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武汉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实践与展望 - 交通管理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张建华:武汉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实践与展望

    2016-08-22 19:34:03 来源:www.its114.com 评论:
    分享到:

      7月28日,筹备近4个月的2016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暨科技创新论坛在彩云之南、滇池之畔的春城昆明成功召开。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40余个交警单位的100多位应用单位代表以及全国各地智能交通行业260余人与会。本文系武汉市公安局科技处张建华副处长在2016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暨科技创新论坛上的主旨发言,主题是《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实践与展望,文章为速记稿,未经演讲者审定。
      张建华: 非常感谢主办方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实践与展望》,分四个方面来讲,第一是对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理解,第二是武汉市近两年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实践,第三是互联网+交通管理实践的体会,第四是下一步的展望。
      一、对"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理解
      首先汇报对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理解。去年3月份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由此掀起了在中国搭建互联网+的热潮。今年7月10号,李总理又在互联网+的物流就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互联网+物流的工作,毫无疑问互联网+从去年开始到今年都是最时髦、最流行的词汇之一,个人对于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理解是利用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共享、融合跨界创新的理念,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去传统交通管理相结合,实现交通治理和公众服务的创新。
      二、武汉市"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实践
      汇报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武汉市互联网+交通管理的一些具体的实践。近年来,武汉市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驾驶人数量激增,交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借鉴互联网思维,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动公安交管信息化建设,成为交管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武汉市交管部门直面管理弱点,主动谋变,积极借鉴互联网+思维,从互联网+出行服务、政务服务、交通治理三个层面进行探索研究,有效提升交管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1、开拓互联网+出行服务新模式
      首先在互联网+的模式上完善行车诱导服务,主要和阿里巴巴、高德等公司进行了一些合作,一个方面是数据上的合作。数据就是武汉交警所采集到的交通事件、道路流量、交通管制、交通事故、道路交通视频/图像、交通违法点位等信息。其次是高德所采集到的行业数据以及公共数据,包括3亿智能手机用户;超过1亿公里日均覆盖里程; 400万车载智能设备,含行车记录仪、导航仪、云狗等。用大数据云计算进行挖掘和分析,这是一个数据的整合,数据整合之后就可发布了。发布有两个方面,一是原来武汉交警是没有动态路况信息发布,现在可以发布路况了,二是交通管制信息事件信息可以对外发布了,发布的方式是武汉交警的四屏一线,即信息板屏、电脑屏、手机屏(官方应用"易行江城"、高德,支付宝)、电视屏,热线就是电话热线。通过和高德的合作,武汉交警的交通信息用户从原来的41万增长到了300万,路况的准确率从原来的80%提高到了95%,覆盖的范围以前依靠传统的线圈、微波来采集信息,点位最多的视频也只是覆盖到少数的主干道,而现在用互联网的数据基本上覆盖了全市的所有的道路,高德地图唯一可能采集不到的就是隧道、高层建筑密集的道路以及高架下面,正好交警可以对这方面来进行弥补。发布的频率方面,原来是5分钟,现在是2分钟一次,市民可以通过高德地图进行个性化避堵,接受路况订阅推送,选择出行方式,高德在北京也推出了这个功能。
      其次是建设停车诱导系统,武汉市的停车也主要是政府主导、停车公司负责整个平台的搭建然后运营和收费,交管部门主要是在内外停车的信息进行接入,然后进行发布和诱导。一年以来,武汉交警与各停车利益方一起,利用互联网+思维,对全市道路停车位进行清理,制定停车位编码办法,分区分时分类设置路内停车位。整合路内、路外停车数据,建设管理、收费、诱导一体的智慧停车诱导系统。通过高德地图实时动态,显示周边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引导就近停车,减少车辆的寻找车位的时间和路途上的消耗,目前整个智慧停车诱导系统已接入812家停车场包括公共停车场和社会停车场,年底计划接入两千家,这需要政府发文从上到下来推进。
