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协同十年路:初心与三个设想 - 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首页 > 本网动态 > 观点 > 正文

    车路协同十年路:初心与三个设想

    2021-12-30 10:56:25 来源:ITS114 作者:董海龙 评论:
    分享到:

    车路协同十年

    已经记不清第一次听到车路协同这个专有技术名词是什么时候了,但笔者翻查了一下,ITS114网站最早有关车路协同的报道是在2012年,杂志最早有关车路协同的报道,也是在2012年,这一年,采访了科技部"十二五"863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关键技术"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姚丹亚、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翻译报道当年ITS世界大会上宝马在会上做车路协同技术演示,此外,当时科技部发文称“车路协同系统有助于有效缓解交通危机”……

    实际上,国内车路协同研究早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就已启动,2011年11月开始,以清华大学为牵头单位的科研团队在十二五863计划的支持下,围绕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开展了系统性的探索研究,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发展。

    自2011年863项目启动,车路协同发展到2021年,刚好十年(车路协同发展十年大事件附在文后)。对于一个技术而言,十年时间很短,但对于技术产业化而言,十年很长。在这十年里,车路协同被淹没在智慧高速、智慧公路、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更新的概念和应用场景中,车路协同被提及,往往是因为自动驾驶,因为“协同智能”,好像车路协同只能通过自动驾驶场景,才有应用价值。

    第十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2021中国智能交通大会期间,有多个车路协同、智慧公路、智能网联相关的主题论坛,对这十年车路协同技术应用的发展做了全面的总结,同时也介绍了很多前沿研究,ITS114前往学习并聆听了诸位教授、专家的报告,得以整理这十年车路协同发展现状和问题,从而结合ITS114对行业的理解,对车路协同如何破局提出三个不成熟的设想,供大家交流和批判。 

    image.png


    车路协同的初心

    姚丹亚教授在第十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2021中国智能交通大会上的演讲中,提及如何推广车路协同技术,就强调了一点,要回归初心。

    image.png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系统工程研究所姚丹亚教授

    车路协同技术应用的初心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当初为什么要研究车路协同?车路协同能解决什么问题?

    按姚丹亚教授的话,就是为了提升交通安全,安全和效率是交通永恒的发展目标,安全是效率的前提。车路协同怎么提升交通安全?把车作为网络节点部署在交通系统中,完成车辆实施状态数据采集,并实时传递给其他车辆,同时接受路侧设施传递的信息,从而大幅降低碰撞、追尾等交通事故。姚丹亚教授在多次的演讲中,都将避免碰撞作为车路协同技术应用的重点场景,在高速公路、国省道上的交通安全管理重点在哪里?连环追尾、重特大事故发生后的二次事故,恶劣天气下的交通事故等。这类事故往往发生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如果应用了车路协同技术,这类事故的发生率将会大幅下降。在2014年,美国交通部发布有关车车(V2V)通讯技术发展的声明中提到,V2V技术可以避免80%以上的车辆碰撞事故,这也是车路协同最初研究的方向。

    除了安全,车路协同对于提升出行效率,同样有“治”。车路协同将交通控制从被动的交通控制变成主动的交通控制,新的交通管控系统中,车辆可以作为一个控制变量,数据更为及时,控制、引导、诱导也更为有效,改变了原有的交通管理数据基础。在教授们的演讲中,有两个典型场景,一是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通过获得信号配时,来提出最佳行车速度,引导车辆平顺通过交叉口;一是当某一车道施工、发生事故时,引导该车道前方车辆提前变道,并通过上游分段车速控制限制到达施工、事故拥堵的车流量,从而使车流更有效率的通过事故点、施工点。当然,自动驾驶中的编队行驶/队列行驶,也能够大幅度提升货运车辆的运行效率,是单车智能和协同智能结合的典型场景,但目前尚停留在测试阶段。

    根据国内外车路协同研究结果,车路协同系统应用可使公路通行流量提升2%-7%。

    以上,提高交通的安全和效率,就是车路协同技术发展的初心

    遇到的困境

    十年时间,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取得了很多进展,但离我们预想中的应用阶段,还有很远的距离,这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设备的装车数量以及装车率,没有足够带此类设备的车辆在路上跑,也就是没有足够的设备联网,对于一个通信信息技术而言,其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智能网联测试、示范项目的集中出现,带动了一批互联网企业、央企入场,短时间内似乎市场繁荣了起来,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教授们总结了车路协同应用目前面临的几个问题:

