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公安交警工作70年巨变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青岛公安交警工作70年巨变

    2019-10-09 09:26:35 来源:青岛公安 评论:
    分享到:

    青岛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的平安有序,而作为这座城市道路交通的守护者,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如今的70年里,青岛交警将手中指挥马车的红绿小旗、吹响的口哨演变成如今信息化、数据化的智能交通。

    疏堵保畅“全国典范”,单向调流“一枝独秀”,“文明交通”享誉全国,“智能交通”世界一流 ……70年来, 青岛公安交警这个英雄辈出的群体砥砺前行,一代又一代的交警敢为天下先,谱写了岛城交警时代的新华章,“文明交通”成为这个城市响当当的品牌,“智能交通”成为全国同行的标杆,隐患整治成为老百姓安全的“守护神”。从马车到私家车,从1万辆车到300万辆,人、车、路变化看时代变迁,70年波澜壮阔,岛城交警见证了青岛这座城市道路交通的“蝶变”。

    历 史

    建国初期交警手持小旗吹口哨指挥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青岛市公安局在治安处的治安科设交通股,交通民警以班为单位分别隶属于各分驻所,并在3日内恢复了全市共6处交通岗位的交通指挥,6月15日颁布《交通管理暂行规定》,对车马、行人、指挥信号及标志设施等做了明确规定,市区道路交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交通民警指挥时,手持红、绿小旗各一面,配以警笛(哨)指挥车辆、疏导行人,同时担负指挥行人躲避空袭的任务。当时,青岛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为1772辆,交通民警指挥的多为马车和非机动车。1950年4月交通队正式成立,直属青岛市公安局治安处,下设5个分队。同年,青岛市公安局颁布《交通规则修正案》,改红绿旗为徒手手势指挥。并在市区主要路口增设信号灯11处。1951年,在原有信号灯的每组中增加黄色灯,黄灯亮时,禁止车辆、牲畜通行。1953年,在没有指挥信号灯的路口边安置圆柱形锥顶木制岗亭。亭内有座椅,安装手摇式灯光转换控制器。

    1955年8月公安部颁布《城市交通规则》,进行全国性交通管理改革。青岛市于10月26日成立交通改革委员会,制定《城市交通规则青岛市实施细则》。改革的内容包括:取消手势指挥信号,改用红白相间的指挥棒指挥;修整道路、调榷交警指挥岗位和行车路线,漆化道路示意线;增设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牌;设置停车场等。

    image.png

    1965年2月,青岛市公安局、建设局、交通局联合整顿交通秩序,禁止地排车、畜力车在中山路、辽宁路等交通要道行驶,拆除街道两侧石条轨,限定机动车在市区的行驶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

    讲 述

    70年代岗亭里手摇控制信号灯

    今年57岁的高健是市北交警大队杭州路中队的一名老交警,1978年,16岁的高健参加了工作。从一线道路执勤执法、道路交通警卫任务、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到三警联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再到车辆管理宣传岗位,高健一干就是41年,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岛交警工作的变迁。“我刚工作的时候,正赶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正式拉开,马路上的车也渐渐多了起来,但基本上都是各个单位的车和公交车,除了早高峰和晚高峰以外,马路上也基本没什么车,平时以行人和自行车居多。”高健说。

    image.png

    当时,高健执勤的岗位就在现在的辽宁路与黄台路路口中间的两层红白色台子上,用手势加信号灯引导车辆通行。“路边还有个岗亭,我的同事坐在里面,手动控制信号灯。当时,交通设施比较简陋,仍然沿用手摇式灯光转换控制器,控制信号灯的工具是一个圆盘,圆盘上有一个把手,圆盘下有一些铜片,每个铜片连着这一个路口的红黄绿信号灯。比如说南北方向来车了,就把圆盘摇到南北方向的信号灯的位置,触点一接触信号灯就亮了。”高健说,1979年,控制信号灯的方式由手摇变成了继电器,一个方形的盒子上有红黄绿三个按键,一个按键是控制四个路口都是黄灯,另一个按键是东西双向是绿灯,南北双向是红灯,最后一个按键则与之相反。