      最后是运用互联网+信号灯提升通行效益。刚才宝康也谈到用大数据来进行信号的一些控制,目前武汉市用的两个系统,长江以南是用的西门子系统,长江以北是用海信系统,所以在今年上半年,武汉交警和阿里云、海信、西门子联合成立了一个项目,用互联网来优化信号。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利用互联网交通大数据提高信号系统自适应控制的效果。通过接入交通大数据,与区域控制系统的线圈数据进行比对和融合,获取更精准的路段排队长度和实际交通需求(含突发事件和异常拥堵),提高系统对交通状态的判别准确度和控制策略切换准确度,优化高峰期拥堵协调控制效果和平峰期的绿波控制效果,缩短车辆路口等候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交通大数据建立面向信号控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交通运行效果评价体系,对信号优化前后效果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提高信号系统调优效率。
      2、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新阵地
      第二个方面是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方面,武汉交警与司BAT进行合作,目前主要是腾讯和阿里巴巴进行了一些合作,也正在和滴滴出行进行一些洽谈,准备用百度来对接。为什么要多方位的来对接这个事情,首先政府的数据是公开的,数据肯定不能只提供给一家,然后是多接近多与他们接触,有利于形成竞争,如果只和一家谈,他们不会提供核心数据,特别是路况验证匹配的数据,会很难从他们手里拿到。
      首先,与腾讯建立一流的微信公众号,武汉交警推出微信公众账号比较早,基本上在全国是最早推出的交警微信公众号那一批,大概是2013年2月份左右,目前该平台具备了业务办理、信息查询、快捷通道三大板块共37项功能, 5月份刚到了100万用户,注册绑定驾驶证和车辆的用户已经达到了80万,日均访问量是50万条,在服务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简易程序交通违法缴纳罚款全部实现网上办理,轻微车损事故快撤快赔网上全程流转,通过微信上传事故的照片,微信上报、交警定职、保险定审赔付到位全部是在现场进行,以前轻微的不涉及到伤人的事故可能要半天时间处理,而现在只需30分钟,目前的快处快赔已经达到了76%,极大的减少了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交通拥堵。
      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另一项就是车驾管的一些业务,包括驾驶人审验、驾考预约、满分学习等18项车驾管服务业务全部实行网上受理、网上预约、网上办事。有一个特色的功能就是微信挪车和随手拍交通违法,随手拍可能深圳市现在做得更有特色,用了行车记录仪来进行,目前武汉还是手机来实现。7月份,武汉市连降暴雨,我们根据雨水季节道路容易积水的情况,增加了积水上报、积水地图和微信找车牌等功能模块。2015年2月,武汉交警微信被国家网信办评为"全国政务新媒体优秀公众账号"。
      其次,就是与支付宝进行合作,利用支付宝的服务圈来推广交管政务服务,分为"快捷服务、业务办理、信息查询、警民互动"四大板块,实现一键报警、快撤快赔、线上缴罚、规费缴款、快速挪车、路况直播、车驾管业务、交管信息查询、套牌车报案、驾考预约、在线选号等37种功能上线运行。支付宝的金融服务能力比较强大,利用它的服务能力进行交通违法现场缴费以外还有车辆的规费全部进行支付,并可以提供一些记录查询的功能,这是支付宝和微信不同的地方
      再次,是建设一站式互联网服务平台,为了便利群众一站式享受停车诱导和政府服务,在移动互联网定制了移动APP,市民通过手机等移动互联网享受新闻公告、业务办理警民互动等40余类服务功能,其中新闻公告的模块发布每周的交通治安。该模块还有一个区域服务的一键报警功能,是基于高德地图开发群众通过手机对交通事故、互联网一键报警,相当于传统的110报警,事故现场的位置,以及图片等信息自动推送到交通指挥中心,便于指挥中心快速的定位位置和了解准确的情况。同时高德地图接受事故信息将路况提醒给事故周边的驾驶员,同时调整导航路线的线路规划解决事故导致的拥堵。警民互动模块中,每月公布交通违法高发TOP10路口,事故高发TOP10点位,加塞违法路口TOP10,以及公交专用道交通违法车辆TOP10。这个组织形成一种警示作用,提醒市民遵守交通法规。同时将全市信号灯路口配时方案和绿波线路进行公示,通过市民互动模块,欢迎市民提出建议提高交通管理公众的参与度。在PC端,武汉交警本着应上尽上、能上全上的原则将交管服务的项目服务窗口关到晚上让群众少走马路多走网路。群众可以办理车驾管、以及车检预约等40余项功能,目前各互联网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50万,日均点击量达到360万次,日均业务量50万起,线上办理的业务量占全部业务量的一半以上。
