步安服处也在筹备监控小组的建设,首当其冲人员哪里来?办公地点设在哪儿?

    考虑控制人力成本,以及后期推广使用的需要。集团决定从七个营运公司抽调人员,每个单位推荐2人,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最终建成了14人监控队伍。另外为方便管理,实现多平台系统交互使用。安排监控员在营运调度指挥中心大厅集中办公,分两组设立组长进行倒班,A班时间为上午6点到下午1点,B班时间为下午1点至晚8点,B班留1人至晚上10点结束。

    队伍组建完毕,结合测试期间的使用经验,安服处制定了基本工作流程,即监控员每日实时处理平台报警信息,查看系统抓取的视频进行人工核实,一旦发现报警属实立即通过系统提醒驾驶员。再配合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留取驾驶员下车醒脑视频进行存档。同步将发现的情况反馈给车队,由车队监控人员持续跟踪,确保驾驶员保持安全状态投入运营,并对驾驶员开展后续的谈话、家访等工作。

    报警处置自然是头等大事,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不容忽视。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少监控一台车就等于多一个隐患。不坐等系统自报故障被动维修,而是充分利用其他系统主动排查,在系统本身的管理上,集团依然做足“预防”两字。

    五日为一轮,完成全部运营车辆的轮巡,这是监控员的另一项重要工作。进入“主动安全预警系统”逐一点开每台车的监控摄像头,查看摄像头位置、角度和运行情况并作详细记录。结合天迈智能调度系统确定车辆运行状态,使用车载视频监控系统查看设备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形成每日系统故障排查表。如此一来,不仅能对摄像头位置等小故障进行立即整改,提高报警准确率,还能让基层人员提高重视,减少人为破坏。

    此外,除实时处置报警信息,按照“三级审核”要求对全部报警信息进行最终认定。即监控员当日核定处置,次日组长调取前一日报表进行逐一核定后,再报安服处管理专员复核下发基层。

    为掌握真实准确的报警数据,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安服处处长罗荣强,副处长朱春辉、李艳佳每日对数据进行逐一复核。“系统使用前期我们都是逐条审核,反复核对,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副处长朱春辉介绍道。原来经过严格审核,发现分公司抽调人员在处理本公司报警时,存在私下沟通解决但未群内公示的情况。

    于是为了避免管理上出现更大的漏洞,安服处立即对监控员工作进行调整,要求各单位抽调人员不得监控本单位,必须进行交叉作业,并进一步明确了考核细则,还与监控员签订了责任状。

    至此基本工作流程已经形成,但对于安服处而言,由处长副处长组成的管理团队虽然强大,也绝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深知“专业的系统必须要专业的人才”。于是最终选定由二公司业务科科员石余磊明,作为主动预警安全系统的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运维和数据统计等。

    “他本身是计算机专业科班生,进入公交以后先是在科技处学习工作,之后又进入基层单位任职。可以说既有专业能力又有一线经验。”罗荣强介绍说。

    至此,从监控员到系统管理员,这样一支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团队就此诞生。经过近两个月的摸索,以及基层调研。按照“事前预警、事中上报、事后追查”的基本思路,3月中旬,安服处制定并正式下发《江西南昌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车辆智能驾驶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管理规定》,同步对监控员工作职责进行上墙制作。5月底,在系统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安服处又制定了《主动安全预警防疲劳驾驶行为闭环管理规定》,对预警处置工作进行流程化和细致化,明确四步工作法,即第一步发现不安全行为、第二步及时采取措施、第三步查明原因、第四步加强教育,评估整改及后续跟踪。方便监督指导,并再次上墙。

    “从预警处置到跟踪管理,从系统使用到平台管理,重点在系统但又不局限于系统,而是用预警系统穿针引线,推动多平台联动,实现安全管理闭环升级。不仅是预警系统的闭环,更是每一个环节的闭环,真正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管理链条。”副总经理高渊明认为,系统推进了可见管理体系的升级,推进了不可见管理思维的转变。

    随着闭环管理运转日益稳定高效,有人提出是否应该将监控员下放到各分公司由基层管理,而集团总经理谢先海则毫不犹豫,一锤定音,必须由集团集中式管理,各基层单位同步用好系统实施主动监管,抓牢抓实对驾驶员的跟踪管理。因为,安全管理绝不是某一方的责任,必须自上而下全员重视、全员参与。

    对于安全管理的改进集团从未停步,6月24日,安服处通过集团OA向基层下发了第一个《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督办单》,将过去线下抽查基层台账,转为线上实时跟踪基层处置工作,切实提高安全隐患管理的效能。

    而细读这张督办单,还能看到管理者背后的更多用心。“OA流程设置有两大核心,一是督办单不单是具体对接人接单处置,而是将基层单位管理层作为流程监察员,参与了解整个隐患处置的全过程;二是强调闭环管理的调查取证环节,必须将对驾驶员谈话、家访、个人认识等相关材料进行上传审核。”副总经济师熊美强感叹,从当初的懵懂学步,到如今行业示范,期间还接待了很多同行前来学习考察,感受“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这个孩子的飞速成长,他高兴又自豪,但他也深知安全这桩“心事”是永远放不下的羁绊,等待成长的少年还需要更多阅历和时间。

    如果说“天眼”是神赐之力,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有了目标,即便再难,南昌公交人就会坚定而努力地去靠近。正如开头所言,“没有路我们可以自己走出来”,从行业的学习者成为领跑者,只要选定正确的道路我们就会书写自己的奇迹。

    后记

    截至2022年12月,南昌公交集团各项安全指标均有下降,事故起数92起,较去年同期下降38.26%;万公里事故成本155.84元,下降36.1%;百万公里事故率0.72,下降34.5%。系统监测报警数也大幅减少,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因疲劳驾驶导致的安全事故。

  • 关键字: 主动安全预警 南昌公交
  •    责任编辑:its114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