    image.png

    70年代末,青岛市车辆数量急剧增多,经常出现道路堵塞现象。1978年,青岛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5474辆,非机动车204229辆。市公安局于1979年12月采用限制机动货车和外地车辆行驶时间、开辟单向行驶路线等方法,缓解交通拥挤状况。1984年6月市政府颁布《青岛市道路交通违章处罚规定》,公安交警部门依此规定开始实行交通违章罚款制度。同时,对行人不走人行道、在道路上玩耍和机动车违反规定鸣喇叭,以及不按信号骑自行车等违章现象进行集中整顿,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截至到1986年12月,青岛市区有交通指挥信号灯41处。而当时,青岛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9860辆,非机动车480786辆。

    进入9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青岛路口的信号灯使用上广州生产的定周期信号灯,通过交警提前设置,根据平日道路上车辆的多少设置信号灯的放行时间。“当时,信号灯的放行时间是交警人工计算出来的,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交警在各个路口用计数器采集过往机动车和自行车的数量,从而算出每个路口比较合理的放行时间。”高健介绍,进入新千年,交警使用上遥控器来控制信号灯,这样一来,即便是哪个路口突然车辆变多,交警也不需要重新设置信号灯通行时间,只需要按动手中的无线遥控器就能控制信号灯。“无线遥控有时也会不太灵敏,偶尔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发生。”高健说。

    一个路口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缩影,也是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青岛做为全国知名的文明城市,遵守规则文明出行已经成为岛城人民的共识,也引来了广大游客的点赞,这背后其实是“文明交通”建设结出的果实,“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交通文明建设也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交警支队宣传处周江波处长告诉记者,从1981年他一直就在交警支队干宣传,见证了“文明交通”逐步养成,在2003年,青岛交警支队就提出了“文明三让”的理念,通过宣传和整治岛城人民的文明出行意识大大提升,成为青岛这座海滨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这句口号所凝聚的精神在当前依然在践行、在发扬、在传承,岛城的广大交通参与者都受益匪浅。

    image.png

    “很多地方同行都来取经,交流好做法和好经验。” 青岛交警支队宣传处周江波处长回忆说,很多城市的同行前来青岛学习文明交通治理的经验,大家对青岛文明建设赞不绝口,“文明交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涌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进一步提升了青岛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如今,岛城文明交通的行为随处可见。“一个手势让人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一脚刹车体现了一种文明的素质,文明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每个市民的血液中。”

    今  朝

    智能交通架起道路交通中枢神经

    数据显示,1949年以来,青岛市公路建设经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道路。从70年代到现在,私家车从“ 稀缺品”走入寻常百姓家,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青岛机动车从1万辆出头到如今的超300万辆,良好的交通秩序是经济发展的动脉。70年来,交警为经济发展和市民出行保驾护航,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第一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建设了人车路最安全最畅通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在青岛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接线员正忙碌着接听电话。可以看到,指挥大厅屏幕能同时显示多个画面,并进行切换,“每个大队都有值班和带班的,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守护着辖区内交通安全秩序。”指挥中心一名值班民警介绍说,指挥中心就是“最强大脑”,它实时监控着岛城辖区道路平安,从这里发出指令。

    “民警依托智能交通硬件提供的大数据分析、运算等技术手段再结合路面实地事研判,能够提前发现路上的堵点和难点,从而提前干预,早做优化,调整信号灯时长、设置区域微循环等交通组织优化措施,使得交通管理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应用国内领先的大数据检索技术,百亿条过车信息精确信息检索1秒内响应,模糊信息检索3秒内响应;基于地图的可视化智能交通系统,快速锁定警情、周边警力,实时联动信号控制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套牌、肇事逃逸、危化品等重点车辆实时报警、快速布控及行驶轨迹分析,实时查缉拦截。同时,辅助多警种联动执法,服务全市治安大局。

