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波:城市路内外停车资产运营一体化实践与挑战 - 调查与观点 - 智能交通世界网_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孙晓波:城市路内外停车资产运营一体化实践与挑战

    2018-10-23 09:10:02 来源:its114.com 评论:
    分享到:

    10月13日,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指导,湖南、上海、深圳等地智能交通协会与智慧交通(ITS114)主办的2018中国城市智慧停车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隆重举行。武汉市机动车停车场行业协会孙晓波会长发表了《城市路内外停车资产运营一体化实践与挑战》演讲,本文由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孙晓波:大家好,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进行一些交流分享。我的主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一,对行业来讲,非常具有前瞻性;二,路内外一体化资产运营是当前做城市停车或者在破解城市停车难时,其业务层面的痛点。

    今天我的交流分享分三部分:一、我国城市停车现状与停车分析;二、城市停车难的治理理念;三、路内外一体化资产运营的实践与挑战。

    image.png

    一、我国城市停车现状与停车分析

    (一)机动车保有量和停车需求持续增长

    做城市停车,应该看到我国机动车的保有量和停车需求是呈爆发式增长的。截至2017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3.1亿,机动车驾驶人员的持有量已经达到3.85亿,全国超百万规模的城市已经有53个,汽车超200万的城市有24个,超300万的有7个,包括深圳市。

    image.png

    这几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持续攀升的状况。这个趋势我个人认为是不会改变的。党的“十九大”提出,党和政府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拥有小汽车车是重要目标。我们是由农耕文明传承下来的民族,有非常好的优势,比如勤劳、勇敢、智慧等等,也呈现了一些不太好的东西,比如容易攀比。现在看来,我们追求美好生活体现到价值形态时,现在的观念就是有房有车。通过改革开放40年,房子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有车就摆在了很重要的议事日程上。现在有一些城市要限牌限号,限制机动车增长。现在来看,就个人来看,这种表述要弱一些。因为不能剥夺后致富起来的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从这个角度讲,机动车的保有量还会持续增长。你有钱,去买100万宝马、奔驰,没钱买十几万的普通轿车。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制造和销售能力的增长,车辆购买价格逐步下降。花10万元可以买到车型、驾驶性能不错的轿车。一上路以后,百万价格的宝马奔驰也不可能飞起来,也不可能有专用通道,要堵一起堵,在出行环节大家都平等了,车都是交通出行工具。所以个人认为,未来五年左右,我国机动车数量还会持续增长。

    (二)两个50%叠加,导致“停车难”成为“城市病”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停车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城市病。在停车行业,有两个50%的概念,一是城市停车刚性缺口方面大于50%,另外现有停车泊位利用率不高于50%。在办公区域,上班车就停满了,下班车位就空了;在居住区域,是上班车开走了,下班车回来了。现有泊位利用率严重不足。从刚性缺口的角度讲,住建部原部长陈政高在2016年12月24日回答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问询时说国家对于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是准备不足。

    image.png

    一线城市住宅的停车位配建指标是很低的,只有0.5-0.8。我国真正做调整时,是在2010年以后,特别是2014年、2015年,后续一线城市把停车配建指标提高到了1或者1:1.3左右。

    (三)收益慢、秩序乱,对运营、管理要求高

    由于收益慢,秩序乱,对停车运营管理的要求就更高了。特别是我们所谈到的,包括在道路停车收费环节,目前多数城市收费标准还是比较低的,甚至还有一些城市的道路泊位不收费或者未纳入停车收费的管理范畴。如果单纯的从停车收费测算,投资回报期是非常长的。湖北曾经在2016年出台了一个文件,把道路停车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作为不合理的收费取消了,结果导致了大量城市特别是武汉市所有道路堵得一塌糊涂,市民随意停车。后来逐步进行规范,武汉市率先采取道路收费权特许经营的方式,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和重新启动现金和非现金支付方式,来实现人、钱分离改革,重新启动对道路泊位的收费。但湖北省其他地市州都还没有做。刚才我跟很多单位交流,他们在湖北省一些地区、城市进行城市道路停车运营和智能化改造,结果都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怎么保障投资收益。因为很多城市的停车收费很低,甚至是不收费。这样的情况下投资取得回报是比较困难的。

    停车秩序方面,多数城市除严管路段的停车较为有序外,支路、小区的停车一般较为混乱,部分城市由于停车立法滞后或欠缺,导致停车管理没有执法依据或法治保障,在出现“停车难”的同时,又出现“乱停车”现象,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甚至堵塞了生命通道和消防通道。