    重演示轻应用。

    一些地方做车路协同/自动驾驶项目是为了招商引资,给企业政策和优惠,吸引企业来落户,而不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

    重局部轻全局。

    安全和效率的提升一定要在全局上应用,局部测试、示范,车路协同的价值体现不出来。

    重集成轻效果。

    现在车路协同/智能网联的项目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很多系统集成商纷涌而入,他们并不关心应用效果,只需要满足招标文件需求(装多少设备,多长时间建完),而验收后怎么用,跟集成商没啥关系了。建管用脱节的现象很严重。

    重收益轻基础。

    政府投资是希望投资能产生效益,也就是能挣钱。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不是为了挣钱,当然,安全也是效益,但不是直接经济效益,两者关系需要理顺。

    从教授们的分享中可知,车路协同发展遇阻原因有很多,商业模式不清晰,或者说投资主体单一(政府)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次,参与方各说各话,各做各事,政府的诉求、集成商、设备企业的诉求、车厂的诉求、运输企业的诉求、公路运营单位的诉求,并不一致,都从各自层面理解和推动车路协同技术发展。

    张毅教授就表示,不同的行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认识,因为出发点不一样,核心需求和目标不一样,但车路协同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所有的通讯、控制技术和功能都是为交通服务。在张毅教授看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同时,车路协同可以借助其改善交通控制问题。

    image.png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张毅

    姚丹亚教授也提出,现在车路协同以及智能网联行业的发展,已经被大型企业追逐短期经济效益所绑架。企业追求高额利润没错,但在一个新兴行业,各种技术、应用效果还在探索中,蛋糕还没做大,如果过早以追求利润为核心目标,对行业的破坏很大;特别是这些行业龙头企业,应该有社会责任和担当,一起来推动产业的发展而不是杀鸡取卵。因此,行业应该拒绝“假大空”式的示范和虚假宣传。

    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副主任王刚也认为这几年先不用探讨从智慧公路所需车路协同的商业模式了,至少短期内不用,短期内就是要做好服务,把服务做好,商业模式就会逐渐的衍生出来。

    image.png

    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副主任王刚

    问题的根源

    在ITS114看来,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受阻,无非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没有规模化应用,车路协同就无法形成应用网络,没有规模应用,不论是在研究上,还是实际运行中,都无法进一步证明实用价值。而要让搭载车路协同设备的车辆更多,只能寄希望于车厂生产更多带车路协同模块的车辆,而车厂生产此类车辆的前提,一是有政策要求,二是有足够的路侧设备或者道路交通信息传递到车内,能够让车主体验到该技术,有获得感,才能让车主为此买单。

    因此,两者之间就有悖论,到底是先建路侧设备等待相应车辆使用,还是等相应车辆足够多之后,再建设相应的路侧设备?如果是前者,姚丹亚教授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汪林主任都表示,通信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可能三五年之后,这些设备就已经过时了,就要被淘汰了,而这些设备基本上还没怎么使用过。如果是后者,车厂在没有政策要求下,单靠市场驱动,有多少动力来配置相应设备?

    除此之外,路侧以及车载方案的成本和规模之间也存在矛盾。现在企业为了摊分研发成本,设备和系统的价格都比较高,这对于规模化不利,只有规模化才可能降低成本,但规模化的前提,就是成本降低。

     

    解决方案设想

    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显然,住建部、工信部推进的“双智城市”(之前简称为“车城网”),是希望先有“鸡”。“双智城市”就是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城市协同建设,目的是将城市道路设施、市政设施、通信设施、感知设施、车辆等进一步数字化,并接入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实现全面感知和车城互联。等到有足够多搭载车路协同功能的车辆上路后,这些设施和平台就可以为其提供服务。

    但这种模式,也是项目型模式,对地方政府投资非常依赖,而且短时间内,难看到成效。现在的测试、示范项目,动辄千万上亿的投资,但测试、示范车辆也就“数的清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几年后,这些测试、示范设备和系统,有多少还能继续用?现在推进“双智城市”试点,一定程度上可能只是此前智能网联测试、示范热的延续,同时也是部委层面想要统一、规范这种烧钱行为。

    那么能否先有“蛋”?让更多的车实现部分车路协同功能?与此同时,如何在不进行大量新基建投资的前提下,让已有路侧设备也能支持车路协同功能呢?ITS114提出三个设想:

