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交警支队2016年共优化210余个路口信号配时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烟台交警支队2016年共优化210余个路口信号配时

    2017-01-10 15:19:10 来源:www.its114.com 评论:
    分享到:
      为进一步提升市区道路通行能力,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向信号控制要时间,向信号控制要畅通”的理念,深入调研采集流量数据,动态调整信号配时,提高路网车辆通行效率。
      2016年,共对210余个路口的信号配时进行了优化调整,对全市332个灯控路口分析了流量变化规律,制定了明确的信号控制策略。将32条主次干路,划分了44个绿波区间,对平峰、低峰时段的197个路口纳入了绿波管理,制定高峰期区域性缓堵控制策略5个,结合路口流量的季节变化和道路施工影响,临时调整信号配时方案435次,为市民提供了顺畅、有序、高效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抽调专业人员实行常态化灯控路口调优机制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赵忠民告诉记者,“随着市区灯控路口密度不断增大,路网交通流量日益增加,以路面民警经验主导的信号优化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交通管理的需求。为有效缓解中心区交通拥堵,平衡道路交通供需矛盾,交警部门高度重视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工作,成立了信号优化攻坚小组,抽调交通工程专业和经验丰富的实战人员组成,确立以控制市区整体交通拥堵严重化态势,提升路网运行效能,缓解常发性区域交通拥堵目标的工作思路。”
      每天早7点至晚19点,信号优化攻坚小组人员坚守122指挥中心信号控制岗位,观察路网交通流量情况,对交通流进行动态调控,应对事故、突发性拥堵。同时,建立信号路口工作档案,逐个路口采集交通流量、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交通设备、几何形状等动静态交通数据,建立路口交通信息电子档案,共建立信号路口档案137个。
      路口交通流量不但有24小时的变化、一年四季的变化,还有每年增比变化,寒暑假变化、特殊节假日的变化。为保证信号配时与交通流量变化实时匹配,建立路口信号配时动态循环调优机制,最大限度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减少行车延误。全年共优化路口信号配时641次,其中收到市民反映的问题路口30次全部予以优化。
      针对市区重点路口、易堵区域,瓶颈点、段,从全局角度出发,深入市区各重点路口、路段实地开展调研、测算和走访,优化配置各类交通设施。同时,依托交通仿真技术,制定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了通世路、清泉路、桐林路等多条道路和区域的交通组织方案。目前,通世路交通组织方案已进入社会意见征求阶段,另外,对万达周边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数据调查和论证。
      依托海量数据开展流量分析,为路口信号优化提供基础支撑
      交通数据调查是信号优化工作的基础,是交通组织设计工作的支撑,为全面掌握市区各路口、时段交通流量情况,通过准确计算路段通行量及道路饱和度,提前制定数据采集方案,按照重要性,分层次、分步骤开展交通流量调查。
      信号优化小组民警吴楠告诉记者,“我们每天安排专人查询市区重要路口24小时车流量,以线圈为主,电子警察、微波检测器为辅,通过监控人工计数加以补充,对关键路口、路段流量数据开展调查。主要采集小汽车、公交车、其他大型车辆,部分路口还采集了行人、非机动车的流量数据。共采集关键路口流量数据75个,主要干道流量数据28个,路段流量300余条。”
      同时,开展路网流量分析,将采集到的路口流量数据按照车型分类,分方向统计、绘制流量折线图。将包含周一、周三、周五、周六早晚高峰期以及平峰期在内的共17个时段进行数据对比分析,计算出路网各条路段不同时段的饱和度。并绘制路网交通量、饱和度分布图。依托宏观仿真软件,标注道路流量、路口饱和度、路段饱和度等基础数据,根据饱和度的范围不同,划分通行顺畅、缓慢、拥堵,清晰辨识市区路网的各个拥堵点以及拥堵路段,为制定“缓堵疏流”信号控制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依据路网流量制定控制策略
      交通信号系统围绕安全与效率兼顾原则,立足于路口、着眼于路段、统筹于区域。结合路口、路段交通量,统筹考虑道路的区域功能定位和性质,科学制定信号控制的时间性、空间性策略。
      通过24小时交通流量变化的规律分析,精细划分为高峰期、过渡期、平峰期、低峰期时段,制定时间性控制策略。高峰期以疏堵保畅为目标,最大化路口通行能力,加快车辆出城效率。过渡期采用自适应控制模式,实时检测交通流量,动态调整信号控制周期。平峰期采用绿波带、区域协调等控制手段,保证车辆行驶的连续性。低峰期采用减少相位,压缩信号周期的方式,避免连续绿灯导致的超速现象。
      吴楠告诉记者,“通过路网交通流量拥堵程度分析,将市区分为中心拥堵区、过渡区、畅通区,制定空间性控制策略。”中心拥堵区以南大街—海港路为中心,东到二马路,西到建设路,南到红旗路,北到北马路,实行高峰期“缓进快出”的控制策略,进城方向以瓶颈路口的通行能力为依据,由内向外梯次控制,采取分流、截流措施,减缓进城方向车流量。出城方向加大绿信比和协调控制能力,快速疏散中心区域车辆。同时,采取货车禁行、禁左、单行、可变车道等多种控制手段,提高路网通行效率。拥堵区向外3至5公里为过渡区,作为车流进入中心区的缓冲区,设置关键节点,逐级控流,均衡路网交通流密度,发布诱导信息,引导车辆选择最佳路径进入中心区。外围畅通区,通过信号控制,降低车速,采取允许货运车辆通行、不设公交专用线等引导性措施,减少禁止类措施,将车辆尽可能多的引导至该区域通行,如:S302省道、轸大路、港城西大街,上述路段作为外环路,是货运车辆主要通道。
      精细化调整路口信号控制方案
      交警支队率先以只楚路冰轮路交叉口作为信号优化的示范路口,开展路口单点优化,通过制定路口信号优化方案模板,带动全市交通信号优化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为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解放路北马路交叉口的北进口和西进口通过增加右转信号灯,针对中午11:30-12:00和下午16:05-16:35学生放学期间,控制右转弯车辆的通行时间。周一早高峰外国语学校是山海路由南向北通行的一个主要拥堵点,7点之前,加大放行红旗路环山路交叉口由南向北的车流, 7点以后,加大东西向方向时间,以放行上班车流为主。
      绿波带是干线协调控制的主要体现,可以大幅度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减少停车次数和行车延误,是平峰期信号控制的重要手段,观海路做为首条绿波带,充分展现了绿波控制的优势和效果。2016年绿波带控制覆盖了市区所有主次干路,共设置绿波路段44个,其中实现双向绿波控制的路段有24条。主要包括:滨海路、观海路、轸大路、港城东西大街、迎春大街、红旗路、通世南路、机场路、青年南路、南大街、北马路、只楚路、幸福中路、幸福南路等道路。
      2016年以来,共设计通世路、轸大路、万达周边、桐林路、迎春大街、清泉路、长安路等7个区域性交通组织优化方案。信号控制上统筹应用“缓进快出”和“均衡路网交通量”两大策略,通过“瓶颈控制”、“拥堵协调”、“红波带”等方式,围绕拥堵点段,进行外围限流、分流,针对常态化时间性拥堵点、段,进行实时交通预报,实现主动分流。
  • 关键字: 交通信号控制 烟台 信号优化
  •    责任编辑:its114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