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与观点 > 正文

温馨的“留条违停”个案难具推广价值
2016-05-19 15:13:06   来源:www.its114.com   作者:    评论:0

         5月13日,“遂宁公安”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一名交警在遂宁御景山小区外发现一辆违停的小车,司机在挡风玻璃上留了一张纸条,司机称接病人耽搁10分钟。交警等了8分钟后,看见驾驶员扶着病人过来了,没有抄牌。该微博一发,引发了众多网友点赞:人与人之间还是信任的。(5月15日《法制晚报》)
 
  就个案而言,在交警刚性执法的普遍语境下,的确显得温暖而感动,一者执法富于人性化的考量,对接病人的违停给予区别对待;二者司机的诚信释放信任的力量,留条10分钟就是10分钟,守时而守信。可以说,诚信给“留条违停”涂上了别样的色彩。
 
  但是,也要看到个案的特殊性,并不具普适意义,毕竟“留条违停”考验的不只是信任,还有交通法规的严肃性,哪怕是交警人性化执法,也不能把是否诚信作为唯一的参考标准。如果任何人违停都留条,什么原因、耽搁多少时间,即便是合情合理,都是实实在在的违法行为,都不应鼓励和提倡,况且这也设置了诚信的“考题”,无形中让交警承担了留条真伪判定的责任,而问题则是车主若违信了,交警也没有额外加重处罚的裁量权。
 
  法律是刚性的,只有大家都必须遵守,才能够保证城市良好的交通秩序。法律才是交警执法的唯一依据,严格执法才能更好地发挥法律的约束作用。任何驾驶中涉及违法具有责任“豁免”的权利,都应当由法律作出特殊的设计。比如,急救车辆的特殊“路权”、私家车和出租车因救人而闯红灯、车辆因故障而占用应急车道等等,都是有很强的针对性。
 
  虽然,交通法律无法穷尽现实交通行为中许多合理而又游离在违法边缘的现象,需要执法实务一定的人性化来弥补缺失。但是,执法的人性化不是无限的,只能适用于极个别的个案,否则,即是执法弹性的开始。比如,像个案一样违停接病人,可能千差万别,有时可能是确实无地停车,而有时则可能只是与合法停车相比违停的距离更近、更方便,此外,还有病人的差别,有的有行动能力,有的则没有,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之,接病人可以成为违停要求人性化执法的理由。
 
  正因为如此,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严格约束与驾驶相关的行为,是每个驾驶者应有的观念与操守,文明驾驶、守法驾驶,让城市交通变得秩序井然。如此语境下,“留条违停”成为极个别的现象,诚信与人性化执法,才能构成交通守法主色调背景下的一抹亮丽的色彩。(木须虫)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个案 价值

上一篇:安防运营服务市场核心现状分析
下一篇:贵州:智能交通云破解出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