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管局局长李顺年:"互联网+交通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武汉交管局局长李顺年:"互联网+交通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16-03-21 18:48:25 来源:www.its114.com 作者:李顺年 评论:
    分享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为智慧交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2015年,武汉交管部门与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合作,建立了互联网企业与交管应用部门合创的模式,在武汉"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整体框架下,通过"互联网+"技术,借力互联网公司现有资源,大力推进智能交通建设。

      一、基本情况。

      按照武汉市"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11711"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的重要指示,交管部门认真领会,狠抓贯彻落实。

      一是瞄准需求,确定方案。按照要求,交管部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需求"为导向,确定智慧交通诱导系统的行车、停车、政务服务等工作重点,既要服务市民智慧出行,又能服务交管部门分析决策。我们会同有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及互联网、智能交通企业进行反复研究,制定了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倒排工期、项目推进。

      二是拓宽思路,寻求合作。交管部门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智慧交通建设方式,发现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拥有一流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健全的服务体系(例如阿里巴巴的阿里云平台、阿里电子商务、高德地图位置服务、蚂蚁金融服务、菜鸟物流服务、广告服务等),有意愿、有能力为交通管理提供优化解决方案。同时,联合阿里高德,采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智慧交通诱导系统的方式为全国首例,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建设方式存在的投资成本较高、数据利用能力不强、标准规范不足、共享应用不够、专业应用不深等问题。

      三是定制官微,便利使用。定制了"云端武汉.易行江城"APP和"武汉交警"微信公众号,作为提供武汉市智慧交通诱导的官方微门户。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互联设备,"一站式"享受行车、停车诱导和交管政务服务。其中"云端武汉.易行江城"APP,功能分为交管新闻公告、出行服务、业务办理、警民互动等四大类18项44子项,其内容主要包括交通通告、办事指南、路况发布、出行指南;行车导航、武汉停车;违法查询、车驾管业务、违法代码查询、桥隧限行查询、年审查询、网点查询、账号管理;违法举报、设备故障上报、套牌车报案、信号灯专题、问题反馈服务等。

      二、主要作法和功能。

      利用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将动态与静态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在有限的资金投入条件下,武汉市智慧交通实现了多项功能。

      在服务市民出行方面。通过将高德的公共数据、行业数据、交管数据融合,可提供三类11项功能服务。分别是:路况发布--全市域路网路况实时发布(分色显示道路通行状况,每2分钟刷新一次)、路面诱导屏实时显示(130块路面交通诱导屏上实时显示周边路况及交通信息)、交通热点实时路况图片(用实时图片展示当前道路通行状况)、交通预测发布(对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交通状况作出预测);出行导航--个性化避堵导航(提供三种出行线路选择,分别标注距离、时间和目的地停车场,自动避堵)、路况订阅推送(每天推送定制线路的路况信息)、拥堵排名提示(当前及历史拥堵道路排名)、交通信息预报(实现"一月一发布、一周一预报、天天实时知");交通提示--施工及交通管制提示、语音播报交通违法高发点位、事故多发路段提示。年内,还将开通一键报警(已开通)、快撤快赔等功能。

      通过与阿里高德合作,武汉市交通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准确性、实时性、覆盖面达到全国同类城市现有水平。通过众包的方式,资源共享,数据量倍增,实现了数据的海量关联;路况准确率由原来的80%提升到95%,且随着用户的增加,准确率将进一步提高;覆盖范围从少数主干道扩展到全市域路网;路况发布频率每2分钟刷新一次;交通信息受众从41万增长到300万用户,为群众出行带来全新体验。


      在服务交管工作方面。通过高德交通大数据分析,已有三类10项功能投入使用。分别是:交通信息实时采集--路况信息采集(运用"互联网+"技术,采集流量、流速)、热点商圈路况监测(各大商圈交通流的监控)、异常事件报警(及时发现道路异常事件);堵点堵段分析研判--路网拥堵延时指数(展示全路网运行情况)、异常拥堵排名(展示全市最拥堵的路段排名,为治堵提供依据)、拥堵分析(实时监测路网状况,并回放拥堵产生过程)、分区分类数据综合研判分析(分辖区、道路、类别展示道路当前拥堵延时指数,提供历史拥堵延时指数对比分析);扩展交通管理手段--大型活动支持(为大型活动期间提供针对性的区域交通引导方案)、交通事件发布、管制信息发布(发布交通事件、管制信息,并在地图标注)。

      交管工作也形成了系列新机制、新战法。看得见:市区两级交管指挥中心通过应用该系统看路况,第一时间发现堵情和交通异常状况;调得动:两级指挥中心第一时间调度警力到场处置,路面民警通过手机实时在线了解责任路段的道路情况,及时发现堵情,赶赴堵点进行处置;分析得清:对周期性堵点堵段进行大数据挖掘,发现堵因、分析堵情、缓解堵源,采取改善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调整信号配时、优化勤务设置等多种方式,每月对5-10个周期性堵点堵段进行改善,需要工程化改造的,报市治堵办协调实施;处置得快:运用该系统考核交通大队排堵保畅、事故处置、信号配时等工作效果,提高处置速度和水平。

