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智能交通 > 停车管理 > 正文

“宜停车”推行需要更多的良性互动
2015-04-22 11:49:32   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    评论:0

  日前,一则题为《一座城市不能沦为“宜停车”的私产》的网文,引发了不少市民吐槽。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中心接受深晚记者采访,集中回应了网友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详见A05版)

  “宜停车”指向的是路边收费新政,既然是新政,就必然存在一定的试错。毕竟,深圳道路资源日趋紧张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大幅度推动增量不可行,那就只能在资源存量上精打细算。在存量上调配,核心是满足绝大多数人的交通畅行需求,这也就意味着必然会有少数人需要为此做出一定的让渡。

  路边收费新政主要采取了经济杠杆,鼓励人们尽量绿色出行,如果部分市民坚持开私家车出行,则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在其他国家,类似举措早已有之,其宗旨都是通过对交通公共资源的量化折算,让多使用和占用公共资源的人为此付费。交通公共资源的稀缺性,也就决定了其使用价值不菲。

  “宜停车”在试行阶段,政府当然希望获得更多的民意反馈。《一座城市不能沦为“宜停车”的私产》一文列举了几大质疑,从道路交通管理中心的回应中可以看到,对于其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主管部门给予了认真对待,并就合理之处加以吸收,融入到未来的政策完善中。比如市民没有智能手机,可以请他人代缴,或者拨打热线电话自助操作;停车免费时间拟延长到10分钟;夜间免费停放时间拟提前等等。

  该网文虽有偏颇之处,但整体而言,依然反映出部分市民对于路边收费新政的日常感受。而相对广泛的公众基础,就使得其中的建言成分不断提升。这在客观上对于路边新政的推行是有益的,主管部门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尽可能吸收民意样本,作为检验路边停车新政完善与否、如何完善的基础。

  “宜停车”推行需要的就是更多的良性互动,如此,一方面可以了解新政的实际执行效果如何,同时也可以观测政策设计与公众需求之间还有哪些方面对接不够。这就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市民所反馈的任何一条意见都能不轻视,毕竟每一条意见背后就代表着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切身利益。而主管部门则需将所有意见都放置在公共利益的大天平上加以衡量,找到其中的最大公约数,其最终目标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获得比以往更优质的交通公共服务。

  可以预料的是,“宜停车”将持续完善。实际发展情况总处于变化之中,作为公共政策,“宜停车”必须随着变化而调整,因此主管部门也需要随时敞开大门,欢迎市民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政府与公众的诉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让深圳交通更为畅通。双方的良性互动,将促成我们朝着这个目标不断靠近。

 

分享到: 收藏

相关热词搜索:宜停车 停车管理

上一篇:石家庄专项整治非法圈占道路停车场
下一篇:池州主城区重新规划停车位 拟新增停车场(位)20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