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车路协同系统改变未来交通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张毅:车路协同系统改变未来交通

    2014-10-09 18:17:06 来源:财新 评论:
    分享到:

      

    未来交通会是什么模样?“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研究者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所有车辆、道路信息都将被被纳入到实时交互的网络中,任何一辆车都可感知到周遭的汽车、道路信息,并提前做出合理的驾驶规划;同时,主控计算机也会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给车辆、信号灯等提供建议,使道路运行安全畅通。

    美国、日本、欧洲都已在开发这套智能交通系统。中国于2010年明确提出发展“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并在2011年通过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十二五”“863”计划)立项,该项目由清华大学等10家单位参与,于2014年2月通过科技部验收,这使得中国在车路协同系统研发上,拥有了自主研发的初步成果。

    学术带头人张毅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国家“十二五”“863”计划先进交通技术领域专家、科技部全国智能交通系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他介绍了项目成果和发展方向。

    安全、效率与环保

    系统有三大类功能,安全、效率,环保。车路协同系统是把车载装置和路边设备联系起来,使一辆汽车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和任何车辆、任何路边设备相联系。汽车在路上行驶时,能够随时了解到汽车周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况,包括它的方向、速度、加速度,和自己车的距离,以及汽车是否有故障。

    同时因为车和路边设备连起来了,所以驾驶人可以知道普通汽车无法感知的道路信息,比如路面下雪、湿滑。再如遇交通故障车辆有停在路边时,可以通过路边设备及时传到驾驶人的汽车上。

    简单来讲,通过车路协同系统这个平台,任何一辆汽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都可以知道周边汽车、路面情况,这样有利于驾驶人自己驾驶汽车的时候,保证安全,比如是否会追尾,超车换道时,能知道旁边的车距离你多远,也能知道路边是否有停下来的故障车,路面是否湿滑。这样可以保证行车安全中的各种所需功能。

    第二个方面,由于汽车能够和路边设备时时交互,驾驶人能知道车到路口时,红绿灯是否过得去。如果过不去,它会引导车辆的速度,使得不用停车就能通过路口,或者提示适当加速,就不会赶上红灯,这样可提高通行效率。

    另外,通过提示司机开多大速度通过路口比较合适,可以把通过路口的汽车分成一组一组的,根据分组的汽车通过路口的需要,调整红绿灯的时间长短。比如10辆汽车靠在一块儿,它们通过之后再变灯,可以很好的提高通行效率,降低汽车在路口的速度,这会有效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

    第三是减少尾气排放。根据每辆汽车运行状况,提示司机以多大速度驾驶汽车,排放是最少的,这对整个环境保护是有很大意义的。同时把汽车排放状况,传到信号灯去。它就可以根据路口汽车持续的平均速度,来调整红绿灯的时间,使得路口汽车排放减少。

    还需大规模测试

    目前在概念验证、典型应用场景的测试方面,系统都已通过,关键性技术也已突破。但目前规模还比较小,我们接下来要进行大规模的测试。

    现在规模小到什么程度呢?科技部支持的“863”项目,有10家单位参与,包括7个大学,两所研究院,一所汽车企业。长安集团参与了项目,提供了10辆汽车。现在的规模就是在10辆汽车、两个路段、一个路口进行实际道路测试和演示。要投入实际应用,这么小的规模是不够的。美国有个类似的项目,是在3000辆汽车上做测试实验。

    下一步要做大规模实验,比如几千辆到一万辆汽车的实际规模的测试。目前项目团队在把项目成果做总结,下一步希望科技部、交通部等部门、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推动大规模测试到实际应用。

    通讯模式切换已突破

    通讯是最主要的关键技术,已经被项目团队突破。车与车之间、车与路之间,有多种通讯模式存在。不同的道路环境下,这些通讯模式的网络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通讯模式之间还要能自动切换。系统现在能提供多模式、自动切换、同时支持车车和车路通信的信息交互平台。

    另外,受经费、实验规模所限,大规模测试实验现在用的是仿真系统,能够仿真500辆车、100个节点,来模拟大规模车路协同系统的特性和应用情况。

    还有一个突破,关于智能交通系统,各个国家都有一个体系标准,中国叫智能交通体系结构,美国、日本、欧洲都有。中国是十多年前公布的,但在车路协同系统出来以后,关键技术已被突破,团队认为下一阶段的智能交通体系结构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所以在团队把新一代的结构设计完成了,提出了一个建议性的方案。

    大规模测试体系或两年内建成

    如果资金、场地问题都能解决,包括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相关企业、汽车行业的参与。这样的情况下,两年以内,大规模测试体系应该能够建成。

    在这之后,如何应用到实际交通领域?

    这需要阶段性投入。因为汽车上要增加车载装置,路边要增加设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需要一个时间较长的发展。但是这个系统可以拆成阶段性应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提升。使得系统在短期有短期的应用,长期有长期的应用。

    目前和项目团队的系统非常接近的,是美国的ConnectVehicle。它有一个项目,测试3000辆汽车、几十个路边设备。

    2014年2月,美国交通部发表一个声明,认为智能交通系统下一步发展,车路协同系统是很重要的方向,而且结果证明,是可行的方向,对交通道路安全技术应用,将是一次新的革命。美国称为道路交通的第三次革命——第一代是安全带,第二代是安全气囊,第三代认为是车路协同系统。美国现在开始做国家标准,正在制定法律。

  • 关键字: 交通通信 张毅 车路协同
  •    责任编辑:admin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