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 - 行业政策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广州: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

    2020-03-06 15:21:48 来源:www.its114.com 评论:
    分享到:

    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广电旅游局、应急管理局、国资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地方金融管理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港务局,各区人民政府,广州空港委,市邮政管理局、气象局,广州港集团、广州地铁集团、市公交集团:

    经中共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

    20191224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统筹推进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各项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围绕交通强国建设总目标,着力推动广州交通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提升广州城市综合能级,引领带动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支撑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供坚强支撑。

      2020年,完成“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各项任务,为广州落实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成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国际铁路枢纽、国际物流中心、邮政快递枢纽。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

      二、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

      (一)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1.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协同、多类型通用机场协调发展的航空枢纽机场群布局。加强白云机场快速集疏运体系建设,规划建设白云机场广州北站、空铁一体化的白云枢纽,强化白云机场空铁联运体系,打造世界级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和空铁融合型经济示范区。至2035年,广州地区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4亿人次左右,货邮吞吐量达500万吨左右。

      2.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充分发挥广州港的带动作用,推动珠江口内及珠江西岸港口资源整合,打造世界级枢纽港。以南沙港区为核心,优化广州港功能布局,推进内港港区、黄埔港区转型升级。推动广州港出海航道扩容升级,提高航道和锚地适应能力。优化航运客运布局,加快培育邮轮旅游产业。至2035年,广州港货物年吞吐量达7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达3800万标准箱,邮轮旅客数量250万人次。

      3.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交通中心。推进高铁、普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融合发展,强化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高标准推进广州站、广州东站改造升级和广州北站、白云站(棠溪站)、南沙站建设,预留广州北站、南沙站升级为铁路枢纽主要客站条件,实现多站布局、多点到发,打造形成世界级高铁枢纽格局。

      4.优化公路客运站布局。推进中心城区公路客运站搬迁整合。结合轨道枢纽布设外围区公路客运站,实现公路客运与轨道网的无缝衔接。推进站外配客点的规划建设,满足城际公路客运的多样化需求。

      5.增强交通枢纽融合发展能力。推进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城市内外交通之间的有机衔接,推动空港、海港、陆港的相互融合。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加快广州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白云站、广州北站片区,以及广州北站白云机场空铁融合片区等重大国铁客运、城际、地铁、公交枢纽站城融合发展。

      (二)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

      1.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城际轨道网。打造广佛、深港、珠澳发展极之间轨道复合高速交通走廊,推进城际铁路和地铁一体化运营,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1小时通达。

      2.构筑外联内通的高等级道路网。加快推进规划高快速路项目建设,加密珠江口过江通道,完善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华南的骨架高快速路网。积极推进市内高等级道路网建设,有效支撑城市重点功能区发展。

      3.打造安全便捷的现代化城市轨道网。完善轨道快线网络,实现市域内重要组团中心至核心区30分钟通达。进一步加密主城区、副中心内部的轨道普线网络,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一张网,构建广佛、穗莞城市中心半小时通勤圈,积极推进地铁延伸与东莞、中山、珠海、清远等城市直联。

      4.完善深度融合的公交网。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公共交通的覆盖与衔接,鼓励网约巴士等个性化应需式公交,完善公共交通无障碍出行设施,构建高品质、多层次公交系统,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至2035年,实现市域公共交通(不含出租车)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60%(主城区占比达到7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80%

      5.推进城市道路网结构性提升。进一步扩容提升路网服务能力,打通路网瓶颈,加强与周边城市跨界路网衔接,着力解决城市道路网络结构性问题。结合路网建设和地铁建设,评估优化既有高架桥和人行天桥设施。完善城市道路等级级配,统筹地面、地上、地下设施及道路红线内外空间,研究探索将有条件的既有道路下沉释放土地资源,形成集约化高品质的城市空间。

      6.完善慢行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提供安全、连续的慢行空间。在重点接驳区围绕公共交通站点,构建安全、连续、便捷的非机动车道网络,拓展非机动车停放空间。

      7.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停车设施。持续优化中心城区道路临时泊位设置,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主城区周边P+R停车场,以及轨道交通站点、学校、医院、大型商圈等客流密集区域周边配套停车空间的规划建设。

      (三)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

      全面持续推进新时代“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农村公路断头路,加快实施通村组硬化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联通并向进村入户延伸。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经费投入,建立规范化可持续的农村公路管护机制。完善农村公共交通场站设施,进一步推动农村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以及农村客运小型化、预约化发展,强化农村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四)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1.拓展国际航空网络。争取国家在航权、空域、时刻资源分配等方面的支持,提升白云国际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推动白云机场拓展国际客货运航线。加强与国际基地网络型航空公司战略合作,增强白云机场中转能力,与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时航空交通圈”。至2035年,国际及地区直达航线190条以上。

