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网动态 > 活动 > 正文

杨琪: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相关工作
2015-04-30 15:15:31   来源:www.its114.com   作者:    评论:0

  2015年4月27日,第十四届亚太智能交通论坛在南京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智能交通相关政府代表、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交通发展的问题和趋势。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琪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未经本人审定:

  杨琪: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兴能够有这个机会来介绍一下标准化的相应的工作,涉及到ITS的工作。我是用英文来做我的PPT的,但是我想用中文来做我的报告。

  在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的组织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我们简称SAC/TC268,第二个是交通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个是两年前才诞生的一个组织,叫做中国ITS产业联盟。第一个目前是标准制定的最多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主要制定的标准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两个标准实际上都是由政府来发布的,第三个产业联盟制定的标准主要是联盟标准,在目前来说,产业联盟制定标准的数量和质量也非常的多,因为企业在里面也非常的积极,很多产业联盟的标准也在后期变成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我想简单的介绍一下TC268,它是2003年成立的,它经常排成员参加ISO/TC204的会议,这个组织里面大部分都是企业,比如说做交通产品和软件的企业,比如说中兴、高德、海信等等,还有一些做通信的企业,比如说三大移动营运商都是我们标委会的成员,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另外还有一些做通信设备的厂商,比如说华为,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地图和信息服务的企业,包括高德、四维图星,还有一些做汽车的,包括大众、奔驰,还有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比如说奇瑞,这些都是我们的成员单位。

  这个是TC268的组织架构,首先是我们的主任委员,目前主任委员是由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的洪副司长担任,下面有几位副主任委员,其中包括我们昨天上午开幕式的主持人王总工,还有工信部、住建部、公安部和科技部的一些政府的官员担任我们的副主任委员。秘书处是设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我们下面还有一些工作组,包括交通信息服务工作组、交通控制和管理工作组、DSRC无和ETC工作组,以及物联网标准的工作组。

  在目前来说,我们已经发布和正在制定的标准已经超过了120项,在这个标准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还是比较有计划的去去做标准的制定工作,我们建立了整个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体系,从2004年开始,这个体系每过一段时间我们都会根据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需要来修订这个技术体系,这个技术体系实际上是成为我们在将来制定标准的一个计划性的文件。实际上我们现在最新版的标准体系是2015年年初刚完成的一次修订。

  为了在标准化的领域如何去选择技术路线以及推动产业的发展,我们针对不同的标准化领域也做了相应的专门的技术研究,在目前来说我们做了23个技术研究的报告,包括电子不停车收费,包括公交和信息服务都在其中。这是一个简单的标准体系的结构图,它实际上分成两层,上面一层虚线往上的一层是基础层,它制定的是一些最基本的标准,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由于前期物联网概念的出现,对于基本信息的编码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另外一个就是关于数据管理和数据的安全。

  下面一层是子系统的层,包括专用短程通讯,专用短程通讯目前用的比较多的就是电子不停车收费,也就是ETC,还有我们的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在前面几位专家的介绍当中都介绍的比较多。另外还有一个领域是交通的信息服务,还有就是交通和紧急事件管理,包括交通的控制,紧急事件管理目前我们做的比较多的标准是为了配合交通运输部在"十二五"期间把公路和水路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作为信息化的首要的最大的一个工程,全国所有的省一级的交通主管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都建立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和平台。实际上我们配合着这个大的工程也做了相当多的应急类和信息化类的标准。

  另外就是电子收费,电子收费原来最开始我们是从道路的电子收费开始也就是ETC开始的,现在慢慢的扩展到公交卡一卡通的收费,还有停车的收费,另外还有客运的管理,在这一块儿我们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另外还有针对于我们这次大会的热点,也就是自动驾驶以及辅助驾驶方面,我们也有一个大的领域。

  下面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在标准化的过程当中发现标准化是把从实验室里面出来的东西或者是科研的东西转化为市场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我想在这里介绍几个例子,也就是我们在智能交通领域我们通过标准化推动了产业的发展。首先就是最著名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实际上我们在制定国内自己标准的时候也参与了ISO/TC204和日本的相关的标准化组织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寻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的路线,主要是针对中国的高速公路上交通流分布不均衡,就是在有的地方交通量比较大,在有的地方交通量非常的小,如果说在每一个出入口的车道都设ETC的车道的话,实际上对于整个的投资和占地都会是一个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在中国我们是提出了双片式的方式,也就是交通量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直接建ETC车道,如果交通量比较小的地方,没有ETC车道的地方可以把卡拔出来进行人工收费,这种方式实际上比较适合中国有效利用土地的想法,而且是有效地降低了投资的成本。