    设想一

    ITS114认为,大部分技术的应用都是渐进的,包括车路协同。车路协同最核心的目标是为了安全,因此ITS114建议,应从政策层面,国家出台政策,强制要求新出厂车辆或者部分新出厂车辆类型(如公交出租两客一危重货以及渣土、商砼等工程车辆)安装车路协同模块并,要求自声光报警功能。这一步,可首先实现V2V交互,车车之间互通信,能够将交通安全类的信息,包括前方交通事故(精确到车道)、团雾、水浸、水毁、滑坡、隧道火灾、路面结冰等导致道路中断或者通行能力大幅下降,且对通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提供实时性传输预警。注意,这里只是预警,而且现阶段也只能是预警。包括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副主任王刚等多位专家提出,感知到的信息只能通过声光警示告知后方车辆,不能强制车辆制动,否则出了问题,相应法律责任谁来承担的问题,就是一个大难题了。

    就笔者个人浅见,选择DSRC作为V2V车间通信的实现技术,可能在高速公路、城际道路场景中,要比C-V2X也就是LTE-V、5G适用一些,尤其是5G,虽然传输更快、带宽更高、并发数量更多,但覆盖范围也更小,高速公路密集建通信尤其是5G基站从经济角度看,是不可能的。只是DSRC已经在竞争中被淘汰,LTE-V已经成为全球车路协同技术应用的推广主流,或许可以乐观一点,C-V2X技术能够解决无蜂窝网络情况下的感知和传输。当然,C-V2X在城市道路上更有优势,一是能够支持多个终端同时交互访问,二是相比DSRC只能一对一或者一对二通信,C-V2X可支持同时与多个设备通信。

    这里又有一个新问题,如果要通过V2V提升交通安全,那么是由车载设备来识别、感知导致道路中断或者通行能力大幅下降的事件,还是通过路侧已有设备感知识别后,再传递给过往车辆?若是车载设备识别,就必须要求车辆前端安装摄像头,这个不难实现,而且交通运输部已经推动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安装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设备,正在推动700万重卡车辆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设备,拟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也出了相应条款要求营运车辆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设备。但车载摄像头识别的准确率和时效性,是个难题。如果是通过道路各类监测设备感知识别事件后,通过路端设备传递给下游车辆,就存在时效性问题,不管是路侧直接传递,还是路侧识别后再由中心确认后下发,都有时延,对于路面结冰、水毁、滑坡、团雾等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事件,几十毫秒延误,都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设想二

    ITS114认为,要推进车路协同在交通管理、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要分步骤推进,分场景提供服务,更应该最大限度向下兼容和利旧,同时新建兼容性的云控平台和路侧交互节点,建立门架、路口等节点设备与车辆的信息交互协议,全面利用现有路网监测系统、信号控制系统、导航地图等系统和功能。

    姚丹亚教授认为,传统智能交通管控和车路协同下的智能交通是一个继承关系,车路协同是能够支撑和提升传统智能交通很多能力,也能够增加一些新的能力。现在业界经常把两个分开,这是不对的。

    以交通安全这一点出发,自两年前交通运输部推进公路视频云联网工程以后,全国16万公里高速公路视频监控设备已经至少是2公里一个摄像头,部分区域不超过1公里,而且有不少高点监控,这还不包括交警安装的卡口、测速等监控设备;此外,还有2.5万多个ETC门架,保守估计也有6万个视频设备,还有很多雷达检测设备。这些都是公路网监测感知设备,给这些设备进行升级,支持信息传递给车载端,让公路运行更顺畅,难道不好吗?公路信息化业界包括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在内,之所以希望借省界收费站取消工作的成果,来进一步推进ETC平滑演进到车路协同,这些数量庞大的路侧新基建设施,就是他们的底气所在,只是很遗憾,现有ETC设备只是一个标签,无法支持交互。

    即便是在城市道路上,有些城市也在推进全息路口、全息路网建设,这些新方案所感知到的交通安全事件,未来是否也可以交互给车载端?

    设想三

    如果车路协同系统/运营方在为交通安全服务时,只提供预警、信息传递等服务,不作为承担驾驶决策的连带责任方,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将基于智能视频的ADSA与车路协同尤其是车间通信相结合?