    今年初,武汉有一个小区发生了一个事故,一名男子突发心脏病,家里打了120,120赶到社区,结果社区堵塞,救护车进不去。医护人员抬担架去把病人抬出来,结果病人还没到医院就断气了。这个事件的舆论影响比较大,包括死者的家属投诉多个部门,包括交管部门、物业管理部门、城管部门等等,家属认为是由于管理不够,堵塞了,造成抢救时间的耽误。这确实对消防安全、生命安全构成很大的隐患。

    (四)停车行业特点

    我们从事停车行业,一定要研究停车行业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显著的东西,只要把特点把握住,将来在做这个行业的相关工作时,才可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策略确定。主要有一些什么特点?

        1、权属管理复杂,管理水平不一。在停车的权属单位,现在看来是非常复杂的,有各个单位管理的,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有商圈、医院、学校、社区、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有的是自有物业,有的是承包给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包括道路停车也一样,千差万别。有的城市比较集中,划给城市的某一个投资平台或者委托某一个投资平台,像城投公司、交投等等国有公司做经营,也有通过PPP模式授权给PPP中标单位。道路停车的区块划分更复杂,有的是交管划分,有的是城管,有的是街道实施。管理单位更多元,呈现出产权多元、利益多元,非常复杂。从管理的停车场来看,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实行智能化改造,有的实行传统管理,有的地方实行取卡甚至撕个小白条做记录。这是现在停车行业的特点。虽然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对于车牌识别系统应用还比较快,但到目前来看,实行了停车智能化改造的程度还比较低。

        2、产业链比较长。停车不仅仅是在停车运营部分,因为它涉及到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智能化、智能装备(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共享汽车、汽车后市场等等,产业链条非常长。要做停车,一定要把整个产业链条进行梳理、明确。你做哪一个环节,上下游关系一定要承接和理顺。

         3、法制建设滞后。我国为什么停车做不好?很重要的一点是法制建设滞后。现在只有深圳、北京等少数几个城市出台了停车条例。条例还没有像日本一样,直接上升到法律层面,现在做得好的还只是上升到条例层面,有一部分城市是做到以政府规章、暂行办法形式进行管理。而大部分城市对于立法是没有做的,是空白。为什么要学深圳?深圳在停车方面有几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其中之一是立法在前。有了立法的保障,执法也好,对民众的约束也好,都有了依据。

    4、用户消费习惯不良。很多用户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法制又是滞后的,做起事情就习惯随心所欲,习惯占小便宜。只要听说哪儿停车不收费,就往哪儿停车。即便是说这儿可能会违规,前面有一个人停后面就马上停一大排。对于以个人私有财产占有公共资源,对于占用资源侵害了道路路权时的违法没有敬畏意识,也没有觉得个人违规了,侵害了别人的利益。

    (五)在停车方面,呈现出的表象问题

    1、规划难。现在缺乏的是对停车泊位供车情况的实时数据,也缺乏全面、详实的数据支撑和缺乏高水平的规划编制单位,停车规划也缺乏一些非常有效的研判模式、工具等等。为什么说有些城市在做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容易随意提出要建多少个,指标数字缺乏支撑。我们在做停车规划时,有些人认为找一个设计单位、规划单位编制一个就可以了。实际上我参加了很多城市的规划评审,规划评审一定要做停车普查。很多城市没有做停车普查就做了停车规划。规划的依据,停车的状况、需求、特征,停车热点分析都没有构成,这种情况下做的停车点位选址和建设规模会合理吗?肯定都会存在很大的问题。深圳市在这块做得非常好。在启动全市停车普查基础上做停车专项规划,再做实施方案。这样的做法,就是非常值得全国其他城市学习的。

    2、投资大。个人认为2017年和2018年,停车行业呈现的特点是大机构、大项目、大投资。在2017年以前,很多城市在解决停车难时,往往是项目式的,多是设备供应商、互联网公司、投资公司,一个项目,一个局部,一个小片区落地,一般是建一个车库或者运用一个技术手段。停车行业的特点是分散、割裂,越做越加剧了割裂的程度。2018年以后,很多城市越来越认识到应该是用城市型思维、整体型思维解决。这时候很多城市都会做整体规划。投资可能就是几十个项目或者把道路停车的泊位拿出来,用PPP、政府投资的规模去做。