    image.png

    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正式实施,醉酒驾车被定为“涉嫌危险驾驶罪”驾驶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其实,在全国大范围推广的查酒驾最初从青岛开始的。早在2007年,青岛交警就开始展开了对酒司机的“严打”并曝光数据,重典之治效果非常显著。从2011年5月1日起实施酒驾入刑以来到今年4月底醉驾入刑八周年,青岛交警查获酒司机74575人,醉酒司机9275人。随着对酒驾醉驾采取高压态势,因酒发生的交通事故逐年降低,因酒导致的死亡类交通事故逐年降低。如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成为岛城广大司机的共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近期,根据支队部署,我们开展异地用警的查酒驾措施,市南交警到平度去、市北交警到西海岸去、李沧交警到胶州去,通过这种不打招呼、支队机关领导带队随机分派执勤中队的模式,填补了农村警力相对不足的短板,对酒司机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交警支队秩序处处长解维亮告诉记者。

     “收集数据运用数据一直是交警做好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项方法,过去靠人工的方式数据收集不全面、数据迟滞较高,因此导致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如今随着我们引进智能交通高科技,有了技术的支撑我们数据的收集和运用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我们如今从交通源入手分析,从时间、轨迹等多个维度,像绣花一样仔细准确的控制车流。”交警支队指挥中心主任阎冰表示,交通控制是一盘棋,如何下好有很大的学问,每个工作环节都有一定的标准流程,这样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才高,信号灯根据路况实施调控这背后是智能交通根据大数据在发挥作用。正是借助于这些智能指挥系统,交警才能发布实时路况,引导广大市民合理规划出行线路,避开拥堵路段。

    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应用信息”青岛交警动足了脑筋。2013年以来,青岛市在地面、高空建设了数千台高清数字监控摄像机,覆盖了市内68条主干道、102条次干道、75条关键支路以及11条高速公路、38条国省道,并为每个高清数字监控摄像机配备了超声波、线圈等交通流检测设备,让系统实现了各类交通事故、拥堵等警情的自动发现、弹窗报警,系统对交通事故、拥堵等警情发现准确率达到90%以上。

    image.png

    2019年1月份,高德地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阿里云等单位共同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从全国主要城市近四年的拥堵趋势来看,青岛拥堵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青岛四年的拥堵趋势来看,近四年来交通持续改善。因为“逐年进步”,青岛被评为“治堵最典范城市”。2017年,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在青调研期间,专程莅临交警支队,对青岛交警依托智能交通系统,精细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做法现场观摩并给予高度评价。

    据介绍,为进一步推进简政便民服务,青岛交警全力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工作,实行了“网上办、掌上办、一窗办、就近办”以及“警保联动”、“警邮合作”等新举措,并实现了群众缴费微信、支付宝支付。自2018年7月成立市车管所网办中心,坚持“互联网+”车驾管服务,简化群众办事程序和手续,按照“能上尽上,全程在线”原则,推行交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为了满足群众到交警窗口办理业务的需求,青岛交警在全市首先推行了窗口“全天候”服务,群众可以在中午、周末等时间到交警窗口办理各项业务,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迅速在青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推广,真正落实了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

    “青岛交警是个英雄辈出的群体,从唐玉伟到王修盛再到周再明,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模范。”青岛交警支队政委程万里表示,70年来,青岛交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责任在身,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黑夜白天,他们都坚守在自己岗位上,岛城一代又一代的交警用铮铮誓言和默默奉献,守护出一条条平安大道。

    70年来,青岛交警获得了上级机关的高度肯定,取得了众多荣誉。“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荣获国际智能交通科研与应用水平最高荣誉奖项--“IEEE国际智能交通系统杰出应用奖”,获得了山东公安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示范点。自主研发的专用系统,在保障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海军建军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中,得到了公安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创新实施的“情指勤督”一体化勤务模式,先后被公安部交管局在长沙、深圳召开的全国公安交管会上予以展示和推广。

    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王广键表示,青岛交警在峰会安保期间实现了大练兵,既提高了全体交警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又总结并保持了一系列管当前、谋长远的亮点性工作机制,既有力确保了峰会交通安保工作的决战决胜,也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现常态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关键字: 智慧交通
  •    责任编辑:刘艳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