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与观点 > 正文

卫星导航运营市场的几个变化
2013-06-17 15:32:46   来源:智能交通管理杂志 作者:董海龙   作者:    评论:0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供参考。


  进入到2013年,国内卫星导航车载应用行业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就是交通运输部在2012年最后一天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13年1月1日起,天津、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湖南、贵州、宁夏、陕西省等九个示范省市在用的"两客一危"车辆(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需要更新车载终端的,应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所有新进入运输市场的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应加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并接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鼓励农村客运车辆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


  自2013年6月1日起,所有新进入示范省份运输市场的"两客一危"车辆及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在车辆出厂前应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应接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凡未按规定安装或加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


  一石激起千层浪。北斗星通在资本市场莫名其妙的被爆炒,相关概念股也一路走高,直到北斗星通不得不发出通告,澄清该公司并没有中标这一示范工程。中交兴路在1月成立中交车联,目标直指货运物流信息化。合众思壮在1月发布公告,将投资1.4亿与北京市政府、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产业联盟相关企业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共同承担建设北京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平台项目。3月,航天系旗下的四维图新以6224.08万元投资中寰卫星导航通信公司,预计增资完成后公司将获得51%的股权,成为中寰卫星的控股股东。


  在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表态称,要求各示范省市将示范工程实施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后,各示范省市开始换装和新装北斗终端,但进度不一。九省市中唯一发布了公开招标公告的湖南省,要到4月15日才能确定中标单位,并负责实施示范工程的安装与运营。宁夏是九省市中最早安装终端调试的省份,早在2月初,就确定了由宁夏中交兴路负责安装与运营,目前安装已接近尾声。山东启动也较早,由山东九通负责安装与运营。根据业内人士介绍,安徽已于年后开始安装,天津则是3月开始,其他省份暂不清楚进度。


  现在基本可以肯定,该政治任务虽稍有延迟,但一定能稳步完成。在所有表面平静的背后,藏着多少惊心动魄的市场竞争、人脉拓展,也许要待来年才能窥知一二了。


  这只是一个引子,因为我们早在2011年就知道这一工程将会实施,在2012年3月就完成工可验收,在2012年12月就完成了BDS/GPS双模终端的招标,落地到示范省份已是水到渠成,相关的市场和资源博弈早就已经开展。


  那么这个行业还有哪些变化?


  1、 跨界企业进入


  我们知道传统卫星导航运营行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即便到现在,超过5万台运营车辆的运营企业也是凤毛麟角,年产终端20万套以上的终端生产企业更是屈指可数,而且几乎全部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但这一局面或许因为跨界企业的进入而变得不同。与当年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挟用户规模以令行业不同,现在的行业已经不是当年的行业,现在进入的企业也不是当年的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2008年、2009年,正是行业发展最为艰苦的一段时期,这两年的中国卫星导航运营商大会,被戏称为诉苦大会,没有哪家终端厂商的年出货达5万以上,也没几家运营商年增在网车辆在5000以上,而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推出的"车务通"在网用户在当时已经算非常大的规模了,所以能够以一家之力来要求众多终端企业按其标准和协议提供产品。赛格、有为等都曾是当年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的府上之客。


  这之后的大鳄就是中交兴路,交通运输部与千方集团的合资公司,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平台的建设和维护运营。也正是这个时期,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的系列部标开始陆续编制、出台、实施,相关政策出台。


  在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在行业推出"车务通"的时候,曾经有人认为,"车务通"将一统行业;在中交兴路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以为中交兴路就是运营商的最终理想状态;但是现在,当他们进来的时候,才发觉其实我们真的太井底之蛙了。


  看看这些企业,航天科工、四维图新、合众思壮、航盛、众力厚德,有熟悉的,也有没听过的。


  先来介绍下航天科工,全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拥有5个研究院、2个科研生产基地、控股6家上市公司、共计580余户企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涵盖航天、国防、大型系统平台、安防、治安等诸多领域,2012年集团营收1340亿,是为鼎鼎大名的国企--航天系。该公司近年来在民用领域,尤其是安防和交通领域,开疆裂土,去年与大唐系共同中标贵州5.8亿城市报警与监控项目。


  但就是这样一家巨无霸企业,

却出现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的车载终端(第1批)》名录上;在近期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旗下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的"北斗智能车载终端及省级运营车辆平台项目"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国家财政补贴3900万元,用来研制"研制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多功能智能车载终端及其综合管理和应用系统"。