      最后,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的基本融合,刚才介绍了三个部分基本上是线上的功能,线上服务要做强,线下服务要做实,构建面向群众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办事群众的体验感。2015年12月1日正式推出了"互联网+车驾管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设置统一的数据入口,集网上业务办理、微信业务办理、电话咨询服务、驾驶人考试管理、机动车检验管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多项服务和管理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体现了"数据融合、智慧应用、服务无限"的先进理念,成为全国首个"智慧车管平台",各项功能处于领先水平。微信应用服务和车管互联网+直通车,首先在微信预约的办事群众通过微信扫描手机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搭乘这个直通车,直接到区域办理相关的业务,不需排队加号,真正实现了及来及办。同时智慧车管平台线下设了三个分中心一个是金融车检验教育中心,第二个就是驾驶员考试监管中心,第三个就是公共关系联动中心就是通过线下来让各种业务和线上进行充分的对接。
      3、提升互联网+交通治理新水平
      另外一个在提升互联网+交通治理水平方面,用互联网交通大数据资源,建立基于高德的交通信息发布平台基本上可以实现3大类功能,第一个功能就是实时路况展示,分四个颜色选择实时路况,第二个是异常拥堵路段的检测,就是一些突发事件造成的异常拥堵,分为实时的、和历史的,实时的异常通常分为报警,报警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排名,同时具备回放功能,假如路堵要进行事故的分析,是可以进行回放的,它拥堵了多长时间,当时的车速是多少都可以进行查看。
      第三个功能是常规拥堵的检测,第四个功能是交通事件的查询与展示,功能五是交通事件的发布与审核,功能六是针对拥堵指数和速度,从时间维度(早晚高峰、全天、一周、一月等),空间维度(全市、行政区、商圈、道路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历史比对,再就是可以根据刚才的分析结果,发布一周一次的交通分析报告,并且对下周的交通进行预测,这个是通过各种渠道来定期发布,功能八是大型活动专题,为大型活动期间提供针对性的区域交通引导方案,功能九是报表统计。共4个功能界面:这两个界面主要功能是对城区交通大队使用平台的情况进行考核:即拥堵及时处理率和系统使用频率。另两个界面是拥堵统计及全国实时排名,第十个是专门针对于拥堵检测指数以及各个区域的拥堵排名以及季度分析报告做了展示界面,这个都是可以实时展示的,因为这个平台是一个数据流,以前的工作都是和业务流进行匹配的,自从有了大数据就改变了这个思路,和数据流来进行匹配,目前这个平台是放在市区两级,指挥中心配备这个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个是看得见,交管指挥中心通过这个系统,第一时间发现交通异常状况,二是调得动。两级指挥中心运用指挥调动系统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置,路边民警通过手机实施了解道路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及时的处置。第三个分析数据准确。对周期性堵点堵段进行大数据挖掘,发现堵因、分析堵情、缓解堵源,采取改善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调整信号配时、优化勤务设置等多种方式,每月对5-10个堵点堵段进行改善;四是处置好。通过科学数据对交通大队排堵保畅、事故处置、信号配时等工作效果进行考核,倒逼各交通大队提高处置速度和水平。
      第二个方面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这个技术开展了118工程的建设,118就是一云一端一网的八大系统,一云就是交管云平台,一端就是警务通、执法记录仪数字化的酒驾快速排查仪、网就是智能化管理,八大系统就是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警务魔方数据作战系统、静态交通管理综合分析系统、交通应急救援系统、事故预防及分析系统、交管综合业务系统、互联网+信号灯、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系统。首先,利用阿里云的技术优势,建设"武汉交管数据云平台"。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层和平台服务层的建设, 对交通管理各类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汇聚、清洗和标准化,为各类应用提供数据服务。其次,在武汉交管数据云平台的基础上,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八大应用系统将实现数据一库存储,实有驾驶员等"九实"数据和其它交管业务数据全部上云;信息一图展示,以大数据、云平台为基础,对不同类型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形成多关键字、多属性、多层次图层自由配置, PGIS一图展示。目前云数据中心、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事故预防及分析系统和静态交通管理综合分析系统已基本完成建设。
      三、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几点体会
      汇报的第三个方面就是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几点体会,全国交通管理都存在九难:缴纳罚款难、驾考难、行车难、事故处理难、停车难、见警难、车检难、查询难、投诉难等,通过武汉交警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实践,就有"两加两减两变化"的六点体会。
      一是数据增加,通过整合高德的互联网数据、行业数据和交管政府其他部门的公共数据,整个数据应用科学法提供精确的路况并且通过多渠道多路径的发布。