    前文提到,交通运输部已经推动60万台两客一危车辆安装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设备,这些车辆所安装设备中,具备疲劳驾驶监测、前向碰撞预警、偏离车道预警等功能,都是基于智能视频分析实现,而且可通过设备的音频实时预警。如果将这一设备与车路协同结合,会不会更好?按照现有政策方向估算,剩下600多万重卡是一定会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设备的,如果交通运输部基于运输安全考虑,再鼓励这600万多重卡车辆安装带车间通信功能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设备,强化下音频报警功能(强制预警,类似于地震预警,当有地震预警时,所有屏幕和广播都显示地震波到达时间),甚至提供可选的LED屏配件(视觉预警),对车路协同的进一步应用推广,会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而且,异常交通安全事件信息,本身也有助于运输车辆驾驶安全水平,600万的重卡车辆在道路上的运行时间要远高于很多车辆类型(出租、网约除外),能够采集到足够多的数据,测试足够多的功能和场景,尤其是对公路物流效率的提升,应该会有很大的裨益。基于运输安全,来推动设备安装,这个切入口非常政治正确,若是能够再进一步接收ETC门架、收费站等公路感知网络节点所发布的交通安全信息,是不是更理想?基于ETC来推进车路协同平滑升级,也不一定非得通过ETC智能车载设备来实现啊?

    车路协同在提升运输安全方面的服务如何让车主有获得感?其实很难,这就像“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车路协同在避免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方面,也是如此,因为重大交通事故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前文所例举的事件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更低,但你能否定车路协同在预防重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特别是二次事故中所起到的作用?就像姚丹亚教授所说,车路协同就像安全气囊,没事的时候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旦灾难降临,安全气囊的作用就非常非常重要了。

    所以ADAS+车路协同,就能补齐道路运输车辆安全管理和服务的最后一块短板,ADAS负责日常驾驶行为监测,车路协同负责避免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以及二次事故。

    当然,ADAS设备如何嵌入车路协同模块,且使得两者都能够正常工作,两者准确度也不会下降,成本也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这还需要验证和测试,至少定位还需要更精确、芯片计算能力需要更强,但就目前ITS114了解到行业知识来看,这一设想不会很离谱。

     

    短期要做好服务

    车路协同之所以这些年被抬得很高,是因为智能汽车业界认为单车智能难以实现自动驾驶,所以需要协同智能,需要车路协同,但这几年进展并不如预期,那么他们是否会调整方向,再集中精力推进单车智能,而冷落车路协同呢?很有可能。

    中汽数据副总经理杜彬就表示,智能化和网联化是交替主导智能汽车发展的两个方向,当一个方向遇到瓶颈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转向另一个方向。单车智能遇阻,就想到协同智能,当智能网联部署遇到路侧设施建设的问题时,他们就会寄希望国家出台政策推动路侧设施建设应用,或者在单车智能方面再找一些弯道超车的途径,“肯定是一个双螺旋的交替主导的结构”,但最终还是要实现融合式的发展。

    最后总结下本文的观点:

    车路协同的发展,不能等待智能网联汽车普及,车路协同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自动驾驶实现功能的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所以期望智能网联汽车规模上路,而车路协同就能快速应用的想法,不可靠;

    需要一步一步走,不要幻想带有车路协同功能车辆能够在未来不远的时间里,快速的普及,可以针对部分车辆类型普及部分功能;

    交通安全是永恒的主题,运输安全是很好的切入口,既然车路协同最初的目标是为了提升交通安全水平,那么重点车辆的安全,应该就要成为车路协同普及的牛鼻子,而不是投入超大且排场很大的智能网联汽车;

    需要充分的兼容已有智能交通系统,利用他们采集和分析后的交通安全事件数据;但交通安全事件信息,现阶段只能作为预警、参考,不能强制、现阶段也不可能让车辆改变驾驶参数;

    车路协同发展,需要多个部门协力,但交通运输部门,应是最有条件推进车路协同发展的部门,因为高速公路、城际道路、营运车辆、运输企业,都是其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也都有一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基础。

    车路协同只是一个基础技术,是支撑交通安全、自动驾驶的创新技术,技术的商业模式需要应用场景来搭建,在没有足够多用户的前提下,商业模式很难形成。车路协同,现阶段要少谈商业模式,多做服务,多增加用户。

    最后,所有基于车路协同的理论研究,不管多前瞻,多宏大,都需要足够的样本来进行验证,仿真系统只是仿真系统。城市道路可能需要等到智能网联车辆规模上路,这需要多方尤其是车厂发力,但是高速公路,则可能通过交通运输部出台政策,鼓励营运车辆安装带车路协同功能的设备,这相对要更为容易。


    附:车路协同十年大事件(ITS114整理版)