    3、运营难。产权单位比较多元,管理也是分散的,利益分割,设备厂商、技术又呈多样化。在武汉,有十几个厂商,十几个APP。就城市统一运营来说,是不太好实施的。有些厂商是配合政府授权的统一平台来开放一些数据,有的厂商则根本不配合。这样做起来,很难。再加上很多公司专业程度比较低,对停车智能化认知不足,停车管理运营使用现代的营销、互联网思维的公司很少。

    4、效率低。所有停车场,因信息孤岛、机械车库用户体验欠佳等原因,停车泊位利用率都比较低。我们协会和武汉、成都、广州、上海、南京、安徽、沈阳等等几个城市停车协会进行了协会联盟,联盟指导和呼吁加强行业自律,也要呼吁维护行业正常的企业利益。现在低价竞争,导致机械停车库出现非常大的负面冲击,只要有浮动值的,原来为了创品牌,一定是走上线。比如钢板,厚度是8-10毫米时,刚开始进入市场,创品牌时一定是10毫米往上走,现在是往下走,到了8毫米时,再考虑到自己有一个尺度,现在车板很多勉强可以安装上去,承载能力会发生问题。很多小企业,车板钢板变形比较厉害。从行业交流看,有30%、40%的车库自从投建完以后,就成了不好用的库或者死库。立体车库停车泊位使用效率是非常低的。

    5、治理难。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我们没有学会用价格杠杆来调节城市停车的需求。昨天贺州的邹总介绍了,停车收费可以进行实时调整,再优惠,可以使泊位利用率变高,收费跟优惠以后产生价值平衡或者更优时,就停止调整。没有到指标值,就继续往下调,直到该路段的停车呈现饱和状态。很多一线城市包括武汉都是这样的,路内的收费低于路外的收费,武汉道路停车,一天的收费25元封顶,道路外公共停车场建好是45元一天封顶,车主就觉得没有必要进地下停车场,停在路面很方便,收费又低。南京夫子庙是停车需求比较突出的地点,当时也是全国停车收费最高的地点,停一天153元;杭州环西湖那一段停一天148元。后来这两个地方都启动了价格调整,因为价格调整,停车秩序得到很好的规范。

    6、收款难。前面谈到的法制保障、执法依据再加上车主的习惯,包括邹总谈到有的车主喜欢积累到一定数量再缴费,给自己定一个心理价格时间点,一个月付一次款。但从政府管理来讲,这是不合理的。除非企业收费周期和老百姓支付周期是匹配的。如果不是呈现这个状态,就不行,或者由这些人在冲击、挑战收费规则。再加上有些收费员的责任心不强,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导致收费回款低。

    (六)停车行业前景

    停车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为什么当前集聚了很多大型央企和投资机构关注行业,因为从前景看,光停车收费,以现有的规模数量,可以判断全国每一年的停车收费在5000亿以上。对于新增泊位的投资,官方始终在讲有5000万个到8000万个缺口。全国的缺口这么大,平均用5万块钱一个泊位做投资测算,就2.5万亿。从机械车库和智能设备销售供应看,每年的产值大于150亿。从重机协会披露的数据看,2014年中国就立体车库的市场规模就突破了100亿,2014、2015、2016年持续攀升,到2017年时达到将近140亿,再加上智能道闸、系统,肯定大于150亿。如果再把充电桩、汽车后市场服务叠加进去,这部分也会超过1万亿。对于停车行业来讲,这是一个万亿级或者十万亿级的市场。市场空间大,但行业集中度低。现在可以说目前的停车行业仍然处于春秋战国时代,没有独角兽企业的完全展示。我个人认为这个行业还是没有产生非常具有行业垄断或者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

    image.png

         停车行业未来的空间和成长还是非常好的。要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我个人认为做城市级“停车难”整体解决方案和城市级一体化运营是未来的方向和趋势。

    二、城市停车难的治理理念

    (一)五个城市停车难的治理理念

    1、科学规划。习总书记曾经指出过,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就是最大的节约。做城市规划就是做城市底层设计、综合性设计,一定要从应急与谋远相结合,同时又要把动静态交通相匹配、互动,既要解决当前的问题,也要兼顾长远的发展。如果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单一解决停车难问题,哪个区域停车难,就在哪儿建一个车库。

     2、新增停车泊位。虽然需求刚性缺口大于50%,但在做城市停车时,一定不要运用简单思维,日常的工作中有呈现出有些时候的决策就是简单思维。这个地区机动车保有量50万,已有泊位30万,那就缺口20万,建20万。这种理念不对,应该是确立一个适度合理的政策,要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建设各种停车设施。

