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业协同 “车能路云”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多业协同 “车能路云”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2023-09-06 18:04:07 来源:中国工业报 中国经济网 评论:
    分享到:

    “从整个行业发展变革趋势讲,汽车产业已进入大融合时代,汽车成为新的融合性平台,其意义已超出汽车产业本身,我们希望行业把下半场发展重点放在汽车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上。”在8月30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隆中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

    欧阳明高认为,“车能路云”涉及汽车、能源、信息、交通等多领域,将推动产业融合生态的建立,使新能源汽车从单兵突进到多业协同,最终助力中国经济实现从新能源汽车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的跨越。

    陈山枝表示,“相信中国将走出车路云协同发展模式,支撑汽车产业和交通行业的变革,并将培育智慧路网运营商,为出行服务提供新的商业态、新商业模式,打造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新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今年6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与能源、交通、通信、智慧城市等领域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智能、绿色、安全和高效的出行生态系统。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多领域技术创新应用的综合载体,对于牵引带动国家整体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永伟表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本质是汽车与路/城市、能源/电力、数据/算力以及通讯/网络四者之间的关系,其中首要解决的是汽车和路/城市的关系。

    如何实现车路城的融合?张永伟认为,第一,基层创新、城市先行,然后全国复制推广,变成国家方案;第二,先导区的建设顶层上应采用长效思维,而具体事项上要采用项目和设备思维,发挥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第三,把车联网的数据和城市物联网的数据置于同一底层平台,并解决好标准和规格统一问题。

    对于城市的车联网建设,中国信科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山枝指出,一定要提高“两率一感”,即“车联网的路侧覆盖率、车端渗透率和老百姓的获得感”。陈山枝介绍,车联网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V2V,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近程信息交互。近程信息交互解决行驶安全问题,通过降低事故率提升交通效率;二是V2N远程信息服务,从云端获取交通效率、地图下载、信息娱乐等业务。

    当然,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车联网建设重要环节,“未来,产业要素、数据要素要互联互通、智慧安全,我们要激发新动能,加速新基建,激活新要素,打造新生态。”陈山枝表示。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徐锭明表示,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张永伟认为,进入智能时代,车路协同的内涵发生变化:过去的车路协同主要是服务于汽车的管理和汽车的出行,是交通领域的概念;进入到智能化时代,车路协同的本质含义是希望它来支持汽车的智能化。

    在张永伟看来,汽车产业进入了大融合时代。“车能路云”如何发展,是汽车进入大融合时代的新命题。“车路协同与单车智能并不矛盾,单车智能解决汽车自身的智能化问题,车路协同帮助提升汽车自身的智能化水平,是一种赋能关系。任何一个技术路线都有其瓶颈,就像单车智能解决不了远距离的判断问题,车路协同解决不了快速决策的问题,所以二者之间是取长补短、相互赋能的关系。”

    对于业内专家的判断,吉利控股集团协同创新中心总经理沈源颇为认同。他表示,“对于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企业有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原来大家认为单车智能可以走遍天下,但是实际上随着单车智能的不断演化,发现靠单车智能还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所以就在智能化、电动化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网联化。如何做到车能融合、车路协同、车云互联?这是未来汽车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成为超级移动终端的一个巨大挑战。”

    长城汽车智慧交通项目负责人张瀛也认为,从过去几年的实践来看,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肯定是以“车路云”协同的方式去实现高阶自动驾驶。“一方面,‘车路云’协同可以增加单车系统感知的能力与范围,与区域性交通的控制主体,比如,城市级或者区域级的交通平台做一个交互,实现协同控制、协同决策。同时,从智慧城市的角度来说,以整个城市级的交通视角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智慧云控的能力。”张瀛说道。

    从国家顶层设计来看,“车能路云”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今年6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到新阶段指出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中国新经济的引擎,可以带动百花齐放,可以带动交通领域的全面电动化;储能领域可以车网互动,可以智慧储能,还可以带动氢能、智能化等多个万亿产业,构成万亿产业的集群。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车能路云”产业融合生态的建设,来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欧阳明高认为,“车能路云”涉及到汽车、能源、信息、交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期,这些是一种松散组合;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些产业将逐步从松散组合到深度融合,这是由技术、市场各方面发展引发的必然趋势。比如充电,以前主要是慢充,充电企业也就是能源服务商,汽车厂商、电池供应商,这三者实际关系是比较松散的。但随着电动车普及,城市配电网的负荷在不断增加,必须由无序充电走向有序充电。由此诞生了光储充换一体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它将汽车、电池、交通、信息、电力系统等多个领域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此外,“车能路云”推动产业融合生态的建立会使新能源汽车从单兵突进到多业协同。中国“车能路云”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张永伟认为,要走通车路协同这条路,关键是解决路的问题,即路应该怎么建。前期,不少城市做了很多探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建了很多路,使用率不高,车企参与度不高,这两个“不高”导致大家开始质疑车路协同的路线。建议今后按照低成本、广覆盖、强监管、重应用的原则,分级、分类、分步推进路端的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要从车路协同进入到车城协同,推进“两网融合”。车路协同靠的是车联网,车城协同中城市的建设就是物联网,反映在网络上就是“两网融合”,就是车联网+城市物联网。城市物联网解决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城市的市政设施数字化、网联化问题,车联网解决V2G、V2X的问题,实现车车、车路的有效和及时通讯。“两网融合”所形成的网络支撑,是未来自动驾驶车辆需要的关键基础设施。如果我们率先实现“两网融合”的系统创新,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方案。

    在张永伟看来,车是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车联网、车路城协同是系统性创新,实现系统性的创新比造车要难得多。过去几年,已经有一批有志于车联网、智慧城市、智能驾驶的企业参与到城市级、国家级的创新应用当中,这是一批可贵的产业力量和创新力量,要把这些创新力量聚集起来实现车路协同的系统创新。

    两年来,“双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调发展)城市试点已经有两批共16个城市参与,在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自动驾驶车辆的应用场景测试、“车城网平台”等多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实践的过程中,企业还面临哪些问题?有哪些建议?

    吉利控股集团协同创新中心总经理沈源建议,下一阶段的车联网应该进入以车为核心的2.0阶段。早年的建设还是以路为主、以基础设施为主,但智能网联示范区建成之后为谁服务?实际是为车服务的,要以车和车上的人为服务主体,要以市场化为导向。

    长安科技智能汽车云服务与数据工程总工程师郝金隆表示,所有做自动驾驶的企业,无论是OEM还是供应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海量数据怎么复用,希望政府能推进不同示范区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的手段,降低后续发展所需的成本。

    长城汽车智慧交通项目负责人张瀛同样呼吁,希望政府今后继续带头推动“车路云”协同方面的工作,同时希望加强不同示范区之间的协同,由政府打造几大平台,包括智能驾驶或者智能网联的基础平台、管理平台、运营平台。

    腾讯同样是“车路云”协同发展积极参与者。腾讯智慧交通首席科学家、未来网络实验室主任张云飞认为,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分层解耦、跨域共用是实现一体化的关键,因为智慧交通的整个链条比较长,碎片化比较严重,必须建立一个开放的生态,打破目前单一的自闭环,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同时通过统一的平台,把碎片化、点状的示范区推动到全国统一运营管理的阶段。

  • 关键字: 车能路云 车路云协同
  •    责任编辑:不现
  • 延伸阅读!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