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交通高速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利用硬路肩 - 交通管理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探讨:在交通高速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利用硬路肩

    2020-04-15 11:30:31 来源:交通言究社 作者:郭敏 评论:
    分享到:

    导 语

    在公路交通流量较大时,常出现行车道拥堵严重,硬路肩空闲的情况。硬路肩具备多种功能属性,实际中对于硬路肩也存在不同方面的需求,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可以考虑更灵活地使用硬路肩呢?今天言究社邀请到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交通工程师郭敏谈谈他的看法。

    道路横断面每个细节都影响重大,值得反复推敲。为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合理需求,近几年来,一些标准逐步优化调整,譬如中央分隔带不再僵化规定尺寸,允许加宽、缩窄,或者增加路侧净区等,都能有效地满足安全需求。硬路肩是道路横断面的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深入了解其属性、具备的实际使用功能,以确保用较小的成本实现对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承诺,也能提高社会效率。目前关于硬路肩使用功能规定单一,名称也存在硬路肩、应急车道、紧急停车带等相互割裂的说法。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硬路肩的作用。

    应结合实际考虑合理使用硬路肩多维度功能

    硬路肩是道路结构采用的名称,图1为路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就包含了硬路肩。狭义所称的硬路肩,指路面以下部分,保护行车道不被破坏、确保自身稳固,除了在工程上使用以外,其他领域鲜少使用,可称其为工程属性。广义所称硬路肩,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硬路肩,包含路面以下和以上部分。

    image.png

    图1:路面结构示意图

    硬路肩包含的路面以上空间,体现出硬路肩的功能属性。不同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对硬路肩的使用有不同认识,对设计者而言,硬路肩是用来保护车道,让雨水排到离车道更远的地方,避免雨水渗入并破坏车道的设施;对管理者而言,硬路肩提供避险空间,遇到紧急情况,车辆可以停在硬路肩上,避免二次事故;对维护工人而言,可以利用硬路肩停车,临时堆放维护工具,或者在灾害天气下临时堆放清除的垃圾。

    实际使用中,在一、二级公路,如果硬路肩宽度接近一条车道的宽度,会出现各种不同使用情况。譬如,在一些城乡结合部或者农村的道路上,硬路肩可供非机动车、行人使用,变成非机动车道,或者设置公交站,方便居民上下车。在一些经常发生拥堵的地区,或者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客货流量集中的高峰期,高速公路、快速路的硬路肩还可以作为车道通行,缓解车辆排队时间。

    由此看来,实际使用中对于硬路肩会存在不同方面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否可以把硬路肩所具备的非机动车道、应急使用、特定时间使用等这些功能理解为一个供管理者选取的“菜单”,根据实际需求“点菜”,灵活地使用硬路肩其中某项或某几项功能,而非一成不变呢?

    早期高速公路、快速路刚开通的阶段,流量不大,硬路肩仅做应急使用是合理的。不过,这样形成的惯例并非一直合理,要随着土地使用、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有所作为。譬如,当高速公路、快速路主要服务对象变为短途通勤客流,每天高峰期间行车道拥堵严重,而硬路肩仍然空闲,类似这种情况,是否可以思考硬路肩转为车道的可能性呢?

    不同领域对硬路肩使用功能有不同界定

    由于硬路肩具有多种功能属性,这也使得交通管理、工程技术、城乡建设等不同行业领域有条件根据自身需求去规定硬路肩的使用。这样的规定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实际执行时经常会出现难以满足各地不同需求的现象;且互相之间缺乏衔接,不够全面,对于硬路肩使用功能的界定存在一定分歧,需要形成共识。

    交通管理角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提到“路肩”和“应急车道”两个名称,不过没有明确含义,在实际使用中,也有不同规定。在第八十二条中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得有下列行为: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或者在车道内停车;在匝道、加速车道或者减速车道上超车;骑、轧车行道分界线或者在路肩上行驶;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试车或者学习驾驶机动车。"

