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智能交通 > 车辆检测 > 正文

雷达探测器知识的有关介绍
2012-06-24 21:33:25   来源:   作者:    评论:0

  
  我们先来说说雷达测速的原理,雷达测速仪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移量的计算而得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雷达波束照射面大,因此雷达测速易于捕捉目标,无须精确瞄准。雷达设备不仅可以固定在路面,也可安装在巡逻车上,在运动中的实现检测车速,是 “ 流动电子警察 ” 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雷达固定测速的误差为 ±1Km/h ,运动时测误差为 ±2Km/h ,完全可以满足对交通违章查处的要求;国际上采用雷达测速亦有 20 多年的历史,且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从目前的情况开看,北京市城市路面上还是以背向测速为主,但也已经有了少量的正向测速的雷达测速器出现。高速公路上以正向测速装置居多。背向就是雷达波和摄像机方向和汽车行进方向一致,车辆超速时摄像机拍摄车辆的后车牌。正向就是雷达波和摄像机方向和汽车行进方向相反,车辆超速时摄像机拍摄车辆的前车牌。雷达探测器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接收到雷达信号后,马上报警,提示车主减速。


  雷达探测器大部分是进口的,价格一般在800元至5000元,性能高低也非常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感应的雷达波的频段不同。因为我国各城市道路的雷达测速设备从不同的国家进口以及我国自己生产的,使用的雷达频率不相同,同一个城市有些装了三四个不同频段的雷达测速器。低端的雷达探测器,往往只能感应一个频段的雷达波,而高端的雷达探测器,可以感应多个频段的雷达波,甚至还有激光感知器,同时还可以防激光测速器。


  此外,感应的距离远近也体现了雷达探测器的性能高低。如感应距离过近,车主来不及减速,已经被拍到了;如减速过猛,还易造成追尾事故。高端的雷达探测器正向可以一公里左右感知雷达波,而差的只有在200米左右才能感应。


  目前投入使用的雷达测速器包括所说的K、Ku、Ka、X,K、Ku、Ka、X就是测速雷达所使用的雷达波频段,也是用无线电波频率来定义的。以下附一个频率对照表。


  目前国际上规定用于测速的波段有 X 段( 10.525GHz ), K 段( 24.150GHz )两种,除此之外,欧洲生产的绝大部分测速产品的微波标准为 Ku 段( 13.400 GHz ),美国生产的测速产品则以 Ka 段( 34.700GHz )为主。在中国,以上四种波段同时存在。就首都北京而言, Ka 段和 K 段的覆盖率在 80 %,X段和 Ku 段的覆盖率占 20 %。


  K波段:24.050-24.250GHz


  新K频:24.025-24。225


  Ka波段: 33.400-36.000GHz


  Ku波段: 13.450-13.500GHz


  LASER 雷射(激光):904nm(LASER 测速枪以及流动测速系统其最高测速范围介于 300~480km/h.)


  GPS : 1575.42 MHz ± 1.023 MHz


  Ka-Laser、VG2.P、V.S 390MHZ


  P频:UHF固定式照相,预警接收信号


  目前交通监管常用的几种监控方式:


  我国地广路多,各地市交通管理部门在采购产品时也具有多样性,一方面与设备本身的性能指标密不可分,也与设备成本,各地天气路况,各地交通监管政策有密切关系,目前国内常见的几种监管产品有以下几种:


  地面埋设感应线圈(或感应棒)


  这种方法比较经典,检测效果也不错。如我国南方,如上海,广东等地区多采用此法。根据车辆经过平行线圈的速度判断是否超速,并摄像取证。该检测方法的缺点是在于地面埋设感应线圈的施工量达,路面变更渠化是亦需重埋线圈,另外高纬度开冻期和低纬度夏季路面以及路面质量不好的地方对线圈的维护工作都是巨大的。


  视频检测


  该方法通过对连续视频图像的分析,跟踪违章车辆行为过程,通过分析控制拍照进行违章车辆抓拍。该系统的优点是不受路面情况限制,安装不需要破坏路面,或在路面下埋设感应线圈,而是通过在道路上方架设摄像头来检测交通数据,是新一代的道路车辆检测方式。视频的缺点是对高速移动车辆的甄别有一定困难,一方面,拍摄高速移动车辆需要有足够快的快门(至少是 1/3000S )、足够 数目的像素以及图像算法优略;另一方面,在路口,道口及高速路进出口,车辆的速度普遍较慢,多见的违章行为是闯红灯,并线违章,和错误选择车道等,这些违章行为不需要雷达触发配合高速摄像机,采用较慢快门就可达到监控目的。另外,视频技术受光线,天气也有一定影响。