  3月,该公司车联网项目团队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开展合作洽谈,该公司新闻介绍说,中国航天科工项目组介绍了航天科工集团与山西省的战略合作及有关项目合作筹备情况。表达了航天科工建设车联网项目的技术实力及行业发展优势,以及大力发展车联网项目的决心,重点阐述了航天车联网运营模式的优势等项目相关情况。不出预料,如果山西交通运输厅要建省级北斗运营平台,航天科工将是合作单位。但耐人寻味的时候,山西公安厅交管局却在日前发布了《全省重点车辆管控平台建设采购项目采购需求征求意见公告》,目标直指道路运输卫星导航运营。


  同样是3月,来自国资委的消息称,为深入推动北斗车联网项目的市场拓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京组织召开车联网重大项目培训班,来自集团总部业务部门及一院、二院、三院、四院、六院、061基地、068基地、航天信息、航天汽车等单位项目负责人及市场团队共11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内容针对市场拓展需求,重点就北斗车联网项目及其技术与商务方案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国家相关政策、市场竞争环境、九省市试点背景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深入介绍,针对项目服务的销售策略、市场营销支持等进行了专项培训。期间,航天科技股份公司对车载终端、服务平台进行了集中展示。


  总的来说,航天系对卫星导航车载运营行业以及"车联网"的重视,并欲在这个领域有所动作,已经是事实。而根据笔者与航天科工一位经理的沟通来看,该公司的运营平台是作为主力产品和运营项目,对终端市场的争夺没有太多热情。


  航天系是巨无霸,但我们对该集团多少有些了解,也较为清楚的知道其运作模式,和主要方向,但另外一家企业,我们却完全陌生,但是却在两个西北省份大手笔投资建设了"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而这两家产业园的投资主体是众力系,包括众力星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众力厚德投资有限公司。这个企业集团在宁夏银川、甘肃兰州于2012年10月和11月相继开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园以及两省的北斗卫星导航示范城市项目,而且产业园主要建设内容都相同,投资额相近,都是4亿元,都是要建设:(1)卫星导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2)城市智能化管理示范中心;(3)应用监控指挥中心;(4)应用终端生产中心(含配套芯片集成、终端生产);(5)培训中心 (6)呼叫中心。同时,提出要实现北斗导航省级运营中心的建设,为两省提供北斗业务运营服务、民用用户信息管理和北斗增值业务引用。


  想必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对这个公司并不了解,但查阅该公司的资料,却发现该公司早在2011年就获得了北斗导航民用分理级资质,其本身是一家从事基金管理、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以及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金融机构。根据介绍,该公司还将继续开发建设陕西、青海、新疆、内蒙省级区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平台。


  金融机构进入实体运营,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也看不清楚该公司真实的意图,是来圈地圈项目还是要实实在在的落地进入这个行业,谁也不知道。但显而易见的是,该集团的进入,会首当其冲的对西北省份的卫星导航车载运营行业造成冲击,对赛格、中交兴路等全国性运营公司造成一定的影响。


  与前面两家公司不同的是,航盛、合众思壮进入这一领域则比较容易理解--寻求转型的突破口之一。合众思壮上市以来,主推产品和服务并不是平台服务,之前也未将车载终端的生产和运营作为主要产品,但突然在春节过后,发布公告称与北京市政府分别出资出资1.405亿元,共同建设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平台。根据已公开的内容来看,北京市将重点在城市运行保障、智能交通、现代物流、重要系统授时、环境资源管理、精准农业六大领域开展行业位置服务应用。北斗公共平台就是支撑这些应用的基础设施,北京市将统一相关行业接口,进行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对接。


  而涉及到卫星导航车载应用的,就有城市运行保障、智能交通、现代物流三个方面,合众思壮花如此大的成本,想见不是玩玩而已,而是要寻求突破,寻求转型。可见其转型压力不小。


  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是航盛集团的二级企业,之前主要从事商用汽车的车载影音娱乐系统、车载安全控制系统(如行车记录仪、倒车监控、电子油门踏板、集中润滑、油控系统、车联网和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等),与宇通、金龙、中通、江淮、安凯等商用车厂有长期的合作。除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为世博会示范工程《基于兼容型卫星定位终端的车辆远程监控系统》装备了300台车载终端

外,也并未涉足过运营。但该公司却是交通运输部第1批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的企业监控平台企业、第1批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的北斗兼容车载终端企业。在广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运营商大会,该公司还参选了"十佳运营商"的评选,据了解,该公司运营平台为某大型跨国软件企业为之设计建设,费用不菲。


  至于四维图新控股中寰卫星导航,则有些内部资源置换的意思,两家公司都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面的中国四维下面的子公司。至于收购之后,中寰卫星导航的市场策略会有什么变化,还有待观察。