      在政务便民服务方面:分别与支付宝和腾讯公司展开合作,多渠道开展政务服务。一是在支付宝"城市服务"和"武汉交警"微信服务号中开通交管政务服务专栏。分为"快捷服务、业务办理、信息查询、警民互动"等板块,实现一键报警、快撤快赔、线上缴罚、快速挪车、车驾管业务办理、交管信息查询、套牌车报案、驾考预约、在线选号等17种功能,并于近期将实现交管规费线上缴纳,可实现群众办事的闭环服务,让群众多走网路,少走马路。目前,交管互联网服务关注用户330万、绑定用户72万、日均访问量280万,占交管政务服务总量的72%。武汉交警微信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优秀政务公众号"。

      二是与腾讯公司开展车、驾管业务服务。在腾讯大楚网的大力协助下,2015年12月1日正式上线了"互联网+车驾管服务平台"。该平台集网上业务办理、微信业务办理、电话咨询服务、驾驶人考试管理、机动车检验管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多项服务和管理功能于一体,体现了"数据融合、智慧应用、服务无限"的先进理念,成为全国首个"智慧车管平台",各项功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通过该平台,群众利用手机就可完成微信车辆检验预约和驾驶证遗失补领等业务。其中,微信车辆检验预约是首次在"武汉交警"官方微信平台上亮相。市民可通过"武汉交警"官方微信,在该平台上提交车牌号码、车辆识别号码和机动车所有人手机号等资料,自主选择车辆年检站点和预约检车时间,机动车检测站可优先为微信预约的市民建立绿色通道,让市民减少排队时间,更方便办理相关业务。截至12月10日,已有1495名机动车车主通过该平台微信预约办理车辆检验业务。

      三、下一步计划。

      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11月24日,交管局与阿里巴巴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框架协议内容,2016年,交管部门计划加强与阿里云等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在与市公安局 "161"工程充分对接的前提下,开展"一云(交管数据云平台)、一端(括警务通、执法记录仪、酒驾快速排查仪和数字电台)、一网(路网智能化管理)和八大系统(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事故预防及分析系统、警务魔方数据作战系统、交管综合业务系统、互联网+信号灯控制系统、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系统、静态交通管理综合分析系统、交通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建设,逐步建成互通、互联、开放、共享的交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系统,形成交通管理信息资源整合集聚、开放共享、深度应用的高地。

      首先,利用阿里云的技术优势,建设"武汉交管数据云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逻辑集中物理上分散的硬件资源,实现全市部分交通数据的集中存储、深度挖掘,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交管信息共享,为交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支撑。

      其次,在武汉交管数据云平台"基础上,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事故预防及分析系统、警务魔方数据作战系统、交管综合业务系统、互联网+信号灯控制系统、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系统、静态交通管理综合分析系统、交通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等八大应用系统将实现数据一库存储:实有驾驶员、实有车辆、实有道路、实有运输企业、实有停车场、实有警力、实有违法、实有事故和实有交通设施等"九实"数据和其它交管业务数据全部上云;信息一图展示:以大数据、云平台为基础,对不同类型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形成多关键字、多属性、多层次图层自由配置, PGIS一图展示;应用一云服务:对指定区域、道路、时段的实时警力、交通设施、停车场、拥堵、违法、事故等进行统计分析,为业务应用提供支撑。其中警务魔方数据作战系统,将基于大数据挖掘、钻取和分析,为交管应用提供定制服务,真正做到"数据随用即得,战法随想即成,应用随需而变,警务效能倍增",为保障我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为侦查破案、查缉追捕、反恐防暴及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服务。

      四、几点体会。

      通过前段时间的探索实践,有力破除了武汉交通管理的"九难"(缴纳罚款难、驾考难、行车难、事故处理难、停车难、见警难、车检难、查询难、投诉难等),我们感受到了"互联网+交管"的实效。同时有"两加、两减、两变化"的六点体会。

      一是数据增加。通过整合公共数据(手机信令、高德用户等移动互联网用户位置信息)、行业数据(公交、出租车等浮动车数据)、交管部门数据(交通事件、流量、管制、事故、图像、交通违法等六类),运用科学的算法,为我市提供精确的实时路况,通过多渠道实时发布。

      二是功能增加。利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增加实时路况发布等11项社会服务功能、拥堵分析等10项交通管理功能,智能交通建设效率成倍增加。

      三是减少投资。经过测算,新增的21项功能如按照传统方法建设,至少需要投资数亿元。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全市130块诱导屏实时发布路况及交通信息,仅此一项就节省投资约1.3亿元。

      四是减少周期。按照传统建设模式,达到现有建设水平至少需要3-5年时间。现在仅花了几个月时间,达到了同等效果。

      五是改变了建设模式和运作方式。由政府包揽转变为政企共建、资源共享、市场运作,创新和改变了交通数据采集(变以前在路面埋设感应线圈采集为移动互联网信息采集)、分析、发布的传统运作方式,利用企业优势,弥补了政府部门建设涉及的技术、人才、运维、服务等难题,更加有利于智能交通建设的延续、发展、创新。

      六是改变市民的交通出行习惯和公众治理模式。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市民通过手机客户端查询出行建议、查看定制的路况信息,"时空无限"地根据需要选择时间、路程最优的方式、线路出行。治理城市拥堵的模式从原来的部门管理为主向市民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转变。

      作者简介

      李顺年:武汉市公安局副局长、交管局局长

  • 关键字: 系统集成 互联网+交通管理 武汉 李顺年
  •    责任编辑:its114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