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能公交 > 正文

广州BRT系统获封“金牌标准”
2013-09-23 10:42:0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胡良光   作者:    评论:0

  22日,广州BRT继荣获联合国2012年应对气候变化灯塔项目、2011年可持续交通发展奖等殊荣之后,再度荣获2013年BRT系统“金牌标准”,并获准使用相关认证标志,用以推广和宣传。

    不久前广州市长陈建华在调研时指出,应继续研究开通BRT的可行性,考虑多建BRT。昨日,在广州BRT荣获2013年BRT系统“金牌标准”颁奖会上,来自广州市现代快速公交和可持续交通研究所,曾主导广州首条BRT研讨和建设的澳大利亚籍人士卡尔·费指出,环市路的体育中心到区庄立交一段,是目前看来最为适合新建BRT的路段。此外,东风路、黄埔大道、广州大道等,也是比较可行的BRT选点。


  环市路东风路等都可建BRT


  卡尔昨日指出,BRT作为快速公交的典范,其对道路的筛选应该满足其价值收益,即市民达到省时、省钱的目的。所以,建设BRT的路段,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一是道路有一定的宽度,目前这个数值设定为不小于40米,即双向六车道或以上;二是有足够的公交需求,即公交线路众多;三是交通较为拥堵,如果不太拥堵,则没有建设快速公交的需要。而在广州,新建BRT也应与首条BRT的公交线路有所关联(不一定非要路段相连),以达到快速公交连贯性。


  卡尔透露,早在2006至2007年筹划研究首条BRT时,研究部门按照BRT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就已经初步作出了后续BRT选址的方案。环市路、东风路、黄埔大道、解放路、机场路、三元里大道、新港路等,甚至如果广州大桥拓宽后的广州大道,都是比较可行的新建BRT路段。


  他建议,广州下一步发展BRT时,应在上述路段中,选择两至三条,通过技术手段通盘考虑和研究,确定新建计划,而且应该同步制订广州BRT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配套实施。“环市路的体育中心到区庄立交一段,是目前看来最为适合新建BRT的路段。”


  “BRT”特别适合中国城市


  有一些市民认为BRT是来自外国的快速公交技术,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


  对此,卡尔进行了反驳:“BRT本来也不是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而是在南美洲发展中国家起源,并逐步推广到全球的。”他认为,中国城市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变得更为适合BRT,相比之下,地铁则有施工缓慢、投资巨大、不能覆盖全市的缺点。尤其是广州,“越来越多的市民使用公交作为出行方案,你不需要强迫他们去改变出行习惯,而不像美国大城市,你需要绞尽脑汁想办法让市民不开私家车上班。”


  有一些地方的BRT,也因未能发挥作用反而饱受诟病,卡尔认为是当地BRT的规划和设计出现了问题。“并不是说BRT不分好坏,好的BRT要建立在高质量的规划和设计上。”


  ■相关


  何为BRT系统“金牌标准”奖


  继荣获联合国2012年应对气候变化灯塔项目、2011年可持续交通发展奖等殊荣之后,昨日广州BRT荣获2013年BRT系统“金牌标准”,并获准使用相关认证标志,用以推广和宣传。


  据了解,该荣誉由BRT系统评价标准“技术委员会”和“机构代言人委员会”联合评选。技术委员会由曼弗雷德·布雷德霍普特等10个全球知名的BRT专家组成,机构代言人委员会由气候工作基金会、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等组成。


  BRT系统评价标准表彰在建立BRT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城市,共设立基本BRT、铜奖、银奖和金奖四个标准。截至目前,该标准已为全球35个城市的50条BRT走廊评分。其中16条为铜牌、16条为银牌,金牌仅有7条。广州BRT是目前亚洲唯一获得金牌标准的。作为金牌级别的城市,广州BRT将有权使用“TheBRTStandard2013”(2013BRT典范)的认证标志,同时还可以在网站、公交车、公交站等地方展示此标志,以宣传广州BRT的成就。


  BRT标准技术委员会成员之一、来自亚洲发展银行的交通专家劳埃德·莱特也指出,目前BRT高峰时段仍存在拥堵的状况,可适当增加大型车辆、快线等,同时希望公共自行车、绿道等系统不断扩张,与BRT综合,打造绿色城市典范。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广州 BRT 金牌标准

上一篇:石家庄城乡公交一体化有望年底前完成布局
下一篇:国外城市实施“公交优先”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