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民间资本投资停车楼遇尴尬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厦门民间资本投资停车楼遇尴尬

    2013-05-31 10:55:28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梁辰卓 悦佳 评论:
    分享到: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厦门停车位价格奇高,但由于是市场行为,政府部门介入的手段有限,只能通过“节流”与“开源”来缓解车位供给不足,一方面政府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另一方面要建设停车场,弥补历史缺口。不过,虽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停车场,但目前政府相应的鼓励政策仍待细化。

    车位价格高

    部门调控手段有限

    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发现面对车位买卖的市场行为,实际上并没有相关法规限制一些人囤积或高价卖车位,也无法限制开发商打包出售、拍卖车位。“虽然要求开发商先满足业主需求,才能将剩余的车位卖给他人,但目前我市执行的物业管理条例中并无明确要求开发商在卖掉剩余车位前要公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虽然没有法规限制车位价格,但部门并非没有调控手段。记者了解到,目前开发商在车位定价时,主要是参考周边平均价格及自身楼盘情况定价,但若价格畸高,市国土房产局将介入干预;另一方面,若新建商品房项目不符合我市根据建筑面积制定的停车位配建标准,规划部门将不通过该项目的审批。

    发展公交抑制小车?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停车场

    虽然政府部门不好介入调控车位价格高低等市场现象,不过却能够从“节流”与“开源”两方面来缓解停车位供给问题——尝试从供需关系上,影响车位价格。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朱奖怀表示,政府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客观来说,厦门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完善,也在不断发展。但记者采访却发现,公交的发展可能无法抑制汽车增长,也就无法抑制对车位的需求。“身边的人都买车了,虽然我平时很少需要开车出行,但还是买了车。”市民戴小姐说。而坊间一直流传的“限牌”等说法却一直只是坊间的流传。

    而“开源”方面,目前停车场建设的推动除了政府投资外,市建设与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也希望社会力量在资金和用地等方面参与投建公共停车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社会力量就是指财政投资以外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

    社会资本投资停车楼

    却遭遇尴尬

    但政府投资与社会力量投资的停车场却有不同的命运。

    前埔南区小学地下停车场是我市首个结合学校操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的停车场,于2010年4月投入使用,为周边居民及社会车辆提供了停车便利。昨日下午,记者在该停车场发现,入口处竖着“车位已满”的提示牌。物业介绍,139个车位已全部租给周边居民,租金每月300元,“还有六七十人在排队等车位呢。”然而周边居民小区密集,地下停车场虽解决了部分停车问题,但停车位依然不足。

    江头公园市政智能停车楼是投入使用不过半年的新型机械式停车楼。昨天记者在现场却发现江头西路的路边停车位仍停满车辆,甚至还有不少车辆违停。而停车楼里每天固定停放的车辆不到100辆,临时停放的更少,200多个车位最多的时候也只用了一半,“大家还不习惯这种停车楼。”工作人员说。“担心价格比较贵。”一位将车停在路边的车主说,而另一位车主则表示,停在路边主要是图方便,“停个一两小时的还要把车停到车库里多麻烦啊。”

    记者了解到,该停车楼由政府主导,厦门金地停车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金地”)和深圳中科利亨车库设备有限公司联合注资3500万元,占总建设金额的49%。作为民营企业,他们是第一家响应政府号召投资停车楼的,他们希望能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利,但目前看来很难。金地的负责人孙女士说,从停车楼运营以来就一直在亏损,“不算银行贷款利息,光运营成本每月要10万,可收费每月只能收到5万。”她说,“有收益民间资本才有动力再投资。否则这样亏本,很难支撑。”

    而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我市出台了《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单独新建向社会公众开放停车场的项目用地,采用招拍挂方式供地,底价给予适当优惠,但具体的优惠政策仍待进一步细化。

  • 关键字: 停车管理 停车价位高 社会资本投资
  •    责任编辑:智能交通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