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卫星导航与车辆安全 > 车载运营 > 正文

浅析我国车载导航的发展历程
2015-03-03 10:38:14   来源:   作者:    评论:0

  我国导航的研究是从北斗导航开始的,北斗导航系统只是局限于我国地域版图面积的本土导航系统,而GPS则是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比GPS来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算是晚辈,2011年12月北斗才开始提供定位和授时服务,辐射范围也仅仅是在国家内部使用。由于定位系统还是隶属于军事领域,所以就中国大背景而言,定位指示的作用还未做到完全放开。
 
  加上技术研发能力的不足和政策引导方向的偏差,导航已成为中国此类技术领域里的异化现象。但不管发展过程有多艰难,都阻挡不住市场需求的力量。
 
  20世纪末改革开放促使了一批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这其中也包括汽车行业。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汽车便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大物件,只不过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具备研发生产汽车的能力。随着新中国的成立,1953年一汽破土动工,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批汽车和大众见面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如破竹,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强。为了提高我国汽车的生产能力和水平,我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了一条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之路。
 
  面对日趋白热化的消费需求,和汽车产业相关的利益链条也在茁壮成长,其中就包括汽车电子领域内的车载导航。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中国的道路状况也在经历一番洗礼。城市的扩容、道路的扩充、高速公路的建设等路况信息每天都在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动态信息采集,车载导航的应用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从事车载导航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有上万家,新技术和新应用也在悄然变化。面对车载导航行业利润的诱惑,企业们正在积极准备掀起车载导航领域内的新革命。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历程 我国

上一篇:已备案的山西省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社会化服务平台服务商名单(第3批)
下一篇:梧州市区建筑工程运输车辆GPS监控成效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