     3、盘活存量资源。城市的基数很大,刚才谈到有个50%的利用率不足,如果把利用率提高,量非常大。武汉市在2015年提出“停车场年”。2015、2016、2017三年行动计划中公共停车泊位计划建5万个,实际完成6万个,是超额完成的。当时统计的停车泊位现有基数是100万,盘活5%就是5万,盘活10%就是10万。基数量很大,如果把存量盘活,同样是解决停车供应侧的问题。供给侧改革一定要注意新增量和存量两个方向。

     4、促进社会资源共享。把全社会刚性的、存量的资源都有效打通,和动静态交通适度匹配,进行共享。首要就是要建设“互联网+智慧停车体系”。

    5、制定停车法律法规和政策。政策配套出台,对投资人才有吸引力的,投资的收益才是有保障的。

    (二)路内外一体化资产运营是方向,也是非常有效的举措和手段

    如何把这些理念贯彻落实?我认为路内外一体化资产运营是方向,也是非常有效的举措和手段。停车资产包括车辆、停车位/停车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停车位/停车场相关交易、用户。在解决“停车难”的路径向“城市级路内外整体解决方案”发展的趋势下,资金量需求大,投资回报期长,通过资产运营的方式使资产增值变得非常必要。

    城市级路内外停车资产包是非常具有增值潜力的资产,并且城市路内外停车一体化运营的效果可以得到直观的反映。通过路内外一体化资产运营的方式进行停车资产增值,是未来城市“停车难”治理的方向。

    1、路内外一体化资产运营的意义

    (1)整合停车资源。把社会停车资源有效接入,对城市进行全面、多维的停车供给。停车有效供给是多元多维的,而不应是单一的。

    (2)盘活停车资源。有利于盘活既有停车资源,平衡路内外停车资源,逐步降低对道路资源的占用。

    (3)统筹停车数据。为城市停车泊位建设、管理、运营及交通管制提供决策参考,避免重复投资或损失。城市建设到底该建多少,建在什么点位,建设到什么规模,应该有一个数据做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动态交通做有效的互动。我们武汉接入了近1290个停车场,40万个泊位,通过数据和交通诱导,动态交通打通,和手机“易行江城”APP查询、预约、导航。这样停车数据就得到有效应用。

    (4)建立统一平台。建立统一的停车信息平台和支付、运营平台,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实惠的服务。将来全市要建立一个统一的APP。现在一个城市可能有十几个APP,又不相互兼容,有时候在这个地方就只能用这个APP,换一个地方又得重新下载一个,这是非常不方便的。对于用户来讲,将来如果城市只有一个APP,全部打通,全部可以做线上支付。

    2、路内外一体化资产运营的目标

    建立城市级路内外一体化停车信息平台和运营平台,实现动静态交通结合、整合全社会停车资源,将现有停车资源发挥最大化,为社会和各类用户提供优质的停车服务,改善交通出行环境,从而有效破解城市停车难、有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真正的破解一定是一体化的,一体化对于停车是多选项的,有系统的一体化,运营管理的一体化,也有设备的一体化等等。我们今天来研究的就是资产运营一体化方向。

    三、路内外一体化资产运营的实践与挑战

    作为资产运营一体化,全国现在来看,城市级停车平台的数量,在呈现增长态势。通过道路停车联盟数据和公安部的信息看,全国现在的城市级停车平台,2013年只有2个,2018年8月普及的数据是73个。从这样一个数据来看,全国县级市含进来的将近4000个,现在只有73个城市有城市级停车平台。这个市场的未来空间也是巨大的,也说明在城市一体化方面,程度还是非常低的。即便是做了73个城市级项目,已经接入的泊位数量超过15万个的城市,全国只有5个城市,有深圳、上海、武汉、广州、杭州。

    image.png

    注:统计的城市级停车平台包括全市平台、路外平台和路内平台(数据来源:中国停车网)

    image.png

    注:本页接入率按机动车保有量计算,严格意义上应采用汽车保有量计算接入率(数据来源:中国停车网和公安部数据)    

    (一)城市级停车平台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市于2014年1月下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市停车行业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上海市公众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全市停车场库信息全面联网、停车收费电子化、停车信息发布多样化、行业管理智能化、分析决策科学化的公共停车信息化体系。2014年启动项目试点建设,2017年初步建成上海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基本覆盖50个泊位以上的公共停车场(库)以及中心城区域的收费道路停车场。目前已接入2600多个经营性停车场。