  以上只是我们所了解到的公开信息,还有多少跨界企业和机构,想要布局北斗导航产业,并进入卫星导航车载运营行业,还不得而知。就目前进入的企业块头而言,哪个都是重量级的,都不是来看热闹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强大的政府公关能力、充沛的资金支持、具备一定的全产业链布局能力以及很强的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但弱点在于,追求大而全;从上到下的落地方式;对卫星导航车载运营行业的理解和经验不足等等。


  综上所述,行业未来发展将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这些跨界进入的企业,不管是溜一圈就走,还是要在此安营扎寨,都会对原本较为稳定的散户型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2、 运营商进入细分领域


  准确的来说,这不是新近才发生的事情,而是早在几年前就有这样的趋势,现在不过更明显了。


  比如运营商里面唯一的上市公司,天泽信息就是以工程机械车辆为主要运营车辆,兼顾出租车信息化,日前暂停IPO的江苏吉美思也是做工程机械车载信息服务。我们上一期杂志介绍过的易流科技则是以物流车辆,尤其是散户型物流车辆为主,从2006年成立,2007年正式定位物流信息服务商,2012年底,运营车辆超过7万辆。同样的,以物流为主的运营商还有深圳途鸽,比易流科技更晚发展,但在网车辆也达到了4万多辆,并在今年荣获了"中国卫星导航十佳运营商"的称号。


  以混凝土车辆为主要运营车辆的,目前已知的有杭州星软和北京东图通,前者据称已占据上海、浙江九成以上的混凝土车载信息服务市场,同时还在对外扩张;后者则与中国混凝土管理网合作,推广自己,但目前有多少用户,不得而知。


  此外,厦门卫星定位在智能公交和出租车信息化领域耕耘已久,也有突破福建市场面向全国的计划;河北信发通信则介绍说,其专注于冷链车载管理和监控领域,并与蒙牛、伊利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领航通视讯则开始专注于融资、租赁汽车管理,目前还不得知其进展。


  可以预见,未来的运营行业不再是"一招鲜,吃遍天",而要求运营商实实在在的沉入所服务的运营车辆行业,对细分行业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同时有着更深入和密切的合作联系,拥有运营车辆企业所需要客货信息。物流、租赁、冷链、校车、出租车、混凝土、余泥渣土、城管、城市快递、驾培等等,有着各种各样不同需求的车辆类型细分行业,都可以滋养不同类型的运营商。这其中,尤其以物流最为庞大,1000万的量级,真正在网并享受服务的,应不超过300万,当然,这个领域的专业程度也最为复杂。


  以上所举几家企业,只是我们所掌握到的一部分,相信还有更多的运营商在尝试进入细分领域,而这,绝对是未来的行业趋势之一。


  3、 平台托管与平台挂靠


  这也不是刚出现的。早在2011年,成都网阔就在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运营商大会上提出"共享实力平台"的说法,提出为中小运营商托管和定制平台,并在随后今年每年都以此为主要参展内容,参加运营商大会。


  今年的运营商大会上,杭州中导则再次提出了"共享个性化部标平台"的说法,同样是面向中小运营商。


  不同的是,2011年部标刚出,大家对于部标的执行持观望态度,而现在部标过检平台已经到第四批,北斗民用化、资本介入、大批新近进入行业的企业,开始催化对部标平台的托管和挂靠这一市场。虽然不清楚这一模式的赢利点在哪,但能获取运营数据,却一定是成都网阔、杭州中导所看重的。


  在本期特别报道中,有一个调查问题是,是否愿意接受托管或挂靠,您可去查看结果。


  4、 政府扮演的角色加重


  从第一个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跨界进入的企业基本上是通过和省一级政府合作,不管是航天系还是众力厚德还是合众思壮,和我们之前熟知的中交兴路进入各省的模式又不相同,中交兴路只为当地建设省级监管平台,只负责运营,而现在进入的,却都是真金白银的进来,要建产业园,要打造全产业链。


  从部标推出实施开始,政府尤其是交通口在车载运营方面的角色就越来越重,到年初九省市的八万台北斗示范工程,达到顶点。在参与北斗示范工程的九个省市中,据了解,只有湖南进行了公开招标,其余一般是就近分配实施。


  而按照要求,每个市也要求建设市级监管平台,政府的角色不仅是进入,而是深入了。


  5、 新近进入的中小企业较多


  这是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运营商大会最大的发现,有不少中

小企业是在北斗导航正式实现亚太地区覆盖的时候成立的。就其中一家企业负责人的话说,先挂个牌子,占个座,至于该做什么,怎么做,那是以后的事。北斗导航,在地方,是一流的高科技。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卫星导航运营市场 资本 平台托管 中小运营商

上一篇: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现状及标准化趋势
下一篇:终端市场的短期内将是一个政策导向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