    工程技术角度

    公路设计相关规范有多个条款提到了硬路肩,有从工程角度描述的,譬如结构、尺寸;也有从功能角度描述的,譬如紧急停车用、可为慢车道、内设右侧路缘带等,不过,并没查到提及路肩与应急车道关系的条款。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第2.0.10条规定“硬路肩(hard shoulder)与行车道相连,具有一定路面强度的带状部分。主要用于:为行车提供侧向余宽,为路面结构提供横向保护,为故障车辆紧急停车提供全部或者部分宽度等。”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中第6.1.3条规定“一级公路在慢行车辆较多时,可利用右侧硬路肩(宽度不足时应加宽)设置慢车道……二级公路在慢行车辆较多时,可根据需要采用加宽硬路肩的方式设置慢车道”;第6.4.1条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及“二级公路的硬路肩可供非汽车交通使用……”。

    城乡建设角度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 2012)在5.3.1条、5.3.7条、5.4.1条、12.2.3条提及路肩或者硬路肩,主要描述了其工程属性;在5.3.2条、5.3.6条、13.3.3条提到了作为应急车道的功能属性。在第5.3.6条里解释了这些概念的关系,与交通管理角度的相关规定有一定衔接,但与《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的规定稍有不同,结合目前快速路使用中的具体情况将“连续或不连续停车带”的定义,延伸为“应急车道”的概念,其作用不单是停车,交通拥堵时也可作为交管、消防、救护等特殊车辆通行的车道,因此将原规定的2.5m宽度调整为3.0m。

    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硬路肩多维度的功能

    上文所述对硬路肩使用功能的规定,从各自领域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但是对于硬路肩这样有多个功能维度的设施,缺乏相互关系的递推解释,难以理解,也约束了实际使用中多样化的需求,造成基层管理出现种种冲突和问题。在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当下,会出现其他车道拥堵,硬路肩闲置;或者右转排队过长,拓宽没有空间,诸如此类的矛盾。因此,对硬路肩多样化功能的探讨具有实际意义。

    从管理角度而言,开放硬路肩,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增加风险,但在流量增大的情况下,限制硬路肩功能的使用,不一定就是保证安全的唯一方法。当下,寻求平衡发展、便民和安全间关系的方法,是值得探索的议题。不妨先来看看其他国家硬路肩的使用情况。

    美国硬路肩使用情况

    目前,美国对于硬路肩使用功能有类似菜单一样的规定,也有开放使用硬路肩的实际案例。

    1对于硬路肩使用功能的规定

    美国2018年版的《公路与城市道路几何设计》(AASHTO, 7th Edition)提到:路肩是道路的组成部分,与行车道连接在一起,供停车和紧急情况使用,并作为底基层、基层和面层的横向支撑。路肩主要有以下几点用途:

    • 为因机械故障、轮胎泄气或其它紧急情况而需要停车的车辆提供场地。

    • 为驾驶员偶尔需要查看地图、休息或其它原因而停车提供场地。

    • 为避免可能的事故或减轻事故严重性提供场地。

    • 通过充足的路肩宽度而产生开阔感,提高行车舒适度和避免驾驶上的紧张。

    • 在挖方路段有助于改善视距,进而增进安全。

    • 有些路肩的形式增进了公路的美学效果。

    • 增大公路的通行能力,促进车辆匀速行驶。

    • 为除雪、备料等养护操作提供场地。

    • 为设置标志和护栏提供横向净距。

    • 可将暴雨水流排泄到路面之外,减少路面附近的渗水,减轻对路面的破坏。

    • 为路面提供结构上的支撑。

    • 为行人和自行车提供场地,为公共汽车停靠提供场地,为车辆偶然占道提供场地,为施工期车辆绕道提供场地。

    2开放使用硬路肩的相关研究

    FHWA《高速公路硬路肩通行使用指南》(FHWA-HOP-15-023,2016)里,总结分析了欧洲和美国的开放硬路肩使用实践之后的情况。在经过了60个月的部分时段开放使用硬路肩实践,英国M42高速公路每月的交通事故从3.17起降到了2.25起,德国Hessen州和荷兰也出现了类似的结果。结合美国明尼苏达州I-35W公路和弗吉尼亚州I-66公路的实践,这本报告认为,通过开放使用硬路肩,可以减少拥堵、抵消交通事故的增加。同时,结合各类数据,对使用部分时段开放硬路肩的高速公路进行了事故预测,从预测结果来看,流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事故是下降的(见图2)。

    image.png

    图2:部分时段开放硬路肩供通行,事故概率变化情况预测(单位:百分比)