    2011年11月开始

    以清华大学为牵头单位的科研团队在十二五863计划的支持下,围绕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开展了系统性的探索研究,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发展,包括同济大学、北航、北交大、武汉理工、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北邮等高校参与,该项目的五大课题如下;

    课题一:车路协同系统设计、信息交互和集成验证研究。开展车路协同系统架构设计和多模式车车/车路自组织网络信息交互技术研究,进行交叉口环境下车路协同典型应用系统的集成验证。

    课题二:车路交互式行车安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车载传感器和车路协同感知的车辆与行人识别技术以及基于车路协同的车辆安全控制技术,开发智能车载设备和车路协同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完成车路协同控制系统集成与验证。

    课题三、车车交互式协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车车信息交互与融合技术、车车信息交互式冲突分析与危险辨识技术、车车冲突消解与协同避撞技术,完成车车协同控制系统集成与验证。

    课题四、车路协同系统交通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全时空交通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和车路协调交通控制模型/算法及实现技术,开发智能路侧设备,完成车路协调交通控制原型系统集成与实验。

    课题五、车路协同系统仿真、测试与验证关键技术。研究车路协同系统交通仿真、信息交互仿真和车路协同应用仿真技术,开发基于多分辨率的车路协同仿真平台,完成大范围车路协同应用仿真验证。

    2014年2月16日

    863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演示发布会河北廊坊举行,在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及其附近试验场地进行的实验演示彰显了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实施后的交通出行新图景:10辆安装了车路协同系统的"智能车",在"智能道路"上成功完成了车车协同换道、车车/车路协同避撞、车辆主动安全辅助、行人避撞、盲区预警、障碍物预警、紧急车辆信号优先、车队控制与和速度引导、车队协同路口通行等15个典型应用场景。

    2014年2月20日

    由清华大学牵头的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验收会在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举行,并通过科技部验收。会上,与会专家组先后听取了项目首席专家清华自动化系教授姚丹亚所做的项目总体情况介绍和5个课题完成情况汇报,观看了仿真演示和现场实验展示。项目主要技术成果为:

    多模式车车、车路、人车数据交互平台:实现了车载智能终端、路侧系统、手持终端之间的设备发现、接入、数据传输、网络管理,为各类应用提供统一的接口和数据标准,能支持802.11p、802.11n和CDMA2000多种通信模式。

    此后,车路协同进入产业化推动阶段。

    2015年

    在南京召开的第十四届亚太智能交通论坛上,笔者第一次体验了车路协同相关的技术体验,当时用的还是实验设备,没有集成,车顶、驾驶舱、尾箱,都是设备,上路前还要调试很久,路侧设备也是超大柜机。

    与此同时,DSRC和LTE-V的技术路线之争是2015自2020年之间,国际上车路协同发展的主题词,而国内确立以LTE-V、5G作为车路协同实现的技术路径,也就是2015、2016年这两年。

    2015年以来

    由工信部牵头批复建设的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共有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和河北省、重庆市、湖北省、吉林省和江苏省等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批复无锡、长沙、天津(西青)、重庆(两江新区)4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2017年2月

    交通运输部召开智能驾驶与车路协同工作方案专家研讨会,开始推动营运车辆、智慧公路领域的车路协同技术应用。

    2017年7月

    交通运输部发布智慧公路与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试点城市名单,北京、福建、广东、河北、河南、吉林、江西、浙江、江苏等九省市入选。2018年2月,正式启动相关工作。

    2018年

    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自动驾驶封闭试验场地测试基地认定工作。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招商局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三家单位通过认定。

    2018年

    在单车智能发展遇阻之后,互联网企业、造车新势力等,开始涉足车路协同,2018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升级汽车战略,由车向路延展,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打造全新的“智能高速公路”。这一战略将由AliOS联合阿里云、达摩院、高德、支付宝、千寻位置、斑马网络等共同完成,旨在探索未来二十年的路;2018年9月,百度宣布在年底将正式开源Apollo车路协同方案;2019年4月,华为与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比亚迪、长城等13家车企共同发布C-V2X商用路边,并计划在2020年-2021年量产C-V2X汽车;2019年5月,腾讯在其数字大会上发布了5G车路协同开源平台;阿里以35.9亿获得千方科技15%的股份,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2021年4月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等6个城市被住建部、工信部等两部委确定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12月,重庆、深圳、厦门、南京、济南、成都、合肥、沧州、芜湖、淄博等 10 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

  • 关键字: 车路协同
  •    责任编辑:its114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