  这个标准是在2007年ETC的系列标准出来以后,实际上我们发现要推动这个标准的使用,实际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这个测试,因为整个测试系统需要保证这个产品的一致性和标准的符合性,所以在我们的推动下就建立了整个ETC的监测系统,包括车展设备、路测设备和IC卡的测试,这个测试包括实验场的测试,室内测试和室外测试都有,并且我们还会进行抽查,这个测试系统很好的保证了这个产品的一致性和互联互通性能,在目前来说所有在国内销售的ETC的设备和使用的卡都必须经过我们的测试,有测试报告以后,他才可能进入到产品的招标程序里面。从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就发现如果说没有这套测试而只有标准的话,实际上对全国那么大的范围,现在我们ETC已经全国联网,这么大范围的产品去使用,实际上只有标准是不够的。

  目前来说,到2014年底,ETC的用户已经超过了1300万,所覆盖的省有29个,整个ETC的车道现在已经达到了7000多条,为这个ETC提供设备的设备生产商也已经超过了20个。

  另外一个值得一体的是我们的物流信息交换的标准,实际上在2014年,我们出台了三个最基本的物流信息标准,包括数据源、道路运输的物流电子数据的交换,以及物流厂站的电子数据的交换,这个事情大大的促进了整个交通行业建立全国的物流平台的行动。目前来说,交通部在浙江建立了物流信息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全国性的,很多的相关的省市已经加入了这个平台。目前来说,相关的符合我们标准平台的物流管理软件的企业已经超过一万多家,累计的数据交换已经超过了八亿条,最高的可能日交换量到了200万左右。

  另外在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方面,实际上我们已经发布了两项国家标准,一项就是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专用短程通讯的总体技术要求,以及物理层的技术要求。实际上还有两个标准正在指定过程中,预计是今年年底会发布,这个也是系列标准的第三部分,也就是网络层和应用层,以及第四部分的设备应用需求,这个实际上我们也是和国际上在这个领域还是有不少的交流的,我们也参加了ISO的会,实际上在这个方面,中国也是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制定的中国的标准。

  在多市运输和客运方面,实际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数据的交换公交车车载的信息终端的设备技术要求,另外还包括运营车辆,也就是公交车所用的车载总线的接口,现在这些标准也在制定过程中。另外我们还有一系列的BRT的相关政策也已经发布了,另外关于针对对于FID标准的识别的相关标准我们也已经完成了。

  在信息安全方面,实际上信息安全方面应该是智能运输界都比较关心的领域,实际上在国内前一段时间也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说有的网络摄像机的口令被别人获取以后,实际上在境外就可以控制这些网络摄像机,这些问题对于交通来说,尤其是有时候涉及到人身安全的交通信息的发布来说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所以目前来说我们的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也是我们标准化的一个重点领域。现在目前正在指定的标准包括数据安全服务、数字证书的格式和数字证书的应用接口。

  按照我们ITS标准体系的规划,到目前为止,我们发布的标准是79项,正在指定的标准是41项,在未来5年内要制定的标准有56项。我们主要在未来五年内要制定的标准主要集中的方向是这么几个,分别是数据安全、大数据处理、电子不停车收费方式进行信息服务和停车场的管理、多模式的支付方式、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我们计划下一步要对相关的数据和人机接口和安全性做一些相关的标准。另外就是驾驶员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领域也是我们未来的标准所关注的重点。这只是五年的标准规划,我们来看一个脑洞大开的图片,也就是在未来的交通方式会变成什么样,其实现在谁也说不好,我们未来的交通方式可能会变成这样,也可能会变成这样,还可能会变成这样,也可能会变成这样,也就是说未来的交通方式会是什么样,我们很难预测,但是智能运输的标准化永远都是把梦想变化现实的途径之一。

  以上是我的介绍。谢谢大家。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运输系统 标准化

上一篇:杨涛:公交都市实施与考核
下一篇:张慧:无线连接创造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