      2.完善国际航运网络。增强国际综合航运服务功能,加快建成江海、海铁、公海、海空联运体系,积极探索自由贸易港政策创新,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开辟国际班轮航线,提升广州港航运服务能力的全球化和影响力。至2035年,开通集装箱航线300条,其中外贸班轮航线160条以上。

      3.完善国家铁路运输网络。规划形成辐射全国10个方向“四面八方、四通八达”的对外铁路通道格局,实现广州铁路枢纽主要客站互联互通和高铁进入中心城区。至2035年,实现至长三角、成渝城市群4~6小时通达,至临近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至省域地级市1~1.5小时通达。

      三、交通装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

      (一)推进车联网(智能网联)先导区建设。将南沙作为先导区,推动我市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路协同发展,加快5G-V2X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示范,将广州打造成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智能出行产业集聚区。

      (二)加强特种装备研发应用。积极开展特种装备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重点推进工业级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装备研发应用,以重大工程为契机,提升隧道机械化施工核心装备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发展高附加值的船型。

      (三)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在公共领域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探索利用微型纯电汽车作为末端配送点的运输车辆。实施有利于新能源车辆推广的城区配送车辆交通管控措施。

      四、运输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

      (一)推行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

      1.提高运输服务信息化水平。构建更为成熟的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2.打造旅客联程运输系统。统筹协调多种运输方式的组织方案,促进一体化换乘与无缝衔接,完善联程联运体系。加强各类轨道之间以及轨道与常规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促进省际客运、城际客运、城市客运系统“三网融合”。协同城际轨道发展,积极引导鼓励短途客运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打造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公交化线路网络。

      3.持续落实公交优先。优化城市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保障场站用地需求和加大建设力度,加大常规公交通行路权的倾斜力度,提高公交的服务能力。加强公交智能调度管理,实现公交车辆等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完善公共交通票价和优惠政策,增强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和确保可持续发展。

      4.促进出租汽车行业融合发展。全面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促进巡游出租车与网约出租车融合发展,提高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水平。

      5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建立公共交通导向型城市发展模式,鼓励公共交通用地实行综合立体开发。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引导个体机动化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建立健全拥堵点滚动治理机制,加强交通执法与交通秩序管理,推进拥堵点的精细化、综合治理各区每年治理10个以上拥堵点)。

      (二)打造绿色高效的交通物流融合体系

      1.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铁路货运。建设以大田集装箱中心站为核心、广州北站为辅助的国际陆港区,不断增强广州铁路的运输效率和辐射能力,提高铁路货运量。推进白云机场空铁联运基地和空铁货运联运通道建设,发展高附加值航空物流。打造国际货运班列中国南部集结中心,拓展东南亚、东盟、欧盟等“一带一路”班列。积极发展高铁物流,促进高铁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

      2.推进海、陆、空多式联运,降低运输能耗和排放。推动形成统一的多式联运规则和全程服务规范,加强联运信息共享,建立多式联运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实现铁水、公铁、公水、空铁多式联运“一单制”和“一箱到底”。加快建设南沙港铁路,推进铁路进港口、进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解决“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降低物流成本。

      3.推动航空物流发展。发挥知名物流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促进形成广州服务贸易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位居全球前列的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增强白云机场的航空货运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以白云机场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航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空快件集散中心和航空物流保税中心。

      4.推动物流园区的规范化和转型升级。重点清理增槎路、大源路沿线等中心城区物流园区,结合高速公路网科学规划货运站场,引导传统货运集聚区向外疏解。加快推动白云、海珠、黄埔、番禺等区公路货运站、物流园外迁或转型升级。

      5.发展城市集约化配送模式。完善城市绿色分级配送体系建设,构建“运力共享平台”,扶持共享共配企业,推动城市集约化配送。完善配套城市配送公共管理政策,完善城市配送信息监管和城市配送地方标准体系推广应用。推进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大件运输、危险品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发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物流组织模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三)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1.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基础上,加强“绿道”“碧道”“南粤古驿道”、旅游风景道、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开展体验式运输服务,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引导市域内客运枢纽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拓展水上休闲,发展邮轮、游艇、游船服务。

      2.鼓励、规范发展共享交通。创新管理机制,健全完善行业管理政策法规,鼓励、规范交通运输领域共享经济发展,引导网约车、互联网拼车、共享汽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享停车等业态规范、有序发展。

      3.创新智慧物流模式。鼓励新技术装备应用和推动物流标准化建设。依托规划新建大型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智慧物流场站服务示范,推广无人仓库、无人码头等新技术装备应用。推动省市共建交通物流跨部门信息化监管、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推进托盘标准化和循环共用。支持发展甩挂运输,推动网络平台道路货运有序发展。大力支持发展冷链物流,鼓励建设高标准立体化冷链仓库,提高冷链物流用地效率。

