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君:应用新技术改善交通秩序的思路与途径 - 调查与观点 - 智能交通世界网_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王长君:应用新技术改善交通秩序的思路与途径

    2018-08-15 21:41:12 来源:中国警察网 评论:
    分享到:

      当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主的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这些新技术给道路交通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面对现实成效、冷静思考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原本价值,以期更好地分享人类技术进步给交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真正实现助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开始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和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推广应用,极大提升了我国交通管理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智能化、信息化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技术应用的同时,我国城市道路以及公路上的交通通行秩序总体上并未出现根本性好转,长期占用超车道、随意变道、争道抢行等违法和不文明交通行为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路面交通秩序,制约交通通行效率。

      从视频监控到智能交通,从“电子警察”到人脸识别,跨际的科技信息化技术应用并未能在道路交通秩序的整体改善上发挥出更为明显的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破解“尽快有效改善交通秩序”这一难题?首先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诠释科技信息化的内涵。科技信息化=科学+新技术+信息化,而现阶段尤为重要的是“科学”的内涵。这里的“科学”主要是指科技信息化过程中的科学思路、方法、路径,或是科技信息化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其内涵是指新技术应用应该符合我国现阶段道路交通发展的实际需求,能解决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要构建新技术应用所必备的基础,是要在新技术的实施过程中体现综合、系统、准确、实用的理念。“科学”引领的科技信息化路径、科学精神指导下的交通秩序改善之路,既需要在培训考试和宣传教育、工程技术和交通设施、交通执法和管理三个方面同时并举,也需要综合应用交通工程、智能交通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实现。


        培训考试和宣传教育的精细化

      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快速机动化、城镇化进程使我国广大交通参与者在充分享受交通出行快速、便捷的同时,也充分暴露出在交通规则意识、交通安全行为方面的滞后和欠缺。而我们对道路通行权的理解和重视、宣传和教育的不足,在驾驶人的培训和考试过程中对强化和培育规则意识、安全行为的忽视和缺失,导致大部分交通参与者乃至整个社会仍然普遍缺乏路权概念、规则意识。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快速机动化、城镇化环境下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特征、规律以及分布,系统梳理以道路通行权为基础的交通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全面构建以“路权、规则”为核心的驾驶人培训考试和宣传教育的完整体系,使所有道路使用者牢牢记住上路应该怎么做。同时,也要充分应用移动互联网、车联网、出行大数据、人脸识别、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对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进行更加准确的刻画,从而可以区分出诸如交通违法和事故多发、从事客货营运、有激进驾驶倾向等特征的各类人群,有针对性地通过移动终端、信息屏、APP等途径向特定人群推送出行引导、交通安全提示、交通违法告知等信息,实现“点对点”的信息服务、宣传和教育,实现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工作的精细化和主动性。

        工程技术与交通设施的精确化

      不管是城市畅通工程建设,还是智慧城市建设,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各级政府在快速的机动化、城镇化进程中对智能化、信息化的投入都非常大。但与此同时,我们在更为基础性的交通工程和交通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方面,却跟不上发展的实际需求。如果说培训考试和宣传教育是让所有道路使用者牢牢记住上路应该怎么做,那么交通标志标线、交通控制设置则是让道路使用者感觉到在路上只能这么做。我们需要从最为基本的交通标志标线,特别是指路标志和诱导标志开始进行更为专业、精细和人性化的设计、设置,既要考虑标志标线和交通控制设施的设置给道路使用者简单、清晰、不二的选择和提示,也要考虑到他们可能没看明白或错过后的补充性提示和引导。

      同样,交通信号控制的智能首先应该体现在对交叉口的交通渠化、相位、配时和周期以及交叉口之间相位差、绿波带的精细化设计上。我们鼓励“互联网+交通信号”的探索和尝试,但首先需要用交通专业的视角和冷静的分析,我们应该明白基于移动互联的小样本轨迹数据在交通信号的实时优化中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而不是匆忙地宣布提升了多少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事实上,移动互联网出行数据与城市交通流量采集系统、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等的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尝试和初步应用表明,在微观层面来分析、掌握交通拥堵发生的时、点、段并进行准确的交通诱导,在中观层面分析道路网的交通流量变化规律并诊断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精确的交通组织、协调控制、流量调节、限行管控等措施,在宏观层面分析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城市交通的管理水平,支撑交通管理部门科学决策等方面是较为有效的。

        交通执法和管理的精准化

      构建良好的交通秩序既要使驾驶人清楚在道路上应该怎么做、只能这么做,更要让他们明白必须这么做,严格按照交通规则行车,否则就会立即受到处罚。过去20年来,各地安装了大量的闯红灯、超速等“电子警察”,近年来二次识别、人脸识别等新技术不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及时、精准发现路面各种交通违法行为。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有适度的路面交通巡逻和现场执法,应该有配套的路面执法管理勤务来支撑科技信息化应用,及时地指挥调度警力,准确地拦截查处、消除违法行为,从而打击交通违法者的侥幸心理,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特别是通过科技信息化手段构建“情、指、勤、督”四位一体现代勤务体系,用数据驱动、融合执法管理全过程,使交通管理感知、预警、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等环节运行更加顺畅、衔接更加紧密,有效提升执法管理的主动性、精准性、实效性,努力实现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作者为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 关键字: 王长君
  •    责任编辑:its11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