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从全国最早电子警察到智慧交通新时代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深圳:从全国最早电子警察到智慧交通新时代

    2020-04-07 10:30:03 来源:南方法治报 评论:
    分享到:

    伴随着一声刺耳的刹车啸叫,斑马线上,一名骑摩托车的男子被一辆飞驰而来的白色皮卡车撞得腾空飞起。现场没有人注意到,在车祸发生的瞬间,一声清脆的快门记录下了这一切。“这是1997年,全国第一套电子警察拍摄到的第一张违章事故现场照片,意义非凡。”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处科研所民警许泽彬介绍道。

    1997年

    全国第一套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在深圳上线运行,交通执法从人工查处转向相机执法,正式开启了非现场执法时代。

    1998年

    第一套视频监控执法系统在深圳上线,非现场执法从低空步入高空,从近距离变为远距离,交通执法进入立体化执法时代。

    2001年

    第一套车牌识别系统在深圳诞生,非现场执法从路口走向路段,进入智能识别时代。

    2018年

    深圳开启“刷脸”执法,实现非现场执法从查处“车”到查处“人”,实现无盘查跨越式发展。

    在电子警察应用这一创举上,深圳做出多个全国首创,开启了一次又一次非现场执法的先河,在丰富完善执法手段引领实战上做出了持续不断敢为人先的探索。

    1、从“土方法”到自动化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城市总体规划,尤其是城市道路总体规划的不完善,加上社会车辆增长加快,导致人、车、路三者之间矛盾突显。闯红灯、超速等交通违法乱象频发,由此也导致警力匮乏、现场执法效率低下等交通执法困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始了自动化执法的创新探索。1995年,交警支队交通科研所研制出全天候全自动运行的“电子警察——智能化交通违章监摄管理系统”。1997年,深圳上线运行全国首套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标志着交通执法由人工向自动化方向转变。

    “初代电子警察运用的原理其实是中学物理课本上的内容——电磁感应。我们在路面上布设感应线圈,线圈一端连接交通信号灯,一端连接相机,车辆闯红灯后触发感应线圈,联动相机拍照取证。”许泽彬告诉记者,“当时警队里用的还是胶卷相机,一卷胶卷只能拍36张照片,第一套电子警察安装后不到2个小时,一卷胶卷便用完了,当天更换了3次胶卷,一共拍了100余张车辆违规的照片。胶卷冲洗后,我们根据照片上的车辆号牌查询到该车的车主或车属单位,再通过登报纸、打电话、发违例通知书等方式,传唤违例司机接受处罚。现在看来,方法有点土,但就是这样的‘土方法’开创了国内非现场执法的先河,对交通违法行为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经过20余年的迭代更新,目前深圳市已全面应用第三代高清电子警察。相机采用700万或900万像素的高清镜头,能够精准抓拍并识别超速、大货车禁行、黄标车禁行、不按线行驶、不礼让行人等20余项交通违法行为。随着功能的不断拓展,如今的电子警察执法已成为深圳交警执法的主要手段,在交通管理以及打击违法犯罪中扮演重要角色。200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image.png

    深圳率先在国内启用自动化“拉链式”潮汐车道,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警方供图

    2、从纸质开单到信息化系统

    电子警察的发展是深圳智能交通管理建设的一个缩影,而其中与之匹配的是深圳交警各项信息化手段应用的建立和完善,这也为如今的大数据交通管理奠定了建设基础。

    “以前我们路面执勤每次都要带上一大堆材料,罚单、发票都只能手写,回到队里还要把一天的信息汇总录入电脑。有时发现可疑人员和车辆想要调阅信息,必须通过电台、手机请求后方帮助查找或者自己回到办公室查找,不仅效率低下还会贻误战机。现在简单多了,全部信息化,上路执勤不用带纸笔,一台‘警务通’全搞定。”一名深圳交警告诉记者。

    交管工作牵涉到市民日常生活,无论是提升内部管理效能还是服务百姓,交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技信息化的支撑。据了解,深圳早在1989年就建立了交通指挥中心,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1999年,深圳新一代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建成。2004年新的交通安全法实施,深圳交警很快就研发出移动交管警务系统,使信息化应用延伸到一线执勤民警手中,大大提高路面民警的执法效率。

    为方便市民,深圳率先建立通过手机短信进行违法告知、送达“一站式”处理系统;为让驾考更加公正、高效,率先建立机动车驾驶人全科目考试电子化智能评判系统;为加强车检监管,率先建立机动车远程审验系统;为解决纸质档案查找难的问题,车管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应运而生……以上种种,仅是深圳智能交通管理工作的冰山一角。如今,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日益发展,深圳交通管理正朝着新时代迈进。

    如今,现代化警务装备取代了传统的纸笔材料,一线警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警方供图

    3、打造智慧交通“深圳模式”

    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深圳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超350万辆,城市交通管理面临巨大考验。基于此,深圳交警通过精细管理、科技驱动、联合创新进行探索和改善交通状况。

    2015年8月,天津港爆炸事故之后,危化品车辆排查成为全民关注焦点。随后,媒体公布了一个令公众有些意外的报告:在深圳,危化品车辆及校车整体运行情况的遵章守法率比普通车要高。“天津港事故发生后,深圳交警对全市危化品车辆违法情况及强制报废情况进行大数据整体分析,最后得出了这个客观、可靠的结论。一方面对社会舆论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交通治理工作少走很多弯路。”许泽彬回忆说,“信息化建设应用让以前许多头疼的问题变得简单,打击套牌车辆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10月,我们通过大数据后台分析发现,一辆粤B7××××黑色保时捷竟然同时出现在罗湖和宝安。后经两地交警共同努力,最终确定了套牌车辆并开单查扣。”

    2013年至今,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业态出现,以及深圳“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深圳交警警务模式也开始从决策者经验判断为主,向大数据分析结果为主转变。

    2018年3月,交警支队正式启动“深圳智慧交通一期”工程,联合多家前沿顶尖企业,打造深圳“智慧交通”城市大脑。未来,一张无形的信息网将囊括城市交通的方方面面,智慧交通“深圳模式”正在实现。

    2019年,深圳交警又取得多项瞩目成绩:车管所首次获评“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全市万车死亡率降至0.77,创历史新低,接近世界一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 关键字: 智慧交通
  •    责任编辑:刘艳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