    武汉市分为两个维度(两个平台)实施。一个是武汉市交管局停车信息联网平台,武汉市于2016年5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全市机动车停车信息联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通过行政管理、经济补偿、技术标准等手段,接入社会停车场及泊位使用数据信息,为市民提供交通出行服务。目前已接入社会各类停车场1290个,停车泊位40多万个。另一个是武汉城投停车场公司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截至2018年6月,武汉城投停车场公司建设运营公共停车场36个(其中地下6个,地上30个),停车总泊位7000余个;自主研发建成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平台,管理道路智慧停车泊位19000余个,武汉停车智慧服务系统注册用户达90余万人。

    根据《青岛市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和《青岛市停车场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两份文件要求,青岛市将加大停车场规划管理力度,充分利用市场行为撬动社会和公共两种资源,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道路停车为补充,临时停车场设置等方法破解停车难。同时建设全市路内外智慧停车一体化平台,并开展一体化运营管理。目前已接入220个停车场,8.6万个泊位,接入道路停车泊位270个(试点),并在平台上实现共享泊位366个。

    西安市的实践探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1年至2018年7月,由城投子公司管理;2017年11月西安市智慧停车一体化平台上线,接入道路停车泊位4万多个,路外停车场16个。第二阶段:2018年8月,由西安城投集团发起,西安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西安城市一卡通有限责任公司及陕西隆翔停车集团组建了城投翔隆公司,对西安市路内外停车资产进行一体化运营。通过停车场智慧升级改造、资本收购车位产权、特许经营权及委托运营权、停车数据上传等方式,建立西安智慧云停车运营平台。最大限度存量盘活停车资源,实现增量与存量并举。

    石家庄通过部署在城市路侧,半封闭和封闭停车场的智能视频停车监控管理设备,配合后台智能业务管理、数据分析平台和全方位电子支付系统,实现石家庄市城市智慧泊车管理解决方案,包括停车场前端高位视频识别系统:开放式停车场(包含:路侧平行停车、路侧斜向停车、路侧垂直停车)、半封闭停车场、封闭停车场。通过数据中心建设、客服呼叫中心及其他建设支撑运营体系。目前接入的道路停车泊位和路外停车场泊位共计2.3万个左右。

    四五线城市也有一些,像台州、任丘。目前配合一体化实施的国内一些一线城市里,主要像深圳前海亿车、浙江创泰、青岛松立等一些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在做技术支撑。

    (二)停车资产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级静态交通规划不足。

    2、停车泊位权属单位太分散,类别繁多,协调难度较大。

    3、路内外停车场管理方式和技术应用状况千差万别,在技术和管理层面又增加了众多壁垒。

    4、部分城市在没有做好立法宣传、科学设计的条件下,简单的以行政命令方式强行推进停车泊位信息接入工作。

    5、大部分停车场管理方出于安全因素、用户隐私、经济因素等方面的考虑,对于接入停车信息有顾虑或抵触。

    6、缺乏路内外一体化资产运营的优秀企业或高端管理人才。

    (三)破解对策

    对策一:加强法制化建设。通过加强法制化建设,明确建立停车信息平台和综合运营平台,实现社会停车资源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高停车的泊位利用率,提高供给、促进城市停车供需平衡。

    对策二:加强停车场信息联网标准化建设。对城市停车要统一接入标准、统一接入方式,统一接入政策。

    对策三:政府平台和市场平台功能清晰化。界定政府停车信息平台和市场化运作的停车管理(运营)平台的功能和便捷,各司其职,共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专业、优质的停车服务。政府停车信息平台为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停车管理(运营)平台为路内外一体化资产运营平台,由企业实施。

    对策四:以点带面示范化。路内外一体化资产运营应当采用以点带面、先小区域(街道、区)试点后城市区域全面展开的方式稳步推进,包括共享停车。

    对策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2016年以来,省市停车行业协会纷纷成立,行业协会应更好的发挥指引作用,加强引导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通过行业协会,引入专业的静态交通规划机构,科学编制城市静态交通规划,保证城市静态交通健康发展;协助政府制定停车相关政策,加快治理停车问题。

    对策六:培育和发展优秀的停车运营企业和停车咨询机构。停车如果仅仅依靠停车、广告收费,大多数场站很难实现盈利或导致投资回报期过长。城市级路内外一体化停车资产运营是一项专业性强、复杂度高、难度大的工作,需要培养优秀的停车运营企业和专业的停车咨询机构,助力城市停车资产运营促进停车资产增值。

    在停车路内路外资产运营管理方面,我个人认为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 关键字: 路内外停车 实践与挑战
  •    责任编辑:suyanqin
  • 延伸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