  微波雷达


  如上所述,区别与视频检测,路口通常为多车道、并且具有多车辆,多行人的复杂性,单纯只使用多普勒效应的微波雷达对路口违章车辆的侦测同样具有较大困难,而对于速度较快,方向统一的高速路,微波雷达则是目前配合高速摄像机的最佳搭档,高速摄像机接受到微波雷达所侦测到的高速移动车辆,迅速进入快速抓拍状态,配合高速快门进行违章取证。国际上的主流产品就是微波雷达配合高速摄像头拍摄超速。


  超声检测


  主要是利用超声测距原理。超声波传感头在路口这种灰尘极大的恶略环境中起使用寿命非常短也就几周。因此检测方法不实用。


  红外线检测和激光检测


  红外线与激光检测具有类似之处,由于激光为点测量行为,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并且检测精度过程都相当高,但与微波雷达相比,同样面临路口多道路,多车辆和多行人的三多影响,点测量的效率无法满足监管要求,最重要的是:激光检测中的激光束对人体主要是人眼的伤害是其在使用中极为严重的问题。在欧美等国家又用激光测速的交通测速仪器,其性能指标不仅要达到国际 Class1 安全标准,同时在使用中必须人工操控,以避免多人眼造成伤害。在日本是严格禁止用激光作交通检测设备的,因此激光检测在理论上又是较好,但目前在使用中的安全问题仍未解决。


  常见的摄像头架设方式和工作原理


  实际上在路口的摄像头拍照驾驶员闯红灯可以通过许多种技术实现,在这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完全取决于中标的设计施工单位。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雷达触发拍照、感应线圈触发拍照,或通过图像识别触发拍照的方式。在使用雷达触发方式时,当红灯亮时,在停车线前形成一个雷达区,当有车通过时启动电子快门照相。这时雷达测速探测器有可能工作。在采用感应线圈触发拍照时,在道路施工时,在路面下埋有感应线圈,当有车闯红灯时,感应线圈启动电子快门拍照。在使用图像识别技术时,以地面白线为警戒区,当有车闯红灯时,地面白线被遮挡后触发照相。由于采用的技术不同,所以没有任何一种设备可以完全预报闯红灯拍照。不同于测速只有采用雷达或激光技术,因此雷达测速探测器可以完全预报测速探测。


  在国内最常见的雷达测速摄像头通常安装在高速路、环线的上方,叫做单车道雷达测速抓拍系统。通常会在所要探测的道路上方架设一个雷达探头,在距离雷达前方的道路上形成一个5米长1.6米宽的警戒区域,为了减少误报(通常要求系统的误报率小于5%),所以雷达的功率不会太强,以免产生误报。根据当时在路面行使车辆的状况不同,雷达测速探测器的预警距离也会不同。


  手持式雷达测速仪的特点是价格便宜,灵活性强,可以移动操作,所以手持式雷达测速器也是警察最常用的设备。根据发射功率的不同有效测速距离在300- 800米之间,但是由于手持式雷达采用的是模糊瞄准,所以根据道路车辆状况的不同,警察并不会在很远的距离测速,在高速路通常会在150-300米范围测速,在城际公路、国道的测速范围在100-200米左右。如果警察没有测速不会产生雷达信号,雷达测速探测器也不会报警。车载式雷达测速抓拍系统,可以全天候工作,操作方便工作更舒适,越来越广泛地装备给警察部队和高速路管理机关。为了提高抓拍的准确度,雷达会在雷达的前方 100米左右形成警戒区,对于超速的驾驶员拍照。所以使用雷达测速探测器的用户要注意,当行使在空旷地带接受到报警信号时(如国道、环线和高速路), 90%是雷达测速。关于雷达测速在使用上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固定式和手持式,固定式通常和摄像机联合使用构成抓拍系统。固定式在使用时会持续地产生探测电波,可是由于摄像机的要求和避免误报,雷达的触发区域距离会很近,通常在30米左右,但是并不代表探测电波只走30米,由于地面的反射,测速探测器会在更远的距离接收到电波并发出报警。对于手持式雷达并不持续地产生探测电波,只有在按住按钮时才产生探测电波,可是手持式雷达采用的是模糊瞄准,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雷达 探测器 知识 有关 介绍

上一篇:武汉计划安装5000个交通流射频识别装置
下一篇:几种主要交通流量检测手段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