      二是功能增加,利用大数据、云平台增加了实时路况发布等社会10项交通管理功能,交通管理手段项目成败的增加。
      三是减少投资。经过测算,新增的21项功能如按照传统方法建设,至少需要投资数亿元。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全市130块诱导屏实时发布路况及交通信息,仅此一项就节省投资约1.3亿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交通诱导屏的评估总共是180余块,在2014年以前基本上广告屏就是显示一些宣传口号,去年运用了高德地图以后,直接把高德地图的路况清洗后加上隧道的和桥梁底下的视频的信息进行互补融合,如果按传统模式的话,至少需要花费几个亿。
      四是减少周期。如果全部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建设,全市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要全部建成至少需要3-5年时间,去年花了2个月时间就把事情全部做完了。
      五是改变建设模式和运作方式,以前所谓的项目智能交通项目就是财政投资,目前采取政企共建、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等模式,也就是现在国务院大力提倡的购买服务,这种建设模式的发展方向,也是一种建设创新。
      六是改变市民的交通出行习惯和公众治理模式。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市民通过手机客户端查询出行建议、查看定制路况,按需选择最优时间、路程,"时空无限"地办理各项交管政务业务。群众利用新媒体,积极为排堵保畅建言献策,治理城市拥堵的模式正由部门管理为主向公众共同治理的转变。
      四、对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展望
      最后谈谈对互联网+交通管理的展望。下一步准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展开一个中心三个平台的建设,一个中心就是一个大数据的中心,武汉市政府将大交通数据中心委托交警部门来实施,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将按照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理念,破除部门壁垒。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整合交管公交地铁物流铁路航空水运等行业部门的数据,搭建云计算中心,为 "基础研究、公众服务、行业应用、决策支持"四个应用体系服务,实现智慧出行、智慧运营、智慧监管、智慧决策四大功能。这是武汉市的指挥交通的整体框架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前面是基础设置层,这是平台支撑层运用层,中间的是交通大数据模型。
      三个平台的第一个平台是构建互联网+应急指挥平台,也是利用互联网这个理念搭建线上再通过线上搭建统一的指挥架构平台,汇聚管理信息交通路况等大数据资源,线下对警务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武汉市今年上半年成立了三支队伍,一个是叫汉警快骑,另一个是应急救援,应急救援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救援车、利用滴滴打车的方式建立统一的交管平台,第三个就是警报联动队,就是配置跟警员一样专门的车辆,上面写着警报联动三个字样,保险公司和交管部门都配置一台这样的车辆,三支队伍进行全面的整合,然后充分利用道路救援车、请战车、救援车、消防车、工程桥梁车等社会联动资源。做线上和线下的联动,实现全市的交通事故做了快知、快到、快救、快勘、快赔真正形成立体化、扁平化的应急指挥。
      第二个平台是构建互联网+智慧监管平台,智慧监管平台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这种技术对下一个大数据经营挖掘和分析。实现交通管理业务的制定与查询,智能化分析灵活性的计算法可视化的城市和其他一些定制的业务,满足和交管部门基层实战的需要,随用即得,战法随想即成,应用随需而变,警务效能倍增。
      第三个平台是构建互联网+数据指挥平台,数据警规平台基于警务通、执法记录仪、酒精测试仪等执法终端,采集整合民警执勤执法工作"碎片",转入交管大数据云平台,构成闭环的数据流、业务流和工作流,实现执法活动的全程可监控、可追溯和一键查询,用数据分析执法历史,监督执法流程,规范民警执法过程,倒逼行政队伍提高处理效率和工作水平。
      总之,互联网+提升了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创新的频度和深度,以前不可能的事,现在可能了,并且的确是日新月异。去年以来,三大互联网巨头也主动与全国各地交管部门展开合作,但到目前为止,这些合作更多的是交管部门提供自己的数据给互联网公司,由互联网公司在他们的平台上分析或发布,返给交管部门的多是分析结果,也就是说互联网公司没有真正把核心数据给交管部门,比如交通路况的link数据等等,在数据的共享上是不对等的。另外,在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在建设自己的生态,而大多数传统的智能交通企业并不在他们的生态体系中,这会不会造成新的壁垒和围城?也许担心是多余的。无论如何交通管理科技创新必须继续,并且永远在路上!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 关键字: 张建华 交通管理 互联网+
  •    责任编辑:its114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