    不过,实现硬路肩部分时间开放通行功能相较硬路肩紧急停车或者应急车辆通行通道等其他功能更难以管理、操作,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例如,要保证该硬路肩宽度要达到普通行车道的最小宽度,如不足,则缩小所有车道宽度借给硬路肩(见图3),同时需要非常复杂的计算和工程改造,也需要严密的观测和总结。

    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一份报告(Mami Jennifer Ogawa,2017)里认为,硬路肩开放通行至少需要三个步骤(见图4):正常通行、检查硬路肩情况准备开放和开放。期间有多个ITS系统配合,并给驾驶人足够的时间,关闭硬路肩通行也有类似必要的步骤。在出入口附近,也要配套更为复杂的工程措施,形成驾驶人可以清晰理解的出入区间。

    image.png

    图3:偏移或缩窄行车道形成可以通行的硬路肩(A5公路Hessen州,德国,2007,图中灰色虚线为调整车道宽度前标线的位置)

    image.png

    图4:硬路肩开放通行的步骤

    这些复杂的专业工作,虽然会花费一些经费,不过,与新建一条道路相比要经济很多。依赖巨大投资解决问题并不专业,只依赖投资来解决需求也并不是可持续的做法,只有技术上的精耕细作才是我们面对类似硬路肩难题应有的专业态度。

    实现硬路肩使用功能因需而变应考虑的要点

    因需而变在实践中比较难以把握,但从国外的实践情况可以看出,有条件的开放使用硬路肩有一定可行性。那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是否有开放使用硬路肩的可能性呢?

    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而言,硬路肩提供的空间并无转为非机动车道或者慢车道的可能性,否则会和主流使用者的安全冲突。因此,其使用功能可选择菜单里,还剩下应急使用、紧急停车、特殊车辆使用、特定时间使用等选项。但在现有相关规定里,硬路肩只能用于应急使用、紧急停车两项,这和我国对高、快速路理解的历史局限性有关。早期的高、快速路,流量不大,车辆速度较快,将硬路肩留给应急、紧急停车是合理的。不过,这十几年来,频频出现高、快速路拥堵的情况,尤其在大城市周边的高、快速路,经常出现车辆断断续续行驶的现象,这需要我们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同时,通过实践寻求更为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而非一味跌落在路堵就修新路,然后再堵的恶性循环里。

    高、快速路上发生事故等紧急情况,保障救援车辆、人员及时到达是刚性需求,但并非只有留空硬路肩这一种实现方式。在高、快速路上将硬路肩设为应急车道,即把救援的及时性作为主要需求,在一些缺乏平行道路的路网里,高速公路留出硬路肩作为救援通道是必要的,不仅要有,且要与救援装备匹配,硬路肩要确保救援装备快速顺利通行。但在一些大城市周边,有丰富的地方路网可相互连通,硬路肩作为救援通道的必要性就没有那么强,不过,救援的时间指标并不能因为没有硬路肩就增大,仍然需要有细致的研究和实际演练来保证救援时间只会缩小不会增大。

    更何况,现有救援需求,和硬路肩并没有形成推导关系。一些技术标准规范规定高速公路的硬路肩最窄只有1.5m宽,而城市快速路可以没有硬路肩,这本身就无法满足救援车辆通行的需求。救援本身是一个更为宽泛的体系工作,其涉及的领域比硬路肩功能使用更为众多,硬路肩只是救援路径的一个组成部分,救援需要有整体考虑,并做好预案,若只是僵化的理解法规标准,套用规定而留空硬路肩,这样形式上的合规并无意义,也造成对社会资源极大的浪费。

    硬路肩用还是不用,是个难题,风险都会存在。道路使用者需要的安全、简单、好用,往往需要背后管理者付出诸多艰辛,更需要付出智慧才有可能做到,但这正是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所在。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交通工程师 郭敏)

  • 关键字: 路肩
  •    责任编辑:刘艳
  • 延伸阅读!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