      4.推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广州全球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立通达全球的寄递服务体系。推动行业总部落户,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推动邮政普遍服务转型升级,加快邮政快递业纵深发展,加大智能终端和末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五、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智慧引领

      (一)加快交通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创新应用物流配送新技术,应用虚拟集装箱堆场,试验地下物流,开辟低空空域物流。推进5G技术、视频识别、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定位导航、先进感知系统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应用。

      (二)加强智能交通发展信息共享融合。强化交通行业数据共享,积极利用政府部门、通信运营商、交通运输企业及互联网企业等交通大数据资源,建设完善交通数据共享平台,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大数据分析应用。

      (三)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统筹智能汽车、道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推进车路协同示范应用。推动综合客运枢纽管理服务智能化,优化综合客运枢纽运输组织。优化城市交通信号、停车、诱导等运行管控系统,有效提升城市交通运行管理效率。

      六、安全保障完善可靠、反应快速

      (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加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实时监控、救援与保障的投入,加强标志标线、信号灯、防撞、治超、交通监控、电子执法等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维护管理,保障基础设施安全可靠。提升运输装备安全性能和本质安全水平,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强化营运车辆技术检测和维护保养。

      (二)完善交通安全生产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管理工作职责,落实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创新交通安全监管方式,健全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构建交通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严控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营管理,加强对重点营运车辆的安全监管与执法。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强化道路施工安全监管,提高交通执法监管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交通应急救援能力。完善交通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值守、信息报送、指挥协调和应急处置等机制,推进交通运输系统值班室实体化建设,提升应急指挥的信息化和决策水平。建设具有交通特色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保障车辆和装备、物资配备。加强横向、纵向部门间信息共享,做实应急救援部门联动机制。

      七、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

      (一)规划建设绿色出行示范区。在绿色出行示范区内,引导小汽车出行向绿色出行方式转变,至2035年实现绿色出行占全方式比例达到90%

      (二)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施工材料、沥青等废旧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推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减量,提高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

      (三)优化交通能源结构。加快推进巡游出租汽车电动化,在城市配送体系中推广应用纯电动车辆。强化柴油货车管理,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制准入制度,推进落实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促进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四)坚持底线思维,集约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底线管控,对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交通与城镇开发边界管控的相互协调。采取交通设施与其他用地复合利用的模式,与生态结合打造绿色交通廊道,支撑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

      八、开放合作面向全球、互利共赢

      (一)建设面向全球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充分发挥航空、航运网络优势,打造面向全球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同时利用以高铁、城际铁路和高快速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与之衔接,强化大湾区与全球交通网络的连通水平。

      (二)深化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开放合作和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完善空港体制机制,引导和推进临空指向性强的先进制造、飞机改装大修、通用航空、航空物流运输、航空金融、服务贸易等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构建以航空枢纽为平台,以空港综合保税区、空港自由贸易区等政策为支撑,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航空产业体系,促进空港与城市、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三)全面增强广州港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南沙、黄埔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和游艇旅游自由港,建设邮轮旅游综合试验区。加强广州港与周边港区深化合作、协同发展。探讨与珠海港共同开发建设珠海万山群岛深水港区。

      九、人才队伍精良专业、创业奉献

      (一)积极引进高层次交通技术人才。创造优越的软硬件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吸引力度,拓宽引智渠道,吸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高水平的交通技术人才进入广州交通相关产业行业。

      (二)加强交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建设广州交通大学。立足广州交通建设,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培养素质优良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交通人才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交通干部队伍。健全交通行业人才选用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干部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干部队伍适应交通强国建设要求的能力,培养一批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交通干部。

      十、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一)优化政务服务。深化交通行业改革,完善交通政策法规,清理和规范各类行政事项,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加快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建设全市路网及道路附属设施数据库,形成产权和管养单位清单。

      (二)大力提升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打造优质的交通领域营商环境。

      (三)扩大社会参与,培育交通文明。健全交通行业公共决策机制,鼓励行业组织积极参与行业治理,拓宽公众参与交通治理渠道。全方位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素养,推动全社会交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与统筹协调。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建立领导、统筹协调实施的工作机制。既要强化政府部门、市区以及各地市之间的协同,也要在企业层面建立相互间的直接对接机制,整体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

      (二)加强资金保障。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体制。鼓励采用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三)加强执行管理。完善交通强国各项工作任务的执行、落实与反馈机制,科学制定各项配套政策和细化方案,确保各项任务切实落地,达到预期效果。

  • 关键字: 交通强国 智慧交通
  •    责任编辑:its114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